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越 朱燕刚 王天鹰
医用耗材管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医院如何通过优化管理模式降低耗材管理费用,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当今医院管理领域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某三甲专科医院为例,通过分析医院耗材管理模式现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及其优势,为优化医用耗材管理提出建议。
耗材管理主要分为耗材库房管理的常规使用耗材,以及导管室二级库管理的高值耗材。
常规使用耗材由耗材库房进行管理,推行“零库存”管理理念,耗材库房不存储耗材。常规耗材管理采用经销模式,具体供应与使用流程:(1)临床科室通过院内物资系统在线申请耗材;(2)医院耗材库房电话通知各供应商送货;(3)供应商在约定时间将货物和发票一并送到医院;(4)耗材库房验收入库,并与供应商进行结算;(5)临床科室派卫生员前往耗材库房签字领用物资,耗材库房进行出库。
高值耗材具有价值大、直接作用于人体等特点,需要重点关注。因此,医院在导管室设立二级库,有库管专员在导管室库房负责高值耗材的验收入库和管理工作。其管理模式与常规耗材略有不同,主要区别是供应商直接将耗材送至导管室二级库,而出库工作由护士负责。货物实行代管结算,实际使用后再与供应商结算货款。
耗材采购由临床申请后,仓库再电话采购,对全院耗材需求和消耗缺乏整体管理;各科室领取耗材后,难以追踪耗材使用消耗的信息[1]。对耗材使用的核算是根据次月初生成的报表,是一种事后监督。对于高值耗材,虽然设立了二级库并由库管专员负责管理,但主要负责耗材入库和保存货物,难以实现对耗材的全程追溯管理。大部分工作需要依赖人员进行手工操作,整体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不高。
对于常规使用耗材,耗材到货验收即算入医院成本,而耗材库房看似“零库存”,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实现,只是将耗材仓库的库存转移到临床科室。这容易存在耗材物资在某个临床科室较多“囤货”而其他科室“缺货”的现象,客观上增加了医院成本。此外,因管理不善导致过期的已验收耗材,也要计入医院成本。
在现有耗材管理模式下,临床科室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服务患者还要关注耗材的使用情况,负责耗材申请、领用及管理等非医疗工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服务时间和质量。
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下,根据耗材的使用频次和价值大小,主要将耗材分为3种类别进行管理,即常规耗材、高值耗材和不常用耗材。
3.1.1 常规耗材采用SPD定数包管理。原模式下需要耗材库房负责的工作以及临床耗材申请领用等工作交给SPD中心库,耗材库房只负责对账结算,临床科室只负责耗材使用。具体流程:(1)SPD中心库事先与临床科室沟通好常规耗材的用量以及上限和下限;(2)SPD中心库负责与供应商联系采购,进行验收入库等工作;(3)SPD中心库将到货的耗材进行拆包并定量装包,包装上重新打上二维码,二维码中纪录商品名称、数量、规格、有效期等耗材基础信息;(4)由SPD中心库定量补充给临床科室,放入低值耗材智能柜中保存,并进行24小时监控,确保耗材安全;(5)临床科室拆包使用前使用手持PDA或者在低值耗材智能柜上扫码确认,将耗材消耗的信息传输至SPD中心库;(6)当低值耗材智能柜中的耗材存量接近定数包下限时,SPD中心库及时补货;(7)SPD中心库根据耗材消耗量存储一定数量的耗材,并根据耗材实际消耗情况采购补充。
3.1.2 高值耗材采用SPD智能柜管理。供应商送货时首先到SPD中心库扫描物资信息,生成智能标签贴在耗材包装上,方可把耗材放入科室高值耗材智能柜中。高值耗材智能柜运用RFID技术,实现自动识别。耗材使用流程:(1)护士使用时需刷卡开启智能柜,取出耗材;(2)智能柜根据贴在耗材表面的智能标签识别出被取出耗材的种类,系统自动记录取出耗材的人员工号、时间等信息;(3)护士在电脑上确认使用的耗材名称、数量等信息,电脑自动记录出库信息;(4)未使用的耗材可以继续放入柜中,电脑自动记录下未使用耗材的信息。对智能柜进行定期盘点,确保账实一致。
3.1.3 不常用耗材采用SPD申领模式。不常用耗材由于使用数量小、使用频率低,主要采用申领模式。与现有耗材管理模式相似,由临床科室申请,SPD中心库进行配送,并由临床科室签字确认领用。
