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优良家风家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019-01-19 06:20陈雨嫣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教家风家庭

陈雨嫣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210094)

一、家风家教的旨趣及发展现状

家风家教伴随人的一生,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风家教的传承与人生价值取向和今后发展都有着辅车相依的关系。对家风家教旨趣的理解和对我国现状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把握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家风家教的旨趣

“家风即门风,指的是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风、传统习惯、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世之道等,其核心内容指一个家庭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传统。”[1]简单来说,家风就是所谓的家庭风气,是家庭成员中的长辈所建立的家庭规范。成熟的家风对家庭成员具有无形的影响,它不需要专门的教育,只需要通过耳濡目染就能够获得深刻的影响。真正的优良家风对人的一辈子都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家风影响社会的整个风气,全国人民都要重视家风的传承,为社会建设良好的风气打下扎实的基础。家教就是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个孩子从一出生就要接受来自父母的教导和培育。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教两个字更是长挂嘴边,正确的、优秀的家教对孩子的影响极为重要,家教的内涵就在于帮助孩子成才成人,家教是家风传承的最有效的手段,在家庭教育中,家风不停地影响着孩子。

家风家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古代有着完整的发展范式,全社会都遵循着儒家文化的规范,在此基础上将家风家教的发展建构得更加完善。在《礼记·大学》中就提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要想达到”天下平”的终极目标,首要的是从自身做起,规范好自己的行为,然后建设好家庭,进而治理好国家,最后才能实现目标。自身修养的提高有赖于家庭的影响,一个人在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品德修养是在家庭日积月累中形成的,接受着来自家风家教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陶染、劝化人的思想行为。《颜氏家训》对后世的影响巨大,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典籍著作,它对颜氏子孙的感化在颜氏后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就包括耳熟能详的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语重心长地为后人提出了建议和行为规范,他提到”不可骄逸怠惰,整齐门内,门风不坠”,以此告诫后代子孙要切忌骄奢淫逸、懒惰散漫。

当下中国的社会是安定的社会,而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家庭如若不建设好,社会乃至国家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家庭要建设好,离不开家风家教的传承与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自从政以来,经常强调要弘扬家风、注重家教。在2015 年春节团拜会上,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从他的讲话中可见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础,它的影响是关乎社会、民族乃至后世的发展。

(二)我国家风家教的发展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提高,但是社会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加,年轻人被迫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为提高家庭的经济条件而忙碌奔波。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家长忽视了家庭本身的建设,工作逐渐取代家庭成为了家长的中心,将孩子交由老人看管或者直接指望于单靠学校教育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国教育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从早教到高中都有相应的培养体系,教育投资也越来越多,经济条件也是孩子能受到优良教育的基础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和理由专注于职业前途的发展。但是家长没有注意到家庭建设的重要性,孩子对社会最初的印象和品德的培养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如果一味地托付给学校,孩子的性格和对世界的认知可能会有所偏差。家风家教提供给孩子的不仅仅是当下的感染,更多的是终生的影响。习近平的父亲在担任副总理和国务院秘书长的职务时,虽然工作量庞大,但只要一有多余的时间就会给孩子们洗衣服、洗澡,只有和家人在一起才能带给他这种天伦之乐。习仲勋的这种家风、家教给当今时代的所有家庭树立了楷模和榜样。习近平继承了这种家风并身体力行,无论是对待妻子亦或是女儿,处处都体现了这种良好家风。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快捷方便,即使相隔千里,一个电话、一条消息就能立马与对方取得联系。科技的发展看似带来了沟通方式的前进,但是透过现象深究其内在就能发现,我国的人际交往和传统文化都因此受到了冲击。虽然通过手机、电脑能够缩短人们的实际距离,但是人们心与心的距离却因此出现了鸿沟。眼睛关注在手机上,就看不到对面的人。家长与孩子亦是如此,孩子自控力差,很容易就陷入科技产品之中,这时候需要家长的督促和提醒。但是更多的情况是家长与孩子一样沉迷其中,日积月累,孩子会仿效家长的行为习惯。家风家教在科技围绕的情况下逐渐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家长与孩子沟通都已不复存在,何谈家风家教的传承呢?

