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不实用的“旅游指导”

2019-01-20 14:44杨艳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名作乌篷船周作人

杨艳

周作人的《乌篷船》是经典名作,对此篇文章的分析大多从“语言品味”的角度出发。譬如案头这本《中国文学》(作者:杨公骥孙绿怡)中:“它纯净无华,淡泊自然,却又淡而有味,形成一种不工自工的审美形态。”这似乎很完美,然而转念,汪曾祺、废名的语言也不亚于周作人,却为何而来“各有千秋”?我便不甘!带着解开文本深层密码的“贪婪”,去寻找《乌篷船》之所以成為经典的另一种可能。

这篇散文的形式很特别,是书信体,是作者给即将到他家乡的“子荣君”写的一份“旅游指导”。文章一开头便交代了写作缘由“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又紧接一句“真正觉得可怀念的地方并不是那里”。我觉得奇怪,既然是指导,谈什么“怀念”的话呢?当然这二者有交集,但“指导”应该是理性的,给予“子荣君”帮助,而“怀念”却是“感性”的。我以为,作者已经偷换概念了:将“指导”换成了“怀念”,从理性向感性过渡,细致入微,很难被察觉。

接着这“怀念”而来的,是一重重的矛盾。作者言“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并解释“到那里一看就会明白”。那直接让人家去得了,这指导就不要写了?无独有偶,下面大肆介绍船,却来了一句“不过你总可以不去坐”。又饱含深情地谈了家乡的“戏剧”,却道“这些地方你千万别去”。

说了这么多好玩的好看的,却又不能去,不好去。那就别说嘛!这不是吊“子荣君”胃口?“子荣君”想要的是一份实用的旅游指导,周作人却写得天花乱坠,最后只是一句“不必去”。这不是很奇怪吗?难道是周作人故作诙谐?

这正是作者潜在情感的隐性表达!是在借着指导之名作思乡之实!从指导实用性的角度看,这是一份失败的指导。可是从创作审美角度看,这样的一句句闲话,那些没用的废话背后,是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啊。

妙就妙在这情感不是外露的,是需要读者发掘的。看似不露痕迹的与子荣君交流,暗地里却是欲说、不方便直言、却一骨碌倒出,以“不必去”草草收场。这些本不应说却又不得不说的闲话,让我窥见了这样丰富隐蔽的情感。

如果作者写成《我的故乡》或是《故乡的乌篷船》,那么就煞风景了,感情就外泄了,一望而知了。作者就是高明在利用了“书信”这种形式,将感情“藏起来”,使人越发掘,越有味。这里有个重要的文学理论:“形式逼迫内容就范”。举个例子,好比将小说《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搬上舞台“直播”,形式上从“欧亨利式小说”变成了“舞台剧”,原本小说“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叶子是老画家画的”就成了舞台直播的了。悬念荡然无存,没有任何震撼人心的地方了,这是反面例子,说明艺术作品,必须要选择合适的艺术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周作人成功了——用“书信”这种形式来“遮蔽”那浓浓的乡情。妙哉!

猜你喜欢
名作乌篷船周作人
乌篷船
乌篷船,一袭烟雨枕江南
微趣图
不说穿
乌篷船
世界名作赏析
周作人的后半生
鲁迅与周作人
三十的六分之一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