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骏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
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经历了20世纪的风雨考验,带着令世人惊异的成就跨入21世纪。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安全等方面均发生着很大变化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怎么发展、应该怎么发展,如何更加科学地认识和解释社会本质,客观看待和回应社会矛盾运动,正确反映和指导社会实践,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和一切关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人们着重思考、探寻的重要话题。事实上,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艰难曲折、千辛万苦的开拓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成就,由此,马克思主义充分显示出了其理论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仅得到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的坚持和发展,而且也让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看到了希望,吸引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注的目光。基于此,人们普遍对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充满了期待,对坚持和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充满了信心。
从20世纪末期,主要是1990年开始,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不过鉴于当时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虽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但这种创新和发展是比较初级的。因此,总体上对未来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21世纪初,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使得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逐渐增多。2016年,习近平指出要“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之后,相关研究活动开始比较密集地开展,研究成果也陆续呈现出来。
从已有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是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中心展开的。在中国,又更多地表现为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等问题。毫无疑问,这些都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研究的内容,对于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展望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研究,则普遍突显出更加关注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的趋势:一方面倡导创立马克思主义学,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到发展规律、体系结构等基本重大理论问题的学理性研究,探寻资本主义演变规律、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发展理论、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另一方面,着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相结合,与具体国家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国别化、时代化、大众化,探索创立起符合本国特点、为不同国家和全世界提供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理论解决方案。
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拓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中国用70年时间就走完了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工业体系构建最为完整、经济规模达到世界第二的国家。特别是在20世纪末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时候,中国的成功不但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而且也使马克思主义学说大放光芒。进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热潮和显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20世纪世界发展史上的大事件。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强基健体,让其后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改变了中国。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苏联解体,被西方学者和政坛人士纷纷预言马克思主义失败的大背景下,中国一骑绝尘,先后在2000年实现了基本小康、摆脱了贫困,在2010年实现了对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的超越,经济规模达到了世界第二,同时即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坚持社会主义事业,仅仅用了7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不但震惊了世界,也让世人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巨大震撼力,并由此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动力和契机。
1.1.1 发展成就和肩负使命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推动力
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成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突显出来。一方面,经过20世纪后半个世纪的积累,中国在发展速度、科技创新、生产效率、对外贸易、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表现十分抢眼,而西方国家却普遍呈现出疲软与活力不足。特别是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和近年来社会主义展现出来的卓越宏观调控能力和高效率社会生产,更是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超越资本主义的优越性。研究中国取得成就的背后原因,探索深化改革中遇到的障碍及其根源,思考21世纪中叶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以及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的理论构架,成为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为此,习近平多次强调指出,要“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3]26。目前,在中国学界,关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为学界所关注,不同层级、不同主题的研讨会竞相召开,一批批研究成果开始涌现。
与此同时,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鼓舞和影响,国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明显增多。一是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开始增强,推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潮、走向复兴。“1995年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和左翼思想家联系实际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在西方进行了深入研究,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专著。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国际马克思主义研讨会,表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高潮的到来。”[4]二是许多国外学者,特别是俄罗斯共产党人和东欧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等进行探讨,试图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三是西方国家一些学者和机构高度重视对中国的研究,从西方战略应对的视角,出版了大量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等的著作。虽然立场不同、视角各异,但这种现象本身所呈现的是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影响力的大幅提升,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社会主义话语权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1.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实践是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契机
20世纪早中期,世界上建立起了以苏联、东欧和中国为主要代表的社会主义政权,但均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预言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发生剧变,苏联随即也发生解体而不复存在。毫无疑问,这对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造成了一些纷扰。为此,西方学者得出了“东欧解体,苏联剧变,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终结”的结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西方世界基本上看不上眼的中国,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且越走越平顺、越走越宽畅。这不但增强了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也给遭受挫折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复兴的火种和希望。伟大的实践,也恰到好处地给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契机。
