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筑工程职工大学,天津 300074)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丝绸、陶瓷,秦砖汉瓦,数不尽的城墙宫殿、石窟古刹……中国工匠们用自己勤劳灵巧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华民族几经沉沦、饱经蹂躏后终于迎来了新时期的伟大复兴。在全民族为中国腾飞欢呼,为中国崛起奋斗的时候,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回归,让“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插上腾飞的翅膀
《旧唐书 魏征传》“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回顾中华文明史,总结整理古代工匠的历史和精神,使我们今天更好的发掘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服务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从工匠精神一词的结构形式和内在含义上进行解构,限定其基本含义,避免产生歧义。
工匠古已有之,工匠一词古已有之。工匠一词是工和匠的复合词,有人说工就是手工业者,匠也是手工业者,工就是匠,匠就是工,工是工匠,匠还是工匠,工匠任然是工匠。一个字能代表的意思古人造那么多字干什么,嫌汉语好学吗?显然不是。要了解工匠一词的真正含义,还必须从工和匠二字分别谈起:
王弘力先生在《古篆释源》中指出“甲骨文的工字是:“I”。《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矩”李释:工像矩;杨释:工像曲尺。皆为工具。甲金文后期工字像工字尺,即所谓矩,而早期工字像木工用具之短铲。相叠之工乃示整齐之坯类。”这是工字的早期含义,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工的含义大致有三:其一,主要是指一个行业——手工业,古时候与士、农、商相区别,即所谓士农工商,还有百工农医等行业划分方式等等。《周礼 考工记》记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百工。其二,是指工具或用工具去做事,如出河工,工作。《论语 卫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即是用工具去做事做得更好,必须先使其器锋利的意思。其三,工还有:长于,善于。如工诗善画,工于心计;还有精巧、精致。如工巧,工稳等意思。
工的行业有很多:如木匠(工)、泥瓦工、窑工、织工、陶工……古有百工之说,《劝学》“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即如是
《古篆释源》中,匠其本意为筐里背着刀斧工具的木匠,后来多指做工的手艺人;或释义灵巧、巧妙;或拥有熟练技能,却平庸板滞,匮乏独到之处。匠字,大约有下面几层含义:
首先,木匠。《说文》木工也。从匚从斤。斤,所作器也。“匠人建国,匠人营国,匠人为沟洫”。——《考工记》;“执斧以涖匠师”——《周礼·乡师》。 “遂匠纳车于阶间”——《仪礼·既夕记》。
其次,泛指工匠 。后来,凡是具有专门技术的人都可以称为“匠”,“能剒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穴凿穴埳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论衡·量知》。如木匠、瓦匠、漆匠……等等,不胜枚举。
再次,指在某一方面造诣高深的人 [master]。如:匠手是指技艺高明的能手;匠意是指精巧的构思,同“匠心”;匠郢是比喻技艺高明。《韩非子·定法》指出:“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同“剂”)药。”大意是说:那些匠人必须手巧,而医生必须能够配药。
最后,匠还有技能熟练却平庸板滞无创新的含义,如“教书匠”,“匠气十足”等等
此外,匠又作:匠作、匠役、匠户、匠门弃材等,都是在上述匠字的含义下使用的。而且再后来,工与匠也确实在一些时候互意互通,用工代之手艺人,有时也用匠代之手艺人,这大概是由于古人的用字精炼的缘故吧,未经考证,愿读者不吝赐教。
从基本含义上讲,工表示行业,匠表示技术熟练的从业人员。工和匠合二为一,通俗地讲就是指做工的手艺人或者说是从事手工业、工业行业的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我们以为,这才是工匠的本意。至于有时工、匠混用,我想应该是古人用词简练的结果。
《辞海》中工匠的解释为:有工艺专长的手艺人。基本符合上文的解释。《词源》、《新华字典》的解释大抵如此,不一一列举了。
“工匠精神”是一个词组,如果把它拆开,“工匠” 和“精神”都是名词,二者组成“工匠精神”这一词组,“工匠”修饰“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工匠的精神,就是工匠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精神特质;就是工匠们在匠做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工作态度、工作观念等等的理论升华,是深入到工匠们工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信念、信条。
