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恋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 100031)
东岳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自古以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封禅祭祀,文人雅士也留下很多赞美泰山的篇章。泰山在传统社会国家祭祀中,具有重要地位。清入关后,不仅继承明朝祭祀泰山之制,定期遣官致祭,康熙、乾隆等皇帝更是多次东巡,并亲自登临泰山,率领百官祭祀行礼,可见清代统治者对泰山的重视。因泰山而得名的泰安,也是山东重镇,具有重要政治、军事地位。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目前开放的有关清代泰山及泰安地区的满文档案,时间跨度自乾隆朝起至光绪朝止,既包括纯满文档案,还有满汉合璧的档案,具有一定的研究、利用价值。
清廷于顺治八年(1651)定下祭祀泰山之例,终清一代,制度虽稍有损益,但遵行罔怠。清代泰山祭祀形式包括配享方泽坛、祈晴祈雨于地祇坛、京城东岳庙致祭、所在有司春秋致祭、时巡展祭、因事遣告等[1]。一史馆所藏有关泰山的满文档案首先便与祭山相关,主要包括清廷派官员前往致祭,传递致祭泰山祭文等内容。如乾隆三十四年(1769)四月,乾隆上谕派乾清门侍卫福康阿前往泰山致祭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上谕档,03-18-009-000036-0002,为著派乾清门侍卫福康阿前往泰山致祭事,乾隆三十四年四月初三日。,次年,派总管内务府大臣刘浩前往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上谕档,03-18-009-000036-0005,为刘浩补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万寿山等三山事务,刘浩明年前往泰山时著迈拉逊署理事,乾隆三十四年四月初三日。。乾隆三十年(1765)还发生了迟误传递泰山祭文之案,档案也详细记载了该案发生的经过以及惩处结果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03-0181-2132-046,礼部左侍郎双庆,奏差送往泰山等处之祭文贻误缘由折,乾隆三十年。。
另外,还有一些与乾隆第三次东巡泰山相关的满文档案。乾隆三十六年(1771),乾隆奉太后东巡泰山,满文档案记载了自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次年二月间,即乾隆登临泰山之前,山东地区及邻近各地驻防官员不断上奏请差的情况,实际上就是请求迎接、觐见以及请准加入护军营,于乾隆登山时进行保卫。最早上奏的是德州城守尉乌什布,因乾隆此次东巡途经德州,乾隆三十五年(1770)八月初二日,他就上奏请旨,带领二位官员、十二名兵丁于德州边界迎接乾隆,并请一路护送乾隆至其离开德州止,并请赐差使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03-0148-2382-018,德州城守尉乌什布,奏请明年自德州率官兵护卫圣上至泰山曲阜巡幸折,乾隆三十五年。。次年二月,乌什布再次上奏,请入护军营效力,保卫乾隆登临泰山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03-0184-2404-011,德州城守尉乌什布奏上幸泰山请差片,乾隆三十六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03-0184-2404-010,德州城守尉乌什布奏上幸山东伊牵领官兵进入护军营效力片,乾隆三十六年。。此后,青州副都统德云亦上奏请差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03-0184-2404-012,青州副都统德云奏上幸泰山请差片,乾隆三十六年二月。。江宁将军容保也因江宁与山东相邻,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二月上奏请求准其前往泰山觐见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03-0184-2403-024,江宁将军容保奏上幸泰山进香前往觐见折,乾隆三十六年二月。。档案还详细记载了乾隆登临泰山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情。如护卫乾隆登山的蓝翎侍卫清海未能以清语(即现在所称的满语)奏对,乾隆当即革退其蓝翎侍卫之职,并申斥该管大臣务必用心教习所管人等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上谕档,03-18-009-000038-0001,为本日登泰山时蓝翎侍卫清海竟不能奏对清语著革退蓝翎侍卫该管大臣务必用心教习所属人等事,乾隆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体现了乾隆皇帝对于“国语骑射”的重视。
