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峰,陈日军,谢高久,邓锡坤,陈颖生
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颁布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2014年11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又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话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了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体教结合,锐意改革创新,推进校园足球普及和发展”由此看来,国家对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全面提升中国足球竞技水平有着迫切的希望和要求。足球竞赛作为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校园足球运行体系中有着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科学合理的竞赛模式对于有效地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根植校园足球文化和推进校园足球竞技运动水平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课题查阅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相关的研究文献,在国家对校园足球竞赛体系顶层设计思路指导下,立足于现阶段粤北地区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结合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创新构建粤北校园足球切实可行的竞赛模式,力图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更好地推进校园足球运动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或经验。
以粤北校园足球特色中、小学校及参与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学生、教练员和学校相关人士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收集国家、广东省教育厅和粤北两市关于开展和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相关文件和文献,包括《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方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广东省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韶关市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清远市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1.2.2 专家访谈法
深入粤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赛前准备会议、赛场,对校园足球竞赛的组织者、教练员及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相关人士进行访谈,了解粤北校园足球竞赛的工作思路、竞赛办法和模式,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1.2.3 问卷调查法
借助微信平台,对韶关和清远两市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及回收情况如下表。
表1 对粤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参与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所得有效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
2.1.1 学生参与足球竞赛的态度
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积极态度是推进和普及校园足球运动的内在动力和引擎[1]。据表2 的统计显示:在小学非常喜欢足球的学生达到48.8%,初中和高中分别占37.2%和18.4%,小学和初中生对于喜爱足球运动的都达到78%以上,高中的学生仅占46.0%,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对参与足球运动的态度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态度更为积极和热衷。分析原因:小学和初中学龄段的学生在学习任务上没有那么重,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去参与足球运动;而大部分高中生则升学压力过大,减少对足球运动的关注和参与,久而久之就逐渐淡化了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不过,总的来看,各个学龄段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都达到50%以上。由此可知,在粤北地区校园足球运动还是深受学生喜爱和关注。
表2 粤北中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竞赛的态度
2.1.2 足球课余训练现状
课余足球训练是推进和普及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举措,也是提高足球竞技运动水平,在足球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2]。表3调查统计显示:粤北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课余训练1~2次,小学、初中和高中分别占33.3%、31.8%和53.3%;经检验,小学、初中和高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而每周3~4次和每周5次及5次以上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无显著性差异。总体来看,粤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都能按照国家推进校园足球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必要的足球课余训练活动,但由于师资、场地等因素的欠缺和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现状。
表3 粤北中小学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统计表
2.1.3 足球竞赛的组织形式
足球竞赛是推进校园足球运动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构建和丰富校园足球文化重要方式[3]。表4统计显示:当前粤北中、小学校园足球竞赛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赛、年级赛和校际赛三种。从各级学校组织和参与的赛事来看,小学、初中和高中在举办班级赛和年级赛上,均无较大的差异,大部分学校都能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和要求开展相应的足球竞赛活动。但参与校际间足球比赛的学校数量总体过少,尤其是小学仅有55.5%的学校参与了校际间的比赛,这与国家对足球特色学校参与校际间比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表4 粤北中小学校园足球竞赛组织形式统计表
2.1.4 校园足球竞赛场地资源
足球器材和场地等物质资源是保障校园足球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表5的数据显示:粤北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中拥有天然草皮足球场的小学仅占27.7%、初中22.7%,而高中高达93.3%。由此可以看出,在粤北足球特色学校场地条件差异显著,高中拥有足球场地数量条件更为充足和专业;而小学和初中足球特色学校拥有土场地的分别达到77.7%和90.9%,可见,粤北足球特色学校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主战场仍以土场地为主。近些年,随着国家对校园足球运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各地也相继加快推进了校园足球场地的建设和改进,在粤北区域高中足球场地改善最为明显,而小学和初中足球场地的改进和完善略显滞后。
表5 粤北校园足球场地资源统计表
2.1.5 校园足球人力资源
顺利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就是足球师资,而提高校园足球运动竞技水平,关键诱因是足球师资中教练员这一群体的专业性和职业素养[4]。从表6的调查统计显示:当前粤北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教练员没有一位是专业性很强的退役运动员,在大学选修足球专项的教练员小学和初中也仅占29.4%和21.2%,而在初中和小学非足球专项或者不是体育专业的教练员分别高达77.8%和70.6%。由此可见,在粤北中小学足球特色学校中,相对较为专业的足球师资总体欠缺,小学和初中的缺口更为突显,这也成为当前制约粤北中小学足球特色开展足球训练和竞赛的主要因素。
表6 粤北校园足球教练员统计表
表7 粤北校园足球竞赛发展制约因素统计表
2.2.1 校园足球师资不足
表7粤北校园足球竞赛制约因素的调查统计显示:在小学和初中分别有94.2%和94.7%被调查学生认为足球师资的不足是影响校园足球竞赛的最重要因素,且均排在各因素之首。从表6粤北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教练员的调查情况统计也印证了这一点。近些年,在国家大力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和普及的进程中,校园足球师资数量的不足、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的欠缺越来越成为教育及校园足球主管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这着实也成为粤北区域校园足球深入推进和健康发展的一个掣肘。
