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论”的新时代语境及其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2019-01-20 17:15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合力特色职业

邱 磊



“合力论”的新时代语境及其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邱 磊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运用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基本观点研究和阐释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经典内容之一。依据“历史合力论”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合力论”理论,对中国的职业教育的改革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裨益于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历史合力论;新时代“合力论”;系统整合;职业教育改革

“合力论”中的“合力”是主客观的统一。其主观性是说,参与形成“合力”的主体是人及由人群构成的各种社会势力;其客观性是说,形成“合力”的主体尽管是人,但因“合力”而导致的整个社会与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基本样态”与“发展趋势”是不以任何个体人和群体势力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今天,“合力论”的方法论运用已经从社会历史领域走向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本文探讨“合力论”的新时代语境及其在职业教育改革中的意义。

一、“合力论”的历史回溯

在物理学中,作用在质点上的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的效果倘若与某一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称作这几个力的合力。

“合力”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最早有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合力论”。“历史合力论”提出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是该领域中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合力。在构成历史合力的诸因素中,经济因素归根到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恩格斯看来,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于是,便有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产生出一个合力,这就是历史结果。然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发挥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但是,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归根到底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认为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科学发现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历史合力论”阐明了在经济基础“归根到底”发挥决定作用的前提下,还必须重视上层建筑等其它因素的交互作用,强调的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合力结果,昭示出人的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对社会系统运行的实践也具有针对性极强的指导意义[1]。

“历史合力论”主要包括历史客体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合力、历史主体意志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合力以及历史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合力。“历史合力论”有着从参差不齐中求齐即“异中求同”的和谐成分,同时也阐明了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多元性和决定性、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能动实践者、社会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等基本思想。辩证地认识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种“合力”在特定系统内整合的结果会是1+1>2,而在系统外邂逅的随机整合,结果会是1+1<2。也就是说,“冲突”形成的合力往往是物理学意义的力即1+1<2,而由“合作”或“协作与分工”产生的“合力”一般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力即1+1>2。

“历史合力论”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而且还为一系列社会子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对我们深入领会与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合力论”的新时代话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框架内有着诸多关于“合力论”的具体阐发。

(一)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1. 打好“团结牌”而形成合力

习近平同志在题为《打好“团结牌”》一文中说,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在团结问题上,“一把手”更应带好头,起好表率作用。那些“孤家寡人”、包打天下的“超人”,是不能长久的。只有靠“众人拾柴”和“三个臭皮匠”之力,靠大家帮衬,工作才能做好[2]。

在习近平看来,领导班子恰似一只手掌,手掌摊开了,是多个“指头”;手掌握紧了,是一个有力的“拳头”。要让手掌变成一只有力的“拳头”,就要正确处理好“指头”与“拳头”的关系,持续提升“指头”的聚合力。

2. 合力打造新的全球价值链

习近平同志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说,金砖国家应合力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他指出,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怨天尤人,而是要齐心协力拿出解决方案[3]。我们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强对话、协调、合作,为维护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增长作出积极贡献。为此,我们应该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合力打造新的全球价值链,实现经济全球化再平衡,使之惠及各国人民。我们五国要相互提高开放水平,在开放中做大共同利益,在包容中谋求机遇共享,为五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3. 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

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说,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军地合力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保持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保证,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4]。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为世界经济开出“中国药方”——“合力应对挑战,共同实现发展”。

4. 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形成合力

习近平同志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2014年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首个“扶贫日”之际的重要批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要求,要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形成合力,确保中央重大经济决策落地见效。习近平强调,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平台,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确定的事项,要真抓实干。要明确主体责任,主动作为、形成合力。要重视抓实际成效,善于与时俱进开展工作,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落地生根。

(二)客体之间交互作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访问美国,同美国总统会晤时,提出了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思想。中美关系的发展,首先取决于中美两国领导人如何寻找合作共赢、避免冲突的道路、方法和手段。习近平提出,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不仅仅取决于中美双方的政治领导人的智慧,也取决于三种合力,就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多边合力、中美双方合力、中美两国的国内合力。台湾问题从过去中美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演变为仍然重要但不处于核心的问题的变化过程,对人们理解这三种合力如何影响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主客体之间交互作用

1. 习近平同志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提出了“两只手合力论”

2014年5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点之一,这一思想正确回答了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了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2. 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提出了“三只手合力论”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各类矛盾最为突出的城镇化进程,这一进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与核心矛盾既有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也有政府与市民(包括非户籍人口)之间的矛盾,还有社会与市民之间的矛盾。对此,习近平同志提出“三只手合力”论,针对如何发挥好“三只手”的作用并形成强大合力的问题,习近平指出了一条务实而又清晰的行动路径。他提出,首先要实现“城市共治”。政府、社会、市民共同治理,尤其是政府要主动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使社会、市民享有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其次是要实现“城市共建”。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建设,尤其是政府要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特别是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是要实现“城市共享”。政府、社会、市民共同分享,尤其是政府要关注短板、补齐短板,帮助困难人群、困难家庭、非户籍人口共同分享城市发展建设的各类成果和基本公共服务。

习近平同志的“三只手合力”论,就是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方面,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充分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协调各方利益和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尽快实现“三同”,即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力同建。这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成功途径。

三、职业教育改革“合力论”

