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莹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烧造瓷器的国家,中国瓷器的起源就在浙江。早在东汉时期,越窑便已经能够烧造成熟青瓷,自那时起,浙江便一直都是中国青瓷的生产中心,越窑和龙泉窑是浙江最重要的两个青瓷窑场。北宋时期越窑衰落,龙泉窑开始崛起,取代越窑成为全国的青瓷生产中心。考古调查工作表明,早在三国西晋时期,龙泉地区就已经开始烧造瓷器,但直到北宋时期,才开始生产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龙泉窑风格的瓷器。宋代是龙泉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北宋时期,龙泉窑受越窑、瓯窑等周边窑场的影响,开始生产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北宋灭亡后大量南迁的工匠带来了北方的制瓷技术,南北方制瓷技术的交流,使得南宋龙泉窑的面貌有了新的改变,开始使用石灰碱釉,并采用多次上釉的技术,烧造出粉青、梅子青等多种釉色的厚釉青瓷,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浙江省博物馆陶瓷藏品数量庞大,种类齐全,藏有各个时期的龙泉青瓷,现选择其中部分宋代龙泉窑青瓷,以供鉴赏。
图1 北宋 龙泉窑青瓷刻划花执壶
图4 北宋 龙泉窑青瓷刻划花盖瓶
图2 北宋 龙泉窑青瓷刻划花夹层碗
图3 明代 景德镇青花缠枝花卉纹夹层碗
图5 北宋 龙泉窑青瓷带盖五管瓶
图6 北宋 龙泉窑青瓷盘龙瓶
北宋早期,龙泉窑的产品以淡青釉瓷器为主,在装饰技法上多使用“划花”手法,支烧工艺采用垫圈泥点支烧,与同时期的越窑非常相似,器型也带有强烈的越窑风格,从器物的外表来判断,二者很难区分。此后开始出现一些独特的器型,如夹层碗、五管瓶、龙虎瓶等,在装饰技法上多使用篦划纹填充纹饰。在施釉技法上,仍使用传统的石灰釉,施釉较薄,釉色以青黄色为主。
北宋龙泉窑青瓷刻划花执壶(图1)
口径7.7、底径7、高20厘米。浅盘口,细长颈,八棱腹,圈足外撇。流长而弯曲,把手背中间被分成两股,肩部置有一对系,中间亦分成两股。腹部的每个区域内都用细线划满花叶纹。通体施淡青釉,圈足内部也有釉,足端无釉。此件执壶制作规整,纹饰优美,为注酒器。初创时期的龙泉窑较多地烧造淡青釉产品,生产年代大致在北宋早期。这一时期生产的产品带有强烈的越窑风格。越窑是宋以前浙江的制瓷中心,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的巅峰时期,进入北宋以后快速走向衰落直至停烧。关于越窑停烧的原因,目前主要的观点是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规模快速扩张导致燃料不足。越窑的部分工匠转移到龙泉地区烧造瓷器,因此早期的龙泉窑青瓷产品带有强烈的越窑风格。这件淡青釉执壶的八棱腹与唐代越窑生产的八棱净瓶十分相似,线条纤细的划花纹饰也是五代宋初越窑产品的特色之一。这件执壶年代应该在北宋早期。
北宋龙泉窑青瓷刻划花夹层碗(图2)
口径14.4、底径9、高6.7厘米。由内外两层组合而成,内层呈浅盘状,盘底有一道弦纹,弦纹内刻划三朵莲花纹饰。外层深腹,下腹弧收,大平底,底中央有一圆孔,以碗底为中心,自下而上外壁刻划有十六瓣莲瓣纹,莲瓣的顶部有一道弦纹,莲瓣纹内有细线条。内外夹层中空。通体是青绿色釉,底部无釉,底中心圆孔边缘有釉。为龙泉窑淡青釉产品,年代大致在北宋早期。夹层碗是北宋时期龙泉窑烧造的一种产品,关于它的用途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说可以将其置于温水中温暖食物,故称“暖碗”;朱伯谦认为“它的用途和名称,可能是文献中所说的‘夹底骰盆’,即掷骰子的盆”。①扬之水认为,此类夹层碗与“套盒”一样是作为祭祀用具的牙盘。作为祭祀用具应是比较可靠的说法。②夹层碗由北宋龙泉窑创烧,在南宋老虎洞窑址亦有出土,此种器型一直到明代均有生产。浙江省博物馆就藏有一件明代景德镇青花缠枝花卉纹夹层碗(图3)。③
