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光磊,焦敬华
(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山西 太原030006)
党的十八大提出“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高校学报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理念、实现学术成果交流的重要使命。为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自1980年复旦大学首创《数学年刊(B辑)》英文版起(该刊曾连续13年被SCI列为国际核心期刊),我国高校陆续开始创办英文版学报,积极探索国际化办刊路径,对于提升我国科研成果显示度和影响力、加强我国学术界话语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学报国际化办刊的探讨层出不穷,集中于国际化办刊的内涵、必要性、困境和路径,为学报国际化办刊指明了方向。
1.内涵方面。学界对学报国际化内涵认知较统一,即办刊理念国际化(面向世界办刊)和办刊模式国际化(语种、稿源、审稿、读者、出版和发行国际化)。李文珍提出,要回归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本质,即展现中国学术研究进展,在国际范围内发行,为国际学术界接受,具有国际影响力[1]。杨蓉指出,要从学术内涵(编辑队伍、编委会、审稿和接受标准以及稿源国际化)国际化发展到外延国际化(网页建设、审稿系统更新、海外办公室建立、多种社交媒体的利用、与国内同行交流)[2]。
2.必要性与困境方面。王东方等从内部环境(高校专业人才优势、编辑队伍及刊物状况)和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信息网络化”与“科技同步化”)分析了学报国际化办刊的必要性与可能性[3]。孟庆勋指出,学报国际化的瓶颈在于国际化意识不足,竞争力不强,现行政策、体制和学术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国际化程度不够[4]。
3.路径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要扩大开放,通过学术文化交流融合和办刊形态的选择,实现作者、稿源和读者国际化,即“面向世界办学报”;办国际名刊,联合办专辑,办国际名栏,以信息化推动国际化;坚持学术质量标准,缩短出版时滞,采用OA出版。其中,李淑兰提出,健全英文版学报的编排标准和规范,完善发行渠道,进入国际检索系统[5];陆建平指出,与国际知名出版公司合作“借船出海”,建立国际化数字投稿平台[6]。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学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迎接国际期刊市场的冲击和挑战是大势所趋。学报国际化办刊是在国际性学术出版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前提,是增强学报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科研学术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融入国际科技大舞台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学术竞争中,面对国际化程度更高的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的挑战,面对优质稿源大量流失、稿件质量整体不高的危机和困境,树立国际交流意识、进行国际化办刊事关学报生存和发展,早计划、早着手、早改革是学报的明智选择。
另外,互联网发展使科技信息传播渠道发生巨大变化,使国内外读者、作者、编辑的交流更便捷。网络化、数字化、出版全球化、开放获取为学报国际化办刊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为学术成果国际化传播提供了便利渠道。
我国学报国际化起步晚,水平低,理念落后,经验不足,尚处于培育阶段,办刊理念、稿件来源、编委组成、办刊机制、发行方式、在线水平等均未充分体现国际化。
受管理体制的影响,不少学报仍沿袭“封闭型”办刊模式,办刊影响力囿于国内或本地区,编委限于本部门,读者限于国内。一校一刊的模式、大而全的综合性及稿源的局限性导致不少高校学报形式类似、内容雷同,学术方向相近,缺乏学科和选题优势,在SCI、Scopus等数据库划分的很多学科领域仍是空白。国外发达国家期刊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规范的经营和管理体制,在国际学术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相比之下,国内高校学报在办刊质量、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上差距明显,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等关键量化指标大幅落后于国际水准,与我国综合国力及科技高速发展现状极不相称。
国内高校学报被国际权威检索机构常规收录的并不多,在国际学术平台上认可度较低。国内优秀科研成果大量流失,这与我国科研整体环境有关,其中既有科研评价导向的问题,也有学报国际影响力的问题,而国际竞争力不足是导致我国成为论文最大出口国的重要原因。学术输入和输出不仅是学术交流,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和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渠道,因此,争取国内重大科研成果首发权成为学报的奋斗目标。另外,国内学报未统一编排标准和规范,随意性较大。
在国际化办刊背景下,是否拥有独立网站以及信息检索难易程度直接影响高校学报关注度。互联网为高校学报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英文版网站是提高学报国内外显示度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很多学报网站界面单一,英文化程度不高,不便于国外学者浏览;缺少网上投审稿系统,作者无法及时了解稿件进度;与国际大型数据库或在线网络合作较少,不便于学术交流;存在英文主页缺失、网页信息量小、栏目设置不全、网页更新缓慢、总体布局不佳、英文水平较差等普遍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普遍采用的是季刊和双月刊,与国际上许多著名学术期刊的周刊和月刊相比,出版周期明显过长,从而导致学术信息传播效率下降。国内高校学报很多编辑环节仍是由人工完成,收稿、审稿、编校、出版、发行,整个流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漫长的出版周期降低了科研成果传播的时效性,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报的国际竞争力。
重学术发展、轻市场经营的办刊理念导致国内高校学报市场运营能力缺乏、自主发展能力不足。由于缺乏成熟的海外销售渠道和良好的国外市场拓展力,我国高校学报往往读者群小,发行量少,个人自费订户极少,主要是公费订阅,或作为馆藏,凡是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英文学术期刊主要还是与国外出版商进行合作。
实现办刊国际化是学报出版人的目标和梦想,是我国学报生存发展、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的体现。衡量高校学报国际化离不开语言载体、出版模式及学术影响力,具体包括学术质量、语种、作者、编委、编排和出版发行国际化。总之,扩大出版规模、建设自主平台、增强办刊能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是提升竞争力、实现国际化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1.语种国际化。语种选择是学报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英语是国际交流语言,世界著名数据库将英文载体作为评价收录期刊的第一特征,国际检索系统中英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交流传播力远高于中文。各国学者了解学科发展情况,大多用英文工具书和数据库检索。因此,英文版学报作为国际科技学术交流载体是国际化和产生国际影响和地位的前提,方便与世界科学研究成果融合交流,关乎国际影响力、学术成果的国际化交流,是学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是实现“走出去”的重要方式。
