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策略探析

2019-01-20 07:10吉林省德惠市惠发街道中心小学王文江
天津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思维

■吉林省德惠市惠发街道中心小学 王文江

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教学内容,也是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与应用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发散性思维作为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主要是对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和应用,以此强化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虽然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引导和训练,但由于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指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有必要围绕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探索更加科学的策略,丰富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小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一)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理解知识是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第一步,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才能准确应用知识。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丰富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角度和层面,使学生从不同方面对同一知识内容进行深刻、反复地理解,从而将知识真正“吃透”。

(二)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

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的知识只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性的问题,才能够实现其价值。同时,如果学生无法将自己所习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数学教学活动的低效。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赋予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关联起来的意识和能力,进而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使学生有持续性动力发展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多种答案的题目启发学生产生一题多解的思维,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强化学生对发散性思维的认识。

(二)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发散性思维培养情景

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需要经历一定的内化过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明白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获得正确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发散性思维的内涵和意义,使其形成灵活的学习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练习题目,使学生有机会感知和使用发散性思维。

(三)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主体性

学生是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主体,如果学生对发散性思维缺乏基本的感知和认同,就很难实现发散性思维培养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明确发散性思维培养目标的同时,就发散性思维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价值进行相应的解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发散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并愿意进行相应的训练。并且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思考和意见表达。

总之,发散性思维作为数学课程教学中重点培养的学生素养内容,对学生灵活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培养情景、发挥学生主体性等策略的实施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真正养成。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