深究其内在逻辑,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历了100多年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各个方面的实践检验和积淀之后,人们已经开始采用冷静、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思考马克思主义。20世纪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古巴、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比较实践和路径选择,给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有说服力的论据。二是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受资本主义矛盾运动推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的影响,已经与17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的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变化。虽然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是在生产方式、缓和劳资矛盾等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理论创新从问题开始,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和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切入点。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动力和坐标。从动力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每走一步、每取得一个成绩都给世界马克思主义者以信心、鼓舞和鞭策。在中国,深化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加快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在世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也为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驱动,着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和研究。从坐标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样本。马克思主义是不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能不能够指导社会发展前进,仅仅依靠逻辑推理和规范研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个能够借助其开展实践检验和理论检验的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主客观条件上满足了21世纪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对开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视,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长,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奠定了人力基础。
1.2.1 中国国内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数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
为适应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要求,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和办法,促进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其一,在全国几乎所有高校中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并按照一定比例要求配备和扩充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除普通高校外,目前全国省级党校和省级社会科学院亦陆续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单就普通高校和党校、社会科学院教学研究专业机构来说,根据教育部网站统计,截至2019年6月15日,全国拥有高等学校2 956所,加上全国地方党校、社会科学院等,建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包括还未正式取名马克思主义学院但承担其职能的单位)数量应该已经达到3 000家。从事马克思主义的教研人员,目前没有寻获准确的数据,但若按每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平均拥有20名教研人员数计算,亦达到6万人,再加上其他非专职从事研究人员以及在校研读的马克思主义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等学者,研究者总数将超过10万。其二,为了发挥学有所长、术有专攻的优势,采取重点扶持的办法。迄今为止,中宣部、教育部已先后分三批确立了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在内的全国37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三,在学科建设上,21世纪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6个二级学科。与此同时,在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总体规划了140多种高校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教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其四,拨出各项专项经费,鼓励支持从事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征文活动、赛课活动等,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走向深入。其五,在现有基础上,根据发展要求增加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理论与评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等;一些高校如上海师范大学成立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一些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专门开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营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学术氛围。
1.2.2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不断扩大,有力促进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开展
国外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的数量由于资料收集原因无法提供,但可以研究成果的数量作为参考。王凤才的研究显示,世界21世纪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作品,包括论文和专著达到60多篇,“与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激进左翼思潮研究有关的著述更是不胜枚举”[5]。
研究成果的多少,代表了学科发展的状况。进入21世纪后,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逐渐增多,标志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例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本质、属性、历程等,也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研究对象的研究,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国别化(以中国化为主)、时代化、大众化方面的研究。笔者仅用主题词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作者单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关键词在目前资料收集最为全面的中国知网上查询,发现在主题词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名下有近2 000条信息,表明以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主题词的文章与学位论文等研究文献约2 000篇之多,而以单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检索,发现其名下学位论文、期刊论文等文献达133 300条之多。我们知道,在我国高校最早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是北京大学,成立于1992年,其他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均是在其后陆续建立起来的。因此,标注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作者单位的研究成果,从内容上看,可以定性为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相关联;从时间段上看,基本属于20世纪末期到现在的范畴。
在国外,“与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关的组织机构、学术杂志、学术论坛、学术网站多达数百家”[5]。其中,比较知名的组织机构有东西德统一后新成立的国际马克思恩格斯基金会、柏林MEGA编辑出版资助协会,日本马克思研究会与唯物论研究会等;比较著名的学术刊物有德国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杂志》、法国的《今日马克思》、英国的《今日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美国的《重思马克思主义》;活动积极频繁的论坛有德国的马克思主义论坛和马克思—秋季学校,法国巴黎的国际马克思大会、英国伦敦的《历史唯物主义》年会等[5]。从研究成果来看,有的研究水平相当高,得出的结论亦很有见地。
“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6]23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展开。无论是从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来看,都较20世纪有了实质性的提升,一个以构建马克思主义学和构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框架和体系已经隐然成型。
2.1.1 马克思主义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其起始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学来展开的。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的相关内容,从渊源上来讲,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马克思学”。法国著名学者M·吕贝尔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并且把他主编的专门研究马克思的刊物名称叫作《马克思学研究》。虽然“马克思学”富有多层含意,但把马克思作为研究对象,给后来提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提供了思想的火花。