长久以来,我国社会都注重学历文凭的高低,所以在社会压力下,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本就为数不多的沟通交流中,谈论最多的就是学习成绩,这让孩子渐渐地产生了逆反心理,与家长的亲子关系也变得逐渐紧张。在《温公家范》中,司马光强调:“贤者居世,以德自显”。由此看出,我国自古以来都重视道德对人影响的重要地位。家长在物质上尽力弥补孩子,但是忽视精神世界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家长在物质上面的投资远远超过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投资,用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出人头地的想法教育孩子,社会上发生了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犯罪事件,这些都是对家长做出的血淋淋的警告。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虽然并不适合所有情况,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证明了孩子的行为与家长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二、新时代优良家风家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是人在青年时期除了家庭以外的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离开家庭,学生必须在学校里继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陶染。面对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情况下,二者的结合就变成了新时代下教育的一大亮点。

(一)家庭与学校、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互补互促

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对品德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学校是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与监督,学校与家庭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学生不仅要在家庭中继承优良的家风,也要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如此才能在社会上做一个有才有德的人。学生每天都在家庭与学校中往返,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的转换和接受来自两个场域的教育是值得深究的问题,建立家庭与学校的一体化教育模式是必须的,所以家庭与学校必须保持紧密的关系。家风家教是学生进入学校之前接受教育的基础,它更加深刻地影响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家庭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违背,那么学生就会在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中左右为难与徘徊。如果能保证学生在家里接受的是优良的家风家教,那么就能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与优良家风家教相关的东西。所以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保持紧密的关系。

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都是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二者的融合能够提高教育效果以至于能更进一步地实现共同目标,优良的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合可以让学生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学校都能受到正面的陶染,并且能够将二者自主地结合在一起。优良的家风家教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并且能够改善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以及学生的积极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反过来也能加大优良家风家教的弘扬,丰富家风家教的内容。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上也具有一致性的特点,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学生同时接受着两种教育,虽然教育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在教育内容上要相互契合,避免让学生在教育中困惑迷茫。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3]从古至今,我国都十分注重家风家教的传承,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对优良家风家教的弘扬也就相当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逐渐弱化,在教育中也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而我们国家的文明是文明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都没有间断过,这是极其伟大的,所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是必要的。家风家教当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要及时地输送给学生,并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强化,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心。前人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优秀历史人物自身有着高尚的品德修养和思想觉悟。儒家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它在春秋时期就进入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家风家教中包含大量的儒家文化,至今我们依旧感受着儒家文化优良方面的熏陶。优良家风家教能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带向全世界,现在全球许多国家都设立了孔子学院,接受着儒家文化的感染。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加拥护国家,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在掺杂有古代落后思想的家风家教面前能清楚地加以辨别,从而带动家庭的进步与自身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社交方面广泛,且是庞大的群体,优秀传统文化会以网络状的形式快速地输送给更多的人。全球各个国家都越来越注重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完成对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建设强大国家的必经步骤,通过优良的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筛选,适逢其时地发扬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相符合的优秀部分。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归依

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领导人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而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社会是由数以万计的小家庭组成的,只要家庭稳定了才会促使国家的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主要的战略任务来把握,而家风家教就是加强道德建设最基本的途径。家风家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好坏关系到子女的未来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固和国家的繁荣富强。现代社会很多家庭已经忽视了家风家教的传承,很多独生子女开始特立独行,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做事,抛弃家规家教和学校教育,在走上社会以后无人管教,缺乏正确的道德品行,走上歧途在所难免,所以加强家风家教已经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家风家教属于道德和文化范畴,优秀的家风家教能够引导人们依照内心的道德准绳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可以弥补法律功能上的空缺,用道德观念自我约束的方式,达到从源头上遏止犯罪动机。”[4]

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国民的思想朝着有利于国家稳定方向发展的有力武器,国家近年来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党和国家能否维护好统治地位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效果关乎着人民思想的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好也是当下所大力提倡的”六个好”中的重要一点。西方国家借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向我国输送他们的意识形态,企图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来达到改变我国国家制度的意图。除此之外,西方国家还在网络上散播谣言来打击我国,试图将我国置于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对立面。青少年的思想尚在形成时期,如果不能对这些错误信息加以正确地辨别,就会造成思想被侵蚀的后果,这也正是西方国家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所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优良家风家教融合的建设是重中之重的任务。二者的有效融合能够使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正确合适的价值取向,为维护家庭统一、社会和谐、国家稳定贡献力量。