北宋龙泉窑青瓷刻划花盖瓶(图4)
口径8.1、底径6.9、通高29.5厘米。盘口微敛,喇釉面有冰裂和缩釉现象。器盖内部、口沿、圈足内部无釉,胎呈青灰色。与浙江龙泉市塔石乡秋畈村北宋元丰元年(1078)墓出土青瓷瓶的器型、纹饰十分相似,年代推测大致在北宋中晚期。
图7 北宋 龙泉窑青瓷莲瓣纹敛口钵
图8 南宋 龙泉窑青瓷弦纹梅瓶
北宋龙泉窑青瓷带盖五管瓶(图5)
口径8、底径9、高31厘米。器盖为覆盘式,盖钮呈宝珠形,宝珠下部有凸沿,盖面刻划覆莲纹。器身短直口,腹有五节,上四节宽度基本相同。自上往下逐渐外扩,第五节较长,逐渐内收,圈足外撇。第二节处置有等距离的五管。腹部二、三、四节刻逆向斜条状纹饰,第五节刻划双层仰莲纹,瓣面填充篦纹。釉色青黄相间,玻质感较强。圈足足端和内部无釉,露胎处呈土黄色。五管瓶是北宋龙泉窑的特色产品之一,多出于墓葬,为随葬用的明器。与此件相似器型的器物在龙泉龙泉市塔石乡秋畈村北宋元丰元年(1078)墓也有出土,年代推测大致在北宋中晚期。④叭形短颈,溜肩,长弧腹,圈足。颈肩相连处各饰两道弦纹。腹部用减地法施六道纵向凸棱,将腹部分为六个区间,每个区间内刻划一花叶纹,中填篦纹,纹饰基本相同。器盖子口,盖面呈覆盆状,上饰篦划纹,呈水波状,盖钮为宝珠状,宝珠腰部有凸沿。通体施青黄色釉,玻璃质感强,北宋龙泉窑青瓷盘龙瓶(图6)
口径5.1、底径6.8、高24.8厘米。盂形口,长直颈,圆肩,深弧腹,圈足。肩部装饰一道捏制的波浪纹,其上堆塑一条上下翻腾的龙,四足三爪,周围有花、石、祥云点缀。器腹上下各饰一道弦纹,中间刻划缠枝牡丹纹。胫部刻划仰莲纹,纹饰中填充篦划纹。通体施青黄色釉,口沿与底部无釉。宋代龙泉窑多生产此类以龙虎为主题的堆塑瓶,并称为龙虎瓶。
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敛口钵(图7)
口径5、底径3.5、高5厘米。敛口,折唇,斜直腹,平底微向内凹,腹部刻有仰莲纹,上划有篦纹,通体施青黄色釉。莲瓣纹钵是宋代龙泉窑的典型产品之一,南宋时期也有生产,并且出现了圈足。这件莲瓣纹钵出土于杭州葛岭工地,造型规整,简洁优雅,为宋人的文房用具。
图9 南宋 龙泉窑青瓷琮式瓶
图10 南宋 龙泉窑花形盒
图11 南宋 龙泉窑鬲式炉
南宋龙泉窑较北宋龙泉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汝窑首创的石灰碱釉开始被广泛运用到瓷器的生产上。余姚窑、南宋官窑、龙泉窑等都吸收了这一技术,生产乳浊釉瓷器,采用多次上釉的技术,生产厚釉瓷器。同时,改进胎体配方,通过在瓷胎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紫金土,增强到时人的喜爱,生产的瓷器远销海内外。
南宋龙泉窑青瓷弦纹梅瓶(图8)
口径4、底径6.5、高25厘米。盖呈覆钵状,盖面平齐。瓶口较小,唇外卷,短颈,丰肩,腹部修长,圈足。盖和瓶身饰满弦纹。施粉青釉,腹部大部分区域布满密集的开片纹,开片处泛黄,釉层莹润,从器盖上可以观察到二次上釉的痕迹。底部无釉,露胎处呈灰白色。出土于松阳庆元元年(1195)程大雅墓,为该墓出土6件梅瓶的其中之一。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是龙泉窑生产从薄釉向多次施釉发展的转折时期,这件梅瓶便是最好的实证之一。梅瓶在宋代又称“经瓶”,在辽墓备酒题材的壁画中多见梅瓶的形象,河北宣化辽大安九年(1093)张文藻墓前室东壁壁画中就出现了梅瓶的形象,用途为贮酒器,各大窑口均有烧造。除瓷质外还有金属质,四川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如意云纹银梅瓶,为1959年四川德胎体的强度,配合多次上釉技术生产薄胎厚釉的青瓷产品。根据紫金土含量的多少,胎体的颜色也不同,南宋龙泉窑产品可分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两类,白胎青瓷所占比例较大,黑胎青瓷仅有少量的窑场烧造。南宋龙泉窑青瓷以釉色为胜,产品以素面为主。粉青、梅子青等釉色的瓷器受阳孝泉镇清真寺南宋窖藏出土。
