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学前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2019-01-20 15:42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师范生幼儿教师心理

张 洁

(玉溪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研究表明,男教师的心理特点及其行为方式对幼儿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有积极的影响。男教师加入幼儿园教师队伍,有利于打破幼儿园固有的单一的女性化思维方式,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化,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学与管理的现代化。为培养心理健康的男幼师,以保证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幼儿园,落实相关教育政策,促进学前教育的长足发展,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展开了调查。

一、学前男师范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通过访谈得知,大多男生都是迫于无奈才选择了学前教育专业,诸多的男性师范生是被调剂的,这就导致了原动力不足的现象,致使男性师范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进而产生心理困惑。

首先,性别、社会认同感低导致心理困惑的产生。众所周知,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女生,正如笔者所在的学院,学前专业男生最多的班级也就只有3位,绝大多数班级只有1位男生,谈及幼儿园则更是女教师的天下。极少的男生在女生如此多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尤其是到幼儿园实际见习时期,每天看到的和接触的绝大部分都是女教师,这种压迫性的性别优势顿时使得学前专业的男生感到困惑、压抑,日常生活中几乎找不到可以交流的同性朋友,“男性危机”也由此进一步加重。究其原因,是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引起的。在传统印象中,人们大都认为哄孩子、照顾孩子是妇女理所应当干的,而男性是不应当插手的。这种观念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显现出来,更有甚者,一些男生认为男性从事幼儿教师便算不上优秀的男人,是可耻的。在这种背景下,学前专业的男生也因为社会对男性赋予的传统性别压力而受到极大困扰。

其次,专业、学习认同感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而且学前专业的培养多为艺术类,要求能歌善舞,心灵手巧,这种要求对大多数的男生也是一种考验,毕竟在人们心中男性大多并不属于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的范畴。据笔者调查得知,男生们认为学前教育专业课中最难掌握的便是艺术类课程。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更多时候需要的是能唱、能弹、能画、能跳、能说以及全方位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型人才,但根据笔者对目前各类大中专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了解,几乎所有院校都忽略了男生本身的特点和兴趣,更多的是站在女生的角度上进行课程设置。这就导致了该专业的男生因失去兴趣而放弃一些技能课程的学习,导致部分男生面对这个专业“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方面,更多体现的是女性思维、女性语言和女性的神态举止动作及女孩腔调的特点,这会使男生产生厌倦情绪,男生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故而导致他们对专业的认同度降低。

最后,职业认同感低。在传统意识观念中,男性在社会中一般承担责任较重的角色,并且所承担的角色多样化,小到个人、大到社会,对男生的成就期望值普遍较高。因而,诸多从事幼儿教师的男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来自个人、家庭、社会的质疑和嘲讽,导致他们普遍职业认同感低。有研究表明,根据幼儿对男教师的接受程度和男教师生理心理特点,男教师在幼儿园任教的最佳年龄是18-35岁。因此,一个突出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即男教师在幼儿园任教到35岁以后应该如何发展自己,之后又有什么出路,这些现实问题导致男性幼儿教师极易产生焦虑情绪。

二、学前男师范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方面

人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或多或少难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学前专业要求学该专业的同学思维开放活跃,动手能力强,坚强忍耐,充满自信,乐观积极,个性易被同化,而很多男生是几乎无法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另一方面,男生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人是女性,使用最多的是女性思维和女性用语,这种不和谐的环境造就了男性心理困惑的产生,其心理问题也接踵而来。从社会角度来看,大多数人们受到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男性的期望值明显高于女性,因而只要男性从事幼儿园工作,社会大众便用“男阿姨”“男保姆”等用语来称呼他们,这直接伤害了男教师从事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从政府层面来看,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不高,尤其体现在高校进行学前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的时候直接忽略了男性性别,从而使男性被迫接受被女性“同化”,导致自身的特点被淹没,进而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厚。

(二)个人方面

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幼儿教师工资低,而男性工资低则会倍受他人争议。这是因为社会对男性的定位是认为男性应该赚大钱,从事高薪职业,而不是从事低工资、女性类型的工作。另外,还有人认为目前幼儿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特别是男教师到了35岁之后便不适宜再担任幼儿教师,到时前途堪忧。再加上社会对现有幼儿教师性别结构存在歧视,这些问题均加重了男性幼儿教师的担忧。

(三)家庭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及时给予子女正确且及时的心理疏导。进入大学之后,许多大学生都是远离自己的家乡,到异地求学开始过集体生活。不同的个性、生活习惯以及行为处世方式等问题会使一些学生产生不适应或心理困惑。如若家庭教育缺失或教育方式不当,这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男生便极易出现心理问题。

(四)学校方面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类型的人。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女性化”的培养环境,其教学内容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发展。另外,学校设置课程完全根据国家课程的设置,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而选择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一刀切”,致使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学习与发展。在这样一个“女性化”的环境中致使了男性心理问题的产生,再加上他们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疏导,进而直接阻碍了学前教育男生的健康成长;更为严重的是就业指导的缺失,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男生的职业发展。

三、解决学前男师范生心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一)个人方面

个人要学会自我调节,结合学校开展的心理学课程,学习有关心理素质培养的理论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男女生之间的交往,频繁的人际交往能使人克服焦虑的心理,所以男生应该多和女生接触,多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社会各界都要认识到男性幼儿教师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男生更应该看到这一点。一个好消息是往往在教学实习或者见习中,男幼儿教师更受幼儿的欢迎和喜爱。因此,男生应看到自己的性别优势,认识到男性从事学前教育是一种创造性工作,是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同时,性别形象是男性将来在幼儿园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条件,所以男生要具备自我人格塑造的能力,塑造男性心理特征和男人气质。

(二)社会方面

社会尤其是学校要宽容对待,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生存状态,树立学前教育中男生成才的楷模,让典型引路,帮助男生解答困惑,让男生看到专业前景,培养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加强专业性指导、实践来稳定学前专业男生的思想;社会应多倡导和强调男性幼儿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自我效能感;要结合实际,改善学前教育专业的招培模式,实施能针对男生制定一套有特色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加大体育、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等课程比例,或者以增设选修课的方式,增加棋类、武术、球类、轮滑、游泳、柔道、跆拳道等课程,充分彰显男生的特点和特长,培养男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要释放男生的活力,找准定位,发挥男生的特长,加强职业教育,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男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三)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在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进行不断调整,把学前教育专业调整为男生女生兼容的一个专业,这样便可以营造出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成长环境,既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女幼师特色的培养,也有利于学前教育专业男幼师师资力量的打造,可谓做到了两全其美。同时,学校在设定学前教育这门课程时,应该一定程度上站在男生的角度出发,尽最大可能地顾及学前教育专业男生的心理健康,促进未来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师范生幼儿教师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