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维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迈入了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的新时代。[1]《标准》的出台彰显了用标准引导办学行为、用标准守住底线、用标准捍卫尺度、用标准提升品质、用标准强化国家意志的重大影响和重要意义。[2]《标准》理应成为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的有效抓手,均衡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举,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最终的着眼点在于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学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教育。这是我国教育领域首个关注学校内涵建设,提高学校办学软实力的国家标准,这也决定了《标准》不应该是结果导向的评估标准,而应该是过程导向的建设标准,“建设”是《标准》的核心要义。而如何以标准引领,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帮助学校在精气神和凝聚力方面提内涵,则更为重要。作为北京市落实《标准》建设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和重要参与者之一,希望能够结合前期在34所学校的直接和间接实地调研经验,将所见、所闻、所思整理成文,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实践策略贡献智慧。
《标准》出台后,学校反应态度不一,有积极行动型,也有被动推进型,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四类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样态。
诚然,由于行政规划整体建构不强,我国教育界也呈现出文件频繁发布,归口部门众多,督导检查过密等现状,以至于《标准》出台后,一些学校将其视为众多文件中的普通一份,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又或觉得这只不过是行政部门开展的一项督导检查工作,疲于应对。这类学校主要表现特征有:一是对标准鲜有了解,也并未进行深入学习,更难以推进落实;二是只闻其名不看其质,通过各种场合接触过《标准》,但没有进一步领会内容和着手推进;三是由于行政层面的逐级推动,被动学习《标准》,但自我领悟不透,认识不清,置若罔闻。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其一是没有深入学习领会《标准》,对其重要性、意义、价值把握不够;其二是没有结合《标准》思索学校管理工作,依然遵循以经验办学的思路,将《标准》束之高阁。此类学校既不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意志,也易落后于我国教育发展。
另一类学校接触到《标准》后,不实际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而是采取策略性表面逢迎态度。常见为组织全校行政干部会、教师大会学习《标准》,或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解读《标准》,还有甚者要求教师撰写学习心得,将《标准》落实工作当成是一项学习与再学习的工作,但并未真正利用标准对照学校管理实际,深刻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积极改进。俨然是一种表面热闹,实质空无的光说不练型学校管理标准建设。这类学校虽然对《标准》进行了学习,甚至是深入讨论,但是依然没有把握《标准》的真正内涵与价值,也不能发挥《标准》的功能与作用,难以企及《标准》寄予的厚望。
埋头苦干型学校秉承着“少说话、多干事”的实干精神,在学校这一亩三分地中辛勤耕耘,但缺乏对《标准》的系统梳理和总结反思。这类学校开展工作并不含糊,但由于只“低头劳作”,忽视了“抬头看天”的理想,不能在《标准》的引领下规范、科学、标准地思考更为上位的学校管理思路和学校管理举措,没有学会运用适合的工具帮助学校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水平,容易陷入碌碌无为的“瞎”忙状态,虽然工作态度令人佩服,但学校办学质量难以取得质的跨越与提升,更难以满足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标准》建设要求提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对标研判、依标整改”,要做到“一校一案”。因此有学校充分领会了这一精神,将《标准》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认真研读,仔细思考,逐条梳理,明确分工,总结改进,整理成案。这个过程将态度与速度结合,学习与落实结合,数量与质量结合,做到了有学习、有研讨、有分工、有改进、有时限、有总结的《标准》建设过程。并且将《标准》建设与学校各项工作结合,将《标准》视作工作的“软标杆”而非“外负担”,结合国家布局并根据上级要求来考虑学校实际,踏实智慧地推进《标准》建设。但这类建设样态的学校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也都值得进一步提升。
