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中医药学校图书馆,广东 江门 529000)
近年来,不少地区大力推进图书服务联盟的建设,通过整合不同类型、不同系统图书馆的资源,有效地提升地区公共图书服务体系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建设跨系统图书服务联盟的必要性以及目前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项目的实践,对如何开展跨系统图书馆服务联盟建设进行了阐述,为图书馆界进行相关联盟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不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基础比较薄弱,整体发展水平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状态,无论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方面,还是在文献资源配置、服务水平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单纯依靠公共财政投入和公共图书馆自身资源无法在短时间内补齐公共图书服务存在的短板。因此,需要创新公共图书服务供给模式,让更多来自图书馆行业外部力量以及原先不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责的高校图书馆、科研系统图书馆以及行业图书馆加入到地区性的跨系统的图书服务联盟建设上来,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政府出台的有关法律和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建设。如:《公共图书馆法》第十三条提出“公共图书服务网络建设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公共文化保障法》《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高校图书馆工作规程》以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相关文件等都从法律政策的层面鼓励包括高校图书馆、行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图书服务的建设。
近年来,各地大力建设公共图书服务网络,但由于市、县两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覆盖范围有限,乡镇图书馆和社区(村)图书馆发展资源和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难以覆盖到基层,特别是城乡之间差距十分明显。因些,需要建立多层级、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通过整合成员馆文献资源、场馆设备等服务资源,借助各级各类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休、个人等社会力量,有效扩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影响范围和受众人数。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成员馆不但分布在城乡各个地方,而且在各行各业设有服务点,为公众提供了就近阅读的便捷服务,有效保障了公民利用图书馆服务设备和参与相关阅读活动的权力,充分体现了公共图书服务便利性、普惠性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公共获取知识渠道越来越丰富,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服务的模式和手段,提高服务效能以满足社会公共的需要。建立跨系统图书馆联盟,让不同系统的图书馆相互借鉴服务观念和管理模式,有利于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合作和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服务创新,提升整体服务效能。特别是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中,实现了高校图书馆资源“校内循环”向“社会循环”的转变。在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未能满足公众需求的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利用优质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开展校外服务,是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一种补充。
建立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成员馆之间资源的统一建设和调配,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地区图书服务供给的总量,但有关图书馆法律和规范都是鼓励而不是强制其他系统的图书馆参与公共图书服务网络的建设。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行业图书馆等成员馆的经费划拨、人员归属、业务开展分别由不同的主管部门和社会机构进行管理,这些成员馆根据政府相关的文件或者相互之间的协议开展图书通借通还或馆际互借、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联合组织读者活动。与总分馆模式相比较,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是一种结构相对松散的馆际协作模式,内部条块分割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人力资源、文献资源、设施设备难以实现统一管理调配,造成资源重复建设和资金投入浪费。
跨系统图书馆联盟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文件或者自行签订的合作协议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成员馆之间开展文献资源共享需要解决技术和管理的障碍。如成员馆之间要实现“通借通还”不但要解决技术平台兼容性、图书条码号重复等技术问题,还要解决资产归属、借阅规则和服务标准不统一的管理问题。因此,除了通过升级图书馆管理平台或数据接口的方式实现书目数据、读者数据以及借阅数据的对接外,还要制定和完善“通借通还”相关管理规则,从制度和机制方面为“通借通还”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由于不同类型的成员馆在联盟中承担的角色和义务各不相同,部分成员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对于参于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建设和服务的积极性不高。高校图书馆、行业图书馆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必然增加其管理和运作的成本,但上级主管部门不会额外划拨资金用于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部分资源丰富和服务能力较好的图书馆在共建共享过程中,付出更多的资源成本和管理成本,如果无法获得适当的补偿,将会直接影响这些图书馆的参与积极性。高校图书馆作为地区范围内文献资源最丰富的文献情报机构,在联盟中作用主要是负责资源和服务的“输出”,很少“输入”其他成员馆的资源和服务。高校图书馆一方面顾虑校外读者进入高校图书馆后与学校的师生争夺图书馆的有限资源和服务;另一方面担心大量的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会对教学秩序和校园管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增加校园管理的成本。很多高校图书馆认为加入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纯粹是在做“亏本生意”,投入和回报是完会不对等,这就削弱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图书馆联盟建设的积极性,不少高校图书馆参于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建设纯粹为了响应政府文件和上级指示[1]。
