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发员
(云南省图书馆 云南昆明 650031)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1]。不可否认的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是贫困的“洼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5年12月,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也指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脱贫攻坚大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2]
多年扶贫的实践表明,随着扶贫开发向纵深推进,经济扶贫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文化扶贫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不能把扶贫项目、资金、政策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能力,不重视扶贫开发中人和文化的内在作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贫困问题。2014—2015年,笔者以扶贫工作队员的身份被下派至滇西北的永胜县驻村从事文化扶贫工作。期间,深入永胜县六德彝族傈僳族乡他留人村寨开展田野调查,并协助实施他留人文化精准帮扶项目,亲眼见证一个人口不足5 000人的支系民族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留人,自称“他鲁苏”,意为外路人,主要聚居在滇西北的永胜县六德彝族傈僳族乡的他留山(营山、玉水和双河村)上。1956年民族识别为彝族支系。他留人信仰族群崇拜,即祭祀“洪武调卫”来的开基先祖360户伍。在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他留人创造了神秘而独特的他留文化。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留人长期以来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他留文化更是一块亟待被开垦保护的“处女地”。在全国上下聚焦脱贫攻坚的背景下,文章以他留人为个案探讨民族贫困地区文化精准扶贫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殊价值。一方面,可进一步丰富扶贫开发的内容和手段,助力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目标实现;另一方面,有助于在民族贫困地区扶贫工作中挖掘和开发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让沉睡的文化资源活起来,以提升民族群众文化自觉自信,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再一方面,文化精准扶贫的实践及典型经验做法,可为其他民族贫困地区依托民族文化资源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提供参考借鉴。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口号,后来又在云南、贵州等地考察时强调精准扶贫,并明确提出了“六个精准”的扶贫要求,为国家扶贫开发定了总基调,标志着我国国家扶贫开发进入了精准扶贫的新时期。作为扶贫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文化扶贫同样也贵在精准、重在精准。精准扶贫与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扶贫有着根本区别,它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贫困地区环境及贫困人口,进行精确识别、精准帮扶的治贫模式。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是前提,精准帮扶是关键。文化精准扶贫是改变贫困人口文化生活条件、文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的过程[3]。文化精准扶贫,就是要在对贫困地区文化资源禀赋、贫困群众真实文化需求等进行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以文化扶贫需求为导向,提高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的精准度,进而改善贫困地区落后的文化生态环境,促进贫困人口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一词,此后,“供给侧改革”成为了我国经济领域最热门的词汇,也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供给侧改革全称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其实质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4]。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熊召政提出“供给侧改革,同样适用于文化领域改革与开放”的观点。
事实上,除经济和文化产业领域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之外,我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面临更严重的供给不足、需求不足和供需错位等三大基本问题[5]。可以说,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受益于经济领域的理论启发,也是敢于正视文化领域现实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文化领域供给端供给缺位、供给不足、无效供给等日渐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上的一次理论创新。用供给侧改革思维推进文化精准扶贫,就是要将供给的有效性与扶贫的精准性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文化精准扶贫提供动力,以精准扶贫为手段落实文化供给侧改革任务,在对民族贫困地区文化资源禀赋、群众真实文化需求等进行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予以精准施策、扩大有效供给,进而确保文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端入手,解决供需错位,以提高扶贫的精准度,进而把文化扶贫扶到根上、扶在点上。当前开展文化精准扶贫,首要任务便是精准识别和把握文化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瓶颈因素。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他留人文化精准扶贫面临的主要瓶颈因素,也主要是供给侧问题和结构性问题,以及随之带来的一系列文化生态环境等问题。
