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艺”到“记忆”:非遗视角下泉港延绳钓的传承与保护
——以柯厝村为例

2019-01-19 10:56唐伟杰饶炜红胡文曦刘飞翔
台湾农业探索 2019年3期
关键词:渔民技艺海洋

唐伟杰,陈 晖,饶炜红,胡文曦,高 洁,刘飞翔,王 晓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1 研究背景

1.1 延绳钓的概念

延绳钓是以维持生计为主要目的,凭借祖辈传授与渔民自身积攒的出海经验,利用鱼线钓钩等工具进行渔业生产的一种古老的海洋捕捞作业形式。在延绳钓作业中,通常将放置在竹筐内的若干条干线抛入海中,每条干线上隔一定距离系有支线,支线上固定有钓钩与浮标,钓钩上置有鱼饵,悬挂浮标的鱼饵在一定深度的海水里诱引水中的鱼类上钩,从而达到捕捞的目的[1]。

延绳钓与其他海洋捕捞作业形式不同,钓“大”不钓“小”、四季皆可渔的特点令其极具生态性与经济性。一方面,延绳钓的钓钩是普通游钓业钓钩的3倍,在捕捞作业中,幼鱼无法吞入如此硕大的钓钩,而体大口宽的大鱼往往成为诱捕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过度捕捞对渔业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保证幼鱼资源得以生长,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对大型经济鱼类进行诱捕,可提高渔民的经济效益,同时“钓‘大’不钓‘小’”的特性又使延绳钓不受休渔期的限制,实现四季可渔,延长了渔民的获利周期。

1.2 延绳钓的文化传承价值

延绳钓作为福建省主要的传统海洋捕捞形式之一,源起于闽南地区,据相关史料显示,500多年前在福建省惠安崇武地区就有以钓具捕获带鱼的珍贵文字记载[2],后传入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在传统小农社会里,延绳钓以其成本低、产出效益高的优势被渔民所广泛使用。又因其极具生态科学价值,作为一种在闽南沿海地区延续了几百年的渔法,凭借“不竭泽而渔、取之有度”的生态理念与高效获取海洋资源的技艺方式,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经济性。保存和延续这种渔业生产,是研究我国古代海洋文明的重要依据,对传承和弘扬海洋文明精神及构建海洋生态建设理念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关于延绳钓技艺传承与保护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前,在浙江省玉环坎门地区,已将鳗鱼延绳钓技法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厦门思明区也已经着手申请延绳钓非遗项目。

1.3 研究对象的选取

作为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最佳生态环保的渔业捕捞方式之一,关于延绳钓的研究虽然不在少数,但多数研究聚焦于其渔获性能、渔法渔具及与之相配套的渔船技术、渔场分布、渔获水层等数据因子分析[4],而对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所进行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研究选取了泉港海域的柯厝村作为研究对象,对延绳钓的文化传承与保护进行探讨。

泉港海域处在浅海大陆架上,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营养物质丰富,为鱼类繁殖生长提供充足饵料,是鱼类洄游产卵的重要基地。一些经济鱼类习惯藏于珊瑚及海底岩石中,好动和喜穴居,溯水能力强,一般的渔网捕捞很难奏效。延绳钓相较于其他海洋捕捞作业类型而言,成本较为低下,且产出效益高,十分契合泉港沿海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这一优良的捕捞技艺就此被沿用下来,成为其一大海洋捕捞特色。柯厝村邻近泉港海域,自古以捕鱼作业为生。在柯厝村中,目前存有250多户渔民,且全部采用传统延绳钓的捕捞形式,是目前泉港地区延绳钓使用率最高、保存原貌最完好的村落。近年来,伴随着捕捞业技术的改进、渔具渔法的革新,以及从业人口的老龄化,延绳钓陷入了后继无人的尴尬窘境,现仅在泉港柯厝村一带得以所见。特别是2017年以来泉港的大规模征迁项目,更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延绳钓作为先民几百年来智慧的结晶,除了传统的生计维护功能,其含有的文化象征符号显得更为珍贵。如何传承与保护这一珍贵的传统技艺,使其不在多年后成为回忆,并解决好征迁后渔民的生计转换问题,成为当前泉港区面临的一道亟须解决的难题。

