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溪宣卷唱无休
——记江苏非遗传承人王丽娟

2019-01-18 02:52袁成亮
江苏地方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锦溪周庄伯父

◎袁成亮

宣卷始于宋元时期,是继承唐代佛教“讲经”的传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说唱方式。早期的宣卷在寺庙举行,分讲唱经文和演唱佛经故事两种,演唱者也均为僧人。清同治、光绪年间,宝(宣)卷发展为民间说唱曲艺,并产生了专门从事宣卷的民间艺人,宣卷艺术也由此得到很大的发展。宣卷调无行当及男女腔之分,主要运用不同音色表现各种人物。主唱是宣卷班子中的灵魂,担负着演绎故事、说表情节、演唱曲调的重任;伴唱的帮腔悠长、抒情,有时运用小嗓或翻高,起到补充和对比作用。伴奏时和时停、错落有致,使宣卷演唱动静结合,张弛有序。民国时期是宣卷发展的极盛时期。周庄徐士英、大市张亭良、陈墓王秉中等宣卷艺人演艺高超,声名远扬。新中国成立后,宣卷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活动而遭禁锢。改革开放后,宣卷重见天日,新一代宣卷艺人也由此登上宣卷艺术舞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锦溪宣卷代表性传承人王丽娟便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王丽娟1953年1 月出生于苏州昆山市锦溪镇张家库村一个农民家庭。王丽娟之所以走上宣卷艺术之路与她伯父宣卷老艺人王秉中悉心教诲是密不可分的。

王秉中早年在苏浙沪一带以唱宣卷为生。宣卷遭禁后,王秉中凭着表演才艺改行进了上海沪剧团,后又转至苏州沪剧团。改革开放后,宣卷解禁,已经退休回村的王秉中重操旧业,与王丽娟父亲王月中拉起了一个宣卷班子到苏浙沪一带演出。20 世纪80 年代,由于一位“帮唱”离开戏班,王秉中就让侄女王丽娟来试试。受伯父与父亲影响,王丽娟自小就喜唱宣卷,私下也学了些,这次她选唱的是剧目是《阿必大回娘家》。“不错,还真是个唱宣卷的料儿!”王丽娟刚唱完,王秉中便连连赞道。从此,他便着意培养起这个颇有艺术表演天赋的侄女来。

20 世纪90 年代初,周庄景区对外开放后,为吸引游客也着手引进一些艺术表演节目。在伯父鼓励下,王丽娟独自担纲主角来到周庄找活儿。相关部门经试唱考核后,跟她签了三年的合同。合同虽签,但王丽娟却有些犯难,三年得唱多少本戏啊,自己肚里就这么几出戏本,这可怎么办?关键时刻,伯父王秉中又向她伸出了援手,并将自己珍藏的50 余卷宣卷老脚本悉数传给王丽娟。这五十余卷老宣卷都是经过王秉中改齐改编过的,可以说是凝聚着他毕生心血的东西。伯父的一番苦心令王丽娟很是感动。王丽娟只读过小学二年级,许多句子看不懂,王秉中就逐字逐句给她唱,王丽娟再跟着一一背下。为了啃下这五十余部宣卷,四十开外的王丽娟也真是下了大功夫,那段日子,她每天凌晨四点即起,下午演出后接着背。

其实,对宣卷艺术来说,背宣卷只能算是起步功夫。宣卷是个表演的活儿,讲得是一个“真”字,即一腔一调、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循循善诱,要演什么象什么。正如王丽娟自已所说的那样:“其实背宣卷对我来说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学动物叫,就拿学狗叫来说,大活狗、快死的狗叫法都不一样,这就需要下苦功夫儿,包括舌头放什么位置及叫声声腔的把控都很有讲究,稍有闪失就会失真。台上就那么几秒钟模仿,台下花的却是大功夫。还有马叫,这一声长鸣我一学就是三年!”

俗话说: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凭着勤奋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王丽娟很快在艺坛脱颖而出。2004 年伯父王秉中去世后,王丽娟便独当一面,成为锦溪宣卷艺术表演队的核心,被誉为“锦溪宣卷半边天”。

宣卷表演一人要演多种角色,时而表,时而唱,时而说,时而演,时而悲怆,时而欣喜,这就很考验演员应变功力。王丽娟的宣卷表演声情并茂,且能在各种角色中转换自如。如果角色是先生她就会手持折扇,声音低沉;转身变小姐时,折扇瞬间变成手帕,声腔曲折温婉。由于表演逼真,节目结束后,常有观众前来向她竖起大姆指:“没有看到演员时,还真以为几个人在同时演出呢!”

王丽娟宣卷演得好,请她去演场子的自然也是络绎不绝,当地庙会、开业、祝寿、结婚等都少不了请她去唱一出。她还常常应邀到上海及苏州城里去演出,有时半天,有时则连演二、三天。她表演的宣卷《顾鼎臣》《王华买父》《红鬃烈马》深受观众喜爱。而更令她深受鼓舞的是,当地政府对于宣卷这一锦溪本土艺术之花极为重视。2006 年,“锦溪宣卷”成功申报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锦溪宣卷”被列入江苏省非遗扩展名录,王丽娟也被列为锦溪宣卷省级传承人。2010 年,锦溪还被评为“苏州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宣卷)”。镇里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苏浙沪宣卷演唱交流会也是盛况空前。除此之外,镇有关部门还专门组织人马对锦溪宣卷进行系统发掘、整理,目前已整理出50 多个传统宣卷剧本,还创作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天堂哪有人间好》《老俩口搬家》《夫妻开河》《三个女人一台戏》等反映社会生活新风尚的新戏。古镇一处老建筑也被打造成了宣卷艺术馆,宣卷进校园、宣卷讲座等活动也开展得红红火火。如今宣卷已成为锦溪一张亮丽的明片。

作为锦溪宣卷传承人,除了到各地演出外,王丽娟还非常注重宣卷人才的培养。她的徒弟张风仙、朱金根、王卫娟如今已是锦溪宣卷的领军人才。目前,锦溪宣卷已有五个班子,全镇参加表演人数50 多人,一年演出250 多场。尽管王丽娟现已65 岁了,但她依然活跃在宣卷第一线,一年演出200 多场。有人劝她年纪大了,要注意休息,少演一些,王丽娟回答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宣卷后继人才缺乏,我希望通过自已演出,让更多人了解,喜欢宣卷艺术,也希望更多的有文化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队伍来!”

猜你喜欢
锦溪周庄伯父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一幅油画
可圈可点
伯父的黄昏恋
鱼儿不上钩
周庄古镇
锦溪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锦溪古镇
你知道周庄吗
借给伯父一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