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春艳 高燕琳 李刚
我国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传染病报告数据质量逐年提高[1]。为准确掌握各地区传染病流行情况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对传染病流行情况展开全方位的分析,有助于更好的掌握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2017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进行流行特征分析。
1.1资料来源 2017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个案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业务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1.2统计规则 我国法定传染病目前分为甲、乙、丙3类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此次纳入统计的病例为发病日期在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现住址在北京,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临床病例、确诊病例,不包括港澳台和外籍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维护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数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资料的描述指标包括病例数、发病率、死亡数、死亡率、病死率和构成比等。
2.1总体情况 北京市2017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甲、乙、丙三类25种132 588例,报告死亡173人,报告发病率为610.19/10万,报告死亡率为0.80/10万。
与2016年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8.60%,报告死亡率下降5.04%。其中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9种30 336例,报告死亡165人,报告发病率为139.61/10万,报告死亡率为0.76/10万。与2016年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1.17%,报告死亡率下降5.28%。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6种102 252例,报告死亡8人,报告发病率为470.58/10万,报告死亡率为0.04/10万。与2016年相比,报告发病率上升11.02%,报告死亡率下降0.27%。
2.2发病和死亡顺位情况 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痢疾、肺结核、梅毒、猩红热和病毒性肝炎,共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0.42%;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2.73%;报告病死率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狂犬病、乙脑、人感染H7N9禽流感。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占报告发病总数的99.95%,报告死亡8人,均为流行性感冒,病死率为0.02%(表1,2)。
2.3地区分布 北京市16区均有法定传染病发病,其中,甲、乙类传染病分地区报告发病率在89.70/10万~325.57/10万间波动,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区依次为平谷区(325.57/10万)、门头沟区(204.32/10万)、通州区(173.68/10万)、丰台区(153.62/10万)和西城区(154.29/10万)。丙类传染病分地区报告发病率在216.64/10万~876.90/10万间波动,报告发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密云区(876.90/10万)、通州区(796.80/10万)、怀柔区(643.81/10万)、平谷区(591.31/10万)和昌平区(540.46/10万,表3)。
表1 2017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顺位情况
表2 2017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死亡顺位情况
2.4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各月份病例基本持平,其中6月份病例数稍多,为3 324例,占甲、乙类传染病病例总数的10.96%;丙类传染病病例数呈季节性波动,存在1月和6-8月的两个小高峰,最高峰为12月份,病例数为26 463例,占丙类传染病病例总数的25.88%(图1)。
图1 2017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
2.5人群分布 法定传染病中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60∶1,全部年龄组均有发病,不同年龄组病人的性别分布类似,病例主要集中在20~65岁年龄组,占65.02%; 甲、乙类病人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干部职员、学生、农民为主,以上职业发病人数占69.55%。丙类传染病发病男女比例为1.14∶1,全部年龄组均有发病,20岁以下年龄组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20~80岁年龄段,女性病例稍多于男性。病例数主要集中在0~6岁(49.54%),20~40岁亦有病例集中现象(18.99%);丙类传染病病人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学生、干部职员、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为主,以上职业发病人数占90.62%(图2,3)。
图2 2017年北京市甲、乙类法定传染病人群分类
图3 2017年北京市丙类法定传染病人群分类
3.1北京市201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2016年有上升,报告死亡率有下降。201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与死亡同2015年的比较分别上升12.6%和0.8%[2],而2015年的报告发病率与报告死亡率较2014年分别是下降23.80%和上升4.72%[3]。近三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水平总体较平稳。甲、乙类传染病近三年发病前十位病种完全相同,顺位稍有不同。2017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前五顺位与2015年完全一致,猩红热均为发病第四顺位,而2016年该病排在第五位。吴双胜等[4]对2010-2016年猩红热发病特征分析研究发现,除2011年外,猩红热流行特征变化不大,2016年猩红热发病数较往年降低。而2017年猩红热发病数较2016年有38.84%的提高,导致猩红热发病顺位又回归到第四位。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第六到十顺位的变化,主要因麻疹的位次变化而变动,淋病、艾滋病、布病、百日咳的相对先后顺位无变化。2017年麻疹发病数较2016年降低94.87%,顺位在第十位,未延续2011-2016年北京市麻疹发病水平的总体上升趋势[5],此现象可能将影响其免疫策略的制定与实施。2017年丙类传染病发病顺位的明显变化是流行性感冒从2015年和2016年的第三位上升为第二位。2017年流行性感冒报告发病数为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最高值。与耿梦杰等[6]对2017-2018年全国冬春季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分析中流感的研判相符,其预测2017年末流感活动的总体水平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活动强度高于近几年,且仍可能会继续流行一段时间。
3.22017年北京市法定传染病的地区分布与前两年对比发现,位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顺位前两位的区一直是平谷和门头沟区,发病率最低一直为顺义区。进一步统计发现,平谷区痢疾发病率处于全市第一位,应重点关注该区卫生条件水平与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的相关性。同时平谷区布病发病率也是全市第一,陈艳伟等[7]分析和调查2013-2015年北京市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发现平谷区职业人群的布病抗体阳性率亦较高,提示对于职业人群健康防护培训及防控知识宣传应进一步加强,同时应建立更有效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而门头沟区猩红热和肺结核发病率处于全市第一位,两种均为呼吸系统疾病。孙闪华等[8]对北京市2005-2015年肺结核发病的时空特征分析,发现结核病在门头沟的乡镇、街道上存在空间聚集性。更明确了该区应将肺结核作为重点防治疾病,同时应对聚集病例较多区域进行重点防控。而丙类传染病发病率顺位前两个区一直为密云和通州区。进一步统计发现,密云区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率均位于全市第一位,而通州区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居全市第一位。两区均应注重丙类肠道传染病的防控,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注意发挥肠道门诊在肠道传染病疫情监测中的作用。
3.32017年北京市甲、乙类传染病各月份病例数基本持平,6月份病例稍多,这一现象因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第一顺位的痢疾和第四位的猩红热的时间分布高峰期恰好都包括6月份而致。丙类传染病时间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特征,观察分月发病情况发现,1月份的小高峰与12月份的大高峰均由流行性感冒流行期导致,夏季6-8月份小高峰,病例组成主要由肠道传染病其他传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合并导致。2017甲、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人群分布明显不同,除分布集中的年龄段差异,职业分类亦有明显区别。甲、乙类病人较多的分布在家务及待业人群,而丙类传染病职业分布前三位分别为散居儿童、托幼儿童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