2 新时代背景下延绳钓技艺功能转变的必要性

2.1 征迁地渔民生计模式转换的需要

柯厝村以其优良的近海地理位置因素成为泉港延绳钓技艺保存最完整的村落。然而近年来,随着泉港石化产业体量的逐步扩大,石化园区“厂村混杂”的历史问题受到人们关注,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石化产能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围绕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村庄进行征迁,再建安置区成为泉港区解决“厂村混杂”问题的主要措施。2017年3月,泉港区全面启动泉港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征迁项目,将以石化园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550 m内的范围纳入征迁计划,涉及3个镇17个村,拟拆迁总量超570万m2。调研地柯厝村距石化园区的直线距离不足200 m,自然被纳入征迁范围。

在征迁安置的过渡期间,许多被征迁户面临失业、就业难等问题,而对于近海的柯厝村渔民来说,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柯厝村有200多户渔民长期从事延绳钓作业,而征迁过后面临搬离海域,谋生不便,甚至弃渔转行的局面。对于渔民的生活来说,失去了原本尚为稳定的生活来源,家中大多数面临入不敷出的窘况。而这时若政府毫无作为,势必引起民众的不满,加大征迁难度。

此时,若将传统延绳钓技艺与文旅泉港战略相结合,合理引导沿海渔民转产转业,不失为解决征迁地渔民生计模式转化的一大措施。发展延绳钓旅游产业,必然需要各种船只载送服务,同时也需要相应的人员服务,渔民可以为延绳钓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出租渔船等经济服务活动,这些将极大地提高渔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征迁过渡期乃至过渡后的生活状况,使渔民能真正参与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当中[5],真正感受到泉港区的发展成果,真正地实现生计模式的转化。

2.2 海丝战略先行示范区构建的需要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两条线路,其中以南海航线为中心。南海航线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泉州是其起点之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要拓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更要加强同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彼此间的人文融合发展。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示范区,泉州发展更应该注重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延绳钓传统技艺作为千百年来闽东南地区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应该在文化交流中“走出去”,开展海钓文化技艺之间的交流,在与周边国家不同的海洋文化的碰撞中得到完善,成为泉州及泉港对外宣传的名片之一,展示闽南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2.3 助力乡村振兴文旅泉港战略实施的需要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当前大势所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不仅大大拓展了各自的发展空间,而且促进了旅游产业内在文化价值的提升,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旅游品牌的传播[6]。文化旅游已然成为旅游者推崇的风尚。泉港拥有的海洋文化元素无疑是最具有潜力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要素,同时也是泉港打造“海丝之光”文旅品牌的灵魂。通过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战略,营造契合当地的民俗风情,使延绳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生存的土壤和延续的机遇。

3 从“技艺”到“记忆”过程的转变困境

3.1 延绳钓技艺传承后继无人

3.1.1 村庄空心化与老龄化问题严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城乡二元化差距的拉大,多数农村中的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谋求更高的工资,这成为当下持续不消的热潮。在调查地柯厝村,这种情况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在柯厝村仅有的200多户渔民中,从事延绳钓作业的人口年龄多在35岁以上,40~60岁年龄阶段的渔民占到从业人口的80%。且传统延绳钓技术多掌握在老年人手中,而由于老年人缺乏足够的沟通与行动能力,加上村庄青壮年人口大量外出务工或求学,一方面使得延绳钓技艺传承出现断裂,无法得到广泛的普及;另一方面加剧了村庄空心化的程度,同时也造成了延绳钓从业人口结构的失衡。泉港延绳钓作为一种重人力、重技术的海洋捕捞作业形式,所需的从业人才须为青壮年,而人才的流失使得这一传统技艺面临无以为继的尴尬窘地。

3.1.2 泉港安控区征迁 泉港在泉州市范围内首推房票安置新模式,被征迁户需要前往市区购置商品房,其每人1810元的房票奖励金才能生效。泉港市区地处泉港下游,距离海洋较远。渔民由沿海搬离至市区后,意味着将不能再从事传统的延绳钓捕捞。一方面,渔船无合适的港口停放,商品房寸土寸金,价格昂贵,并无合适的地方放置渔具及海产品;另一方面,延绳钓作业需要严格按照潮汐和天气变化来及时作出调整,而搬至市区之后,距离海港遥远,渔民显然无充足时间来对这一系列变化作出反应。在这一情况下,渔民面临着生计转换的需要,难以再从事延绳钓捕捞,这也直接导致了延绳钓技艺的失传。