古代工匠的工作不同于农业生产的粗放型经营,靠天吃饭,灾年荒年听天由命。工匠工作环境相对稳定,工具使用相对农业更精细、更专业、更熟练;工匠盈利靠双手的劳作和技艺的精湛,也不同于商人经营的盈利模式,更不同于官吏儒生们的工作规则。士农工商的规则不同,各有各的玩法,各有各的规矩。工匠们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工匠的规矩,符合确定的定制,产品要求做工精细,质量考究。特殊的工作环境,严格的质量要求和特定的工作内容使得中国工匠在长期劳作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工作情绪,比较精细的工作状态和比较谨慎的工作态度,这种工作态度被升华为工匠精神。
由于工匠精神是一个新语汇,在2016年由聂胜哲首次提出,所以在《词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相关的解释。但从聂胜哲以及总理的政府报告以及相关论者的表述中,工匠一词的基本内涵大抵如上述所论,下面的关于工匠精神的外延阐述也是由此展开的。
如上文所述,所谓工匠精神,就是指工匠们在匠做过程中,工作状态、工作态度、工作观念等等的一种理论升华,是深入到工匠们工作过程中的一种精神信念信条。
中国古代工匠创造了无数文化艺术精品,中国古代工匠也从来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国古代工匠由于工匠制度、社会地位以及文化传统的原因,与其他国家的工匠们的工匠精神相比,有着自己独特外延;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生产内容、技术要求、科技水平等的各不相同,工匠精神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及外延亦有所延伸或收缩。本课题组通过对不同论者们的观点研究和对我国古今工匠精神的收集整理,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基本能够体现出我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基本外延,或称之为工匠精神的本内核。
在大家熟知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庖丁告诉我们,要按照牛的本来解构(事物的本质特征)去屠宰牛、解剖牛的躯体,遇到复杂的部分,要格外小心,集中注意力,动作缓慢,精心处理,直到最后才能豁然开朗,完美结束。做任何事都要做到心到、神到、手到,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要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所制造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人们常说“术到极致,几近于道”,说的就是对工作、对手艺的追求精神。比如,干将莫邪十年磨一剑,又如《庄子·达生》记载的制作鐻的梓庆,都是典型的代表
中国工匠追求“精确”,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的汴京开宝寺塔的建造就是典型的实例。都料匠预浩把塔建好后,人们发现“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怎么成了斜塔?预浩解释说:“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我们都知道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其倾斜是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应该是质量事故而不是设计者的初衷,曾经试图扶正而不得,只好维持倾斜现状遂而成为著名景点,实在是歪打正着罢了;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精确计算、刻意为之。这样来看,不光中国古人要感慨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了,就连西方的能工巧匠也要自叹弗如吧。
再如,清代建筑工匠世家——雷氏家族,他们设计了中国近1/5的建筑遗产。雷氏的每一个设计方案,都按1/100或1/200比例先行制作模型,然后在制作实物,比我们现在的图纸要精确,大概类似于现在的BIM技术吧。更为可贵的是:小至瓦顶、台基、柱枋、门窗甚至床榻、桌椅、屏风等等细小部件也都按比例制成。其工作的精心精细、最求的精准精确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工匠工作时专注于心,心无旁骛,从不三心二意。一件作品,要想达到精致和完美,就必须专心致志的做好工作的每个环节。《庄子·达生》记载梓庆做鐻:先斋戒七天,使身心都达到最佳状态,然后再进山选择木料。选料时在脑海中已经勾画出鐻的模样,寻找完全匹配的木料才动手。一旦进行雕刻工作,则专心致志、聚气凝神、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工匠追求专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蟹六锯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中国工匠的工作精神就像用心一也蚯蚓,工作专心专注,认真努力,一丝不苟。干将莫邪十年磨一剑,其专心专注才铸就了一代名剑。中国古代工匠中,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的例子很多。在工匠圈子里,人们轻视甚至反感有些唯利是图、见风使舵,哪行赚钱就转向哪行的机灵人,这些人样样都通但又样样稀松。真正的工匠,一般都是师傅领进门,一干干终身的。至于这一行的工作艰辛抑或收入菲薄,也义无反顾。他们一般只专心于技艺、专注于作品,刻苦勤勉,制作出精品是他们一生的追求。
