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莎 张耀丹 冯先琼
据CRED(Central for research on the epidemiology of disaster)报道,全球约80%的自然灾害发生在过去30年里[1],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球受到灾害威胁的人口将达到15亿人之多[2]。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人类受灾害影响的程度也越来越大,而在我国,约70%以上的城市和50%的人口所在地区经常遭受自然灾害袭击(以风暴、洪水、地震灾害为主)[3],是世界上遭受多类型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在全球保健卫生系统备受灾害威胁的背景下,灾害应对成为了各国学者研究的重心。无论是国内救灾还是国际救援,灾前预防还是灾后重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护士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护士是否接受过良好的灾害护理教育,会直接影响灾害造成的后果[4],灾害护理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灾害护理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关于灾害护理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尚不规范、统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灾害护理及灾害护理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灾害护理教育提供参考。
关于灾害(Disaster)的定义,国内外许多学者或组织机构从不同角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看法,现目前国际上被广泛引用的定义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灾害的定义,即灾害是导致严重的社会设施破坏、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超过了当地应对能力而向其他区域求助的一类严重、突发的事故[5]。
灾害大致可分为三类:技术性灾害(Technology disaster,如化学物品泄漏和核泄露)、复杂性灾害(Complex disaster,如战争和冲突)、自然性灾害(Natural disaster)。自然性灾害包括地质灾害(geophysical,如地震和火山爆发)、生物灾害(biological,如昆虫侵袭和传染病)、气象灾害(meteorological,如暴风雪和热带气旋)、气候灾害(climatological,如干旱和热浪)、水文灾害(hydrological,如洪水和泥石流)
[6]。无论是哪一种性质的灾害,他们造成的后果往往都是近乎相同的,那就是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创, 而后人们必须对个人生活、精神家园、甚至社会进行灾后重建,给当地社区甚至是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和打击。
不同的国家、学术机构和学者,对灾害护理的定义有所不同,目前尚且没有统一的定义。我国学者在灾害护理的定义上强调在灾害的整个过程中为受灾者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服务[7]。学者Elizabeth在灾害护理的定义上强调护理计划和紧急行动指南的制定,通过救治的优先顺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进行救援活动,促进受灾群体的健康恢复[8]。学者Kandasamy在灾害护理的定义上强调相关技能和知识上的发展,并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护理体系并加以推广,降低灾害的威胁性[9]。不同的灾害护理定义各有特点,但都存在定义内容相对局限或者宽泛的缺点,且灾害护理不应该是一个独立作用的学科,它应当与其他学科共同协作,完成灾害应对。
日本灾害护理学会对灾害护理(Disaster nursing)的定义就相对全面,即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10]。该定义在强调了灾害护理的学科专业性的基础上,融合了WHO灾害管理五大原则中的多部门综合管理原则(The all agencies approach)[6],使得灾害护理的定义更具有前瞻性和合理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从学科上来说,由于灾害具有其特殊复杂性的特点,所以有的学者认为灾害护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在涉及灾害医学的基础上,还应涉及心理学、管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等学科[11];从内容上来说,世界卫生组织强调灾害护理具有连续性和整体性的特点。连续性体现在灾害护理贯穿于灾害的各个阶段(灾前预防,灾时应对,灾后重建),整体性体现在灾害护理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它包括心理、生理的紧急救治以及社会功能的整体康复[12]。
在德国,1976年,德国学者美因茨成立了急救灾害医学俱乐部( Club of Mainz) ,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世界灾难与急诊医学学会”(The World Association for Disaster and Emergency Medicine, WADEM) ,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有关灾害医学的学会正式成立[13]。
在美国,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灾害护理在美国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成立了大规模灾害护理国际护理联盟(International Nursing Coalition for Mass Casualty Education,INCMCE) ,推 动了灾害护理教育在美国的发展。2003年,美国出版发行了第一本灾害护理学的教科书:《化学、生物学和放射恐怖活动与其他意外伤害的灾害护理和应急预案》,标志着灾害护理学在美国的正式诞生[14],从此灾害护理教育在美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相继有大学开始开设灾害护理选修课程(如罗切斯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范德堡大学)。
在日本,1995年,日本发生里氏7.2级阪神地震,护士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得到广泛认同,日本兵库大学开始将灾害护理纳入到大学教育。1998年,日本灾害护理学会成立[10],开始在全国展开灾害护理学术交流活动。2008 年,世界灾害护理学会(World Society of Disaster Nursing,WSDN)在日本成立,标志着灾害护理全球化的形成[15],通过多年的国内自身发展和世界性的交流,现日本灾害护理及灾害护理教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该国急救医学会以及灾害护理学会每年都会开设涉及灾害护理内容的急救教育课程,为日本培养了大批的灾害护理专家和人才,才能使得这个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国家在面临灾害时能够从容应对,在日本现有的国家级灾害救援队伍中,护士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这在很多国家都是无法实现的,可见灾害护理在日本灾害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对灾害护理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的占比甚少,根据王乾贝等的研究发现,关于灾害护理的研究,来自美国的文献最多,其占比高达59.39%,而中国占比仅仅为其中的0.94%[16],可见我国灾害护理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2002年,SRAS事件引发了国家对公共卫生事件灾害应对的思考,次年,温家宝总理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推动了灾害护理在中国的初步萌芽[14];2004年,在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于中国召开的背景下,护理专家及同仁首次发出了重视灾害护理教育的声音[17];2008年,中华护理学会灾害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开始有专门的学会致力于灾害护理及灾害护理教育的研究与发展;2014年,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在北京举行,标志着我国灾害护理开始与世界灾害护理接轨。