3.2 村庄文化价值意识的避重就轻

泉港地处闽南地区,宗族与宗教文化渗透于每个村庄的每一寸肌理。不同姓氏的祖厝拥有自己的特色和历史渊源,同时,境内庙宇林立,光是一个村庄内部就有四五座神庙。笔者在访谈中与柯厝当地渔民谈及延绳钓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观点并未引起渔民的认同。在调研期间发放的100份问卷中,结果显示,68%的受调查者认为延绳钓作业是谋生的手段,仅起到“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实用功能。提起村庄文化时,受访者更多的是往宗祠文化及民间信仰方向展开,偶然涉及延绳钓的也是出海的渔家会在家里供奉圣母娘娘(泉港民间流传的保护海面安全的神),更甚者对延绳钓几乎绝口不提。作为泉港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海洋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延绳钓技艺,在其从业者眼中并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多数渔民并未认识到蕴含其中的文化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延绳钓文化价值的开发与利用。

3.3 现代海洋捕捞技术的革新对延绳钓技艺的冲击

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着渔船机动化和渔具材料纤化的改造,福建省渔法革新高潮凸显。灯围、拖网等新型渔法的出现[7],给闽南地区的延绳钓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1978年泉州市钓船1054艘,产量12251 t,占海洋捕捞产量的23.45%;1986年下降到65艘,产量16617 t,占13.06%;1991年640艘,产量13871 t,仅占6.6%[8]。14年间,泉州市海钓业占海洋捕捞产量的比重下降了约16.85%,且呈现不断下滑趋势。

大量的现代化捕鱼机器投入生产使用,大幅度地提高了渔民的劳动生产率、作业单位渔船年产量及年产值,为渔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9]。泉港延绳钓虽然所需成本较低,但其劳动生产率低下,且对渔民自身素质和技术要求高,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渔民;而现代化渔法购买捕鱼机器的成本虽高,但省人力且操作简单,单位渔船产量和产值高。不论是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现代渔法带来的经济利益相对于传统延绳钓均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泉港延绳钓捕捞技艺逐渐被多数渔民所放弃,现仅在柯厝一带近海地区得以所见,这一局面使得其慢慢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而丧失了其原先的实用价值,使得其前途可忧。

4 延绳钓传承与保护的发展对策

4.1 打造泉港延绳钓文化品牌

泉港延绳钓作为当地渔民几百年来的智慧文化结晶,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对泉港延绳钓的定位不应只停留在传统的生计维护功能上,更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注入新的时代力量,挖掘出蕴含其中的文化艺术价值。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发展困境,必须坚持“四个‘以’和一个组织”的发展思路,助力泉港延绳钓文化品牌建设。

4.1.1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传承载体 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规范保护传统延绳钓技艺的健康发展与传承,同时提高泉港延绳钓的知名度。在器材用具上,传统延绳钓对鱼线钓钩的质地、硬度、锋利程度都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在捕捞技术上,传统的延绳钓捕捞作业时要求船员熟练掌握操作要领以确定下钓位置、放钓、起钓。随着时代与渔业捕捞技术的进步,这种采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播技术与经验的传统技艺濒临灭绝,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保护与传承这一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

4.1.2 以数字媒体作为品牌塑造的助力媒介 以数字媒体为介助力品牌打造,借助微信或者微博平台发布资讯和文章助力品牌打造,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影响力。当下数字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相比传统媒体而言有着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具有受众多、范围广、传播快的特点。在媒体宣传中,嵌入延绳钓旅游指南、景点介绍、旅游动态信息、旅游产品推荐和反馈信息等内容,使游客可以获取不同层次的旅游信息,进行旅游产品比较和旅行决策。通过用户最大限度的浏览、转发、评论,实现最大限度营销产品宣传效果。

4.1.3 以纪录片作为宣传发力的焦点 结合闽南文化特色,以延绳钓基地、民俗风情、历史传说、泉港当地风景、特色小吃为元素拍摄纪录片,在泉港最具特色的夏、秋两季,选取延绳钓保留最完整的柯厝村海域进行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拍摄,系统地展现延绳钓的发展魅力与历史韵味。以纪录片作为宣传发力的焦点,全面系统地展现泉港延绳钓基地建设布局,再现延绳钓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发展魅力。