他留人聚居区文化领域的供给侧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不力和人口文化素质提升投入不足三个方面。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2012年文化行政部门定点他留山开展文化扶贫之前,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他留民俗广场、民俗博物馆、民族文化传习所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片空白。公共文化产品及服务方面:一是除图书、广播、电视外,针对他留人聚居区的戏曲、影视、科普、网络信息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等公共文化产品,以及文艺培训服务等供给不力;二是对别具特色的他留古碑林、古建筑、古石刻等民族历史文物,以及他留人火草织布、铎系唱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人口文化素质方面:一是他留人聚居区3个行政村近5 000人口的民族村落没有建立一所幼儿园;二是村小校园建筑环境及硬件设施有所改善,但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且队伍不稳定;三是对村中留守劳动力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四是对村中具备一定特长,尤其是懂民族歌舞乐器、会刺绣织衣、懂宗教仪式的民族人才缺乏专业化的提升培训,以及对他们的特殊技艺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在笔者初到他留山时,对“他留三姐妹”(他留人歌舞组合)的歌喉啧啧称道,她们却一个劲地叹到:“唉!要是接受专业学习过,说不定我们姐妹仨也成为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了。”
他留人聚居区文化领域的结构性问题,集中地表现为供给中政府主导,注重完成“硬性”建设指标,忽视群众“软性”真实需求,造成供需错位、结构失衡和服务的低效。
供需错位方面,以“农家书屋”为例,他留人聚居的营山、玉水和双河村,2014年均完成了建设任务,但运营中却存在着书屋无专人管理、书刊无人借阅的现象,文化惠民事与愿违,沦为了无效供给。这在笔者对村委会负责人和部分村民的访谈中也得到印证。笔者问其中一名村委会负责人,书屋设在这不方便村民使用。他回答道:“这有什么办法,上面有要求,我们只有把屋子腾出来,把书摆进去。”“书上那么多灰还乱,上面来检查怎么办?”“上面来检查嘛,乡里会提前通知的。”笔者到农户家时,又问过一位上过小学年近60岁的兰姓村民,农闲时大家会去书屋看书吗?他回答道:“很少有人去,刚开始时我去过几次,但后来去时办事处(指村委会)门都是关着的,就没有去了。”
结构失衡方面,2012年以前,他留人聚居的营山、玉水和双河村,文化领域的供给主要是农家书屋书刊资源的供给。除书刊供给外,送戏下乡、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科普讲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因交通闭塞、居住分散、人均服务成本高等原因,成为了公共文化服务难以到达的“最后一公里”。此外,他留人迫切需求的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才队伍培训、文物遗迹保护、文化资源开发、文化品牌打造等特色文化服务缺乏相应供给。
服务低效方面,以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行政村建设的“农民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分校”(以下简称“农文网培分校”)为例,2014年已完成电子阅览室建设,但因后期配套保障乏力、运行效率低下,使得农文网培分校没能取得“拓展服务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转变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服务效果。
文化扶贫涉及自然、历史、地理、交通、人口、经济、制度、传统等在内的一系列文化生态问题。文化扶贫就是用文化的手段打破贫困地区文化生态原有的封闭与消极平衡。贫困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交通条件阻碍了与外界的文化信息交流,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文化空间和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6]。在他留山,文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又集中表现为:一是维持脆弱生产与消费平衡的、贫而安贫的贫困性思维特质。可以说,“养鸡为吃盐,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背粮下山换壶酒,喝上小酒哼起歌,皇帝老子不如我”是部分他留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二是长期以来的救济式输血扶贫造成的扶贫惯性认知偏差。一方面,因文化扶贫的成效不像经济扶贫一样明显,容易造成对文化扶贫的忽视,甚至认为贫困地区迫切需要的是经济项目帮扶而不是文化;另一方面,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下的贫困群众更注重输血式的物质帮扶所带来的眼前实惠,而忽视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的长期改造。
我国广大民族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居民消费能力弱、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六德乡他留人聚居区也不例外。为此,加大公共投入、补文化短板[7]、扩大有效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根本前提和先决条件。扩大有效供给离不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等一系列精准扶贫程序。
4.1.1 精准识别
精准识别是文化精准扶贫的基本前提,通过精准识别才能提高文化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这里不仅指对他留贫困群众进行精准识别,还包括对他留人民族文化资源禀赋、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进行精准识别。经识别,他留人文化资源禀赋主要有:以“四合五天井”为典型特征的他留民居;以火草麻布衣为代表的他留服饰;以“他留三宝”他留梨、他留粑粑、他留乌骨鸡为代表的他留饮食;以“青春棚”“过七关”为主要特征的他留奇异婚恋习俗;以铎系唱经为代表的民族宗教信仰;以“他留粑粑节”为代表的民族节日;以他留碑林、他留古城堡、他留大德寺为代表的民族历史遗迹,等等。这些别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复制性,是开展他留人文化精准扶贫最为宝贵的资源。他留人致贫原因主要是: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思想观念落后、民族文化资源长期得不到挖掘开发。他留人帮扶需求主要是:保护性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联姻和他留人的脱贫致富梦。
4.1.2 精准帮扶
