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摘 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施工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数量不断增加。但在当前的道路桥梁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施工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对道路桥梁的正常使用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桥头跳车问题的发生,给人们的交通安全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当前的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施工技术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
1 引言
近些年我国迅猛增加了道路工程建设数量,但是道路沉降施工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导致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保障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需要重视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问题,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
2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技术及其重要性概述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意思指道路桥梁的路基路面的一种下沉和降落的状况,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技术是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技术,它重要到是整个桥梁或者是道路建设成败的关键,故而影响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政府部門和工程建设单位的人员对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技术应该给予重要的关注。如今,交通成功工程量不断增多,道路桥梁也更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使得路面不能正常通行,严重时还会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深入探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技术对于提高交通运输工程安全是势在必行的,提高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技术关乎我国综合国力建设,它是引领我国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向前迈步的关键。
3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
3.1 道路桥梁路基压实度问题
路基是道路的基本部分,路基的质量决定了道路的长度。因此,在修建道路时,应对路基填料进行机械压碎,以达到不同程度的压实。这样的路基在工作后具有小的沉降和路基的高稳定性。如果没有坚固稳定的路基,就没有坚固的道路。所以,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确保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先决条件。土壤是三相体,颗粒之间的孔隙被水和气体占据。虽然它具有一定程度的紧凑性,但它仍然与路基性能的要求有很大不同,特别是路基施工干扰了土壤颗粒的原始组合。孔隙增加并且结构松散,导致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因此,为了提高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进行人工机械压实和压实,以使土壤颗粒受到瞬时负荷或振动。土壤颗粒调节位置重新组合并挤压在一起,较小的颗粒被挤压到较大颗粒之间的空间中。颗粒位置转移是稳定的,空隙减小,并且土壤的单位重量增加以形成致密的整体,从而增加强度并提高稳定性。压实的意义在于降低土壤的透水性,降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防止土壤基础软化或由于积水和侵蚀引起的冻胀造成的不均匀变形,这样才能确保路基在设计寿命内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3.2 桥头引段结构设计不合理
对于当前的道路桥梁路面路基设计,其采用的是钢筋水泥结构,这种结构也是当前应有最为广泛的一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在进行实际的工程开展中,这一施工技术可以通过对对钢筋数量调整来调整道路桥梁的路面路基使用质量。但由于钢筋水泥结构本身会涉及到搭板技术,这就是道路桥梁使用过程中出现跳车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也就是在日常的道路桥梁结构设计过程中,其本身就有出现道路桥梁沉降问题的几率,若设计中存在的先天性缺陷严重,最终会对整个道路桥梁的安全性造成较大的影响。
3.3 道路桥梁桥头搭板
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并不是在建设初期就形成了沉降段,通常都是在实际应用道路桥梁的过程中形成沉降段,而且都是在桥头搭板位置出现沉降段,整体道路的规整性就会受到影响,桥头很容易出现跳车问题。如果没有合理设置桥头搭板位置,也会出现沉降段,因为没有科学合理的设置桥头搭板位置,大型汽车长期经过,就会改变桥头的受力点,随之出现了道路桥梁沉降段。
4 优化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4.1 清理施工技术
①在基层施工结束以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清理,主要包括:基层表面所有的松散材料、废屑和其他不适合的材料等方面,这样主要是避免对后续施工环节的展开,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在清理的时候,若是基层表面相对较为干燥的话,需要在基层表面少量洒水,并待表面稍干后浇洒透层沥青,降低道路沉降问题的产生。②在清理完成以后,需要对表面进行检查,分析表面的平整、粗糙、干燥、整洁等方面,是否满足相关要求。若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需要立即做出相应的处理,以此保证施工质量。
4.2 完善排水施工建设
如果道路桥梁路基路面长时间被大量积水浸泡,很容易引发桥梁沉降,会降低结桥梁构的稳定性、抗压力和整体强度。而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能够最大限度解决积水问题,防止雨水渗透,缓解因积水或天气原因导致的冻胀,提高路面的严实度。
4.3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堤的填充物选择
路堤填充物的选择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选择,因此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土质进行化学检车,根据相应的设计要求来选择路堤填充物。填充物的选择需要以及工程性质为标准,由于道路桥梁的施工段中有一段为刚柔过渡段,在该路段区域对其进行桥台背路堤压实处理较为困难,而桥梁设计对于这一路段区域的压实度要求极高,因此需要在该路段区域选择工程性质高的填充物。通常情况下道路桥梁路堤填充物的选择中不会选择含水率高的裁量,这是由于含水率高的材料中的水分会有长期的曝晒以及负荷压力导致水分蒸发缩减,使填充物的体积变小,发生变形,也会导致道路桥梁的路堤发生变形,因此路堤选择填充物中常用的填充物是砂石,由于其含水率较低,对于道路桥梁的损害较低,能够有效改善道路桥梁的沉降问题,大大提升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安全。
4.4 加固沉降段路基软土地基
实际上,要想很好的解决各种伸缩缝的问题,则必须要对沉降段的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经过加固之后的软土地基基本上不会出现所谓的“桥头跳车”情况。在现实中比较有实际效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含了换土法、超载预压法、排水固结法、振动碎石桩法等等。对于施工过程中厚度已经超过3厘米的浅层软土地基,可以运用土工布来进行平铺地基土层,之后再机型路基材料的填筑工作,经过以上操作之后,就可以有效的避免桥台与路堤之间存在的沉降差。与此同时,对于需要在路基软之上修筑高路堤的情况,需要在回填材料之中进行侧向移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基桩产生过大的应力,因为这种情况如果发生了,将会导致支座甚至是桥面遭受巨大的损坏,而对于此类情况,则可以利用增强地基土或者减轻回填材料的方法来抵抗侧向流动的速度。
5 结语
道路桥梁沉降段会影响到整体施工质量,甚至还会引发安全事故,这就需要落实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利用针对性措施避免道路沉降问题,保障公路整体质量,保障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金兴.探析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局限及控制对策[J].低碳世界,2018(4):275~276.
[2] 吴可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工法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16):120.
[3] 顾陈玲.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9):56.
[4] 王爱华.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浅述[J].信息记录材料,2018(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