创立马克思主义学的重要性,首先来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开拓了社会主义道路。70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理论创新及其与时代、实践的结合都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中国所走的基本上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相统一、相结合的路子,其中主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核心。一直以来,中国都是以学生的姿态对待马克思主义,反复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且重点始终放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面。这是因为被视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传来中国不久,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理所当然是学习,以及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中国革命和后来的建设实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和社会的急剧变革,面对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注意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仅仅注重“具体实践”,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因此,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成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两个路径。毕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深刻反映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追求和渴望。避免把马克思主义简单地视为意识形态或者革命建设理论,重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形象,自然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的构建虽然颇具难度,但并没有妨碍相关研究的展开。其主要标志有两个方面:一是相对中国而言,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更加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研究,例如针对马克思主义文献、文本的研究,并有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化的趋势;二是中国在20世纪中叶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贡献,例如几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分析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及其特征,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创立生态文明思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除此而外,国内专家学者亦充分认识到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重要性。例如,钟明华指出,过去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四种“分延”性态,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使学界开始关注和反思“回到本真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问题[7]。张新认为:“开展‘马克思主义学’研究对于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而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前提性、基础性意义。”[8]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始启动,伴随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和“马工程”的构建,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提到了正式的公开的台面上来。
2.1.2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现状
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在中国知网中,比较集中讨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有600多项成果。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涉及如何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问题。例如,梅荣政认为,应从三个方面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内核来理解和把握其整体性,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理解和把握其整体性,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来理解和把握其整体性[9]。二是探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理论框架。遵循的基本思路是,以马克思主义170多年的历史为经,以思想观点的理论逻辑为纬,从纵向上展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整体性,同时又从社会发展的某一个重要横截面,考察该时期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和延展,即从横向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10]86。三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方法。总的来说,学界比较赞成采用促进三分法与整体性研究实现互补的方法,坚持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法和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例如,张雷声认为,应该从“世界观、方法论相统一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11]14-24。
近年来,我国在整体性研究方面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学界开始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展开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上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和“马工程”的启动,为整体性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创造了学术研究环境,提供了研究路径和方法。同时,一些学者也对在教学中如何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展开了讨论,探索了“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发,改变课堂教学现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提高整体性教学的效率与质量”[12]的路径,并在重新编写教材、“强化教师的整体性教学意识”及“提高教师的整体性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2.1.3 马克思主义学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某一发展阶段、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反映,而是对包罗万象、充满矛盾的物质世界整体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13]。因此,马克思主义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它需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并围绕上述问题而展开,构建起包括马克思主义概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文献学、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体系结构、马克思主义创新与发展等这样一个全面完整的学科体系。正如张新所说,“马克思主义学”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根本属性、基本特征、基本规律、基本功能、体系结构等基本的重大的理论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时代性课题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命运,总起来说,是“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学问”[8]。如果上述是从构架上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那么从学科上看,马克思主义学则应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伦理学、法学、文艺学、军事学、国际关系学等基础理论”[13]。此外,随时代变迁而兴起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共同体学亦将纳入其中。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特点是立足中国实际,面向中国发展和全球化趋势,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与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学相对应,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学说、突出理论指引和理论创新。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规模在2010年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第二,人口数量近14亿,在这样一个国度里践行社会主义,无论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促进和推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还是充分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引导“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共同朝着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方向发展”[14]327,都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2.1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
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先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后是创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包括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思想内涵,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指导中国社会发展,实现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面对科学技术日益发达、呈现问题更多、需要深化改革、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崭新的21世纪,更加需要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上下功夫。
21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更加具体化。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和发展,我们对中国的实际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中国在发展中产生的和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把握,推动中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靠近。例如对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规划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了要增强“四个意识”,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等,充分显示了这种具体化是富有成效的。(2)把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历史经验上升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21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学者指出,这个最新成果既提出了中国如何实现强盛的路径和举措,又提出了解决中国与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思考,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发展成果,充满了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中国与世界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引”[15]。(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主要体现在以公有制为内核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选择上面,包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强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等。
