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红
(商州区中学,陕西商洛 726000)
当前国家开展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以高考为主,对有着体育特长的学生,国家开放了特长生选拔通道。这种特殊选拔方式既考查学生基础文化课程,又要检验其训练成绩,很多体育特长生不能平衡文化课与特长训练,很容易造成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其文化课与训练两方面的成绩。如何将文化课与体育训练协调好,将两者成绩共同提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体育特长生在本文中特指高考体育类专业培养方向的考生。体育特长生是用体育特长,参加高考的考生,在高考之前要参加欲报考高校的体育加试,加试成绩加上高考成绩之和,高校方进行择优录取。
曾有国内学者对高中体育特长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进行过调查显示,95% 的特长生文化课都处于不及格状态,平时对于文化课学习普遍处于排斥状态,这些特长生的整体成绩都处于年级的中下游。体育特长生之所以选择走体育特长这条道路,多数都是为了上大学,为自己的将来谋一条出路。如果说是特长生主动选择了体育,倒不如说是他们只是选择了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调查还显示,体育特长生体育成绩越好,其文化课成绩就越差,这种情况约占特长生总体的 65%。
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大多数是之前没有接触过体育训练。他们的体能差、协调性不好,具有天赋的学生比较少。他们对体育的理解比较浅显,对于体育训练的规律知之甚少;盲目训练严重,情绪化训练普遍。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目前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师数量有限,而体育特长生却有许多,教师采取大班式训练方式。训练内容主要围绕考试内容展开。
因为老师们对体育特长生不重视,加上体育特长生训练的原因,经常不能按时进入教室,所以体育特长生的座位往往排在最后面。后边的学生大多学习成绩比较差,纪律松散,而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本来不是很好,自卑心理让他们总是远离老师的视野范围,躲避老师关切询问的目光。处在这样一个学习氛围差,大家都忽略的环境,自然睡觉、说话、抄作业、不做作业、就成了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学习成绩日落千丈。
有位哲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体育特长生对学习已经失去兴趣。究其原因:体育类专业学生因为在文化课基础知识掌握上比较差,导致学习成绩比较差。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获得性无助感。加之老师的另眼相看和同学们的特别对待。体育类专业学生就从心理上自我设置:体育类专业学生就是学习差。甚至对学习产生恐惧,厌学现象油然而生。
体育特长生在家长、老师、同学的眼里就是学习差,身体好。这种看法对体育特长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体育特长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是很自然的事情,学习成绩好反而是一种反常现象。他们把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笨自己没有学习天赋。甚至认为自己努力也没有用。自认为体育特长生就应该把体育搞好,学习不是那么重要。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体育特长生由于自身的学习成绩差,在学习的时候没有计划和目的,导致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他们没有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往往是想到那里就学到那里。或者有学习计划,但不能执行到底。
伤病是影响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出现伤病就意味着要停止训练,势必会影响长期训练效果。导致伤病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二点。第一、教练制定的训练计划不合理、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训练量过大或者训练的热身活动没做充分。第二、体育特长生,为了上大学而选择体育,本身就没有对体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现阶段为了上大学盲目的进行体育训练,违背身心发展规律,自我保护意识差,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导致伤病的出现。
体育训练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体育特长生长期训练难免会产生厌倦。就会消极对待训练,更有甚者会旷训。或者找各种理由请假逃避训练。旷训会打破训练的系统性,会延迟甚至会消除良好训练成绩出现。
系统训练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体育训练过程。它与体育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基本特性密切相关。体育特长生只有长时间、持续地进行训练,才能取得优异的训练成绩。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循序渐进地,而不是突变式地增加训练负荷,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如果教练员对于训练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或者训练动机过强导致体育特长生的最佳成绩过早出现。
体育训练队是一个集体,有些问题是共性问题,有些问题是个性问题。体育训练队中有训练好几年的,也有刚入队的。有身体素质好,动作技术粗糙的;有技术动作好,身体素质差的。对于不同的体育特长生不能用一刀切的训练方法。马克思都要中国化,何况体育训练。适合体育特长生个人训练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训练方法。很多教练为了省事,对于学生训练上存在的问题,不能深入的进行研究、解决。不能区别对待,没有采取针对性训练,长期下去就会对学生的训练成绩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快学生高原训练现象出现,学生的训练成绩往往会过早出现瓶颈。