3.1.4 SPD耗材监管方式。采用定数包与智能柜管理的耗材都由医院信息中心自主开发的对账程序进行电子对账。当临床科室扫码消耗定数包时,消耗信息发送给SPD中心库的同时会传输给对账系统。对于高值耗材,对账数据取自HIS系统以及SPD中心库的出库数据库。只有当SPD中心库的出库数据与医院的消耗信息匹配成功时,SPD中心库才可以根据对账成功的对账单开具发票至医院,医院进行费用支付。对于有出入的对账单,由双方一起进行核对。对账不通过时不得开具发票结算。
实行耗材SPD管理不仅保障了耗材及时准确供应,而且能够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控制成本[2],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3.2.1 提高信息化水平,助力精细化管理。高值耗材智能柜、低值耗材智能柜、条码扫描等设备和技术的运用显著提高了医院智能化管理水平。特别是高值耗材智能柜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运用,实现了高值医用耗材的全程可追溯。二维码和条码技术的运用,在保证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也保证了医院的信息安全,有助于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
3.2.2 降低医院成本,实现管控降耗。SPD定数包管理方式下,中心库主动帮助临床管理耗材用量,不仅解决了临床“囤货”问题,真正实现了耗材使用“零库存”,而且将耗材统一为“代管”模式,只有拆包使用后成本才属于医院。高值耗材由高值耗材智能柜进行管理,有效控制了医院耗材人力成本,实现高值耗材全程可追溯。对于医院来说,实现SPD管理后,医院主要负责监管以及与SPD服务公司进行账务核对工作,节省了大量的管理成本。
3.2.3 重新安排职责,实现人员专业化。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下,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通过实施医用耗材SPD管理,将医用耗材配送管理工作交由SPD服务公司负责,有效缓解了医院在管理、成本、效率上的压力,将临床医护人员从传统的医用耗材库存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从而将精力聚焦在医疗、护理服务上,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医用耗材SPD管理模式刚刚兴起,能否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结合医院实际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根据SPD整体流程,完善相关细节。此外,还需要界定好SPD服务公司与医院的责任范围,明确SPD服务公司的服务内容,以及信息化建设、质量控制方案、应急方案、服务响应时间、结算方式和医院的监管方式等细节。
SPD管理模式以各项信息技术为基础,例如智能柜、RFID技术等。RFID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医院控制成本,实现耗材全程可追溯,提高工作效率[3]。但往往SPD服务公司有自己的一套信息系统,而医院也有正在使用的HIS系统、物资系统等,这就需要提前做好基础建设,完成信息系统对接。如果缺少了信息系统的支撑,实施SPD管理往往会增加工作量。
实施医用耗材SPD管理后,医院主要承担耗材管理监督者的角色。目前,监管的主要方式是将医院耗材使用记录与SPD服务公司出库记录形成对账单进行核对。自动化的对账方式解决了人工对账繁琐、容易出错等问题,但需要保证对账系统的稳定和准确,医院要掌握开发对账系统的主动权。医院需要派专人进行账单再次核对工作,确保发票与通过对账的对账单一致。尤其是高值耗材,具有单价高、价值大的特点,更需要加强数据核对。
SPD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阻力。临床原有操作模式需要转变为全新的模式,在逐步上线的过程中会出现新旧模式并存的情况,而且医院耗材管理的部分工作内容需要移交至SPD中心库,容易出现混乱和职工不理解。因此,为保证SPD项目的有序推进,需要及时做好宣传工作,并且在科室试点耗材上线后,后续耗材要及时上线,以实际操作中便捷化的体验,争取到本院职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