2016年初,广东省江门市启动了地区性跨系统图书服务联盟项目——“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作为江门市“五邑城乡四级公共文化建设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整合项目”的子项目之一,入选文化部2016年国家文化创新工程。2018年该项目顺利通过了文化部的验收。“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县级图书馆总分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邑起阅读大联盟”等项目的建设,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水平[2]。
“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成员馆中除了包括江门市、县、镇(街)三级公共图书馆(室)和高校图书馆外,还包括中小学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以及遍布城乡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经过3年时间的建设,目前“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的成员馆有80多家,成员馆纸质图书总藏量超过630万册,此外“邑起阅读大联盟”成员单位超过200家,江门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也取得一定的成效。“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项目的建设有效地增加了公共图书资源供给总量,使该地区文化服务设施分布更加均衡,提升了公共文化的服务效能。
“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这一平台使原先不承担公共图书服务职责的高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以独立或合作办馆、捐赠资金设备、志愿服务等不同的形式,参与江门地区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建设和服务工作。如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加入该联盟后,充分利用馆藏丰富的中医药特色图书,向校外读者开放,为社会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中医药文献,许多岭南中医药名家名书都可以在该馆找到。该馆下设一所“中医药博物馆”,把中华五千年的中医药发展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读者,展览厅以中国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布展,共分为中国医药学的起源、医药学著名的历史人物介绍、医药学的历史成就和中国医药学的新成就等7大部分。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图书馆吸引了许多“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的读者前来借阅和参观,极大地满足了五邑地区读者对中医药信息的需求。
“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通过整合社会力量,补齐公共文化资源总量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网点分布不均衡的短板,打造出一个“覆盖全市,服务全民”的地区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江门市将“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的建设纳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建立相关的统筹协调机制、成本补偿机制制定支持和保障项目建设的政策文件,突破现有体制障碍,解决成员馆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为了保证“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项目顺利实施,江门市五邑图书馆负责编制项目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由江门市文广新局正式发文到各县区和相关单位,由各市区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组织落实本地区相关项目实施。“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了各级各类图书馆、相关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责任,为“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项目的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由于大多数成员馆直接或间接隶属于的政府部门,江门市政府直接利用行政手段和财政经费解决联合图书馆管理平台的建设、中心机房建设、电子资源和数据库采购等全局性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各成员馆只需要负责日常性的业务支出,这极大地降低了各成员馆的经费压力,避免出现了因经费投入的分配在成员馆之间产生矛盾[3]。在江门市文广新局和江门市五邑图书馆的大力争取下,江门市财政部门和信息化管理部门每年为“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项目划拨专项建设资金,解决联合图书馆管理平台和应用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联合图书馆的数据中心的运行、大型阅读推广读者活动等所需要的资金,基层的各成员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读者服务方面。各县区财政部门也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展“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以及“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相关项目的建设。
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针对部分成员馆设施设备缺乏、技术力量不足等情况,在资源建设、人才培训、服务提供、项目开展、技术应用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协助。“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成员馆都可以依托市馆提供的“5U联合图书馆管理系统”实现业务的自动化和通借通还业务。“5U联合图书馆管理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由市馆负责,成员馆不需要单独购置和维护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读者工作中。各成员馆还可以通过统一的“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云平台”实现信息发布、联合编目、图书服务、志愿者管理等业务,促进了各成员馆的自动化水平和整体服务能力。