(一)职业教育的系统整合

系统整合就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系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进行整顿、协调重新加以组合,以形成一个有价值、具有更高效率的整体。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职业教育系统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职教功能的统一整体。一方面,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诸多要素之间保持着有机的秩序,向着同一目标行进着。另一方面,在社会大系统中作为子系统的职业教育又与社会大系统中的其它子系统(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对职业教育进行“完善”与“深化”,这同样是一个系统整合的过程。将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的系统来考察,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系统内部的要素主要有:(1)办学特色(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师资队伍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2)教育教学质量;(3)就业竞争力等。其中,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枢纽,也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要素;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是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的基础,也是办学特色得以持续的巩固性要素;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是增大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保障,也是强化办学特色和优化教学质量的维护性要素。三要素发挥合力作用,共同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因[5]。

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要素主要有:政策法规、社会观念、政府支持等。对于这些来自外部要素的影响,职业院校仅靠自身的努力是难以左右的。其中,政策法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保障,它督导着职业教育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人们对某事物的态度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该事物的发展状况,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观念主要有:家长的观念、企业的观念、学生的观念、其它教育类型与形式对职业教育的看法等。政府的支持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支持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自身的作为、政府的治理智慧等是主要因素。

(二)职业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交互作用的合力

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特色。特色总是与创新相伴的,二者相辅相成。特色需要创新,创新才会有特色。特色就是通过创新,走他人未走过的路,或通过创新来完善他人已经做过的事而形成的。鲜明的办学特色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也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1. 鲜明突出的办学特色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职业性、技能型、多证书性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就是要在市场的导向下将这些特点予以地方化、行业化和技能化的呈现。鲜明突出的办学特色是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彰显。通过这种外在的特殊表现形式,职业教育会使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感染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以此引来社会相关人群的青睐,进而求学于职业教育。为此,办学特色属于首要印象因素,是职业教育能否博得世人认可的关键之所在。

与此同时,鲜明突出的办学特色还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师资特色主要体现在“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和数量上;校园文化特色则集中呈现在优良的校风、学风上。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最为客观、实在的基础就是生源,作为可能性生源的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在择选报考的职业院校时,通常会较为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学校的特色;二是学生的就业。其实,这两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特色鲜明是职业院校实现高就业率的前提。实践表明:职业院校的发展要靠学校特色和学生就业的合力作用,职业院校只有不断发掘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在地域优势、行业优势、传统优势、师资优势、专业优势上下足功夫,尽快形成自身的特色,再辅之以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精准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在众要素的合力作用下,其生存与发展便会有更为广阔的天地。

2. 高质量的教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

高质量的教学是职业教育强有力的后台支撑。通过高质量的教学能够凸显办学特色,进而持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高质量的教学还能通过展现毕业生的强技能和高素质,使自身的教育“产品”夺人眼球而让世人对职业教育刮目相看。由此可见,提高教学质量是增强职业教育影响力与吸引力的基础。只有通过高质量的教学,使学生学到并牢固掌握行业与岗位所需要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方能具有在人才市场上与人竞争的能力和优势,进而实现顺利且高质量的就业。

3. 精准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是优化办学特色和巩固教学质量的保障

解决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功能与内容单一的问题,对学生应有针对性地施之以可行且颇具操作性的导引,对学生的就业理念与职业规划意识要给予精准点拨,以不断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鲜明突出的办学特色使学生与家长愿意到职业院校来学习,基本上解决了职业院校的生源问题;高质量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强技能和高素质,基本上解决了学生辍学和流失问题;精准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则排除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基本上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出路问题。三个方面紧密配合、相得益彰的合力作用,必然会使职业教育得人心、顺民意。

(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需要系统内外、上下的合力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形成合力而共同发挥作用,方会实现“双服务”,即既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合力作用中同样离不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离不开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合力作用。该《决定》中关于“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的要求,也需要通过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发挥合力来实现[6]。

该《决定》将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列为四大目标任务之一,就足以说明,职业教育亟需系统外部的要素给力。正如李克强同志所说,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肯定是不行的,这就需要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这也诚如该《决定》所提到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基本建立,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相关标准更加科学规范,监管机制更加完善,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更加健全,全社会人才观念显著改善,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氛围更加浓厚。这仍是一种合力。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与逻辑揭示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的日益加大及其自身的大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系统内外和经济社会上下的合力作用才能实现。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78-479.

[2]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21.

[3]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25-35.

[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2-14.

[5] 苏咏喜.历史合力论的方法论原则和现实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3):14-15.

[6] 高兴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历史合力论的逻辑关系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2(1): 1-6.

“Theory of Resultant Force”in New Era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QIU Lei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s, Tangshan Polytechnic College, Tangshan 063299, China)

Using Engels’s theory of historical resultant force to study and explain the realistic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China is one of the classic contents of Xi Jinping’s socialism though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new era.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sultant force” and Xi Jinping’s theory of “resultant force i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are put forward.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integration of historical forces; “joint force theory” in new era; system integration;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711

A

1009-9115(2019)01-0142-05

10.3969/j.issn.1009-9115.2019.01.029

2018-04-26

2018-05-29

邱磊(1980-),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猜你喜欢
合力特色职业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芪”心合力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合力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在“合力”中呵护未成年人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