一史馆馆藏有关建造、修缮泰山庙宇情况等满文档案数量相对较多,多数为满汉合璧,尤其是工部核销修缮庙宇用银的题本,均为满汉合璧。该类档案主要包括乾隆五年(1740)泰山顶庙失火及修复情况,嘉庆二十二年(1817)至嘉庆二十三年(1818)修理岱庙内御碑汉柏亭、山顶碧霞祠内御碑亭以及碧霞祠玉皇顶、寿星亭和南天门等处工程用银情况及核销情况,嘉庆末年至道光初年修理泰山东岳庙相关情况及核销用过银两情况,道光中期修理泰山碧霞祠情况及核销用过银两情况,道光后期修理泰山玉皇庙及泰安郡城岱庙的核销用过银两情况等,为研究清代泰山庙宇的修缮情况提供了资料。
有关泰安城内以及泰安营等处各项工程及核销用银情况也有一些档案的记载,如多次修理城垣、修建营房、修理泰安县南北大路大埠岭等处墩台营房、修补仓廒以及道光初年修建泉池、疏泉为湖的工程等,为泰安城市历史以及泰安营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一是有关泰安地区的晴雨情况与禾苗长势。山东本地官员要定期向皇帝奏报该处雨雪及禾苗情况,如乾隆年间山东按察使富尼汉奏报济南泰安等处农作物长势良好,兖州镇总兵明僖、玛尔庆阿、观进保、富成等先后奏报兖州泰安等处的降雨情况。另外,官员入京或由京出差也要向皇帝奏报途径地方的民情,所以也有一些档案里记载了官员经过泰安时所奏报的情况。如乾隆五十八年(1793)三月福州将军魁伦就将经过泰安、江南时所见的民情上奏给了乾隆皇帝,他在奏折中写道:“aha duleme yabuha ele ba i arbun dursun be tuwaci,žili ci šandung ni tai an fu de isitala,duleke aniya tuweri forgon de elgiyen nimanggi baha turgunde,maise gemu mutuhabi……geren bai cooha irgen gemu ekisaka banjimbi”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03-0194-3428-007,福州将军魁伦,奏报沿途泰安江南福建等处禾苗长势及收割情形片,乾隆五十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可译为,“奴才观所有途经地方之情形,自直隶至山东泰安府,因去年冬季多雪,麦子皆熟……各地兵民宁谧”。此类档案为研究清代泰安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提供了参考。
二是有关清代泰安地区刑事案件。此部分档案大多为内阁刑科题本,有纯满文档案,但以满汉合璧形式的档案居多。相关档案自乾隆初年起,至光绪末年止,时间跨度长,内容涵盖广,包括债务纷争、赌博、行窃、抢劫、斗殴、强奸、口角、凶杀等内容。如嘉庆四年(1799)泰安县县民王家立踢伤妻子邵氏身死一案,档案内详细记载了案发缘由、邵氏尸检情况、相关人员的口供以及结案情况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刑科题本,02-01-07-2105-005,刑部尚书成德,题为山东泰安县王家立殴踢伊妻王邵氏身死议准绞监候事,嘉庆五年四月十五日。。还有和泰山直接相关的刑事案件,如嘉庆十六年(1811),朝城县民谢文禄(siye wen lu)、顾四(g’u sy)同往泰山还愿,却在路上发生口角,致谢文禄将顾四殴伤毙命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满文题本,02-02-029-002155-0017,山东巡抚同兴,题为朝城县民因同行前往泰山还愿致生口角殴毙人命拟绞监候事。。该类档案为清代山东地区的刑事案件以及清代刑法制度等研究提供了参考,也是进行社会史研究的极好资料。
三是清代泰安地区表彰情况,包括旌表和入祀乡贤祠。旌表制度是王朝时代统治者为维护统治、激励风化,以建坊、悬匾为主要方式,对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烈女等进行表彰的制度。一史馆所藏内阁礼科题本内有很多关于泰安地区旌表情况的记录,时间自乾隆初年起至光绪末年止,多数为满汉合璧。旌表对象包括节烈妇女、百岁老人、五世同堂、孝子等,如山东巡抚崔应阶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奏请旌表泰安府东平州百岁寿民王文谟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礼科题本,02-01-005-022958-0044,山东巡抚崔应阶,题请旌表泰安府东平州百岁寿民王文谟事,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十五日。