古人之“道”是指大规律,如老子《道德经》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人类乃至万物所必须遵守的普遍规律。同时,这里的“道”又有伦理道德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术”与“技”几乎是同义词,都是指对某一事物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或技术技能,。“所谓‘以道驭术’,指的是技术行为和技术应用不仅要受大规律的指导,还要受伦理道德规范的驾驭和制约。”“以道驭术”的观念,不仅给予“术”一个理论指导,还给予它一个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从而限制了“术”的负面影响即“奇技淫巧”的产生,促进了技术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以道驭术”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科技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和科技伦理吧。
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古代工匠技艺都是父传子或师传徒,而且师徒如父子,在父为子纲的封建时代,可见关系之紧密、徒弟对师傅的尊重。工匠不仅要尊重师傅,而且要尊重同门,否则也会被逐出师门,受到同行乃至社会的唾弃,被逐出师门应该是工匠们最大的梦魇,也意味着他从此没法在这个行业混下去了,甚至没法在这个地区混下去了,只好远走天涯,从头来过了。所以尊师重教不是口头喊喊就行的,因为那是不尊师重教几乎没有活路。不像礼崩乐坏的今天,只有到了教师节那天老师们才稍稍找回点为师的尊严。
做工匠就要耐得住寂寞,从拜师学艺那天起,其实你就已经断绝了金榜题名成为显贵的可能,与大富大贵几乎无缘了。做工匠就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工作,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因为你再也无缘名利,也谈不上什么宠辱了。靠力气干活,靠手艺吃饭,勤劳致不致富没关系,养家糊口就行,上敬天地,下孝父母,此生足矣。工匠精神的淡泊名利,宠辱不惊是他们的生存环境使然,无所谓高尚,当然更不是卑鄙。王国维艺术创作的三境界同样适用于工匠精神,而且工匠们的工艺制作和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创作也应该是大同小异吧,只是独创性差些,不然齐白石怎么能那么容易完成从小木匠向大画家的蜕变呢!“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接收工作任务并思考构造工作计划;“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精心制作、忘我工作;“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原来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后的心情就像在众人里找到了心仪的情人一样愉快。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工匠又何尝不是如此。《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这样的工匠,具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古代工匠荣辱不惊、忘名忘利,从不好高骛远。这与今天许多人做事希望利益回报立竿见影、追求一夜暴富相比,中国古代工匠的境界更高。古代梓庆“斋三日,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梓庆在做鐻之前,已经把功劳、地位、金钱、非议、毁誉统统放下,只专心于工作的本分,从而达到了荣辱不惊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
我们并不否认,部分工匠,尤其是名匠,拥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如木匠的祖师鲁班,他生活在春秋末、战国初,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鲁班就参加了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尊奉为木匠的祖师。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画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的,鲁班的名字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但是,绝大多是工匠,他们只是规范的执行者,造成工匠行业人员创新不足,我认为创新不能成为工匠精神的组成部分。而且更多工匠日趋保守,造成传统技艺僵化甚至失传。
总之,中国古代工匠不仅为我们创造了无数艺术瑰宝,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产品——工匠精神。继承和弘扬传统工匠精神,发扬古代工匠精神中精心专注、勤劳刻苦、忘我工作等优良传统,对于今天的产业工人制造精品,提升中国制造品质乃至实现中国腾飞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