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臻
从近几年的自然灾害发生数量与时间上来看,洪涝灾害可以说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灾害之一,灾情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成灾速度快,受灾面大;人员伤亡重,财产损失大;易引发次生灾害,损坏道路桥梁,中断交通、通信;救援难度大、救助时间长;救灾规模大、参战力量多。如图所示,我国发生洪涝灾害次数较其他自然灾害所占比例较大,特别是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因洪涝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占全国经济生产总值的1.8%(遇到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年份,如2010年、2013年,该比例可达到3.5%-4%)。
2000年以来的因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5成以上;死亡人口数量指标也在各类灾害中排名第一,足见我国受洪涝灾害影响程度之深。洪涝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损失,如何进一步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社会抗洪能力,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与难题。
2000-2017年中国主要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比例
当洪涝灾害发生时,消防队伍始终坚持在救灾一线,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处理社会灾害事故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例如2010年6月,福建省南平地区发生洪灾,福建省南平消防支队自6月14日至6月30日,参加抗洪救援419起,出动车辆556辆次,出动警力2229人次,抢救人员515人,疏散被困人员2188人,冲洗街道189公里,厂房41.7万平方米,清理淤泥184.3吨;2013年,松花江发生自1998年以来最大流域性洪水,黑龙江消防队伍在抗洪抢险行动中共出动官兵4439人(次),出动消防车辆772台(次),处置险情276次,救助危难群众729人,转移群众9469人;2018年潍坊寿光市遭遇重大洪涝灾害,应急管理部迅速调集5000余名消防官兵,携重装赶赴寿光支持地方抢险救灾工作,消防官兵利用60套远程供水系统、100余台工程机械以及2万余件(套)的潜水泵、浮艇泵、机动泵、冲锋舟艇等应急救援器材,营救群众204人,搜救失联人员2名,在58个积水较为严重的村庄全力投入排涝救灾。
自2019年入汛以来,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等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救援工作,派出多个工作组指导防汛救援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多次组织召开防汛救援调度会,与浙江、江西、福建、广西、湖南等省消防救援总队视频连线,指导防汛救援工作开展,各总队加强对雨情汛情灾情的分析研判,精心部署,加强区域内力量统一调配,及时调动消防救援力量对重点区域进行机动增援,提升抢险救援能力水平,充分发挥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应急管理部坚持每日进行防汛会商研判,与中国气象局和水利部门有关单位,相关省份应急管理部门、消防救援总队研判分析雨情水情汛情灾情和抢险救援等情况,动态部署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虽然消防队伍在洪涝灾害救援行动中能力突出,但在历次城市洪涝灾害救援行动中也存在较多问题,进一步加强消防队伍在洪涝灾害中的救援能力,改善城市洪涝灾害救援策略刻不容缓。
城市洪涝灾害来临之际,水位上涨迅速,险情变化大。在受理报警时,要详细记录受灾区域道路交通情况、是否被水面淹没,选择到达受灾区域最近安全路线,掌握险情地点详细情况、被困人数和急需疏散物资数量、周围建筑情况,通信是否中断等,并迅速调派力量前往救援,剩余力量随时准备出动支援,同时第一时间上报上级单位。
城市洪涝灾害特点与其他抢险救援行动不同,普通装备难以满足救援需求,需要更加专业的救援工具,才能在第一时间救出被困人员,把群众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城市洪涝灾害主要救援工具包括水域救援头盔、水域救援服、抛绳枪、橡皮艇、抛绳包、水面拦截网、急救药箱、照明设备等特种装备。
城市洪涝灾害发生,往往导致受救着被困在建筑物中,不能及时撤离,消防队伍到场后,要迅速查明被困者数量,被困地点险情现状,所困地点水域深浅、水面宽度、水流方向、流速、水质浑浊程度、水面行驶船只情况及被困地点周围地形、地貌、建筑物等情况。
现场指挥员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制订救援行动方案。在执行方案前,对参战力量进行分工部署,加强安全防护,做好救援准备,例如在对冲锋舟、橡皮艇实施充气安装的同时要确保人员的安全,救援人员在进行救援行动之前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确定安全绳的固定点和行动的路线。安全员在对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装置佩戴情况进行检查的同时,要做好登记,在救援过程中时刻注意人员的安全。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防止在救援行动中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对行动造成影响。
