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家王雨生平及其成就

2019-01-19 17:40
图书馆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古籍

项 琳

王雨曾是北京琉璃厂书肆员工、藻玉堂店主,曾担任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顾问、中国书店首席专家,抢救了海源阁藏书,是我国20世纪的文献学家[1]。鉴于少有专文研究其生平、著述与贡献,本文特进行探讨。

1 家世与生平

1.1 家世与求学

王雨(1896-1980),字子霖,河北深县人。降生时暴雨连降七天,故取名“连雨”,后自改名为王雨。王雨祖上是乡绅。9岁在私塾发蒙,11岁转入乡村小学,校长田体乾认为他天资聪颖,日后必成才[2]187。13岁家境颇艰,辍学随舅父到北京谋事,在通州丝带铺做学徒,但他不喜欢。因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14岁到北京琉璃厂鉴古堂当学徒[3]。

鉴古堂老板郭文煜收有李玉琢、姚景周、王雨三名弟子[4]230,王雨年龄最小,勤奋好学,白天在业务中留心学问,晚上则将见闻心得记下。王雨渐渐崭露头角,但遭到两位师兄排挤,后被辞退。

1.2 创办藻玉堂与学术交游

王雨在古籍版本、校勘等方面比较精深,加之豪爽,对客户悉心周到,结识了梁启超、林琴南、罗振玉、周叔弢、郑振铎等。1915年,19岁的王雨创业,赴天津向梁启超求助。梁氏以三千银元无条件资助他开设“藻玉堂”,并亲题匾额。后请金石大家张樾丞刻匾,又请著名书法家沈尹默补写“藏书处”。店址设于西琉璃厂中华书局隔壁119号,自此藻玉堂立足于京城书店街[4]230。

以书会友、学术交游对王雨的成就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梁启超资助王雨开设藻玉堂,为他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三千银元用完后,梁启超又预付三千银元帮助书店周转,藻玉堂发展迅猛,后来居上;另一方面,学术切磋和收集珍本的朋友之托也促进王雨业务精益求精,积累了丰富的古籍知识。1930年代中期,王雨和王晋卿、王富晋并称“书业三王”,而他位列之首。

1.3 抢救海源阁藏书

当时的藏书家、文献学家与王雨保持着密切联系,他能在第一时间获得重要的文献信息,使他得以首次发现并抢救从山东聊城海源阁流失的善本。海源阁为晚清北方最大私人藏书楼,后杨氏家族衰落,以卖书维持生计,王雨遂和梁启超商议,希望由图书馆收藏这批文献,于是他奔波于北平图书馆、燕京大学图书馆等处。大批量买卖古籍并非易事,牵扯到善本鉴定、价值认定、价格谈判,纯商人不懂专业,无法完成此事,而纯学者不谙行情,也不能担此繁巨之事[2]193。王雨担此重任,不仅因价钱谈不拢而自己垫付的300元银元付之东流,而且在京津往返途中外感风寒,卧病津门,但并未动摇决心。1931年经王雨介绍,海源阁主人杨庭训将天津所藏数十种宋元珍本抵押给天津盐业银行。鉴于1945年日本学界、商界想购买该批文献,王雨奔走呼请保护国粹,后行政院长宋子文从财政上拨款20亿法币收购,并全部交给国立北平图书馆保存。海源阁另一些保存在济南的古籍在日军占领时期由外国人买去一些,后王雨找到一些文化名人收藏,另一部分则由山东省图书馆收藏。1948年秋,王雨将最后一批古籍存放在法源寺,后陆续归入北平图书馆[5]。抢救海源阁藏书使王雨名声大噪,他说:“识别海源阁藏书并加以保护是我一生的骄傲,不虚往来人世。”[6]