以上四种《标准》建设的学校样态的经验与教训不言自明,这也启示我们,对于《标准》建设工作的落实,端正态度是首要,学习消化是前提,狠抓落实是关键,总结提升是重点,智慧行动是保证,以“对标研判型”姿态学习与运用《标准》,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之所以会出现对于《标准》建设的“不闻不问”、“光说不练”、“埋头苦干”等样态,实质上是对《标准》的用途不明晰,以至于对其重视不够,甚至当成了额外负担。一个好的文件之所以好,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具有实用价值,仔细思考,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应有三条主要用途。
由于《标准》提出了需要全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标的要求,也即意味着最终义务教育学校必须接受《标准》达标的专项督导与检查,也应无条件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达标工作。因此,学校必须推进《标准》建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并鼓励有所创新,否则将不符合办学标准,将造成不良后果。这是《标准》的督导与检查的用途之一。
就《标准》内容来看,《标准》在学校办学行为、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育人方式、师生发展保障、和谐环境营造、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囊括学生发展主体、教师成长客体、安全制度环境等要求,对广义管理较为全面地作出了规范要求。这也启示我们,不应该将《标准》的建设工作当成文件落实的单一工作,而是可以细化到学校工作的诸多方面。对《标准》建设的扎实推进,将有助于今后学校的分项督导与检查工作的落实,一举可多得。这是《标准》的督导与检查的用途之二。
《标准》以内涵建设为导向,理念与举措相结合,涉及范围广,涵盖内容全,因此逐条对标研判的过程,也是学校办学的一次“大体检”的过程,这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反思:
第一层次是对《标准》的逐条达成程度的反思,逐条梳理核对,并且逐条总结反思学校办学实际,有理有据地予以呈现,此时目的在于全面达标。第二层次是在逐条达标的基础上,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成效,《标准》要求条条要达标,但并非要求条条有亮点,达标只是基础性工作,如何做得更好,如何有智慧地做则是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所以学校需要点面结合,形成特色,形成梯度,形成经验,清晰干练地展示学校办学实际。第三层次是改进提升,将某些虽然达标但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以做得更好的内容,明确时间,划定责任,有重点、系统化、特色化、合逻辑、有美感地提升,助力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再上新台阶。
《标准》虽然分为88条,且要求逐条对标,逐条达标,但这并不意味着标准是单一的实践建设导向,作为内涵建设的“软标准”,这需要明辨学校文化与《标准》的关系。也即学校文化与《标准》是协调关系,并不对立。
一方面,《标准》所涉及到的理念理应囊括到学校文化建设之中,是教育所倡导的价值导向,是合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的统一体,也应是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嵌入体。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与《标准》建设有两种可取方式,其一是在标准的框架下总结提炼学校文化,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突出属我特色。教育是一项向上与向善的事业,结合国家文化底色,加上学校办学特色,只要基本方向一致,那么表述方式则可以因地制宜地予以阐述;其二是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框架下梳理《标准》建设。张东娇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经验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态总和。具体包括管理文化、课程文化、课堂与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公共关系文化和校园环境文化等七个工作领域。[3](P9-12)这既符合《标准》对广义学校管理的把握,也符合学校文化建设思路。
因此,对标研判的过程,应该是学校办学理念体系的不断反思与重塑过程,是学校办学实践体系体现内涵与智慧的过程,是二者的统一建设、高度契合的过程。所以,《标准》建设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想法、善行动、能表达”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不断总结、提升、改进的建设过程。
认识到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用途后,接下来则是探讨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步骤。根据实地调研情况,现总结出四个基本步骤,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步是将《标准》精神传递至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分为四类学习:一是学校党政联席会议的学习,从顶层设计层面把握标准、吃透标准、部署分工;二是中层干部学习,总体把握《标准》要求,根据学校顶层设计,结合本职工作思考建设策略;三是年级组和教研组学习,有针对性地思索如何能将《标准》落到实处,并且如何能在达标的基础上做出亮点,形成特色;四是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从意识层面上唤醒全体教职工的标准建设意识,并且为今后的标准建设工作做好铺垫。学习的过程分三步走:首先是逐条学习,统一把握,领会精神,清晰意义;其次是逐条理解,在自我理解的前提下开展小组讨论,形成看法,提出意见;最后是逐条消化,结合工作,细化标准,参透实质,形成目标。目的是将《标准》“装进”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中。