4.1.4 以文化馆建设打造品质服务 以文化馆建设打造品质服务,设立延绳钓文化馆普及相关知识,将珍贵的延绳钓钓具及相关材料予以展示,令游客充分了解海洋传统海洋文明的独特魅力。中国的垂钓文化历史悠久,但延绳钓技术的普及却仅限于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少有耳闻,同时其在沿海地区的传播环境还在进一步恶化。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不少泉港市区的居民对延绳钓一无所知。因此,设立延绳钓文化馆,对不少慕名而来体验延绳钓休闲娱乐活动的外地旅客或不从事延绳钓的当地市民而言十分必要。文化馆中除了要设立相关的钓具展示区,还应划定一块区域用于普及延绳钓休闲体验知识。一次收获颇丰的延绳钓作业,除了与船员的娴熟技术和合作分工紧密相连,还受制于各种自然因素条件。因此,掌握海洋中各种鱼类生活的海域环境形态,了解其生活习性、季节与气候因素、洋流等知识显得尤为必要。另外,在延绳钓休闲体验中,还应注意增设随身携带急用药、常用药,以及被礁石、鱼鳃划伤的相关事项的宣传。体验活动结束后,需督促体验者牢记把塑料袋、瓶子等生活垃圾打包随身带走。这些海洋知识及旅游要点都需由文化馆为主体来进行传播。

4.1.5 一个组织:建立延绳钓传承保护组织 集中精力建立专门从事延绳钓技艺传承的保护组织,号召从事延绳钓作业经验丰富且有志于传承保护延绳钓技艺的渔民,对其进行传统延绳钓技艺规范化讲解宣传的开班模式教学和培训,将这种技艺宣传给更多有志于从事延绳钓捕捞及感兴趣延绳钓休闲体验的人群。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渔民,在后续延绳钓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和文化馆建设,以及延绳钓知识普及中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不仅能推进被征迁地渔民生计模式的转换,解决渔民再就业问题,而且有利于泉港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其率先建成产城融合示范新区作出贡献。

4.2 传统捕捞技艺与旅游业进行产业结合

4.2.1 以“文旅泉港”为宗旨打造延绳钓体验旅游基地 嵌入泉港特色元素,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规划建设。致力于打造“钓、吃、住、行、游、娱、购”配套成片的旅游服务体系,推出“船钓”“矶钓”等活动,逐步形成以延绳钓、海珍品养殖观光为主题的休闲度假园区,力求发展成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鱼类资源丰富的延绳钓基地,成为延绳钓爱好者的天堂。

4.2.2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交通条件是旅游发展的命脉。在延绳钓旅游发展初期,为得到更好的宣传口碑和旅行体验,与各大旅游平台联合推出优惠出行方案,设计便利的交通路线,使用专门接送的旅行大巴,有利于吸引旅客群体和扩大宣传效应。在服务设施上,经由相关专家考察,根据基地地理数据配备若干标准化延绳钓船舶和专业延绳钓钓位。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设立客服咨询中心、渔具租售商品中心、接待室等配套服务设施,配备专业的延绳钓船长及导钓服务人员。

4.2.3 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协调 政府应健全延绳钓基地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监督和及时反馈机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相关规程[10];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职能,政府要设立专门的管理协调机构,理顺管理体制,配备专门延绳钓基地建设管理人员,协调因接待设施不足及服务质量不佳等因素带来的问题,解决好“谁来监管,怎么监管”的问题。

4.2.4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服务市场 政府在延绳钓技术的保护上处于主导地位,在一些人员的组织协调、相关机构设置和规则的制定上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但长此以往,政府可能会在财政支出和人员调配上面临巨大压力。因此,要建立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共同推进延绳钓的传承与保护。可以利用一些社会资本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充足的资金和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等优势进入延绳钓的旅游开发市场,完善旅游业与传统延绳钓相结合的产业链,孵化出契合海洋文明精神的延绳钓乃至整个文旅泉港的文化衍生品,进一步扩大传播影响力。当然,政府需要制定好相关的市场准入机制,适当放权给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社会资本有利可图的同时又能起到传承与保护延绳钓的作用,实现双赢。

5 结语

泉港延绳钓是闽南沿海地区人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蕴含人类对自然资源取之有度,用之有道的智慧,其充分诠释着“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真谛,是我国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泉港地区完好地保存了这一传统技艺的原貌。在当前泉港征迁进程日益推进的情况下,保护和传承好珍贵的延绳钓非物质文化遗产势在必行。将这一实用的传统技艺转变为象征性的文化价值符号,促使其从“技艺”走向“记忆”的功能转变;将其与旅游业相融合,不仅可以解决泉港地区渔民生计模式转化和就业难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促进泉港产业结构的优化。

猜你喜欢
渔民技艺海洋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