南宋龙泉窑青瓷琮式瓶(图9)
长9.2、宽9.2、高25.5厘米。圆口,短颈,方身,圈足,口径与底径相仿。器身四面有横、竖凸起的直线纹,器身共八节。通体施青绿色厚釉,釉色莹润,足端无釉,露胎处呈灰白色。琮瓶,因其造型似史前玉琮而得名。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琮,其实是清末才有的说法。根据台湾大学谢明良的考证,宋人认识中的琮与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琮有一定的差距。琮瓶的材质除瓷质外还有石质和铜质,后两者目前仅出于四川窖藏,且年代较瓷质的更早。龙泉窑青瓷琮瓶在四川出土较多,遂宁金鱼村窖藏中就有出土,四川地区是琮瓶的主要消费市场。谢明良认为琮瓶最早出现于四川地区,并经由其向外省订购等途径,逐渐推广,最终成为了各地竞相仿效的瓶式。⑤宋代琮瓶具有某种祭仪功能,明人将此种器型的器物称之为“蓍草瓶”,多将其用来插花,成为明代文人案头清供之一。
图12 南宋 龙泉窑青瓷洗
图14 南宋 龙泉窑黑胎青瓷把杯
南宋龙泉窑花形盒(图10)
口径5、底径5、高4.4厘米。整器平面呈正五边形,盖母口,盖面塑一五瓣梅花。盒子口,直腹,正五边形圈足。盒身转角近口沿处刻划四道波浪形弦纹,与盖沿处的弦纹相连接,线条流畅,于细节处见匠心。通体施粉青釉,子母口和足端露胎。粉青釉产品为南宋龙泉窑的特色产品之一,釉面光泽柔和,釉色清新淡雅,颇具玉质感。
南宋龙泉窑鬲式炉(图11)
口径11.7、高9厘米。宽折沿,直颈,扁圆腹,下承三乳足。肩部有一周弦纹,腹部至足部各饰一道出筋,三足内侧各有一小孔。整器内外施粉青色乳浊厚釉,足端无釉,露胎处呈灰白色。鬲式炉的器型仿自先秦青铜器中的鬲。宋代瓷器的一大特点就是多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器型。这类器物的用途应是做焚香用的香炉,南宋词人吴文英《夜行船·赠赵梅壑》一词中有:“古鬲香深,宫壶花换,留取四时春好”的文字相印证。
南宋龙泉窑青瓷洗(图12)
口径12.5、底径6、高4.3厘米。敞口,窄沿,圆唇,斜直腹,圈足。素面无纹饰,通体施粉青色厚釉,足端无釉,呈锈红色,器身薄釉处可观察到白胎。1958年龙泉金村窑址采集,金村是龙泉南区最为重要的三个窑址群之一。这件洗完整无损,造型规整,唯外腹壁有很多黑色的污渍。宋代龙泉窑以釉色闻名,在釉色的筛选上有严格的标准,像此件釉色微瑕的器物就没有经过当时窑工检验,成为一件合格的产品。
南宋龙泉窑青瓷菱花形盘(图13)
口径15、底径6.5、高3.2厘米。宽折沿,口沿呈八瓣花口形,浅盘,圈足。通体施青釉,施釉较厚,因窜烟而釉色不均匀,并伴有缩釉,釉层有缩釉点和不均匀开片。足端无釉,露胎处呈砖红色。
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把杯(图14)
口径8.6、底径4.4、高3.3厘米。直口,浅直腹,矮圈足,上腹部近口沿处置一圆形把手。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布满开片。口沿与足端无釉露胎,胎呈紫黑色。为龙泉窑中的黑胎类产品。
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碗(图15)
口径8.6、底径4.1、高5.1厘米。直口,深腹,近底处骤内收,圈足。通体施青灰色釉,釉层布满均匀细碎的开片。足端无釉,胎壁较薄,露胎处呈紫褐色。