根据《标准》涉及到的6条一级指标、22条二级指标、88条三级指标归纳分类,成立《标准》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管理组织分工架构,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至各部门。各部门再进一步具体分工,将责任明确至个人。并且需要建立协调机制,协调分工难以明确的指标和需要多部门合作的指标,通力合作落实《标准》,且鼓励各部门、各责任人基于事实,更新想法,创新做法。争取做到总体有领导,具体有分工,条条有人管,人人有责任,打好《标准》建设的全面达标战和创先争优战,助力学校办学的“大调研、大体检、大改进、大提升”。
88条《标准》必须逐一对标研判,每条指标需要有现状反思、不足展望、可能改进、具体策略,并形成档案文字,化为课题研究。注重标准引领与实践探索的结合,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结合,统一规范与特色创新的结合。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全面、准确、客观地对《标准》逐条反思,在对标研判的基础上做到依标整改。但这一过程不能和盘突出,泛谈经验,而应该总结归纳,予以提升,做到逻辑清楚、层次分明、体系条理、表述生动,有理有据地以层次化形式展示建设思路、做法、成果、改进等。
《标准》是底线标准,是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不打折扣达到的标准,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和落实,以认真客观的态度逐条核对,逐条反思,逐条落实、逐条改进。这是坚持统一规范的过程。在此工作达成的基础上,则需要学校再结合地域特色、学校情况,突出典型,亮出优点。做到与学校文化建设一体化,与日常工作推进一体化,克服难度,形成高度,体现水平。要踏实肯干,也要善于表达,将成果物化,以文字等形式总结提升,在理念的基础上形成实践,理念与实践体系化,详略得当,能说会做,形成可供学习、交流和参考的经验分享给教育界,激发大家的思考火花,也为学校争取声誉度和美誉度,促进学校发展。这也是学校办学特色创新的过程。
具体标准化建设过程离不开对《标准》的特征把握,88条具体标准又分为禁止性指标要求、倡导性指标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指标要求,这也决定了对这些指标的落实可以有三种实施取向。
禁止性指标是一票否决制指标,是《标准》的底线之所在,任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触碰,必须做到,这是国家标准的强制力表现。对这类指标建设应该以忠实取向为准则,严格按照教育部标准要求,毫不动摇地严格落实,对其最终评价也应以完成程度不打折扣地做出客观评价。虽然这类标准是底线标准,但是往往优秀的学校反而难以达标,所以应该是重点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内容。
除了禁止性指标和倡导性指标外,还存众多的介于二者之间的指标,这些指标的达成可以采用调试取向策略予以落实。也即根据标准要求,结合学校特色和地域实际情况,在指标的基本精神与实际要求上,因校制宜地采取行动,灵活有效地达成指标,并展现学校风采。但调试取向并非是学校单方面的“小聪明”,而是与《标准》深入互动对话的过程,在标准允许的基础上弹性建设,在达标的基础上创优争先。
倡导性要求是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做到并力求做好的标准。这类标准适宜采取创生取向的落实策略。这些指标的达成办法和结果并非指标明确指出,而是提倡学校在具体的办学情境和教育情境中通过学校与地区合作、学校与家社合作、学生与教师之间合作以创造新的办学经验的过程。此类办学实践并不是在实施之前就固定下来的,它是情境化、人格化的,本质上是在具体的办学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三种实践取向针对三类不同的标准指标,采取不同的策略倾向,但是前提都要求和《标准》深入对话,是在学习、理解、消化《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实践探索,推动实践创新,形成生动实践,保证《标准》建设工作落地见效。
明确了《标准》建设用途,梳理了《标准》建设步骤,理清了《标准》建设取向,下一步则需要探索《标准》建设技术路线。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受相关划分方式[4](P99)启发,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主要包括三项技术路线。
所谓“顺势而为”,指的是将《标准》建设过程依据学校发展需要,融入到学校日常工作之中,与学校想做和要做的工作任务紧密结合,通过具体责任的划分,在不打乱学校既往的管理秩序的前提下,不留痕迹地开展《标准》建设工作。这不是一项消极被动的策略,而是主动的推进落实。
“顺势而为”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予以思考:一是根据学校长期发展战略规范,将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形成学校3-5年发展规划纲要,以战略视角审视建设过程,从整体上推进工作开展与落实,但无论是制度还是政策,都需要注重伦理[5],与公正、民主、平等、差异等意蕴贴合,做到“人”是学校的中心;二是结合发展规划纲要细化学年与学期工作,将战略布局演化为具体的理性行为和基本程序,并明确时间期限,既注重整体规划的要求,又适应学期单位要素的实际,推动学校管理标准建设效率化和有序化;三是与部门工作、年级组工作、教研组工作、班级建设工作等结合,确定内部分工与职责,做到责权统一,并且要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推进,年末有总结,将计划与评价一致化。当然,这一过程也应是持续跟进和不断反思的过程。
