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运用

2019-01-19 06:09候文娜叶文文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心内科生活质量

候文娜 叶文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心内科;生活质量;满意度

心内科为医院重要科室,主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相关文献表示,心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运用有良好效果,既能舒缓患者不良情绪,还能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一举两得。为了验证具体疗效,本文选择近一年到我院中接受治疗的心内科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对比患者预后,详细探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择近一年到我院中接受治疗的心内科疾病患者100例,随意分为甲组与乙组,前后年纪最大分别是75岁、76岁,前后年纪最小分别是55岁、54岁,前后的男女比例皆为3:2。所有研究对象皆满足心内科疾病诊疗要求,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并无重大疾病,能够参与实验分析,且基本资料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乙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降血脂、降血压治疗。甲组给予个性化护理方法,其中有:①营造个性化环境,提升患者的归属感,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另外在病房内设置指向标,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并安置相关用品,提供良好服务。②给予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患心内科疾病患者多半是老年人,受外在因素影响严重,易出现心理压力,导致紧张和抑郁的情绪,降低治疗依从性。所以护士需多同患者沟通,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掌握患者问题之后进行有效疏导。另外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基于不良反应、病发机制等知识为主,提升患者对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患者治疗依性。③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诸多老年人服药意识弱,易记错服药次数,增加危险因素。所以,护士需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定期发放药物,并指导其服用,告诉其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服药后患者的血压会降低,告诉其能尽可能少更换体位,确保动作轻缓,服用镇静等药物的患者尽可能卧床休息,避免下床运动。

1.3评定标准第一,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第二,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运用医院自制的评分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生存质量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x。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两组相比,治疗前,甲组与乙组生存质量评分相差不大P>o.05,治疗后,甲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同治疗前相比数据变化更明显,目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两组相比,治疗前,甲组与乙组SDS(抑郁情绪)、SAS(焦虑情绪)评分相差不大P>o.05,治疗后,甲组的SDS(抑郁情绪)、SAS(焦虑情绪)评分同治疗前相比数据变化更明显,目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討论

人性化护理为一种新兴的护理方法,是立足患者需求为护理中心,从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且保证临床疗效。将其运用到心内科护理中,既能保证患者治疗效果,还能保证患者正常生活,值得医护人员高度重视。以上结果显示,两组相比,治疗前,甲组与乙组生存质量评分相差不大,治疗后,甲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同治疗前相比数据变化更明显,且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相比,治疗前,甲组与乙组SDS(抑郁情绪)、SAS(焦虑情绪)评分相差不大,治疗后,甲组的SDS(抑郁情绪)、SAS(焦虑情绪)评分同治疗前相比数据变化更明显,且--数据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分析,心内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运用效果更突出,一方面可以保证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生存质量,为优质的护理方法,可以推广利用。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心内科生活质量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心内科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研究
因需施教在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观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