我国灾害护理教育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教育内容尚未形成统一,且灾害护理教育尚未规范化纳入护理基础教育的课程当中。最早在2003年,延边大学和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联合运作,启动“急救及灾害应对能力”培训项目,针对基层培训的教育者进行灾害教育的培训。2009年,学者张清首次对全国20所开设护理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进行调查发现,只有个别部队院校(第二军医大学和第四军医大学)开设的野战护理学和战伤护理课程中有部分涉及灾害护理的内容[18],在全国范围内,护理专业课程方面没有独立的灾难护理学科,只在急救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有一些关于灾难护理方面的内容[7]。2010年,学者娄伟对全国95所开设护理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专家进行调查发现,有关灾害护理的相关课程开设率远低于专家认为的需要开设率,可见灾害护理在高等院校的课程开设情况不理想[19]。2011年,国务院推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明确要求要加强高等教育灾害学科建设[20],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推动下,内地相继有个别高校(四川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武警后勤学院、复旦大学等)开始开设与灾害医学救援、灾害护理学相关的硕士及博士课程[21],而关于灾害护理的高职教育(中专,大专)、本科教育几乎空白,继续教育也相对少见。
由于我国的灾害存在较强的区域性,灾害护理教育发展较晚,其内容目前尚处在理论摸索和实践阶段,暂且没有统一的教育内容和专业教材,大部分都是来自于灾害救援经验性的总结和对护理专家进行专家咨询而得来,结合成翼娟、胡秀英、侯晓红、张琳等国内学者对灾害护理教育课程的研究,灾害护理教育内容大致可分为灾害护理学导论、灾害现场急救技术与护理、灾后重建与管理三个方面。
4.1.1 灾害护理学导论
灾害护理学导论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主要包括:灾害、灾害护理的相关概念及内涵;灾害护理中的法律与伦理决策;灾害中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灾害护理系统评估和灾害应对计划的制定,主要包括评估整个灾害护理系统的人力资源是否搭配合理、医疗物资准备是否充足、以及护理团队灾害救援能力是否足以应对当前灾害,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预测,然后制定合理且全面的灾害应对计划,组织情景模拟或者演练[22][23][24]。
4.1.2 灾害现场急救技术与护理
灾害现场急救技术与护理主要包括:现场复苏技术(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检伤分类技术(将伤员分为黑色、红色、黄色、绿色四个级别进行轻重缓急的处理);止血、包扎、固定、转运技术;特殊损伤的护理:如挤压综合征、中毒、复合损伤护理等[25]。
4.1.3 灾后重建与管理
灾后重建与管理主要包括:灾害心理护理和紧急心理救援;针对脆弱人群的护理(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灾害公共卫生管理(包括在社区进行流行病学的监控及预防处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信息保障等);灾害护理管理(应急指挥系统的管理、医疗援助的协调和管理、紧急救护组织管理等)[25][26]。
我国灾害护理教育的方式主要有理论授课、技能培训与实践、现场参观、情景模拟与演练[27]。理论授课包括传统讲授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在以老师为辅的传统课程讲授之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以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技能培训与实践主要包括灾害现场急救技术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提高灾害护理能力;现场参观主要包括深入震区或者博物馆,最大程度地还原灾害现场的真实状态,加深学生感受。灾害护理总的来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灾害来临时学会准确且迅速的判断和处理,情景模拟与演练常常用于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通过模拟不同的灾害现场,锻炼学生的处置能力和反应能力。
灾害护理教育内容首先应当依据具有全球指导意义的原则和理论框架进行设定,再将其进行本土化的修订,才能发展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灾害护理教育。首先,面对灾害应急管理,WHO联合国际许多组织提出灾害管理的5项重要原则,包括综合性管理原则(PPRR原则)、多部门综合管理原则、多灾种管理原则、社会动员管理原则、灾害风险管理原则,成为全球各国灾害管理体系建设的行动纲领。其次,ICN&WHO联合制定了灾害护理能力框架(Disaster nursing competency,DNC),包括防灾减灾能力、备灾能力、应对/处置能力、重建和康复能力四个方面[6]。在设定灾害护理教育内容时,可以将国际灾害管理5大原则和护士灾害护理能力框架内容进行结合,使我们的灾害护理教育内容更加全面。
在我国临床护士中,绝大部分的临床护士都是中专、大专学历为起点的护士[28],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护理教育的重视,本科学历的护士才逐渐增多。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院校是培养我国临床护士的摇篮,所以在高等教育期间加强对高职和本科生的灾害护理教育非常重要,为我国储备灾害护理人才不可或缺。
国际灾害管理5大原则的社区动员管理原则(The prepared community approach)要求我们全员动员,全社区参与,在灾难发生时学会自救。社区护士是灾害护理组成部分中最基层的一部分人群,他们往往是灾害来临时的第一面对者和响应者,在外来的救援队伍没有来临之前,社区护士需要自主进行灾害应急反应和处理。在灾前承担着对社区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任务,在灾后重建的阶段也承担着公共卫生管理、心理支持等工作。所以,加强对社区护士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十分重要。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推动各个专科的发展,各个省的省护理学会都开办了许多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例如:ICU专科护士、急诊专科护士、造口专科护士等,这些专科人才为各自的学科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灾害护理专科护士目前空缺,在临床工作中,缺乏这类人才对灾害护理进行推广和发展,所以,我国应当逐步发展灾害护理专科方向,使他们可以在灾害的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和使命。
综上所述,我国灾害护理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其内容和形式尚未统一,在各个层次的发展也体现出不完善的特点,尤其在高职及本科的灾害护理教育、社区护士的灾害护理继续教育、灾害护理专科护士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空白。在这个灾害频发的年代,储备灾害护理人才是必然的趋势,唯有全面且完善地发展灾害护理教育,当灾害来临时,我们才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减轻灾害带来的威胁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