“孵化”来源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概念,是指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新型经济组织和服务型机构。在这指代的是,学校组织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规划,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本着补短板、改不足、有特色等思路,将《标准》中某些方向或具体有发展潜质的指标作为扶植目标和重点关注对象,以期在学校的不断努力下,攻坚克难,形成具有推广性的经验案例和实践知识,并予以推广。
“重点孵化”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观点,以“牵牛要牵牛鼻子”的态度,找到目标,重点突围,其主要注意事项有:第一,必须对《标准》进行逐一研判,对学校工作进行大调研、大梳理和大讨论,整体把握学校管理的现状,总结经验,分析不足;第二,需要对学校管理进行全面的态势分析(SWOT分析),系统思考学校管理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明晰学校已有什么、要做什么、能做什么;第三,重点扶植和关注学校管理中某些部分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学校整体管理工作的把握,依然需要密切关注学校管理中非主要矛盾的存在,以免出现木桶的“短板效应”;第四,整个过程依然需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行动、有反思、有总结,不断深入推进工作开展。
“整体建设”策略包括两个不同系统内的整体。其一是学校系统的整体,需要关注学校理念和学校实践的系统建构;其二是区域内学校整体,需要将学校发展置于区域共同体之中,加强校与校之间和校与区之间的互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引领学校的效益发展和规模发展。
“整体建设”的主要策略有:第一,明确区域资源和区域需要,争取区域内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帮扶,主动对接区域发展需求,优化学校发展外部环境。第二,找准区域内的典型同类学校和异类学校,发现它们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识别、获取、消化、转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校管理经验,为我所用。第三,在以上事项完成的基础上,分析学校办学实际,使学校办学理念合理化,梳理清楚学校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从理念上建立学校发展的体系。第四,将《标准》作为学校办学理念提炼的来源依据和学校办学理念落实的有效抓手,以清晰的逻辑有理有据地、一体化地开展学校工作。第五,在理念指导下找准实践抓手,分类行动,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在将《标准》落到各项工作实处的基础上提升质量与突出特色。
总之,《标准》的出台意在强调学校管理的建设过程,需要学校积极“对标研判”,而非采取“不闻不问”、“光说不练”、“埋头苦干”的姿态来对待《标准》,发挥集体教育智慧,充分明晰《标准》用途,逐步分解建设任务,妥善梳理可行办法,学会运用合理技术,扎实有效地推进《标准》建设工作,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经验梳理、问题反思、改进提升,从而不断理清学校办学思路,固化学校办学成果,找出学校发展短板,思索学校改进策略,达到“能用、会用、善用”《标准》这一工具资源,锤炼领导班子,形塑学校发展,形成生动实践,使学校办学走在同类学校的前列。《标准》的落实过程,既要全面达标,又要彰显区域特色,同时也需要兼顾学校实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因区制宜,积极探索具有属我性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特色建设之路,以期实现“发展一批学校、培养一批干部、凝聚一批教师、提升整体水平”的美好目标。对《标准》的学习要持续深入,要在坚持底线标准的基础上,不断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学校管理,形成生动活泼、极具特色的学校管理实践。这要求学校能够在领导团队层面、全体教师层面、学生家庭层面、社区学区层面,有针对性地发动大家学习标准、理解标准,鼓励大家结合本职工作,积极行动,为学校落实标准工作提建议,为学校落实标准工作献力量,在达成合力的基础上,坚持围绕标准,细化指标,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在统一规范达标的台阶上,进行特色创新。学校需要将标准作为思想规范、评估工具、行动指南、细节凝练的有效抓手,在标准阐释和落实的态度与速度上继续加强,以标准促规范、强内涵、提质量,展现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学校经验与风范,不断增强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和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