精准帮扶是文化精准扶贫的核心,通过精准帮扶才能提高文化扶贫的生态适应性和脱贫成效。这里指在对他留人民族文化资源禀赋进行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成因、帮扶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供给措施进行精准帮扶。一是,夯实文化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例如,通过修路、供水、搭桥、拉网,以及建设他留民俗文化博物馆、改扩建他留民俗广场等,逐步改善他留人聚居区硬件环境。二是,抢救性保护他留人民族文化遗产。例如,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营盘村墓群他留大德寺进行抢救性修缮;把营山小学打造成为他留文化传习学校,将他留人民族民间文化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承担起保护传承他留优秀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三是,开展文化资源宣传,提升他留文化知名度。例如,打造大型民族情景歌舞剧《他留人》,并在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上精彩演出;拍摄专题片《他留山的呼唤》和微电影《神秘的他留人》;创作他留音乐,绘制他留人叙事史诗传说画等。四是,加大人力资源建设投入,提升文化人才综合素质。例如,设立六德乡励志奖助学基金;依托农文网培分校开展农业种养殖技术和文化演艺人才培训。五是,开发他留人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例如,按照“一山、一村、一品、一馆”的思路,打造他留文化生态产业示范园区①,科学种植他留梨、他留水稻,科学养殖他留乌骨鸡,并以他留粑粑节、他留梨花节为媒,开展民族歌舞、民族风情、民族技艺表演,展示他留服饰、民间文化、民俗风情,推出他留饮食产品和他留民族工艺品,打造他留人特色文化品牌。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方式,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四十九条也规定:国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提供公共文化服务[9]。在六德乡他留人的文化扶贫实践中,一方面,组织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文化惠民活动,直接送戏到他留山,丰富他留群众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的形式,由永胜县文化局与他留文化公司签约,对他留民俗文化博物馆、他留山古墓群、实景演出场地、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进行公司化管理,这不仅解决了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问题,还有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效;再一方面,依托并扶持他留文化公司,全面推进“公司+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他留三宝”农特产品,进一步提升他留乌骨鸡的品牌效益,让他留人聚居区村村受益,他留人户户得实惠。
实际上,无论是供给主体、供给手段等供给方式的创新,归根结底都要作用于人,都要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内生发展能力。在具体实践中,每个文化扶贫项目实施前都要进行充分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这是文化精准扶贫精准识别的内在要求,也是尊重他留人文化主体地位及文化权利的基本前提;项目实施中更是注重培育和提高他留人的参与意识,通过“自家活计自家干”的方式,既保证了项目质量,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项目实施后取得的成效如何,要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并由当地政府进行考核,避免了扶贫单位在扶贫工作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扶贫供给方式,在文化扶贫项目选择、实施、监督、评估等各个环节,充分保障了他留人对文化扶贫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在提高扶贫精准性、实效性和化解供需错位矛盾的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留人的文化自觉自信意识,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发展能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虽然在供给端,但着眼点更应该在需求端,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用需求拉动供给,用新需求、高标准需求倒逼供给创新[10],实现供给与需求的良性互动,进而让消费者有更加自由、更加个性、更加多样和更加满意的选择。而对于贫困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存量,应通过以保护性开发、创新性转换,将文化资源转化为适应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进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扶贫供需契合度[11]。在保护性开发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和引导消费需求方面,也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通过信贷支持积极扶持丽江他留文化公司,并重点在文化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市场销售、演艺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引导支持。当前,已按照消费者“需求菜单”,初步开发出他留风情文化及他留碑林、古城堡旅游,他留梯田观光,以及他留文化声像图书资料、他留民族服饰、他留乌骨鸡等特色文化产品。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他留人盛大节日“他留粑粑节”时,邀请各类商家进驻他留山,形成文化商贸一条街,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另外,还尝试“互联网+”销售模式,利用“惠滇宝”、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他留文化产品及服务的销售。
“十三五”时期,打好文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民族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上述以个人文化扶贫工作经历为基本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供给侧改革思维和精准扶贫手段,探讨了云南文化行政部门对彝族支系他留人开展的文化精准扶贫实践及宝贵经验,以期为我国政府在其他民族贫困地区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参考和思路启发。
注释:
① 以上项目及数据来源于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永胜县六德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