2.2.2 校园足球场地不足
表7 数据显示:87.2%和90.9%被调查的小学生和初中生认为足球场地不足是影响校园足球竞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足球场地和设施是开展校园足球训练和竞赛的必要条件[5]。自粤北部分中小学挂牌成为国家及省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以来,校园足球场地和器材的数量均有大的改进和提高。但近些年,对韶关市中小学足球联赛实地考察得知,用于比赛的场地勉强够用,但质量欠佳,尤其是设施陈旧、地面不平整,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足球比赛的质量,长远来看也会扼杀了参与者的兴趣和热情。由此来看,增加和改进校园足球场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举措,才是根本上解决校园足球场地不足的着力点。
2.2.3 影响学业
校园足球竞赛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学生这一主体,而学生主要的任务又要以学习为主,在日常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表7中的数据显示:小学阶段学生担心影响学业占38.4%,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分别是78.0%和92.3%。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学龄段的上升,学生对于学业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小学阶段,由于学习任务相对较轻,学生和家长更注重身体锻炼和心里健康发展;然而到了中学,由于学科门数和学业难度的增加,再加上升学的压力(由于粤北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发生了转变,尤其是多数家长以及部分学校其他科任老师的不支持,使得学生没有多余的时间花在足球训练与竞赛上,以上各种因素促成中学阶段学生认为参与校园足球竞赛会影响学业的主要成因。
2.2.4 学校缺乏政策支持
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是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在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的。这就需要各地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不遗余力的推进和完成,但由于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校园足球竞赛的形式、规模差异显著,但必须要达校园足球运动成普及与提高两大主题。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中学足球特色学校都没有相应的校园足球竞赛管理办法和具体有关学生、教练员或指导教师的奖励和激励机制,进而导致课余训练与竞赛指导上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相反,大部分小学足球特色学校在足球课余训练制度、竞赛奖励机制等方面做的较为完善和到位,根据国家的政策和要求结合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和落实与校园足球训练和竞赛相关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这对于扎实有效地推进粤北校园足球训练和竞赛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3.1 建立健全和完善校园足球竞赛激励和奖励制度
多年以来,中国竞技足球水平难以得到实质性的突破和发展,从根本上来看,是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培育足球竞技人才的土壤和环境[6]。激励制度是校园足球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为完善和与时俱进的激励措施能够为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创造出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同时还能为校园足球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粤北韶关、清远两地市由于原始经济基础薄弱,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且发展不平衡,创新构建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就必须转变思路,建立长治有效的激励和奖励体系,这其中最为关键要制定与校园足球训练和竞赛成绩挂钩的招生政策,切实保障有足球天赋和发展潜力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从而使校园足球真正成为足球竞技人才培养和孵化基地。
2.3.2 构建粤北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粤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竞赛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因此,必须依据粤北现有的经济和教育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地创新构建粤北校园足球的竞赛模式。从目前粤北校园足球竞赛发展的情况来看,着力解决足球师资和场地资源等两大核心问题,建立以韶关学院为主体的粤北校园足球发展的研究中心。确实发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以中心为平台构建“互联网+校园足球”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粤北校园足球活动进行远程师资培训和竞赛策划;在粤北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协调下,最大限度地发挥韶关学院的专业师资和在校足球专项学生的优势,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对粤北校园足球的竞赛进行精准“扶贫”。
2.3.3 构建多元化竞赛模式和组织形式
国家层面推广和普及校园足球以来,足球竞赛在推动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根植足球文化和提高足球竞技水平等方面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7]。笔者从实地考察得知:目前粤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内的竞赛模式以及校际间的组织形式与区域资源现状不符,甚至部分学校因师资和场地的不足都无法按照要求完成基本足球竞赛活动。创新构建粤北校园足球竞赛构想:1)构建校内同年龄分组、分级的多元化竞赛模式,完善校内竞赛体系,有效扩容校园内参与竞技足球人口; 2)利用清远市恒大足球学校和韶关学院人力和场地资源优势,创建粤北两市足球特色学校校际间集中赛会制,这样既保障竞赛的数量和质量,又利于对有足球天赋学生的培养和选拔。3)以足球特色学校校际间比赛的成绩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粤北韶关和清远两地市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定时定点三级足球联赛。
3.1.1 在粤北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对参与足球竞赛的态度都有一定的差异,但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态度更为积极和热衷;足球课余训练活动都能按照国家推进校园足球实施方案的基本要求有序地开展。
3.1.2 但部分足球特色学校由于足球师资和场地等因素的欠缺,推进的深度也有所不同;足球竞赛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赛、年级赛和校际赛三种,但参与校际间足球比赛的学校数量总体过少。
3.1.3 用于课余训练和竞赛的足球场地高中条件更为优越和专业,主要是以天然草皮足球场为主,而小学和初中则以土场地为主;足球师资总体欠缺,小学和初中的缺口更为突显,这也成为当前制约粤北中小学足球特色开展足球训练和竞赛的主要因素。
3.1.4 影响粤北校园足球竞赛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专业足球师资不足、足球场地欠缺、缺乏参与的队员、教练员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以及影响学业。及一些硬件设施不完善。中学场地器材设备明显优于小学。但从总体来说,足球场地硬件设施的欠缺,以及场地质量的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粤北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开展。
3.2.1 建立长治有效的激励和奖励体系,制定与校园足球训练和竞赛成绩挂钩的招生政策,切实保障有足球天赋和发展潜力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教育资源,从而使校园足球真正成为足球竞技人才培养和孵化基地。
3.2.2 建立以韶关学院为主体的粤北校园足球发展的研究中心。以中心为平台构建“互联网+校园足球”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粤北校园足球活动进行远程师资培训和竞赛策划;发挥韶关学院的专业师资和在校足球专项学生的优势,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等方式对粤北校园足球的竞赛进行精准“扶贫”。
3.2.3 构建校内同年龄分组、分级的多元化竞赛模式,完善校内竞赛体系,扩容校园竞技足球人口;2)创建粤北两市足球特色学校校际间集中赛会制,提高校园足球竞赛质量;3)以足球特色学校校际间比赛的成绩选拔优秀运动员参加粤北韶关和清远两地市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定时、定点三级足球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