,嘉庆五年(1800)山东巡抚蒋兆奎题请旌表泰安等州县节妇三十二人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礼科题本,02-01-005-023176-0014,山东巡抚蒋兆奎,题请旌表泰安等州县节妇三十二人事,嘉庆五年三月二十八日。,道光十八年(1838)礼部尚书奕纪议准旌表泰安县监生赵德宏五世同堂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礼科题本,02-01-005-023425-0022,礼部尚书奕纪,题为议准山东泰安县监生赵德宏五世同堂旌表请旨事,道光十八年闰四月十六日。等。此外,原泰安籍官宦故去后,往往入祀当地乡贤祠,如泰安县已故原礼部尚书赵国麟、泰安县故宦汪渊分别于道光九年、光绪九年被题请入祀乡贤祠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礼科题本,02-01-005-023358-0024,护理山东巡抚印务刘斯嵋,题为泰安县已故原礼部尚书赵国麟入祀乡贤祠请旨事,道光九年四月十四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礼科题本,02-01-005-023778-0052,山东巡抚陈士杰,题为泰安县故宦汪渊入祀乡贤祠请旨事,光绪九年三月二十八日。。此类档案为清代礼制以及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史料。
有关泰安营及泰安府县人事任免情况的档案数量较多,多数为满汉合璧,时间自乾隆初年至光绪末年。这一部分档案包括泰安营及泰安府县官吏的举荐、补授、惩处、开复、丁忧及病故、休致等情况。如乾隆年四年(1739),泰安营参将沈静威已年满六十二岁,自言“气血虚弱、精力衰惫。近复染病,两膀麻木之症,服药罔效。不能骑射,难供职守”,于正月二十八日向兖州总兵高钰呈书恳请休致,高钰即派游击陈魁赴泰安营查验,查验情况属实,并出具印结等,于乾隆四年(1739)二月二十八日一面呈送兵部,一面具题请旨,乾隆批复“兵部议奏”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兵科题本,02-01-006-000222-0002,山东兖州镇总兵高钰,为山东泰安营参将沈静威年老患病难以供职休致事,乾隆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乾隆四年(1739)四月十六日,兵部尚书鄂善等题奏,按“定例内官员年老患病者休致”一条,并查验泰安营参将沈静威年老患病难以供职是实,议得沈静威请“照例准其原品休致”,乾隆批复“依议”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兵科题本,02-01-006-000233-0010,兵部尚书鄂善,为核议山东泰安营参将沈静威年老患病休致事,乾隆四年四月十六日。,沈静威遂得以依例休致。而官员虽年老,但年力尚健、训练有方者,则可留任。如道光十四年(1834),泰安营参将阿尔松阿,年六十三,经甄别考验,即以精力尚健而留原任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兵科题本,02-01-006-004693-0006,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潘世恩,为核议山东泰安营参将阿尔松阿年力尚健题请留任事,道光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另外,还有一些有关泰安县请求更换印信的档案,均为满汉合璧。清例“印信篆文将欲漫漶,即令早为陈情换铸。倘有因循迁就,不及时请换者,交部议处”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礼科题本,02-01-005-023039-0036,山东巡抚杨景素,题请更换泰安县印信事,乾隆四十年二月初四日。,故地方府县都很重视印信铸换,如光绪十八年(1892),山东巡抚汤聘珍即以泰安县印“自同治六年七月二十四日领到开用迄今,清汉篆文俱已模糊不清”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礼科题本,02-01-005-023884-0044,护理山东巡抚汤聘珍,题请铸换泰安县印信请旨事,光绪十八年二月二十二日。,依例请旨换铸。这类档案对于研究清代泰安地区人事任免制度、泰安地区的人物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史馆所藏有关泰山及泰安地区的满文档案,时间跨度长,数量较多,文种丰富,包括内阁题本、军机处录副奏折、朱批奏折、内务府来文等,所括内容广泛,不仅为清代有关泰山及泰安地区的研究,包括祭祀泰山及泰山相关修缮工程、泰安地区民生、官员任免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于整个清史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满汉合璧的档案,或者有对应汉文史料的满文档案,满文部分可与汉文部分相互佐证。