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丹
(上海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需要追问的是,为何说中国共产党 “最有理由”自信,“理由”何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是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逐步确立和彰显的,是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凝结,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制度和文化等方面新飞跃的折射和确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有人别有用心,鼓噪“去政治化”“唱衰”或者“丑化”“矮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否定党的领导的声音不绝于耳,针对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悍然攻击污蔑,加以消解,试图干扰或阻挡中国发展势头,对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在依据”,不仅有利于回击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而且有利于深化我们对于党的建设规律、全面从严治党和“四个自信”的研究,为新时代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基础。
政党自信是一个政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发展的精神动力。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成绩斐然,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在革命锻造中不断提高。国内学者针对政党自信问题进行了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其研究关涉政党自信的内涵结构、生成机制、发展历程、具体表现和现实意义等方面。总的看来,关于政党自信的内涵界定相对比较准确,涵盖广泛,关涉价值观与能力,主体对客体的认同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但对生成机制分析局限于“理论、实践和文化”三重逻辑以及“四个自信”,缺乏理想自信和政党治理自信的维度。关于政党自信的具体表现,目前学界认为,政党自信普遍由政党历史自信、政党价值自信、政党理论自信、执政能力自信和党内制度自信五个方面组成。学界对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阐述大都从国内角度、国际比较角度,来对政党自信的制度维度进行研究,但忽视了政党自信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与理论基础等。由此可见,政党自信研究还存在很大的理论空间,其学术意义不可低估,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152推而论之,政党自信不是纯粹的主体精神的“自我决定”,从根本上说,它来自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成效。道路决定命运,道路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的成功为党的执政合法性、政党自信奠定实践根据。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党自信,才能冲破艰难险阻,找到前途出路,走出一条前景光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过来,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也使政党自信具有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选择和不断拓展,蕴藏着深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中国道路的内在逻辑和独特优势,是我们在新时代坚定道路自信的最大底气”[3]。
党领导人民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创造性地坚持了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走上新型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4]665回首近代史,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中国的主要任务。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无数仁人志士一腔热血、苦苦求索,矢志不渝地探索救国救民和民族复兴之路,终究无果而终。实际上,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压制中国,国家、民族没有自信可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种社会思潮可谓“万花纷谢一时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漫无目的的探索,方向日益明确。“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5]13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不仅是被中国历史证明的真理,而且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力量,归根结底是真理的力量,因为它符合社会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经过浴血奋战,党带领中国人民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虽然在探索中走了弯路,但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克服困难,纠正错误,打开新的局面,并成功推进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中国新型现代化奠定了制度基础和实践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努力走自己的路,终于成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恩格斯勾画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蓝图,但对于社会主义革命究竟如何干,社会主义究竟如何建,没有做出清晰的回答。退一步说,即使有正确的回答,也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照搬照抄。因此,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做出新回答。没有社会主义,就谈不上中国道路,没有创造性地坚持社会主义,也同样谈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正如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6]601我国搞社会主义,尽管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苏联模式有问题,以毛泽东所写的《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文章为证,但是依然难以根本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回首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苏东剧变之后,科学社会主义事业一度陷入低谷,一时间,“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中国崩溃论”等甚嚣尘上,影响甚大。在此背景下,在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人民成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挣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诚然,中国道路不是“飞来峰”,中华民族的全部历史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和支撑。中国道路不仅创造了世界文明中的新类型,而且也提供了一种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破了苏联模式和西方模式,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和方案。没有党的正确领导,就谈不上中国道路的开拓和坚持。因此,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领导人民成功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焕发了生机活力,并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卓越贡献。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进入深水区、攻坚期,风险难题交错、险滩硬骨很多,面对新时代新矛盾新问题,中国共产党没有犹豫不决,没有松懈泄气,直面问题,不断推进“社会革命”,带领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坚定的政党自信,在重大战略举措、方针政策、重大工作等方面打出了“组合拳”“连环腿”,取得了巨大成绩。由此可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诚然,伟大斗争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伟大斗争只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能走向胜利彼岸。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道路并打开了新天地,让科学社会主义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党的历史是不断斗争、抗争、前进的历史,也是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就的历史。
理论自信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奠定了思想基础,并在推进理论创新中不断破解实践问题,增强政党的自信力。理论自信不是理论自大。中国共产党理论自信的根据何在?简言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在人类思想史上,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即使在当今西方社会,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马克思数次被西方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美国学者海尔布隆纳在他的著作《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中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人类社会至今仍然生活在马克思所阐明的发展规律之中。就连后现代主义大师德里达也公开向世人昭示,“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7]15。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就在于其科学真理性。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虽然《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70余年,但是其中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经济周期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世界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萨特认为,只要马克思主义所“表达的历史时代未被超越,它就不会被超越”[8]10,就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其解释力是不可怀疑的。党自成立以来自觉注重理论指导和理论武装,把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此解决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各种重大实践问题,发展和壮大自己,在增强理论自信的同时增强政党自信。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坚持中要发展,发展中要坚持。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就谈不上什么发展;另一方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保证,保守封闭、僵化教条不是马克思主义。两者的偏向从表面上看不相同,但实质上都是形而上学的方法论,都背离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664不难看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意味着坚持与发展的统一,理论创新既不是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起炉灶”“推倒重来”,也不是照搬基本原理和以往判断进行“简单复制”,而是在捍卫理论底线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与时代特征相贴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并达到新境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和自信状态。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历史方位的变化,党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事实上,邓小平写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叫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叫结合本国实际。我们历来认为丢开任何一面都不行。”[9]258如今,在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伟大的事业进入新时代,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进而为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夯实坚实的基础。没有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对于一个党、一个国家和民族绝对不是好消息。“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0]143