在救援过程中,险情极易随救援时间发生变化,给救援工作造成困难,被困地点随时可能因水流冲击受到破坏,失去稳定,威胁被困人员安全;通信设施易受到破坏,造成通信不畅,给搜救工作造成困难。指挥员要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正确的救援方法,遵守“先近后远,先水面后水下”的原则,切忌轻易下水救援,确保救援人员和被困群众的安全。
在城市洪涝灾害救援任务完成之后,及时清理城市街道淤泥,加快城市交通恢复,进一步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并认真填写救援记录,将救援完成情况及时报告上级,清点参战人数,检查人员有无受伤情况。城市洪涝灾害救援,对装备的损耗较大,清点携带的器材装备,归队后对装备进行清理、消毒、保养,并上报损耗情况,及时补充,迅速恢复战备状态。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入汛以来截至7月,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等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1万人次受灾,129.8万人次紧急安置,58.2万人次需要紧急生活救助,3.4万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1761.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4亿元,其中部分地区连续多年多次重复受灾,消防部门参战力量多,救援任务重,据统计,进入汛期以来,全国受强降雨影响地区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抗洪抢险1690余次,出动指战员15877人次,出动消防车(舟、艇)2150辆(艘)次。
洪涝灾害往往造成水库坝堤溃决,水位急剧升高,位于河流下游城市将遭受洪水淹没,由于城市人口、建筑密集,洪涝灾害发生后对建筑、道路的破坏大,造成人员被困,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房屋倒塌,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毁坏,水利设施、通信设备、公共设施等毁坏,还造成一系列次生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疫病的出现,增加了救援难度,延长救援时间,任务繁重。
洪涝灾害发生后,受灾面大,参与救援力量多,包括居民,企事业单位,消防队伍,政府部门,驻地部队等,由于参战力量众多,协调配合难度较大,同时各部门均有自成一体的救援体系,独立的救援方案,在现场很难形成统一高效指挥。造成救援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交流共享,错过最佳的救援时机,造成政府人力和物力浪费,对救援行动造成不利影响。
洪水中往往含有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后的泥沙,化工设备损坏后泄露的化学物质,消防员在水上救援的难度高、时间久、危险性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救援人员伤亡。在洪水退去之后,留下大量的泥沙与化学物质,如果不能迅速处理,极易引发瘟疫、饥荒等次生灾害。这就对救援技战术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城市洪涝灾害具有突发性,虽然城市洪涝灾害来临前会有预警,但官兵在应对城市洪涝灾害过程中准备不够充分,思想不够重视,不能充分认识到城市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危害性。由于消防队伍日常工作重心在于防火灭火与抢险救援,对抗洪救灾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导致抗洪抢险预案缺乏,或者制定的抗洪抢险预案不能贴近实际,不利于抗洪抢险行动的开展。
洪涝灾害相对于其他社会救援行动来说发生次数少,在我国普遍集中发生在夏季,发生的区域性较为固定,因此,洪涝灾害不常发生地区的消防队伍对洪涝灾害救援的重视程度不高,对救援理论知识掌握不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主要表现在救援人员对洪涝灾害救援技战术掌握不够,如在洪涝灾害中对被困人员的搜救、冲锋舟的驾驶、移动与停靠、射绳、靠岸抛绳、发动机的装(卸)与启动等器材操作不熟悉。
由于消防队伍中战士来源不同,不同地区官兵的素质不同,会游泳的官兵数量较少,在日常的训练中,缺乏关于洪涝救援与水域救援的专门训练,导致官兵不能熟练掌握水域救援技术,关于水域救援装备器材操作不够娴熟,不能充分发挥装备的作用。一旦在救援行动中遇到复杂水上情况时,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丧失准确的判断能力,对自身和被困人员均会造成安全威胁。
洪涝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暴雨、狂风等恶劣天气,灾害现场复杂多变,而消防队伍针对洪涝现场易出现的天气、人员、环境等多变情况缺乏针对性的实战化训练,导致在洪涝灾害救援行动中一旦遇到复杂多变的情况,不能迅速做出科学合理的救援决策。