1.4 著书执教

1951年王雨把收藏的善本低价售予北京图书馆,同年当选为政协北京市前门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57年公私合营,藻玉堂资产归入中国书店,王雨任中国书店来薰阁门市部副主任[5]93。1960年根据中央领导意见,中国书店委托王雨执笔纂写《古籍版本知识》,1961年12月付梓[7]156,成为中国书店古籍版本培训教材,以及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省新华书店等单位的参考教材。1961年王雨任来薰阁门市部主任。1962-1966年聘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会顾问,讲授古籍版本目录,期间担任中国书店首席专家、北京市政协委员和北京市工商联委员。文革期间遭到批斗和抄家,被迫回到深县老家。1980年大年初一清晨,王雨在老家溘然长逝[7]152。

2 著述与思想

王雨孙女王书燕女士历经十余年搜集整理其文献资料,2006年10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王子霖古籍版本学文集》,分《古籍版本学》《古籍善本经眼录》《日记、信札及其他》三册。

2.1《古籍版本学》

《古籍版本学》是在《古籍版本知识》油印本基础上的完善,总结了前人经验,成为中国书店的业务学习讲义,内容深、精炼。王雨从1910年到鉴古堂当学徒,到1966年被迫返乡,从事旧书经营50多年,拥有丰富的古籍版本、校勘、鉴定经验,平时记述不辍,该书即是他从事书业的经验之谈。

此书分析版本名词术语,以官私雕版、外国刻本、版刻地区、流传情况、刻印先后等区分版本名词,详述宋代以前版刻的起源及发展、宋代版刻的兴盛、元代刻书的中兴、明代版刻的发达、清代版刻概况、民国版刻及雕版印刷术的没落,详解古书用纸的特点及古籍版本鉴定的方法。书前的插页载有宝贵的书影,书末附有“宋金元明清帝王历祚及避讳一览表”[8],为研究古书版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2《古籍善本经眼录》

《古籍善本经眼录》是《古籍版本学》的续编,著录善本近400种,详记了王雨平生所经见之善本书的序跋、行格版式、纸张、藏印、版刻、流传等,有的还加考订按语,特别是对书中收藏印记一一注明。该书按经、史、子、集分类法编排,其中经部8类24种,史部12类69种,子部15类93种,集部4类131种;记录范围广,包括宋刻本30余种,金元刻本40余种,影钞宋元刻本及明清钞本150余种,明清刻本、活字本等近百种[9]。书后附有不为世人所知的《寒云日记——收古籍善本摘抄1915-1918》。《寒云日记》作者袁寒云是袁世凯次子,他收购了大量善本,创建了八经阁藏书[10],后来散佚。书末附有“民国初期善本书价目表”“售梁启超古籍价目单”等资料,今天能看到民国时期书籍的定价对研究民国出版业有很大帮助。

2.3《日记、信札及其他》

王雨撰写了《<永乐大典>辑考》《<四库全书>漫谈》《活字印刷印书的传承》《古书的源流概述》等论文,也留下了不少日记和与文人学者交流的信札。《日记、信札及其他》收集了这些论文、日记、书信、寻海源阁散书随笔,以及后人和朋友对王雨的怀念性文章[11]。

2.4 著述特点与学术思想

古书业经营者中刻苦之人,可以成为古籍版本的大学问家[12]160,王雨便是如此。他在经营之余,钻研古籍版本及目录学,其著述的整理出版对今天的古籍版本研究意义深远。王雨的著述有五个特点[7,12]:(1)定义善本书标准宽泛。王雨对善本的定义囊括了版本价值、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三者有其一,便可称作善本。(2)提要内容丰富。王雨撰写的书目提要,有些记录卷数、册数、每半叶的行数、每行字数,有些详记作者、钞写者、编校人、刻工、藏家等,还记录牌记、避讳、序跋、版本源流、作伪等。这些都可作为版本鉴定的要素,有珍贵的研究价值。(3)详记藏家印章。(4)与前人著录相互印证。王雨在《古籍善本经眼录》中,多次提及前人或时人的版本目录,这样既可知晓古籍的来龙去脉,更可把握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变化。(5)抄录稀有版本。王雨保存、记录了名家对版本、版画的鉴定、评论和考证等。