列宁指出:“实验的检验就是真理的标准。”[11]514“人的和人类的实践是认识的客观性的验证、标准。”[12]181所以,第一条,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意识,以实践为标准来衡量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第二条,需要注意的是,实践对于理论的检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不断深化的,一方面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对于理论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理论。“打破理论和实践虚假‘统一’的关键是正确地把握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性。历史反复证明,否认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否认实践对于理论的形成、发展、筛选和验证等方面的最终决定作用,必然导致自我封闭的本本主义;而否定理论的相对独立地位、否认其在一定条件下对于革命实践活动的形成、健康发展和达到自觉程度的决定作用,则必然导致随波逐流的机会主义。”[13]440追求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增强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之必需,也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前进的根本动力,而且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使我们保持发展的战略定力。事实证明,我们坚持以创新的新思想指导创新的实践,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互动中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
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因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变颜色”[10]329-333。“姓资姓社”以及两种制度的争论与斗争十分激烈,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伴随。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增强制度自信;只有以制度建设巩固党的领导,以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方式维护党的威信,才能真正树立政党自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或者制度自信具有的优势不容置疑。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足以证明中国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部各种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协同,形成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的优势在于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增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尽管如此,西方“普世价值”思潮试图否定我们的制度及其优势,妄图将西方民主制度强加于我们。这些歪理邪说是要从根本上抽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法性的基石,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际上,“西式民主”不具有政治价值上的至上性,它已经蜕变为纯粹的形式民主;中国民主制度的理论支点就在于“人民当家作主”,它通过促进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公平正义,在逐步增进人民福祉的过程中推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民主性制度,一种人民性制度,更是一种先进性制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制度的先进程度不仅要这种制度所具有的量的意义上的质量含量,还要取决于它所具有的质的意义上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相互链接的制度体系,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点和优势,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也正是在制度自信的保障之下,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相互协调、整体推进,不断取得胜利。事实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就在于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承续和创新。“制度完善与创新的方法论逻辑和基本原则在于:既不能不切实际地超越现阶段治理水平,一味追求高级的制度模式与制度形态;又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一味迁就维护现有治理中的落后因素。否则,不是激进主义,就是保守主义。”[14]281十八大以来,党牢牢把握国家治理制度建设的主动权,不是生搬硬套西方的国家治理制度模式,而是立足本国国情,不断创新治理体制,大力推进治理新实践,治理效果不断得到优化。中国制度的优势已经一再得到实践的证明,并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历史一再证明,只有一切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的政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换言之,以人民为中心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追求和本质特征。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依靠人民群众,在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群众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也是政党自信的重要源泉。回顾历史,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为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从而凝聚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力量。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设计中,不仅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而且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使人民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深刻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中,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享受到更多改革成果,极大地增强了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中国能够保持高速发展,与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关键因素密不可分。国内有些学者将政党自信中的制度自信视为关键的一点,有学者认为,政党自信的关键是我们有一套新型的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突破了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的政治窠臼,构建了新型政党关系模式以及领导和执政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史无前例的伟大的制度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乃至成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1992年,邓小平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5]372事实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又坚持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这些制度,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根本制度保障。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党强大的政党治理、治国理政和全球治理的能力,展现了政党自信,赢得了人民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厚植了政治合法性基础和执政的社会基础。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就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容。
文化自信首先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精神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奠定了政党自信的深厚文化底蕴,是政党自信的根基血脉。在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文明培育了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不断引领和支撑着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构建与精神世界的丰富。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会缺失生命力和影响力。比如中华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诚信美德,等等。这些优秀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和民族特色,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政党自信的独特资源。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追溯到中国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传统,充分显现了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底蕴。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全面承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华传统文化并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所谓革命文化,就是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体,丰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革命文化是党的政治文化的源头,对于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具有重要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由此,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筚路蓝缕、风雨兼程,党和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写就了辉煌历史,孕育形成了独具红色气质的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党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革命文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忠诚,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深切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革命文化依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建立政党自信的重要精神资源。习近平多次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需要注意的是,有人以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同,否定革命文化在今天的意义,实际上是“告别革命论”的翻版,以割裂革命与建设、改革为前提,因而必须要加以反对。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种文化先进不先进,不是由自身决定的,而是所依托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的。即是说,文化不是自我圆融的自组织系统。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6]663-66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它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诉求,服务美好生活的愿景。从其发展历程来看,社会主义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期,其具体内涵和形式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无论有何不同,我们党都在大力推进政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文化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增强了文化自信。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与世界交往的扩大,“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2]404。由此,东西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文化的渗透扩张就有了可乘之机,其结果就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人由向西方学习逐渐变为迷信西方,盲目崇拜西方文化。文化上的“暗流涌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冲击非常巨大。但是,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提升文化自信,夯实政党自信的文化底蕴。
