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英,孙协胜,高凌杰
(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杂志社 天津300161)
军队院校学报一直以来都是传播军事科学知识、交流院校训练成果、繁荣教学科研学术、促进成果转化和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载体和服务平台。近年来,全军院校学报紧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开拓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推动院校学科建设、交流传播学术成果,助推军队院校学报创新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进一步提升军队院校学报办刊质量,为“打赢”提供更好更多的理论支撑,其中编辑力量强弱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编辑队伍是构成期刊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期刊组织最重要的构成主体。高质量的编辑队伍是提高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院校的发展,与之相应的是学术上的繁荣,而学术上的繁荣则与学报编辑队伍的力量紧密相连。
影响学报质量的因素涉及人力、财力、物力多个方面,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当为人力因素(主要指编辑力量)。在一个完整的学报出版流程中,涉及多方面的人力,如主编、副主编、编辑、作者、校对人员、排版人员、甚至读者,可谓阵容庞大。但客观地说,最直接影响期刊办刊质量的主要是编者。学报的选题是否独特,论文是否有新意,是否又挖掘出新作者,编者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学报办得成功与否,靠的是一个编辑队伍,编辑团队本身的学历层次、专业、职称和年龄结构、研究能力、价值观、工作态度等多因素关系这个团队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学报的质量,决定军队院校学报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
当前大部分军校学报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称之为“院刊”“学刊”,顾名思义就是院内刊物,立足点仅仅在院校内部,只是把学报作为本单位人员发表论文的自留地,认为只要能维持现状就可以了,而且基本是内部刊物,没有公开发行,没有刊号,发行量少、影响面不大,使得学术成果转载率低,与地方高校学报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由于重视不够,宣传不力,不少人觉得学报只是院校的一个教辅部门,无足轻重;个别领导对学报发展不够了解,支持不够,一些教学科研重大活动很少通知学报编辑部,致使学报编辑失去参与院校重大教研活动的机会,无法在推进教学与科研中发挥正常作用。在院校各项重大活动或评比等方面缺乏应有重视,等同于院校一般的教学科研辅助机构,致使学报在学院的地位边缘化,当然也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尽管学报编辑人员在学历结构和职称方面都有优势,但参加学习、进修和各种会议机会少,不利于编辑人员水平的提高和整个编辑队伍建设,并且影响了编辑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编辑人员作为院校中一个特殊知识群体,其继续教育机制并不畅通,即使有继续教育机会,学习和培训的内容基本上都与业务没有太大关联,编辑人员成长只能依靠本职岗位学习和积累。学术理论工作的关键和核心是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又是人才队伍成长的必由之路,对编辑人才的培养往往缺乏主动意识,缺少“干预”政策。
由于院校学报编辑部编制走出版系列,在军校一般属于小系列,编制数量受指标比例的限制,编辑的职称评定非常困难,使得不少编辑为了解决职称问题而被迫转行。同时,编辑既不属于教学系列,也不属于科研系列;既没有课时补助,也没有科研补助。许多教员宁肯到机关当参谋、干事,也不愿意到学报当编辑,认为既没“前途”又没“钱图”,部分学报编辑也因此妄自菲薄,不利于保留编辑人才。
学术水平普遍不高。由于发行局限性和影响力不够等原因,军校学报学术影响相对来说非常受限,很难吸引真正有水平的校外作者投稿。对于同事稿件,又或多或少地受到人际关系影响,编辑往往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不加取舍,势必影响学报质量;严格筛选,必然出现淘汰稿件。这种“外稿约不来、内稿刷不掉”的现象使得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很难得到提升。
稿件质量普遍较低,作者大多重视程度不高,认为学报作为本校刊物,有义务发表本校人员稿件。在此观念影响下,文章质量大打折扣。有的作者刻意将自己得意之作投到校外有分量刊物,而将自己不太满意的文章投给学报。
大部分的学报编辑都由教员改任,之前普遍没有受过专门编辑业务训练及学习,在编辑业务上存在着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同时,军队院校学报和地方相比,不存在生存问题,导致编辑人员的危机意识普遍不强。
加强编辑力量和队伍建设是办好学报的核心问题。要使军校的学报上水平、上台阶,首先必须全面提升学报的编辑力量(队伍),打造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编辑团队。
学报本质是学术性刊物,它是军队院校教学训练和学术发展的产物。