联盟成员馆共同开展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会涉及管理成本和运作成本的分摊问题,过分强调成员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必然造成资源投入和利益回报的不对等,没有公平合理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必然会影响成员馆的个体利益,挫伤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这些“资源输出”成员馆积极性。2018年8月,江门市文广新局授权“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制定文件,明确各成员馆的责、权、利,通过有效的行政手段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依据成员馆资源、人力以及管理成本的投入和绩效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偿,解决成本投入和回报补偿不均的问题,激发成员馆的积极性[4]。
在政府的支持下,“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解决了各联盟成员馆财和物的问题,使各成员馆积极参与开展各项活动,如文化下乡、世界读书日的系列活动、阅读推广和馆际主题征文比赛等。
“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开展各种阅读服务项目合作,有效扩大阅读推广活动的覆盖和影响范围以及用户参与度,通过整合成员馆的各种资源打造一系列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的阅读活动,激发了公众的阅读热情,形成具有影响力的阅读活动品牌。高校图书馆、中小学校图书馆等成员馆不但利用本馆的资源开展活动,还能够依托所在单位或者行业的优势,提升阅读活动的水平。如高校图书馆利用本校雄厚的专家队伍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人才保障,中小学校图书馆所在学校则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大量的潜在参与者。通过阅读推广服务项目的协作交流,为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启动了子项目“邑起阅读大联盟”的建设,成员馆联合机关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种阅读组织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为这些社会力量提供活动场地、文献资源、阅读设施的支持和协助,共同打造覆盖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打造“地区阅读大联盟”。“邑起阅读大联盟”鼓励和吸引各种社会阅读机构参与“全民阅读”推广工作,为它们提供活动场地、馆藏资源、阅读设备的支持,合作的加强使各种阅读机构在保持自身特色基础上,能得到更多的专业指导以及资源支持。
“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搭建“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云平台”,设有“文献资源服务平台”“联合参考咨询平台”“读者活动云平台”“志愿者管理系统”等子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成员馆读者数据、文献资源数据、服务数据、读者活动的整合和分析,对成员馆的设施场地、读者活动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实现各馆阅读推广活动相关信息的发布和共享,组织读者开展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彻底改变了以往不同图书馆文献服务和读者活动活动“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运行状态。
目前“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云平台”由江门市五邑图书馆负责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购置以及平台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各成员馆利用云平台联合开展活动宣传、读者服务以及数字资源和书目数据统一检索。2018年江门市五邑图书馆完成了“江门市五邑数字参考咨询联盟与企业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该平台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图书馆实时文献资源参考咨询服务系统,平台上线后将整合共享成员馆的馆藏数字资源,为地区企业提供文献支撑。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基层图书馆也可以充分享受到市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可以与各大图书馆进行资源的共享,使大型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服务网络覆盖到基层,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目前,“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成员馆共有80多家,包括各级公共图书馆(室)、高校图书馆、其他类型学校、行业图书馆以及民办图书馆。这些成员馆的资源配置、服务模式各不相同,在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中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各不相同,“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成员馆联合开展共建共享和读者服务,投入的资源更多,服务对象更广,影响服务效果的因素也更加复杂多变。如果只是注重“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共建共享和读者服务的规模而忽视绩效的评估,必然导致资源大量浪费。
为提高“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不但要对联盟运行情况进行整体评估,而且还要对每个成员馆参与联盟工作的情况进行个体评估。目前,正根据成员馆的性质、规划、级别,逐步构建起以读者满意度为主导的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分析读者服务数据、开展问卷调查以及专家评价法等技术方法对成员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效能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联盟内部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提供依据,对表现突出的成员馆(特别中小型的成员馆)进行奖励,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有效决策参考,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服务效能[5]。
“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项目加强了本地区各类型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共同打造出一个覆盖城乡、统一协作的地区性图书馆服务网络。“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建设模式和运作方式对其他地区跨系统图书馆服务联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江门五邑联合图书馆”项目将进一步扩大成员馆的范围,深化成员馆之间的合=作和交流,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服务创新,探索社会力量参与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途径,进一步提升项目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