没有理论上的坚定,就没有理想信念的坚定。理想的坚定除了需要理论支撑之外,还需要根据时代和国情变化,科学规划未来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否则,理想信念也无法坚定。理想自信是政党自信的重要保障。
理想自信来自于理想信念,来自于美好蓝图的设计,科学蓝图是理想自信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理想信念,认为“理想信念高于天”。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时,特别强调理想信念的意义。他说:“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15]190理想信念非常重要,但是,远大理想需要共同理想和阶段理想的接续推进。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召开了多次重要大会,描绘了发展蓝图。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不仅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两个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理想自信来自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不同的历史时期时而特别突出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方面,时而特别突出马克思主义的那一方面,那就不足为奇了。在德国,在1848年以前,特别突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在1848年,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在50年代和60年代,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在俄国,在革命以前,特别突出的是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在我国实际中的运用;在革命时期,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在革命以后,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17]12920世纪既是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伟大胜利的世纪,也是遭遇前所未有巨大挫折的世纪。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政党自信始终高擎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有力回击了“意识形态终结论”“非意识形态化”“普世价值论”等种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科学的理论总是与实践同步发展的。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换言之,新时代逐步形成了新思想,该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现实,深刻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进入新时代,“世界怎么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成为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拷问着世界各国的智慧。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得中国越来越走向世界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需要有“大的样子”,需要大党的使命和担当,需要果敢地鲜明亮出“中国态度”。2017年新年伊始,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主旨演讲,就“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18]这一关乎人类命运的根本性问题,提出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智慧和方案。除了理念供给,中国共产党还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前瞻的战略思维和驾驭全局的自信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把握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势,高屋建瓴地解答“世界向何处去”这个时代命题而提供的中国方案,彰显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与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还为解决国家争端提供了新思路,为全人类的普遍交往建构了新范式。由此,党的理想自信得以奠立。
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为此,我们需要推进以全面从严治党、建设伟大工程为内容的政党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要求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但是,如果党的队伍自身不强不硬,就难有大的作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是复杂的,前所未有的。一方面,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以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等都具有复杂性,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疑难杂症”具有“顽固性”。另一方面,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同时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基于此,不可能幻想管党治党一蹴而就,而是应该“永远在路上”。“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19]1120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不懈,抓实抓细,步步为营。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成为从严治党中的核心内容。只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一定能够为政党自信提供根本依托。
根据社会主义政党发展170年历史实践、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发展100年的历史经验,根据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建设、改革所推动的中国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近百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经验,可以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丰富的综合能力,包括“基础性能力”“关键性能力”“保障性能力”“目的性能力”以及“途径性能力”[20]。进入新时代,实现党在新时代的使命,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全面从严治党需要把规矩挺在前面,制度挺在前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落到实际工作中,校正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方向。为了建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刮骨疗毒的历史责任感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打虎拍蝇猎狐”一起抓,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党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建设和协调发展,为新时代执政党的政党自信提供了内在根据,极大地提振了党心民心,树立了党在国内外的形象,从而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进一步凸显,执政合法性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值得一提的是,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我国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亮点之一。针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得到扎实推进,管党治党实现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使得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党的十九大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这是党的建设思路和布局的一个重大创新,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意义。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党组织建设的关键,是推动各项工作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新要求的践行。注重思想建党、打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根本依靠,也是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宝贵经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离不开高素质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党的建设也不断迈向新征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员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建设,使得党员干部有新的担当、新的作为,党的感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亦随之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得到新的巩固。值得一提的是,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强调讲政治、抓政治。突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成功经验。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辩证法,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越发突出。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以强烈的使命自觉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构建起以政党治理为关键抓手、覆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想自信的政党自信。历史已经证明并将再次证明,自信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都是需要精神的,如果精神萎靡,作风不振,就谈不上干事创业,坚守初心。因此,研究政党自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的增长点。研究政党自信需要回答“为何自信”和“何以自信”两个层面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何以必要自信?二是自信何以可能?对于第一个问题,这是由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及其担负的使命和责任决定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最高的政治力量,政党自信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人民自信的前提和关键,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的关键。这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加强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自信力的深意所在。对于第二个问题,即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的“理由”“底气”,具有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文化逻辑、理想逻辑和党建逻辑等六大逻辑支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制度逻辑、文化逻辑、理想逻辑和党建逻辑等六大逻辑支撑政党自信,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也会促进六大方面的自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良性互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中,并随着伟大实践的推进拓展而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