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庄晓霓
摘 要:伴随着20世纪出现的早期电子乐器所诞生的具有超前性的声音在早期电影艺术的视听结合塑造出了许多经典的角色与听觉形象。这些具体的声音形象对画面内容进行抽象,为受众带来了新鲜感,而这些声音也在画面的加持下有了对应的形象参照,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本文主要分析两种早期电子乐器的声音特征,以及它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运用于电影中给电影画面带来的拓展。
关键词:动画声音;动画视听联觉;动画声音造型
音乐音效化的大门随着第一个无线电乐器诞生而打开,除了对各种声音效果的调制技术的开发,空间、声音景观领域也随之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然而,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新的疑问:新作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许多实验作品因晦涩难懂,总因缺失理解共鸣而无法长存于世,部分早期电子乐器由于只能满足研发者个人演奏而导致失传或研发终止,这仿佛已经历过难产的生命最终却逝去一般,会为它的创造者带去无限的伤痛与打击。因此,如何让这些实验性的声音长久地、有价值地存活下去成了更重要的课题。
文尾的表1归纳了在电子技术以及计算机学科的推动下,于20世纪诞生的一些早期电声类乐器、合成设备。这些电子乐器的出现打破了音乐中固定音高的思维,声学领域的每一个频率都化为可创作的音高,发明家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获取它,并通过不同的载波合成新的音色。赋予这些独特声响生命的是发明家、物理学家,而赋予他们灵魂的是作曲家、艺术家。经历了无数的实验,如今这些技术原理都已转化为软件中的一个效果按键,可安装在每个人的电脑中,便于使用者快速创作。
在电影导演充满想象力的脑海中,这些在当时具有超前性的声音终于有了水到渠成的栖身之所,那就是为一些画面形象进行声音造型。这些造型声可以对具体的画面内容进行抽象,为观众带来新鲜感,而这些声音也在画面的加持下有了对应的形象参照,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本文主要分析两种早期电子乐器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电影中的运用,以及它们从声音角度为电影画面带来的拓展。
1 Theremin特雷门琴
Theremin,又译为泰雷明、特雷门,是1919年由俄国发明家莱昂·泰勒明(Лев Термен)发明的一种插电乐器,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乐器之一。其在发声原理上属于一组振荡器,音乐功能上属于单声道旋律乐器。
乐器包含两个像天线的突出构造,一个是长直金属杆,一个是环状的水平金属圈,垂直杆控制音高(频率高低),水平环状圈控制音量大小。原理是利用手与天线构造的距离远近,改变其电容大小,而影响其振荡回路的振荡频率。在演奏方面,由于手的位置没有明显的记号可参考,因此音准控制不易,操作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极少人专精此项乐器。
1920年,泰勒明琴首次在莫斯科亮相,这场公演因是完全“不接触”演奏,而在音乐史上出名。主奏乐手克拉拉·罗克摩(Clara Rockmore)是著名泰勒明琴演奏家,其表演渗透着丝丝神秘,仿佛在操持一场巫术,只见他在空中时急时缓地挥动双手,如指挥家般调动和抚摸着那看不见的电波,通过手与天线距离、朝向的变化,改变了振荡电流的频率,从而使电子琴“发出”了优美的乐声。
自此之后,Theremin使流行音乐风靡,The Beach Boys(沙滩男孩乐队)solo单曲“Good Vibrations”(1966)、The Rolling Stones(滚石乐队<英>)solo单曲“Please Go Home”(1967)、Led Zeppelin(齐柏林飞艇乐队<英>)solo单曲“Whole Lotta Love”(1969)、Pixies(小妖精樂队<美>)solo单曲“Velouria”(1999)中都出现了Theremin的身影,甚至在现场演出时,主唱会直接与Theremin乐器之间重唱对话的环节。
1951年,Robert Wise(罗伯特·怀斯)的电影《地球静止的日子》(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外星人出现的重要片段中,便以Theremin的音色为之加持,在此出现时很低的音区,用以表现角色的残酷与其背后的巨大能量。
在导演希区柯克的眼中,许多超现实的视觉内容缺少声音的映射,就像电影《爱德华医生》中主角医生被催眠这一片段,Theremin无极的声音震动为我们开启了这个精神病人光怪陆离的梦境,声音先于画面出现,对这个人物进行了“诡异”的形象暗示。Theremin音色的特殊性在于没有音头、无极音高、无丰富的谐波,因此听上去音色略为单一,如同呻吟声一般,早期常用于营造电影中的恐怖气氛或未知情绪。相较于传统乐器,恰恰是不能有效控制固定音高的方式,使得Theremin中微分的音高可以被放大使用,开了以“频率”概念来控制、调整音高的先河,听众可以听到音与音之间更高精度的滑动过程,以及对颤音细节的展示。人们对这种声音的恐惧感不仅来自它前所未有的演奏方式,更多的是来自对它的未知,需要用高于对传统音乐的审美去品味和体会它。而电影导演为这种声音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大多归类于神、鬼、非自然场景、诡异气氛渲染,不难看出视觉对这类声音的解读也透露出非现实性的特征。