三、新时代优良家风家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加快推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关乎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成效的改善。家庭与学校是主体,培植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和谐是目的,按部就班地推进二者同构共建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家庭与学校建立良性沟通机制

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在当今时代变得愈来愈紧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项必备日常工作,并且这种沟通会深刻持续地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以往的家长与学校沟通内容多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有时是由于学生犯错误了被“叫家长”,所以学生对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抱以消极抵抗的态度,这种使得学生胆战心惊的沟通可以在短时间内规范学生的行为,但是不久之后学生又会恢复到以前的行为方式,有时甚至适得其反。学校和家长亟需对此加以省思,要改变沟通方式和内容,学习成绩的关注是必要的,但是不是唯一的,沟通内容应该要扩展到学生的身体与心理方面的发展。如果发现学生有优秀值得表扬的地方也应该及时地告知家长,这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沟通方式的创新与改进相比于传统的沟通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对家庭的了解,更能有效地发现优良家风家教的来源。家风家教首先得走进校园才能被发现、被宣传,家长和学生的身体力行就是对家风家教的一种表现,优良家风家教由家长直接带进校园是最有效的挖掘方式。基于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学校与家庭之间需要建立一种良性有效的互动沟通机制,将家长与教师的沟通规范化,并制定合理详细的规章制度,包括交流内容、交流时间等等的要求,这样有利于一种规范化的定期沟通体系建构,不仅对学生有益,对学校和家庭本身也有极好的发展前景。家长和学生的优良家风家教的体现要及时地加以宣传教育,宣传方式不仅局限于学校的传统的喇叭式宣传,而是可以将网络平台有机地利用起来,及时准确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其传播给家长与学生,甚至可以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宣扬。

(二)优良家风家教走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求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优良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关键切入点,在课堂主阵地上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理想信念的教育,可以拉近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距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教师要改进授课方式和手段,将传统的枯燥的灌输式教学向与家风家教融合教学改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在生硬的理论教学中穿插入优良家风家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吸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运用典型教育法,用先进人物高尚的思想品质来激励受教育者,一方面学习榜样的模范行为,另一方面受到榜样精神的感染、熏陶和激励,提高受教育者道德认知水平,使其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和提升。”[5]当今网络的迅速发展丰富了教学工具,多媒体的运用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时政新闻的简单易得扩展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随时关注网络上优良家风家教的传播并及时地输送给学生,启发学生对此的独立思考。网络信息及时更新、生动形象的特点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教育融合。对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合不能只流于表面,应该加深对其的研究,挖掘更深层次的教育意义,鼓励学生在课下搜集资料研究,在课上展示研究成果,实现课上课下的教育有机结合。优良家风家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思考自身家庭的建设,加入到家庭建设当中去,发现家庭建设的不足之处,能够缓和家庭的关系,更好地传承家风。

(三)优良家风家教深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除了课堂以外最能影响学生的场域,校园文化具有“无声教授”和”潜在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作用可以完善优良家风家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丰富的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承载地,对社团的管理关乎于校风学风的建设,高校应严格制定社团规章制度,对全部社团集中进行教育,使之传播的信息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团的活动可以向家风家教方面靠拢,例如举办优良家风家教故事会、文化节等等,充满趣味性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优良家风家教的理解与吸收。学校广播是学校价值观传播的地方,要有教育意义,不能过分充斥娱乐性,广播时常宣传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是必要的,而优良家风家教的宣传是其重要内容。对于家风家教的宣传可以从学校内部的现象开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可以感同身受,不会觉得是形式主义。学校还应将文化宣传栏利用起来,粘贴上随处可见的横幅,横幅的内容应该谨慎选择,不要过于深奥难懂,要选择对学生有实际教育意义的家风家教的内容,包括谚语、名句等等。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校图书馆要加强管理,丰富全面的书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种有效途径。学校可以每周更新推荐书单,《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以及《吾家小史》等有关优良家风家教传承的书籍应大力推荐学生阅读,图书馆还可借此举办图书会活动,聚集学生汇报读书心得。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创造出一种育人氛围,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起着教育作用,相比课堂而言,校园文化增进了与学生的距离,不会引起学生对教育的反感,反而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猜你喜欢
家教家风家庭
家庭“煮”夫
家风伴我成长
恋练有词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