捐赠换书中心模式研究和未来发展方向思考

2019-01-21 04:32
图书馆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中心闲置图书

(深圳图书馆,广东 深圳 518036)

“捐赠换书模式”不是指图书馆接受社会名家等捐赠图书,也不是图书馆之间交换图书以补充馆藏,而是指搭建共享平台,让闲置市民家中的纸质图书得以捐赠和交换,促进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也称之为“闲置图书共享模式”。

1 几种主要的闲置图书共享模式阐述

1.1 捐赠换书活动模式

大部分图书馆或者社区不定期开展图书捐赠交换活动,即组织者发布时间和地点,大家将家中闲置图书带过来,可以进行捐赠,也可以进行一本换一本的活动。捐赠得来的图书将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该模式操作简便,易于开展。但是辐射范围有限,而且不固定时间和场地,效果甚微。

1.2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

该模式主要存在于广东各类公共图书馆,最早是2011年世界读书日揭牌成立的广东省捐赠换书中心。随后东莞市图书馆、深圳图书馆、肇庆市图书馆、中山市图书馆、珠海市图书馆、潮州市图书馆、阳江市图书馆等相继建成捐赠换书中心[1]。

该模式主要是在公共图书馆中开辟一个区域,有固定的服务时间,依托图书馆庞大的读者群体,按照设定的服务规则进行图书的捐赠和交换。它已成为这几家公共图书馆的一个固定服务项目。

1.3 基于网络的图书漂流模式

2001年美国就出现了一个图书漂流网站“图书漂流网(www.bookcrossing.com)”。该网站的实现原理是:自愿发起图书漂流的人登录网站,给自己的图书注册一个号码,附上简单的说明字条,然后可以把这本书送给朋友,捐赠给慈善机构,甚至“遗忘”在咖啡馆等公共场所。遇到这本书人的读者在书上标记的帮助下,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报告图书的“漂流”情况,当他看完这本书后,又投入公共场所中去,进行下一轮的漂流[2]。随着该模式的兴起,国内又出现了“图书漂流”“摆摆书架”“漂流米”等依托网络社区的图书漂流网站。但是,除了美国的“图书漂流网”正常运营,国内这几家网站都已经登录不了。

该模式主要是利用网络社区扩大了图书漂流的范围,并通过网络社区记录了图书漂流的过程,增加了图书的可寻性。另外,同读一本书的读者还可以通过网络社区分享阅读感受,增加阅读乐趣。但是图书的漂流是随机的,也是单本的,主要在于分享阅读,无法做到多本图书的捐赠和交换。

1.4 图书收购租借模式

随着“分享型经济”到来,尤其是近几年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成功商业模式的应用,很多人想到了闲置图书的共享问题。例如,李国朋提出的蒲公英服务模式,其核心是社会闲置图书循环阅读推广平台——123图书馆,该平台通过以图书1-3折的价格收购本馆会员的闲置图书,再将收购的图书以一定的租价出租给会员[3];吴晓辉(“共享图书漂流模式”创始人)提出的“为每一本图书贴上专属二维码或配置二维码书签,通过新书销售、二手书漂流、旧书回收3个层级的应用,达到一个闭环式的共享体系”[4]。这些都是收购闲置图书再租借的共享模式。

该模式在线下很早就出现,也就是我们日常看到的二手书交易租借市场。只是随着网络平台的出现,该模式变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但是因为阅读是一种比较私人化的体验,为了满足阅读者私人化的阅读需求,运营者发快递,将书一本本地送到借阅者手中,这极大地增加了运营成本。共享图书跟图书馆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图书馆是把交易场所固定化了,而共享图书把交易场所流动起来了,把支付移到了线上。但流动起来的线上交易,最终还是要靠运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手对手(快递)交接来完成[5]。这些都使得该模式很难成功。