一要充分认识学报所具有的重要窗口作用。学院的教学训练成果、学术思想、水准都是通过这个窗口展现给机关和部队的。学报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整个学院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链条,学报编辑部根据教学训练实践和学科发展情况制订选题计划,进行的策划组稿活动,对来稿进行筛选和加工,在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说是一根特殊“指挥棒”,体现着学报办刊理念和价值导向[1]。
二要充分认识学报的历史继承性和渗透性。学报记录的是各个学科专业、各个科研领域不同时期变化轨迹,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成果和经验,是学术理论成长发展的基础。要正确领会学报功能定位,把学报工作提到应有位置,作为学院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来使用,使其发挥应有作用。
编辑队伍建设就是人的建设,选好人则是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大多数编辑部引进编辑人才时都要求应对者具有高学历、高学位,懂网络,有文字功底,喜欢编辑工作,细心,能耐住寂寞,肯用心做事。年轻教员和研究生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干劲足,也少有家务事的牵绊。鉴于此,编辑部可以从年轻教员和研究生中挑选一批年轻、好学、上进的同志,补充到编辑队伍中,边干边学。一方面解决编辑部人手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可培养和提高他们写作能力和学术水平,为学报培养年轻作者队伍,有效改变编辑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期刊的发展。尤其是新任编辑,他们专业性强,接受能力强,进入角色快,领悟力强,能给编辑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一是创造环境,营造氛围。为编辑提供良好办公设备(如配备较高性能计算机)、工作环境,营造宽松愉快气氛,关心、爱护、尊重、鼓励他们,使他们有安全感、归宿感、愉悦感,便于他们施展才华、各尽其能,实现自我价值,增强学报发展后劲和实力。
二是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兼顾。学报编辑人员是院校教学科研队伍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同等待遇[2]。对于长期从事学报编辑工作、爱岗敬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主编、副主编或骨干编辑,应纳入学校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队伍建设计划,为其提供从事科研条件和给予必要的奖励。在职称评定、津贴发放等待遇方面与教员至少要在同一档次。可考虑设立学报“编辑奖”,与优秀教员同等进行表彰奖励,与晋职晋级、职称评定、等级等挂钩。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积极性,留住人才,留住人心。
充分发挥老、中、青编辑各自优点,注意编辑队伍层次性和阶梯性,有针对性采取传、帮、带方式,让青年编辑尽快成长,增强军校学报编辑队伍的集体战斗力和凝聚力[3]。
按刊物覆盖主要学科配备一定数量编辑人员。提倡编辑兼职做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选聘知名学者到编辑部兼职,参与选题策划和审定稿件。通过双向兼职,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的编辑队伍。发挥好特约编辑的助手作用,建立审读队伍,开展评刊、评栏活动。同时,发挥领导类编委政策指导和专家类编委业务指导作用。
与仍在部队工作的本校学员取得联系,聘请他们为学报特约通讯员,既是学报读者,又是学报作者。通过母校学报这个平台,将基层部队的实践经验展示出来。通过阅读学报了解母校发展和科研动态,更好地指导部队训练和院校教学,增强针对性,使院校更加贴近部队,贴近实战。
培训交流是提高现有编辑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鼓励编辑参加军内外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了解学术发展的前沿和动态,提高编辑业务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一是通过军内培训,尤其是军队出版系统内部的交流培训;二是参加地方相关培训和学术活动,学习地方期刊好的做法和先进办刊理念,开阔视野;三是加强学报经验交流,其他军队院校学报有很多宝贵经验,要注重参与他们的交流,通过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改进工作,实现编辑人员素质与编辑水平同步提升[4]。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办好学报的前提。学报如果没有有力的经费的支持,就很难保证它的连续、高效发展,虽然院校经费有限,但也要抽调资金投入学报建设,重视编辑部现代化设备配置。在当前军事训练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条件转变的大形势下,军校学报理应有所作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为推进新军事变革做出贡献。因此,院校不应将学报当作自留地,应面向全军,吸纳先进学术思想,不断提高学报质量和档次,使之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理论支撑,真正成为部队战斗力建设的理论研究“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