体育特长生除了学习文化课外,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训练,很容易导致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学生存在一定差距,这样一来,体育特长生在文化课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体育特长生就越缺乏学习的动力。针对这些情况,在日常教育中,学校可以给予体育特长生一些特殊照顾,学校可以将各年级的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让教师单独对他们进行文化课辅导,根据其自身水平,帮助其在有限时间里提升文化课成绩。
体育特长生总体上学习差,学习兴趣不高。但是高考,对于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老师和教练应该多鼓励,体育特长生抓住文化课基础知识。对自己认为难度大的知识点果断放弃。对记忆性和概念性的东西一定要多下功夫去记忆。对自己半懂不懂的知识点,要搞清楚,然后进行强化练习。久而久之,体育特长生对学习的信心就会提高,学习兴趣也会随之提高。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体育特长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就是必然的事情。
教练可以把体育特长生集中到一起,以座谈会的形式,引导体育特长生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成绩。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部分体育特长生的文化课是不错的,有的学科甚至在年级都处于优秀水平。他们可能是由于短腿学科的影响,导致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对这一类学生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学习都差,只是个别学科差而已。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自己的优势学科,不要放弃学习自己的短腿学科,对于自己的短腿学科,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还有一类学生把自己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自己没有学习天赋。对于这类学生,教练要引导他们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自己没有努力,而不是因为自己笨或者没有学习天赋。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方法。体育特长生是高中教学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他们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建议教师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做一个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学习计划。对计划目标进行预测,对实施计划过程进行监督,对学习计划结果进行评估,对再次制定学习计划进行改进。这样就会把握住学生的学习进程,精准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训练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训练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训练量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训练后要有放松活动。尽量避免伤病出现。再者,在训练时间上安排也要合理。例如,一天中,下午3点至5点大脑是最疲劳的,而此时人的运动神经系统是最兴奋的,可以利用人的这种生理特点,安排两个小时的训练。人的大脑神经运动特点是,记忆中枢、学习思维中枢最活跃时,运动中枢处于休息阶段;而运动中枢最兴奋最活跃时,记忆中枢及学习思维中枢是处于最佳的休息状态。这样就会促进学生学训并进。
体育训练队管理的重要目标是考大学。管理工作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这一目标而进行。首先教练要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明确训练目标。告诉学生最基本的训练规律,让学生明白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只有在教练的科学指导下,才能取得优异训练、学习成绩,最后才能步入自己理想的大学。训练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而枯燥的过程,需要坚持,需要拼搏,需要自我调节。教练要与班主任联合起来杜绝体育特长生旷训、旷课现象。
在体育特长生高中三年的训练中,教练应根据每个学年段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持续地、循序渐进地开展训练。总体将三年分为高一基础训练,高二突出专项素质训练,高三强化专项训练和应试能力培养,以达到最佳状态。可以把一学年两个学期划分为二个训练周期,前半期抓好春训和暑期集训,突出速度、灵敏和跳跃;后半期抓好冬训,突出力量、速度、耐力训练,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求每一位带训练的老师要合理地安排好运动负荷。适时做好运动恢复和放松训练,建立学生成长曲线图,确定阶段目标,保证训练的高效性。
为了提高每一个体育特长生的训练成绩,需要教练在接手每一个体育特长生时都应该对其进行仔细测试并建立学生训练档案,准确掌握每一个体育特长生的实际情况。然后为其制定一个精细的训练计划。有区别有针对的进行训练。体育特长生个别项目,个别动作的弱点和不足,正是他们的提高点。训练不能盲目,要有计划,有针对,有节奏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单独训练,这样才能把训练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