21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亦取得很大成就。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强调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同时代的进步和特征结合起来,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进入21世纪,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做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决策,提出了把创新作为推动中国发展第一动力的要求,确定了以供给侧改革为标志的深化改革目标要求,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四大建设一样的高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将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从事的事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解释、给予指导,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1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随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进入21世纪,伴随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新的实践与发展既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许多需要研究的时代课题,也为我们把握大众化发展的规律提供了可能”[17]。例如涉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本质与特点本身的再认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的研究,以及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彰显以公有制为内核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选择等。
2.2.2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建构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要代表的。这是因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主体主要来自“党的领袖集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18]。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党的杰出领袖及其领导集体作为掌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地位,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是最新理论的缔造者和创立者”、“新型理论实践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和“思想解放的先驱和开拓者”[18]。进入21世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前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在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着眼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建构提供了框架。按照孙代尧的论证,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体系建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炼一个鲜明的理论主题,二是具有双向延伸的逻辑结构,三是体现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三化’特点。”[19]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认定,学界存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主题突出的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的认为应该是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的认为反映的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有的认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的认为主题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秦宣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进行考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文献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后,得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是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21]的结论。毫无疑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是成立的。
关于“双向延伸的逻辑结构”,其实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特点。一方面,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迄今170多年,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客观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过时,反而经过岁月的检验更加突显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国外不仅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坚持,而且还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在国内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前后双向延伸,本质上来讲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一种展现。另一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特征。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学问,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将会与变化着的时代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双向延伸其实质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既有理论的起源为支撑、历史的经验为底蕴,又有现实的根据为凭借、问题的导向为路径,还有使命的担当为指引、目标的激励为动力。这种双向延伸,构成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体系的纵向经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反映了不同时期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要求。“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紧扣中国实际、紧扣时代变化、紧扣人民大众的期盼,以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理论做出概述,非常好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结合在一起。”[19]其具体内涵上文已有所述。总之,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体系构建较为完整,已成雏形。
2.2.3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路径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合纵连横的世界格局,中国必然依循过去成功的发展思路,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动力,以图推动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向前发展。对于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路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几种思考。一是着眼于从历史的、经验的维度去思考。例如有学者建议,“在历史总结中确立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反思中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在面向未来中探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路径”[20]。二是突出实践维度去思考,以问题为导向探索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路径。例如有学者提出,“需要反思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需要立足实践,揭示当今时代、实践、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映当今人类实践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需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和解决当今时代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21]。三是以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思路推动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强调“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加强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对话、碰撞和交流,重视对世界其他国家先进文明成果的把握、吸收和借鉴,在解决全球性问题和推动全球治理中推进理论创新,积极构建自身话语体系和提高国际话语权等”[22]。
总体上看,21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研究重点各有不同。国内偏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国外偏重纯学术研究。二是研究层面不同。从国内来看,实用性研究较多,而基础性研究相对较少。三是研究视角不同,即习惯于从单一视角而不是整体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
2.3.1 国内外研究重点之间差异显著
从研究重点来看,国内偏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国外偏重纯学术性研究。迄今为止,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也有,甚至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一起构成了‘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版图”[5]。但是从总体来说,国外基于多方面原因,更为偏重于关注“学院式的马克思主义”“重建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治疗作用”[23]。在这方面,虽然国内学界亦有研究,但由于中国当代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发展问题。党的会议、党的文件及大量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专著、期刊文章等,仍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而展开的,因此,人们普遍关注的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3.2 应用型研究偏重于基础性研究