2 Trautonium
如果说Theremin为音乐横向的旋律线带来了多变的可能性,那么Trautonium则是从纵向上为音乐的空间化、运动化、音质多样化上提供了一系列的可能性,使得音乐更具有音效化的特征。
Trautonium是一种早期的电子乐器,由Friedrich Trautwein(弗里德里希·特劳特温)于1929年在柏林音乐和无线电实验室中发明,并以他的名字命名。随后,德国物理学家、作曲家、电子音乐的先驱奥斯卡·萨拉(Oskar Sala)加入研究与开发的队伍。1948年,萨拉进一步将该设备升级为Mixtur Trautonium。这项发明开辟了次谐波的领域,这一系列的尝试都成为声音合成的前身。
Trautonium是多用途电子合成器对Moog合成器(文章(下)篇中探讨)的诞生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通过触发金属板上的电阻丝实施演奏,由手指在电线和电路板上的压力控制音量,压下金属板被来代替键盘发生。乐器上设定了特定的键位,可以指导表演者按压,通过在这根金属丝上滑动,可以创造出颤音,以及富有表现力的无极音高演奏。
音色的部分,声音最初以锯齿状波为基础波形。由表演者通过将电阻线压入其下方的板上的位置实施对音高的控制。在对压板的控制过程中可以改变电阻线的长度,因此可以演奏颤音。脚踏板控制两个滤波器输出的比例,萨拉添加了一个用于更改静态调谐的开关、一个噪声发生器、一个包络发生器、共振峰滤波器(几个带通滤波器)和次谐波振荡器。因此,在演奏时可以产生一个主奏音和几个次谐波(它们不是基音的倍数,而是基音的分数),并提供了4个波混合的可能性,以及切换预定音色的设置。因此,可以演奏出具有动态效果、混响效果的声音,一个音色在演奏过程中可以不断转换音色,在当时简直如同声音魔法一般。从1933年到1935年,Telefunken销售了第一批Trautonium(生产了200台)。
1958年,萨拉在德国柏林的火星电影公司(Mars film GmbH)(4th incarnation)建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并创作了许多电影配乐。其中,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导演的电影《鸟》(the Birds)的配乐最广为人知。在这段声音中,Trautonium模仿了群鸟拍动翅膀、嘶叫的声音。这段声音的超越在于音质的不断变化,鸟的声音在噪音风声与金属摩擦声中线形变化、无缝转换,而由改变共振峰带来了音色频段的变化,使群鸟飞动中高高低低的运动变化、前后的位移都有了具体的声象,衬托出了鸟的参与与无处不在的恐怖感。最值得一提的是,此段声音的设计并非通过拟音方式,而是通过声音合成方式为鸟创造出了符合它们角色的个性化声音。Trautonium在电影《鸟》中所演奏的带有空间、运动信息的声音又恰到好处地呼应了群鸟令人惊悚的空间运动效果。声音仿佛撕破了二维画布,为受众带来了更多的动态体验。这段声音体现出了电子乐器区别于传统乐器的发声特点,效果调制对声音的改变使得乐音与声效之间不再有界限。在1942年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日本音乐节的德累斯顿普雷米耶音乐节(Dresden première)中,Trautonium被用以模仿锣和钟的部分。
《2001太空漫游》(Morton Subotnick)一片也利用Trautonium编写了配乐,这段配乐完全是噪音发生器作用下的白噪声,配合飞行员头盔内自身的呼吸声,将太空舱内失重、压抑的氛围描写得惟妙惟肖。不论是电影《鸟》还是《2001太空漫游》,Trautonium用于創造的声音都是现实中大多数人不可能体验到的,或完全虚构的虚拟场景。这些画面对声音的要求不单单是音乐情绪上的配合,更多的是要有拓宽画幕的功能性,声音的运动感、声源大小前后远近聚焦扩散的渐变性、环境的大小、空间的轻与重等信息。因此,对于声音的要求也逐渐从二维走向三维。
这些在实验作曲领域略显枯燥、无逻辑的声音在画面作用的强烈暗示下荣获了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巨大成功。随后更多的早期电子乐器被用于影视作品中,塑造了无数的经典片段。表1为笔者汇总的部分片段。
以上案例显示出音乐性作品逐渐向声效类音响状态过渡的趋势,固定的音高发展为无极的微分音,有规律的节奏打破固定节奏,概念更加无序,而原本用于划分结构的和声与复调织体被空间的远近、音色的线性质变、相位的动态变化、不同频段的声音疏密结合所代替,强音、力度递增与突然的休止是唯一保留下来较为明显的划分段落结构的依据。
随着早期电子乐器的发展,声音片段结合了采样存储、计算机数字化合成技术,对声音可以进行更多编辑、重组、效果添加。作曲家在创作声音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多条声音设计思路。声学领域内与“音”相关的词与音乐领域内的音乐语言相融合,在笔者论文《简述早期电子乐器在20世纪电影作品中的运用(下)》中将逐一探讨。
参考文献:
[1] 库斯特卡(美). 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2] 曾田力,雷伟.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 侯志钦.声学原理与多媒体音讯科技[M].台湾:商务印书馆,2007.
作者简介:庄晓霓(1985—),女,上海人,讲师,研究方向:录音艺术,数字音乐与声音设计,影视声音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