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唾盂(图16)
口径16.1、高7.7厘米。浅盘口,束颈,直腹,圈足。圈足与垫饼粘连。通体施青灰色釉,釉层布满气泡和细碎的开片。
图15 南宋 龙泉窑黑胎青瓷碗
图16 南宋 龙泉窑黑胎青瓷唾盂
图17 南宋 龙泉窑黑胎青瓷花口瓶
南宋龙泉窑黑胎青瓷花口瓶(图17)
口径5.5、底径5.2、高14厘米。喇叭形六瓣花口,对应的器腹和圈足均呈六瓣花形。束颈,圆弧腹,圈足外撇。通体施青褐色釉,釉面有开片。足端露胎,胎体较薄,呈紫褐色。整齐略扁,为对半合模制成。
宋代是龙泉窑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龙泉窑直到宋代才开始烧造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龙泉青瓷。北宋至南宋,龙泉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北宋龙泉窑的常见器型夹层碗、五管瓶、龙虎瓶、碗、盘、钵等;在装饰工艺上多使用刻划花装饰,多用篦划纹打底,纹饰布满器物的表面,一度流行生产双面刻划花产品;在施釉工艺上仍使用传统的石灰釉,釉层较薄,釉色以青黄色为主;在装烧工艺上采用垫圈支烧,烧造痕迹主要位于器物的圈足内部,少部分使用垫饼垫烧。北宋龙泉窑在窑业技术方面受到越窑的影响较大。大概在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北方匠人进入龙泉地区,使南宋龙泉窑的面貌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南宋龙泉窑的器型种类更为丰富,除日用青瓷外还开始生产祭祀用青瓷礼器,出现一些仿上古礼器器型器物,如鬲式炉、琮式瓶等;在装饰工艺上为突出釉色以素面为主,部分器物在外壁装饰莲瓣纹、弦纹等纹饰;在施釉工艺上开始使用石灰碱釉,采用多次上釉技术,烧造的器物釉层较厚,釉面莹润,玉质感较强,颜色有粉青、梅子青等,使龙泉窑的釉色成为其产品的一大特色;在装烧工艺上大量使用足端刮釉、垫饼垫烧的技术,器物足端露胎,呈砖红色。生产的青瓷产品按胎色可分为白胎青瓷和黑胎青瓷两大类,以白胎青瓷的数量为多。
龙泉黑胎青瓷的性质,目前学术界还有较大的争议。龙泉窑黑胎青瓷的产品数量不多,目前仅在龙泉大窑、溪口两地的部分窑址有发现,且都是与白胎青瓷同窑合烧,其中溪口瓦窑窑以生产黑胎青瓷为主。黑胎青瓷与白胎青瓷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胎土中紫金土的含量上,白胎青瓷是瓷石加少量紫金土;黑胎青瓷是瓷石加大量紫金土配制而成,胎中的铝、铁含量较高,烧造后胎体强度大,颜色深。因此龙泉黑胎青瓷的胎体可以做到很薄,薄胎厚釉,相得益彰。黑胎青瓷产品以小件为主,大件器物较少。龙泉黑胎青瓷的性质问题,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是龙泉仿官,第二种认为是龙泉官窑,第三种认为龙泉黑胎青瓷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哥窑。目前已有的化学分析表明,龙泉黑胎青瓷在胎釉组成上与南宋官窑更为接近,与传世哥窑之间仍有较大的差距。相信随着考古工作开展,更多新证据的发现会使龙泉黑胎青瓷的面貌变得更加的清晰。
注释:
①朱伯谦《揽翠集—朱伯谦陶瓷考古文集》,第204页。
②扬之水《曾有西风半点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③④汤苏婴主编《浙江纪年瓷》,文物出版社,2000年。
⑤谢明良《琮瓶的变迁》,《中国陶瓷史论集》,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