2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的优势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是闲置图书共享模式的一种,它凝聚图书馆、媒体与社会力量,建设宗旨是征集和整合分散于民间的图书及其相关文化资源,引导优质阅读资源进入公共服务空间,充分发挥了公共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开展图书交换、倡导图书捐赠的多元文化职能。

该模式的核心业务包括接受图书捐赠、图书交换、对外图书捐赠,举办阅读推广活动等。图书交换主要通过积分的方式完成,即读者换入图书按照图书价格8折积分,换出图书时按照图书价格抵扣积分,积分有一定的有效期。

该模式相较于其他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2.1 立法支持

图书馆本身就是一个图书共享场所,图书的借还服务就是图书共享的最好体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17年11月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六条更是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这就使得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互换共享活动更具有法律依据。

2.2 公益性和可靠性

国内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基于网络的图书漂流模式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图书收购租借模式,均是看好了闲置图书共享服务,但是为什么基本没有成功的呢?因为闲置图书共享服务无法满足共享经济的几大要素,市场需求体量足够大、支持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用户需要付出的成本很低等,导致闲置图书共享服务模式成本太高,平台运营者无法盈利运营下去。而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捐赠换书中心模式属于公益性,无须盈利。而且因为属于公共服务,公共图书馆在图书内容鉴别、是否盗版书等质量把控上更具优势,也更能够得到读者的信任,捐赠和交换图书业务才能持续开展下去。

2.3 可持续性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设立在公共图书馆,有固定服务场所、固定服务时间,依托公共图书馆固定的服务群体,目标客户明确;而且通过积分的方式换入和换出图书,积分保留一定有效期,读者可能换入图书的同时没有找到合适换出的图书,没有关系,保留的积分可以让读者随时再来换出图书,这大大增加了捐赠换书中心与读者的黏性,保证了捐赠换书业务的可持续性。

另外,捐赠换书中心还可以依托图书馆庞大的读者数据和书目数据建立捐赠交换系统,以方便图书换入换出的积分计算,而且通过系统可以了解换入换出图书类型、图书排行榜、读者排行榜和各种操作记录,以方便日常业务管理和数据分析。这也是捐赠换书中心模式可持续性高效发展的主要因素。

2.4 可复制性和网络化运营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有了高效稳定的统一管理系统,有了符合读者需求且便于操作的统一服务规则,捐赠换书中心模式的可复制性就很强。只需要固定的场地和开放时间,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一部分启动图书按照统一的标准即可建成。而且统一管理系统均采用网页形式,服务器设置在公共图书馆中,即可以实现捐赠换书中心模式的网络化运行。

3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运营效果——以深圳捐赠换书中心为例

深圳捐赠换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2年11月,至今已有6年多的时间。中心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关爱办、深圳报业集团联合创办,设立于深圳图书馆二楼大厅内,面积约100平方米,设有服务台、书架、阅读区、捐书箱等。书架容量约为7000本,阅读区可同时容纳约20人阅读或开展读者活动。中心启动图书由深圳报业集团提供,采用深圳图书馆独立研发的“捐赠换书中心管理系统”进行运营。日常工作人员由深圳关爱办委派,管理工作由深圳图书馆负责。该模式充分发挥了各合作方的优势,保证了中心业务的顺利发展。

3.1 捐赠及换入换出数量不断攀升

自2012年11月中心成立以来,共有约8 700余人换入图书超过14万册,6 900余人捐入图书超过7万册,8 400余人换出图书超过7万册,向52家单位捐赠图书超过11万册。随着中心知晓度的不断提升,捐赠及换入换出数量逐年上升,中心已经培养了固定的服务群体。

3.2 网络化运营初具规模

中心依托稳定的系统和良好的捐赠换书规则,与社会各界合作,设立了7家分中心。其中与餐饮企业百胜集团合作的必胜客分中心就有2家,而且百胜集团已经将该模式扩展到全国15个城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餐饮+文化“悦读食光”主题餐厅。另外,中心还依托公共图书馆网络,在有条件的区级图书馆、街道图书馆设立分中心,让读者的捐赠换书需求就近得到满足。这些分中心实现了联网运行、积分通兑。2018年深圳图书馆还将“捐赠换书中心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构建了分中心管理模式、共享了“图书馆之城”读者数据、纳入“我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依托ULAS建立中心书目库、增设集体捐赠业务模式等等,使得中心业务的拓展更具有可行性。