21世纪以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确立未来发展目标、方向、路径,成为中国党的领导集体、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继承、创新、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道路、文化的主要关注领域。包括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党的领袖在各种场合的讲话、形成的各种纲领、文件,专家学者在各种平台发表的研究成果,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各种创新与发展,无不围绕应用与发展而展开。相对而言,虽然亦有学者关注学理性研究,诸如《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取向和目标》《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深刻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德意志意识形态〉与MEGA文献研究》《从MEGA1到MEGA2:历史与逻辑》等方面的研究,但从内容上看,大多基于某个视角或某个截面,全面的、成体系的研究相对欠缺。
2.3.3 学科层面的研究视角较为单一
从学科视角看,当前研究还习惯于从某单一视角而不是整体性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受苏联影响,人们通常认为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构成,因此在中国也习惯将马克思主义分拆为对应的三大学科进行研究。进入21世纪,人们已经意识到如此分门别类的研究的局限与弊病,但如何从整体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仍然处于思考和尝试的阶段,成果并不是很多。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将是一个在国别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体系构建上体现理论和应用双向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方法上有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地看,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展现的是理论的创立和开拓,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突出的是对理论的接受、学习和运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则强调的是对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总体上,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将围绕“继承”和“发展”这两个主题词展开,核心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
进入21世纪,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代表的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不但大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实力和影响力,而且在社会生产和劳动效率表现出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国别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了参照和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国别化,强调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自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产生出符合本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国别化并不排斥社会主义国家的相互借鉴和发展经验、发展成果的共享。恰恰相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功实践,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联系和交往将会更加紧密和通畅。与此同时,也将吸引更多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非共产党人加大对社会主义中国展开研究的力度,加强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者之间、马克思主义者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交流和碰撞,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拥有活力的本质要求。21世纪的时代,社会生产方式、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等较19世纪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有了很大变化,也较20世纪的民族独立及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存在很大不同。加之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使科学技术上升成为第一生产力,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给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时代化的要求,包括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对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把握,对推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解答,社会主义实现超越资本主义的条件、路径的研判等。
马克思主义能不能最终成为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关键在于能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和运用。因此,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等领域反映出来,具体在指导思想、意识形态、思想作风、公德意识、文化习俗、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取得成果。特别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将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19世纪,马克思主义开始形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失败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学说。20世纪,马克思主义被运用于多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过前两个世纪170多年的发展与积淀,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创新发展。从学科分类来看,将划分为以基础性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和以应用性为标志的马克思主义,二者互为表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础性马克思主义偏重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学术的角度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功能、进程的科学体系,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时代性课题、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矛盾运动及其本质特征、发展趋势等,理论的核心着重探讨并理性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如何对待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运行规律,什么是共产主义等问题。应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具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具体国别实践而形成的国别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考在不同的国家如何开展和推进共产主义运动,为具体实践活动提供相适应的理论指引,主要回答面对不同国情和时代特征,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社会发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3.3.1 整体性研究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目前来看,整体性研究无论是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任务,还是研究遵循的原则、采取的研究方法等,均还处在摸索阶段。但最为重要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再囿于单一的学科分类、单一的审视视角和以学习和运用为主的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从创立到发展、实践的170多年的积淀为基础,以现代社会变迁和趋势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对象,这就极大地拓展了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可以预见,随着整体性研究的深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支撑和相互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社会变迁产生日益深刻影响的到来,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将会极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全面加深和把握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例如,在重新审视和揭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发展趋势、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指导和引领社会主义建设的前进方向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等。
3.3.2 实践创新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突出特征
在实践中凝练、在创新中发展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的突出特征。进入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不但能够极大地增强研究和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信心,而且还将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造实践的条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本身的发展既意味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时还意味着在理论上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其特殊性支撑。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及其研究者也在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特点研究、探索马克思主义,他们取得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也将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