如前述乾隆登山时,蓝翎侍卫清海未能以满语奏对,这在实录里有记载,(乾隆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谕:本日朕登泰山,前引帮轿之蓝翎侍卫清海,不能奏对清语,著革退蓝翎侍卫,该管大臣务将所属人等用心教习,倘仍有不谙清语者,将该管大臣一并治罪著通行晓谕知之。”[2]而同一日的满文上谕则为:“juwe biyai orin ninggun de hese wasimbuhangge ,inenggi tai šan alin de tafara de kiyoo i julergi yarume yabure buthai lamun funggala cinghai kiyoo be tukiyere niyalma de aisilame yabure de fuhali meneke⁃sakaumaibeulhirakū,inibarumanjuracigelifuhalibahanarakū.hiyabimemanju gisun bahanarakvungge ere ai doro fuhali tuwara ba akv umesi gecuke baita.cinghai be lamun funggala ci nakabu.ereci juelesi harangga kadalara ambasa urunakū meni meni harangga urse be saikan kadalame tacibume manjurabukini,aika kemuni manju gisun ulhirakvngge bici,harangga kadalara ambasa be suwaliyame weile arambi.erebe bireme ulgibume slgiye sehe.”[3]可译为:“二月二十六日谕:本日登临泰山,轿前引导布特哈蓝翎侍卫清海,协助轿夫之时,竟痴愚不通。向伊言清语,竟又全然不懂。侍卫而不通清语者,成何体统?实属不堪入目、甚为可耻!清海著革退蓝翎侍卫。嗣后该管大臣等,务必妥善管教各自所属人等学习清语,倘仍有不通清语者,该管大臣一并治罪。将此通行晓谕。钦此。”对比可知,汉文史料记事简略,而满文档案所载内容生动丰富,不仅详细记录了当日发生之事,还体现了乾隆皇帝当时情绪,使帝王形象生动、饱满。另外,还将乾隆重视“国语骑射”,尤其重视满洲官员、大臣满语水平的态度表现了出来。
其次,满文档案记载的内容,可补汉文史料之不足。一些满文档案的记载,是汉文档案或其他汉文史料所没有的,如前述乾隆第三次东巡之前,山东及相邻地区驻防官员纷纷请差,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则未载于汉文史料。以德州城守尉乌什布为例。乾隆三十五年(1770)四月乾隆降谕,初定来年太后八旬万寿之际奉母东巡泰山拈香[4],后至十月份,乾隆才定下具体日期,即乾隆三十六年(1771)二月初三日启銮[5],但乌什布已于乾隆三十五年八月上奏请差,欲于乾隆东巡之际效力。乾隆三十六年(1771)二月,乌什布复又两次上奏请差。从档案中可见,乌什布是最早上奏请差的官员,继他之后,一些官员才“跟风”陆续请差。乾隆对于乌什布此次接驾及护卫是否满意,史料并无记载,但档案显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三月,乌什布升迁,由德州城守尉补放青州副都统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上谕档,03-18-009-000038-0001,为青州副都统缺以乌什布补放福州副都统缺以喀勒炳阿补放事,乾隆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四月乌什布上了谢恩折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03-0184-2408-022,新授青州副都统乌什布,奏谢放青州副都统并入京听训折,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同年五月初二日,乌什布走马上任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满文题本,02-02-021-001412-0011,青州副都统乌什布,题报到任接印日期事,乾隆三十六年五月初二日。。乌什布此前任德州城守尉已十年③,可以推测,此次升迁或赖其接驾护驾之功。如果没有满文档案,是无法得知其中原委的。再如官员奏报泰安地区晴雨及禾苗长势的奏折,兼有满汉,可以互相补充,对于研究清代泰安地区的气象、农业生产及清代泰安地区民情等社会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有关清代泰山及泰安地区的满文档案,数量可观,类型丰富,涉及广泛。对这些满文档案的搜集、利用与研究,是对相关汉文史料的重要补充,不仅有助于清代泰山及泰安地区地方史等研究,对于整个清代历史的研究,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