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英文 杨红旗
摘 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问题越发受到各界关注。从席卷全国的广场舞到老年网民(60岁以上的网民)数量突破3 000万大关,老年人在社会适应方面呈现出调试中融入的状态。本研究以N市果山公园老年人参与自发性公园聚会的内容和目的出发,通过对这一周期性、规则性、常态化的社会交往活动进行实地调查和样本分析,运用参与式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法,以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为依托,结合前期调查结果得出:老年人自发性公园聚会的功能主要是在身份结构上建构自我认同,在内容选择上进行情绪宣泄,在群体圈层内维系圈层文化。
关键词 老年人媒介接触;社会认同理论;排气阀效应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6-0188-02
1 现象与特征:从传播仪式到身份认同
果山公园地处N市老城区中心区域,东临嘉陵江,西与工人文化宫接壤。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的武装起义“顺泸起义”的宣誓地,果山公园具有独特的历史与人文背景。基于此地开展的老年人聚会是一项自发性活动,至今已有十余年传统。除特殊天气以外,每天中午前后的2~3个小时间,均有大量老年人聚集在公园某一固定空地区域进行交谈聚会,谈论时政要闻,历史文化,且形式独特,规模较大。以7~15人的小圈子交谈和20人以上的大圈子交谈最为流行。人数多时,同一时段空地聚集数量可达百余人,场面颇为壮观。
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场域空间下,老年人的行动不仅被此场域的物理环境所影响,也会受到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相连的许多因素的影响。聚会的定时定期性和参与目的均带有仪式化的特征,用传播的仪式观视角切入对老年人公园聚会活动的理解,公园聚会不再是单纯地信息在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流动的过程,而是存在于老年群体日常生活中的一项仪式。聚会中所谈论的话题内容本身并没有太大价值,关键是借由这种形式获得与他人的平等交流,进而获得对自身社会身份的认知。
具体来看,老年人公园聚会的仪式性体现在符号表现和功能意义两方面。前者又分别以仪式的场所、过程、规则为维度。
1)仪式的场所。在公园大范围内,仪式的场所会固定在某一具体区域(如样本中的空地)并形成一道与周围其他环境的隐形屏障。只有在这个特定场域内,参与者才会自觉地聚集,展开交谈。
2)仪式的过程。仪式是一个有规律的象征性实践活动,通常“还会伴随着仪式化的表演”。传播过程呈现一种不自觉的围观交流。一般由几组零散的小交流圈发展到遍布空间的数组大小不一交流圈。圈子内部就谈话内容以一人主讲和两人辩论及多人讨论为主要形式。参与人员在不同形式下也得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3)仪式的规则。虽然公共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自发性的聚会活动也没有明确的组织秩序,但由于长时间的规律活动和参与人员的相对固定导致该场域形成了内部不成文的默契规则。各圈子一般独立讨论,人员可以自由流动。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他的宗教仪式和社会秩序理论中曾提出,仪式的一个功能就在于通过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这是个人通过群体参与社会的重要手段,从心理学角度理解最终仍然是“从群体认同经过社会认同回到自我认同”。
老年人基于相对同质化的身份背景参与公园聚会从而获得来自群体的支持和归属感,实现身份情感的共享。其中,共同的群体记忆是维持群体存在和活动持续的重要因素,也是支持仪式功能意义发展的背景。作为同辈人,老年人普遍拥有相对一致的时代记忆和生活经历,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讨论交谈,使其在处于社会边缘化现实的环境下对自我身份进行确认。经过群体的共同讨论,原有的价值观得到描述和強化,进而从身份认识到身份认同。
2 内容与表现:从选择性注意到情绪宣泄
经过半年实地参与观察和追踪问卷调查,发现聚会老年人一般谈论的话题为3类:家庭琐事、地方新事、时政要事。后两类信息的获取来源以广播电视为主。话题通常由小圈子的家庭琐事开场,待人员稍聚集后转向对时间较新、空间较接近的地方事件讨论,直到圈子内的主要发言人就该时期的国内外时政要事展开类似“讲坛”式的演说,聚会氛围到达高潮。
与一般的知识性讲坛不同,聚会演说轻事实讲解重观点表达,主讲人在对信息加工和传播的过程中呈现明显的选择性心理,话题的讨论也存在当代背景与历史勾连的色彩,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小众的“老年舆论场”现象。
老年舆论场由民间舆论场分化而来,既由“老年民众从自身利益、情感和意愿出发,进行民意表达、参与公众事务讨论而形成”,又因为老年人无法很好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开拓表达的新渠道,因此长期处于线下的隐匿状态,老年群体的舆论表达不被重视。加上信息化造成的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愈来愈大,场域内部封闭,对部分社会信息理解错位,滋生了群体极化的可能。
受此影响,群体内的“塔西佗陷阱”现象突出,政府及官方形象的权威性下降。研究发现,中央体制和权力腐败的讨论话题占聚会交谈的主流。老年群众对此类话题的关注度和参与讨论的热情高且通常伴随着个人经历的解读。其中不乏一些未经证实,对内容进行省略、突出、同化、泛化而形成的流言。