2.稿源国际化。稿源决定学报质量和档次,只有国际化稿源才能遴选国际领先水平论文,提升国际影响力。稿源国际化是学报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稿源国际化程度越高,学报整体质量就越高,国际知名度就越高。国际著名期刊都拥有一大批国际知名作者,例如,有10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Science》上发文;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Nature》上发文,本国稿源仅占不到10%;《BMJ》年收稿量达5000篇,国内来稿仅占30%。因此,要扩大国外稿源,特别是新兴、交叉、高新技术学科领域,具体可从两方面着手:(1)借助互联网建立在线投稿系统、国际化数字学术交流平台和国际传播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稿源国际化提供便捷通道;(2)发挥国际编委的作用,向世界著名学者和科研机构广泛约稿,改封闭型为开放型办刊,让高校学报走向世界。
1.聘请国际知名学者做编委,实现编委国际化,这是决定学报国际化水平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学报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例如,《Chemistry A European Journal》的37名编委分别来自19个国家。
2.建立国际审稿专家库,邀请世界范围内的知名专家来对论文评审,实现审稿国际化。例如,《美国经济评论》约有6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审稿专家。
3.按照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审稿惯例,实行双向匿名制和高质量的同行评议制度。《中国社会科学》从2002年起全面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
1.编辑素质国际化。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学报国际化的保障和灵魂,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排版校对、印刷发行都离不开编辑。高校学报编辑要在理念、业务和能力方面实现国际化,熟知国外学术检索系统的学科范围、入选条件及国际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提高编校质量,促进业务水平和学报质量提升。
2.刊物质量国际化。实现刊物质量国际化具体可从三个方面着手:(1)发表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是提高刊物国际化程度的关键,组织优质稿源是确保学术质量的根本措施。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跟踪国际相关学科发展前沿,获得学科一流稿件发稿权。(2)创建品牌期刊,设立特色栏目。(3)加强三审工作,确保稿件质量,加强组稿意识,扩大组稿渠道,组发优稿特稿,提高学术水平。
3.流程现代化。在线投稿、远程编审是学报国际化的基本条件,编辑流程管理和出版手段的现代化可有效降低出版周期。采用国际学者熟悉通用的投审稿系统,构建快捷便利的检索系统,响应国际“开放获取”的号召,建立免费在线访问、自由获取最新学术资源的国际化平台[6]。重视网络化发展,利用网络把作者、审稿人、编者串联起来,加速编辑业务网络化,使编辑业务从“在纸”向“在线”转变,加强信息时效性。
4.编排规范化。编排规范化是高校学报进入国际检索系统的前提。为此,要贯彻国家和国际标准,参考国际知名英文期刊编排规范,使文字表述、编排规范、人名、参考文献等与国际标准接轨,实现语言、符号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学报英文含量,便于国外同行阅读、应用及国际检索机构、权威数据库收录。
1.海外联合办刊。拓展流通发行网络、打开对外发行宣传渠道、扩大读者群是学报“走出去”的重要环节[6]。与国际知名出版集团 Springer、Elsevier、Wiley、NPG、OUP合作,国内学报负责组稿、编辑和出版,有着品牌和网络优势的国际出版机构负责海外发行,借船出海,提升国际认知层面的传播效果,在品牌、国际影响力方面跨入国际优秀期刊行列。海外联合办刊可带来国际化作者群,实现稿源国际化,提高知名度,形成新的读者群体[7]。
2.缩短出版周期、加强出刊灵活性是学报国际化的必要举措。
(1)信息传播迅速性和及时性要求缩短出版周期,使科技信息传播迅速化。一般而言,出版周期越短,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排名越靠前。《Science》从投稿到发表只需2-3个月;《Nature》周刊从收稿至发表周期仅为12天,对于重要信息只需3天即可刊出[7]。互联网及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带来巨大冲击,OA出版可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学术交流的时效性[8]。因此,国内高校学报应严格审稿期限,缩短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周期,加快出刊频率。
(2)加强出刊灵活性。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出版形式非常灵活,《美国国家科学院汇刊》最少一期仅226页,最多可达602页;《Science》有时专刊篇幅相当于平时的4倍,有些还以图书形式重新出版[7]。发行国际化,提高发行量、影响力和知名度关乎期刊经济和社会效益。网络版面不受限制、刊载形式多样、成本低廉、传播和交流便捷、读者服务个性化,应拓展在线出版、网络版期刊(纯电子出版),使印刷版、光盘版及网络版互相促进补充,加速学报国际化进程。
加入国际数据库检索系统是学报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否被SCI、SSCI、AHCI等国际权威数据库收录是衡量刊物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是学报获得国际社会认可、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方式,直接影响传播范围。加入国际数据库检索系统可以提高刊文被引率,吸收更多国际学者发文,拓宽读者面,扩大国际影响力,提高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是“走出去”的关键。国际重要检索系统对刊源覆盖范围、语种、办刊宗旨、学术水平、知名度、出版周期、引文频次、影响因子、编排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均有要求。具体可从两个方面着手:(1)持续向国际权威检索系统如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英国《科学文摘》(S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和俄罗斯《文献杂志》(AJ)寄样刊,争取更多国内外检索机构常规收录,并保证收录稳定性;(2)通过国外编委、学会和政府对外联络机构了解世界著名检索系统对收录期刊的要求,并向检索系统推荐。
总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和学术期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学报必将逐步提升国际化办刊水平,从而傲立于世界学术期刊之林,为国际学术交流和传播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