由于大多数参加洪涝灾害救援的指挥员在关于洪涝灾害救援方面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在救援现场指挥中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不能客观地判断现场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部署,甚至有蛮干现象,易导致事故发生。
抗洪抢险与扑救火灾和处置其它灾害事故相比有较大差异,救援装备特殊,常用的消防装备难以满足救援的需求,需要特种装备器材才能达到有效抢险救援的目的,但目前大多数消防中队很少甚至没有配备此类器材。
加强日常的消防宣传工作,潜移默化提高群众的消防知识,加强群众的自救能力,让群众能在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做出安全正确的选择,减少甚至避免生命财产损失。加强消防队伍在社会应急救援,特别是大型灾害救援中救援能力,必须要注重增强舆论引导和新兴媒体运用能力。各级消防宣传部门要增强新闻舆论意识,学习研究舆论规律和宣传艺术,增强宣传的“实效性、主动性、针对性”。
根据辖区的地形地貌、城市抗洪抢险救援装备器材和各相关单位的职能作用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预案,应急管理部整合现有应急救援力量,优化力量配置,联合其他应急救援力量,坚持统一领导,逐级指挥原则。加强以消防队伍为主体的跨区域、多警种、多部门的联合演习,形成一种定期开展联合演习的制度,在多次的模拟联合演习中进一步完善预案。保证在今后的城市洪涝灾害抢险救援行动中,面对复杂多变灾害事故现场,能够掌握主动权。预案的制定完善必须要充分发挥人员和装备效能,如组织领导、职责分工、战斗编成、力量部署、战勤保障、注意事项等方面,同时各级指挥员要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强化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以便高效实施救援行动,达到预期目的。
在城市洪涝灾害救援行动中消防队伍要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灵活机动的优势,加强消防特勤及攻坚组专业队伍建设,提高部队快速反应能力,以便消防队伍在处置灾害事故时能直接掌握灾害情况,为抗洪抢险救援赢得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消防队伍现有装备器材的优势,如消防车辆,不但可以在救灾过程中运输救援力量,而且在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过程中可以用来为群众运输生活必需品,参加城市清理工作,排出城市污水,清除淤泥等,为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困难,稳定社会治安发挥重要作用。救援行动中要选出思想上进、业务素质过硬、水性好的官兵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突出抓好抗洪抢险业务训练和抢险救援过程中的事故预防,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水域救援实战实训。
城市洪涝灾害救援对器材装备要求高,在日常消防队伍建设中要加强装备器材建设。城市洪涝灾害救援难度大,在救援过程中需要专用于水域救援的特种装备,加大特种装备的资金投入,保障消防队伍的装备齐全,如冲锋舟、橡皮艇、水域救援衣、抛投器、潜水衣、通信设施、照明设施等。此外,洪涝灾害发生,会引发大规模的断电,消防队伍要考虑到断电后建筑内部自动消防设施的运行问题,为了防止建筑内部起火,平时做好以燃油为主的汛期消防给水动力设备和油料的储备工作,确保建筑内部自动消防设施在汛期停电后也能正常发挥作用。在救援行动中,通信联络是保证抗洪救灾指挥的基本手段,也是部队救援行动的重要保证措施。要把消防通信建设纳入城市消防规划,建设有线、无线报警、移动式无线基地站、卫星电话等先进的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确保现场通信畅通无阻,保证指挥信息及时准确的传递,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战术训练,提高救援现场应变能力。一是充分利用书籍、网络、电视、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专题授课等多种资源,了解和把握当地水文、地理、汛情变化,加强防汛抗洪知识学习和研究,使防汛抢险相关知识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战性;二是拓展水上作业训练科目,结合区域特点积极开展模拟性实战演练,重点组织开展水上救援、水上自救、水上后勤补给、舟驾驶等训练科目,不断强化官兵综合素质,积累水上作业经验;三是加强快速反应练习,确保第一时间出动,为救援赢得宝贵战机;四是强化安全防范培训,严格操作程序,提高安全防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洪涝灾害对社会的影响愈加严重,进一步提高消防队伍城市洪涝灾害抢险救援能力势在必行,深入开展城市洪涝灾害救援策略研究便是重要途径之一。
由于消防队伍处置洪涝灾害的经验不足,导致城市洪涝灾害救援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困难,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同时消防员在救援作业时安全意识薄弱,技术手段单一,装备器材缺乏,未经过专业培训,造成洪涝灾害救援行动中易出现伤亡事故。
希望通过本文对洪涝灾害救援策略的研究,完善洪涝灾害的救援程序,为消防队伍在城市洪涝灾害的救援处置过程中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