内容表现上面存在的另一个突出现象则是参与者自觉地将话题的当代背景与历史勾连。当谈话内容围绕时下的政治环境时展开时,老人们习惯性地于将其与历史进行比较,由此延伸出带有时代和地方民间色彩的演义故事。如对时代口号“要吃粮,找紫阳”和有关毛泽东遗留稿费问题处理的回顾讨论。通过这些专属的符号记忆讨论,维系集体认识统一的意识和情感。
总的来说,老年人公园聚会的交流内容虽然包含了部分负面话题,但其目的和愿望是单纯的,不是人为操纵的结果。其中折射出的社会背景与社会现实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就老年群体本身而言,对社会负面议题的讨论和历史故事的追忆更多是情绪宣泄的表达,公园聚会通过提供一个经常化的通道,帮助群体及时排泄累积的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排气阀”的角色,以此避免“对社会存在矛盾冲突的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造成的社会问题。”
3 结构与意义:从圈层效应到自我分类后的文化维系
进一步对参与聚会人员进行角色画像,得出:参与人员集中在75~79岁年龄段,性别以男性为主,参与状况普遍在2年以上,但也存在“慕名而来”凑热闹的围观老人。老人的社会属性分为城市退休老人和周边郊区或农村失地移居而来的农转非老人两类。作为个体的老年人不仅属于聚会老年人群体的一部分,又在群体内部按照角色属性分属于其他圈层,形成了两个维度的“我群体”和“他群体”。在内外的客观环境因素和自我分类的心理强化下,老年人对所属圈层的文化有强烈的认同和维系愿望。
3.1 “文化圈层”构成交往壁垒
“文化圈层”理论认为,文化本身具有圈层性,不同群体构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圈层。不同时代的人,由于文化传播的内容和特点不同,形成了年龄层次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建构并维系着各自的群体身份归属和认同。同时圈层内部拥有相对稳定的态度和倾向,与其他群体形成交往壁垒。这一点在网络空间上的体现是近些年活跃的“中老年表情包”现象,而在此案例中的表现,则是聚会老年人习惯性地参与聚会,对聚会给予行动上的支持,聚会内容也长期重复稳定在几个熟悉的话题选择。
3.2 身份差异导致的圈层互动建构模式不同
在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不同影响下,老年人对在圈层中所扮演的角色倾向也不同。从老年人公园聚会的圈层传播中看,存在着两种明显的角色分类。首先是“意见领袖”。作为圈层中“构成信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这类角色的扮演者通常是城市退休老年人。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对新媒体的使用更为熟练,因此得到的信息也更全更新。同时普遍拥有分享的意愿和热情,在参与讨论时倾向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相应的在圈层中处于核心的位置。
与“意见领袖”角色对应的,是由农转非老年人群体扮演的“沉默的大多数”。受城市化进程影响,他们从农村被安置到城市社区,原有的人际关系格局和活动空间被打破,社会适应状态不稳定。在思想文化上,农转非老年人偏传统保守,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面对如今的媒介融合趋势呈现消极被动的状态。因此在参与这类公园聚会时,受自身文化水平和再学习能力的限制,没有自信表达观点,倾向于“多听少说”。
群体内部中,“我群体”和“他群体”存在一定的偏见现象。处于核心层的群体对于边缘群体的印象停留于“古板、愚昧、容易上当”的阶段,特别是涉及到养老、医疗保健问题时,核心层的态度倾向明显,认为“农村老人是虚假医疗保健品的主要受害者”“没有辨别意识”。他们的圈层文化维系主要通过对本圈层文化的宣传和展示实现的。而邊缘群体本身处在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融合中,社会适应状态不稳定。整体处于被动状态,情感表达也不明显。聚会时就算对核心层的发言内容存在意见,一般也会选择自我沉默式的不认同或者在自有圈层内“窃窃私语”,不会与核心层发生正面的辩论。他们对本圈层文化的维系以追求稳定为主,主要是以封闭的自我消化的形式实现的。
4 结论
“积极老龄化”是指给予老年人保障、尊严。在实现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交往健康的“健康老龄化”基础上,强调激发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等宏观战略。公园聚会作为老人固定的休闲活动和自我表达渠道,其功能和意义总体上是正面的。城市管理者应重视这一社会现象,为老年人构建合理的社群空间,提供更完善的服务,给予适当的监测与疏导,发挥公园这一“排气阀”的功能效应;大众传媒要关注、关心老年受众,除了在其最常接触广电媒体上打造惠老节目外也要积极引导、拓展他们的媒介接触,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完成再社会化。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文化”论文集[M].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8).
[2]戴元光.关于文化传播学的理论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1995(4):7
[3]石义彬,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8(2):171-174.
[4]赵诗凝.城市广场舞:从传播仪式到群体认同——以南京市N舞蹈队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