4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仍无法解决的问题

4.1 服务规则和简单管理无法实现自助服务

随着捐赠换书业务的不断扩展,捐赠换书中心的日常服务数量肯定是越来越大,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是,捐赠换书中心在捐入或者换入图书时,需要工作人员根据规则甄别图书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图书是否破损或者涂画,因此无法做到自助捐入或者换入服务。另外,由于所有捐入或者换入的图书主要提供给读者换出,而换出之后的图书资产归读者所有。每本图书可能只有一次的换入和换出操作,没有必要给图书增加安全措施,增加管理成本。但也正因为如此,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自助服务。

4.2 捐入和交换图书的不确定性导致无法精确查找图书

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和书城的图书均是批量采购的,采购的图书种类和副本非常清楚。因此,无论是图书馆的每册图书一个条码号的方式,还是书城的每种图书一个ISBN号的方式,均可以做到批量采购的图书在加工录入数据之后采集定位到具体位置,并通过图书检索系统展示出来。读者需要查找某本图书时,通过系统就可以快速定位到某个书架。这方便读者找书,也给工作人员管理图书提供很大的便利。但是,捐赠换书中心没有固定的馆藏图书,在馆的图书时刻都在变化,读者捐入和交换的图书具有不确定性。捐入和换入图书无法实时进行架位管理,或者说没必要进行精确架位管理,因为流动性太强,管理成本太高。无法精确架位管理也就无法精确查找图书。

4.3 图书的质量取决于人工判断

目前捐赠换书中心模式的图书质量基本靠人工判断,包括图书是否有破损,是否有涂画,是否八成新以上,是否为教材教辅、是否专业性太强、是否为盗版图书等等。人工判断则会因为不同人的判断能力不同、执行力强弱不同出现图书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也会出现少量钻空子的读者将自身质量极差的图书带来,换走质量上等的图书。这样就容易出现捐赠换书中心留存图书质量不好,最终无法使用。

5 未来发展方向

5.1 通过系统严把图书质量关

捐赠换书中心依托的是图书馆庞大的书目数据,因此,应该通过系统严把捐入和换入图书的质量关,在图书馆书目数据中筛选出适合捐赠换书的书目数据,并加快图书馆新书书目数据与和捐赠换书书目数据的同步更新。在此目录以外的图书,系统默认不接收,除非特殊权限授权。这样就能保证图书的质量,减少工作人员的压力,同时也能避免部分图书馆尚未采购或加工的新书无法捐入或者换入的情况。

5.2 通过规范流程和考核机制严把分中心的设立和撤销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的易复制性容易使捐赠换书中心模式迅速铺开,而分中心的建立仍会采用合作的方式。随着分中心的增多,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流程和考核机制严把分中心的设立和撤销,保证网络化分中心的服务规范、统一,符合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和要求。

5.3 寻找合作伙伴建立顺畅对外捐赠渠道

捐赠换书中心模式的重点将在于图书的交换,但是由于捐赠交换规则和读者的捐赠,中心的图书将会越来越多,有限的空间无法展示所有的图书,将需要中心寻找合作伙伴建立畅顺的对外捐赠渠道。目前该部分业务已经有很多公益组织在开展,他们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判断受捐的群体,并用公开透明的方式公布捐赠和受捐的情况,还有合作单位承担物流费用等。捐赠换书中心模式的发展可以与更多单位合作,完善捐赠换书业务的整个链条。

猜你喜欢
分中心闲置图书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不做闲置主妇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河南分中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河南分中心成果展示
班里有个图书角
闲置集装箱船队运力已超100万TEU
全国首个民族出版产品质检分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