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颉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说,她从来不给女儿讲《海的女儿》这种“经典童话”,她认为这个童话有矮化女性的倾向。同时,她更对王子公主式童话持有反对意见,在她的观念中,爱情绝不是皆大欢喜这一种结果。长期接受这样的信息,会对女孩的爱情观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读过《安徒生童话》,特别是《海的女儿》这篇震撼心灵的作品。为了能与王子相爱,海的女儿不惜忍受着剧痛、变成人的形状。然而王子并没有和她结婚,最终她放弃了再次变回人鱼的机会,在王子婚礼前一天变成海上的泡沫。这个为爱牺牲、敢爱敢恨的故事,在以前肯定被所有人极力称颂。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变得多元,不一样的声音渐渐冒出来。这位不给女儿讲《海的女儿》的网友,就是其中的代表。
就在这位网友之前,还有人对安徒生童话作品提出质疑,比如《丑小鸭》宣扬了“出身论”和“血统论”。昔日陪伴我们成长的童话作品,就这样被扣上一顶顶不光彩的帽子。这条微博发布以后,我身边确实有一些年轻的妈妈,响应这位网友的号召,决定不再给孩子讲这些童话故事。不仅如此,她们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仿佛以前给孩子讲过这些故事,如同给孩子灌了毒药。这些“毒药”,即便過了很长时间也难以消除影响。
首先要肯定这样的质疑。因为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看待某个问题的视角也不像以往那样单一。一本文学作品,本身就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解读。譬如这篇《海的女儿》,既可以从为爱奉献、不惜牺牲自己这样正面的角度解读;也可以从反面理解,告诫年轻人在恋爱时,不能顺从于一时冲动,过分追求虚幻的爱情;以失去自我为代价追逐爱情,势必会在最终尝到苦果。以前我们都把注意力放在正面的解读上,如今人们对于爱情有了更多清醒的认识,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是仅凭一本作品有负面因素,就彻底否定、进而回避这本作品,这就是不理智的行为。“存在即合理”,这篇《海的女儿》发表于1837年,至今已过去将近200年,享誉海内外,可以说影响了很多代人。这位母亲也是听着这些童话长大的,请问她本人是不是遭到这些童话的毒害?如果像这位网友所说的那样,相信这部作品应该会早早地被扔进历史的垃圾桶。而它依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各国妈妈的口中传播,陪伴着一代代人,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进而认识这个世界。
童话,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儿童受制于阅历和理解,童话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曲折的情节,反映生活以及为人处世的理念。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某些童话作品中难免存在糟粕和不合理之处。但是,这些不能掩盖一部优秀童话作品闪耀的光芒。作为有辨别能力的家长,聪明的做法不是回避这些作品,而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童话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而树立正确的理念。童话是不变的,但人是活的,只要懂得扬弃,善于引导,即便像《海的女儿》这类作品,同样会对孩子产生裨益。
为什么这位网友会对一篇童话作品如此排斥?除了作品本身的原因,这位家长的内心也存有深深的焦虑情绪。焦虑,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的心理问题。焦虑不仅会影响到别人,更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
曾参加一个亲子绘画训练营,讲课的是一位外籍教师。她没有给孩子们讲过多的绘画技巧,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在白纸上“畅所欲言”。孩子们开始作画,一旁的家长却不那么安分。他们开始指挥孩子该画什么内容,该使用什么颜料。对于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轻易地加以否定,而且家长们还对老师不传授技巧感到不满。无奈之下,外籍教师只能回归传统的授课模式。随着时间推移,来画画的孩子越来越少。课业负担挤占了孩子的时间,更焦虑的还有他们的父母,逼迫他们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文中不给女儿讲《海的女儿》的网友,内心也是极度焦虑的。她看到了童话中的消极因素,认为只要女儿接触到,就会造成不可逆的后果。同理,这些逼迫孩子放弃兴趣爱好、逼迫还在在各类辅导班中奔波的家长,也被焦虑情绪裹挟。学业竞争确实存在,不努力肯定会在竞争中落败。但是神经始终高度紧张,没有一丝放松时间,成天生活在竞争恐惧和焦虑中的孩子,长大以后回望这段童年经历,会做何感想?
爱因斯坦在致女儿的遗言中曾提到:“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源,是生命力。爱超越任何一个存在。爱是生命中的精髓,是唯一的答案。”童话中传递最多的理念,就是爱,对父母的爱、对家人的爱、对陌生人的爱、对大自然的爱。童话把爱的光芒,播撒在每个孩子的灵魂深处。如果像那位网友的做法,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学会去爱的机会。一个不懂得去爱别人的人,又怎么会得到别人的爱?心中无爱的孩子长大以后,肯定会引发诸多心理问题。
人认知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说吃到第七张饼才饱,就抱怨前面的六张饼都白吃了,正因为有前面六张饼打下的基础,才有吃第七张饼时的饱胀感。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并通过父母的引导,孩子们是能够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局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