王雨撰写的诸多提要反映了他的版本学思想。比如,校勘古籍的目的是恢复古籍原貌,因此,态度要认真、慎重,切忌鲁莽,决不可轻下结论,更不可妄改古籍,但也不应对古籍中明显的错误和遗漏不置一词,传抄时亦不能篡改字行,要保持原貌。

3 成就与贡献

3.1 抢救珍贵古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局变换,很多古籍善本处于散落状态。王雨抢救了诸多宝贵文献,其中海源阁藏书最为有名。《大公报》发表社论[13],肯定王雨抢救海源阁藏书的事迹,叶恭绰、傅增湘、王献唐等先后发表文章肯定王雨的贡献[14-15]。

3.2 丰富古籍版本学理论

王雨是实干出身的版本学家,著述注重实用。在这种理念下,《古籍版本学》作为他古籍版本、校勘、古籍鉴定等从业经验的总结,既对当时的业界学界产生了影响,更成为后世古籍版本学的样本。目前看,《古籍版本学》在观点、结构、论述上仍有独特之处,在教学和研究领域有重要价值。比如,对皇帝的名姓进行避讳是辨别古籍真伪的手段,王雨一一列出各朝帝王避讳,为古籍整理工作提供了便利。《古籍善本经眼录》填补了一些学术空白。比如,《寒云日记》是袁寒云1915-1918年的日记,1930年代出版过,现是绝版。

3.3 辅助专家学者研究

王雨的古籍版本实战经验促进他成为出色的知识信息传播者与咨询人,能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学术研究动向。他辅助燕京大学教授郑振铎写作《中国文学史》,提供古代木刻、石刻、绘画、信笺、图谱等材料[15]。郑振铎为编写《文学大纲》,经常出入藻玉堂,让王雨帮助寻找资料[16]。梁启超的著作尤其是中晚年著作,所取资料大部分得之于王雨。两人的交往被传为佳话,当代天津藏书家章用秀提及雷梦辰讲过往事:“当年梁启超先生住在天津意(大利)租界时,藻玉堂书店王子霖先生替他选购了一批又一批的书,为梁先生的学术研究提供莫大的便利,梁老先生把王子霖先生视为朋友。”[17-21]王家中的日用品如折扇、砚台、墨盒等多保存有梁氏的书法[17]。王雨热心辅助他人研究写作的经营作风对旧书业的风气产生了良好影响[22-23]。王雨还帮助周叔弢找到宋版《汤注陶诗》,该书字体秀逸,镌刻精良,每册首尾都用金粟山藏经笺做护页,是书中极品,后来遗失,最终王雨在书肆中搜得此书[24-25]。王雨与学术界名人经常切磋书中内容,周叔弢、赵万里、赵元方、傅增湘、孙定国、龙潜、向达、张岱年、贾敬颜、王钟翰、余胜春、汪孟韩、冯友兰、刘国钧、慕湘、钟敬文、王重民、任继愈、罗林、张侠、周绍良、何其芳等的学术研究都得到了他的帮助,康生、陈伯达、郭沫若、齐燕铭、邓立群、王冶秋、胡绳、张宗逊等也与他有往来[7]158-159。

3.4 培养专业人才

1958年新华书店总店举办第五期业务研究班,实际上是“古旧书籍发行人员学习班”,为期半年[2]201,王雨是主要教授者,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等也参与讲学。该研究班对古籍版本事业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些参加培训的业务骨干至今还活跃在古籍版本领域。1961年10月,王雨受聘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会顾问,主动承担教授任务,讲授善本书版本知识,培养了一批古籍管理专业人才。他还历时三年,重新鉴定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善本书籍[26];核定了中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善本书卡片;协助编撰《中国历史博物馆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历史博物馆馆藏普通古籍目录》。

猜你喜欢
古籍
“诛”的词义演变及其在古籍中的释义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我是古籍修复师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80后”古籍修复师“救书如救命”
古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