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晓俭
(贵港市图书馆,广西贵港537100)
近年来,扶贫工作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 年1月于贵州召开的部分省、区、市党委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就明确指出了“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从此以后,“精准扶贫”也成为了我国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目标。精准扶贫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贫困人群能够脱离贫困,“治贫先治愚,输血不如造血。”只有文化扶贫才能从本质上摆脱贫困,才能解决我国很多贫困地区文化水平不够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图书馆扶贫作为文化扶贫工作中的主要部分,为了实现扶贫的目标就应当准确全面地把握相应的方法和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然而就目前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工作情况来看,如何合理调配图书馆文化扶贫资源仍旧困扰着国内的学者。为了不断加大图书馆文化扶贫的力度并提高其速度,笔者对图书馆所参与的文化精准扶贫路径做了十分深入的研究,以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改革开放40 年以来,我国农村的景象已经焕然一新,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开启了一条条脱贫致富之路。然而,由于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地域差异,使得其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地区受到气候、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经济文化水平还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要深入开展扶贫工作。2015 年国务院组织召开了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了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2016 年3 月,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明确表示要用恰当的方式来开展扶贫工作。继而有不少政府部门负责人都明确提出了全面扶贫目标。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文化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群众而言,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他们甚至难以独立地阅读一本书籍,此外他们对于文化活动也没有热情。究其贫困落后的根本原因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经济贫困导致了文化教育资源的匮乏,教育的落后又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群众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脱贫缺乏内生动力。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只有致力于转变人们落后的观念,才能够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随着群众文化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文化扶贫,即非实物补偿式扶贫,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致力于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以及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挖掘出群众的最大潜力,借助一些外部力量来帮助贫困地区脱贫。
文化扶贫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综合素质,赋予他们自身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实现贫困地区人民的健康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精准扶贫视角下,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是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还要丰富人们的科技文化知识,使他们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用知识改变命运。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就要通过不断培养和提升民众的阅读素养使群众远离封建落后、消极悲观的负面情绪,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过程中的前沿阵地,集合了人类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能够充分满足贫困地区人们的阅读需要和求知愿望,“送书下乡”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引导,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书籍,用书籍的力量武装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发家致富的技巧,在贫困地区营造出一种崇尚知识文化的浓郁氛围。
图书馆所开展的文化扶贫工作能够有效消除贫困地区人们长期存在的消极思想。让他们接受先进文化思想,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切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不仅如此,还能够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改进和完善文化扶贫制度,不断推进文化扶贫工作的科学发展。总之,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能够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通过知识武装头脑,提升致富能力和水平,也能以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读者的引导和教育来实现的。图书馆用一些优秀的文化理念来改变人民群众的思想,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水平和觉悟,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要更加明确其服务使命和宗旨,对文化精准扶贫背景下自身的定位有准确的认识,结合精准扶贫的要求,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具体指在贫困地区建立图书馆,并成立相应的扶贫开发小组,对具体开展的文化建设活动有明确的规划,对一些相应的活动做出细致的设计,结合当前我国的扶贫开发目标来开展相应的文化建设活动,以保证对人民群众有目的的引导和教育;在政府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以图书馆为中心的扶贫信息共享体系,整合各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立一体化扶贫机制,完善扶贫工作计划;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进一步提高各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比如在现代化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中建设农村公共图书馆,很多农村地区纷纷拥有了小型图书馆,系统收藏具有针对性的书籍,对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人民群众作为脱贫工作的主体人员,是扶贫开发和文化建设活动的主要对象,所以要真正发挥图书馆的文化扶贫作用就必须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体性,引导他们乐于参与到图书馆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当中。比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图书馆要致力于完善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障能够形成较为完善的图书馆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益性质的文化投入,对贫困地区开设免费公益性的图书馆,以供群众阅读,还可以建设乡镇文化室、农家书屋等,让贫困地区的群众在想要阅读的时候可以有便捷的途径和方式阅读书籍。除此之外,还应当在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建设过程中配备相应的文化资源,如增加图书数量和种类,提供影像资源,为贫困地区人们获得知识提供充分的物质基础。不仅如此,在贫困地区建设的图书馆,还应不断加大宣传,可以结合一些文化活动,提升人们对于文化扶贫工作的认知和理解。
在开展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不断致力于文化帮扶的实现,充分发挥出图书馆文化扶贫的效应和作用。很多农村图书馆都外派了工作人员深入到这些地区,将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当地群众,让他们转变传统的生产观,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提升收入水平,最终实现脱贫目标。在贫困地区为了更好地建设图书馆,还可以加强图书馆和一些其他单位之前的合作关系。比如图书馆可以和高校、事业单位共同研究扶贫工作的内容,通过大学生或企业员工的支教活动来推动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帮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在政策的支持下也有一批大学生村官的涌现,不少青年学成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还可以鼓励贫困地区的农业产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机构组织与当地的贫困户加强联系,建立相应的利益联合机制,开展各项培训活动,如农村创业培训课程、相关技术的培训能让农民掌握更多新型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图书馆应该充分地发挥它的教育职能,一些馆藏书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图书馆还要以开展多类文化活动来提升人们的参与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在图书馆扶贫工作中要针对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受教育程度做出一定的选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以各种与引导教育形式来引导人们发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接受先进思想,与封建迷信思想作斗争,营造文明环境。
图书馆在开展活动时应当充分重视对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作为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场所,图书馆应当保证每一个人均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所以在针对一些尤其贫困的家庭或个人时,要尤其重视职业技能教育,选取一些针对性强且接受度好的材料对其进行辅导,针对一些技能进行集中培训,比如养殖业、种植业等。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可以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以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图书馆在扶贫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其在市场经济下的定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借助网络和科学技术搜集整理更多的材料,建立起图书馆特有的集搜索、分析、加工和预测为一体的文献信息中心,建立健全的电子信息库,使资源得以共享,使贫困地区的人们也能够享受到丰富的文化资源,进一步了解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顺应时代潮流,建立自强自信。
图书馆在开展活动时要依托具体的步骤开展相应工作,首先确定帮扶对象,在开展帮扶工作中先就乡镇、农村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情况进行了解,再具体实施对农村图书馆的资助政策。此外还要在图书馆文化扶贫的路径上,加强“造血功能”方面的工作,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提升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相关设施设备的配置、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此同时还应充分运用数字资源,积极开展相应的数字图书馆服务,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数字资源方便了优秀文化资源的进一步传播,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人们学科学用科技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