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秦观故里

2019-01-18 02:52陈友兴李艾国
江苏地方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淮海秦观高邮

◎ 陈友兴 李艾国

《宋史·文苑传》:“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关于秦观的故里,原本不是问题。近见《秦观故里在高邮城中更靠谱》一文,即所谓的“城中说”,几乎颠覆了传统的认知。笔者疑惑,就手头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新近考古发现,作文探讨于次,并求教于方家。

一、《淮海先生年谱》所载之秦观故里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故里为故乡、老家之意。秦观在《书王氏斋壁》中记述:“皇祐元年(1049),余先大父赴官南康,道出九江,余实生焉。”秦观出生于大父承议公赴官的官船上,五岁时方才回到高邮老家。故此处的故里,当理解为秦观祖居地和长期居住地,甚至还要考虑其家庭的职业特征(士、农、工、商)。笔者手头的《淮海先生年谱》,对于秦观故里有着清晰明确的记载:“宋仁宗皇祐元年己丑,先生生。先生姓秦氏,名观,字太虚,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为淮海先生。先世居江南,中徙维扬,为高邮州武宁乡左厢里人。”本子系“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书”第二十册,秦观二十八世孙秦瀛于嘉庆二年(1797)重编。其前言云:“始祖《淮海先生年谱》,为国朝初年先生二十世孙监察御史镛辑。盖本诸万历壬午(1582)先生十八世孙,武进族人名淇旧本而加以案语,考证益加强焉。”秦瀛编次年谱,“缺者补之,误者辨之。凡瀛之所案,但书案字于每条之上。其旧案及族父所加增者则书案某先生云云,示不敢掠美前贤也。”依照秦瀛氏的编谱原则,在《淮海先生年谱》中,皇祐元年的这段文字无有案语,当是明代秦淇旧谱的原貌。也就是说,关于秦观故里的记载,可溯及至万历壬午年。

“城中说”所引,秦观十六世孙秦蕙田重修于清乾隆丙寅(1746)《锡山秦氏宗谱》:“吾宗秦氏自受姓以后……唐时籍属会稽,天宝末分徙高邮左厢里。”所言秦观籍贯“高邮左厢里”,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完全准确的。

二、《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所载之秦渊籍贯

《绍兴十八年(1148)同年小录》,内有高邮进士秦渊,于辨明秦观故里当有所裨益。所谓同年小录,即同一科登第进士个人简历汇总,有点类似于现代大学生个人基本信息表兼同学通讯录。《四库全书》纪昀等案:“《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一卷,宋王佐榜进士题名录也。考宋时廷试于榜唱名,谒先圣先师,赴闻喜宴。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具书之,谓之同年小录。”“次载策问及执事官名,又次载进士榜名,又次载诸进士字号、乡贯、三代。”“宋代同年小录今率不传,惟宝祐四年(1256)榜以文天祥、陆秀夫、谢枋得三人为世所重。而是榜以朱子名在五甲第九十,讲学家亦递相传录。”所以,在宋代仅存的两部同年录中,绍兴十八年者,实因之于朱熹的福佑。

同年录虽称小录,但却是实录,其文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是毋庸置疑的。《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首载第二甲,“第十九人秦渊(右迪功郎)扬州髙邮县武宁乡左厢里。”次载第二甲,“第十九人,秦渊,字处静,小名郭哥,小字仙卿,年三十六,三月初一日生。外氏江偏侍下第二,兄弟三人二举。先娶王氏,再娶蒋氏。曾祖詠,故内殿崇班,赠左朝议大夫。祖定,故朝奉大夫,赠左中奉大夫。父规,故右朝奉大夫。本贯扬州高邮县武宁乡左厢里。祖为户。”

《宋史·地理四》,高邮军:“建炎四年(1130),升承州,割泰州兴化县来属,置镇抚使。绍兴五年,废为县,复隶扬州,以知县兼军使。三十一年,复为军,仍以兴化来属。”绍兴十八年,高邮为扬州辖县,故《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称“扬州高邮县”。康熙《高邮州志》卷之五“五宁王庙”,“在三垛镇南。《南史》武宁王大威,字仁容。梁简文帝第十五子也。大宝元年(550)封,二年为丹阳尹,遇害三垛。故立。”武宁乡,因南朝萧梁武宁王大威封号而得名。唐人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宋人因之。而左厢里,当为宋代武宁乡下辖之一里。这里的乡与里,实为乡村基层行政区划,有如今日之行政乡(镇)与行政村。《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第一甲第一人,王佐,绍兴府山阴县禹会乡广陵里”;第五甲,“第九十人,朱熹,建州建阳县群玉乡三桂里,祖居徽州婺源县。”其乡其里,皆类此也。

“城中说”,“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有一位新科进士叫江献可,他在《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上登记的‘本贯’(籍贯、住址)就是‘扬州高邮县左厢仁义坊’,也就是高邮城中人,可见秦蕙田所说的‘高邮左厢里’是指高邮城中,这也是秦观故里‘城中说’最早的、也是最权威的表述。”并下断语,“‘左厢’不等于‘左厢里’是不对的,左厢等于左厢里,左厢是左厢里的简称。”

《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第四甲,首载,“第二十二人,江献可,扬州高邮县左厢仁义坊。”次载,“第二十二人,江献可,字德美,小名瀛哥,小字仙客,年三十九,正月二十九日生。外氏王永感下第三十,兄弟三人三举。娶王氏。曾祖仲任,故不仕。祖元祎,故赠中大夫。父翊,故任左朝散大夫。本贯扬州高邮县左厢仁义坊。父为户。”这里的左厢仁义坊无疑是在城区,江献可为高邮城区人。“城中说”自己也认为,“‘在城为厢’这个‘厢(闾)’与农村里的‘乡’平级;城中也有里,这个里与‘坊’平级。”(肖维琪:《秦观故里在高邮城中更靠谱》)显然,此“左厢”与“武宁乡”平级,“仁义坊”与“左厢里”平级。左厢仁义坊在城中,武宁乡左厢里则在乡村。左厢与左厢里城乡不同,行政级别不同,两者不能画等号。

隆庆《高邮州志》卷一“厢里”条:“今制州志所统,在城为厢,在乡为里。州有六厢八十里,共八十六里。”“武宁乡在州治东,辖五村三十里。曰三垛村,七里;曰柘垛村,四里;曰兴义村,四里;曰中临村,八里;曰茆垛村,七里。”

武宁,三垛、柘垛、茆垛(茆家厦),这些地名今天还在沿用。隆庆《高邮州志》卷一:“三垛镇,在州治东四十里。”这个方位与距离,与今天的实测相当。

秦渊,字处静,“本贯扬州髙邮县武宁乡左厢里”,应该在以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为中心的一带区域。

三、秦观与秦渊

弄清宋代高邮秦氏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秦观与秦渊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确定秦观故里或祖居地的关键。2011年,扬州蜀冈路东侧吕庄地段出土了两合宋代墓志,《宋故内殿崇班致仕秦公墓志并序》和《宋故长乐县君朱夫人墓志》(王潇潇等:《五代北宋高邮秦氏家族世系研究—以江苏扬州发现秦咏夫妇墓志为线索》,东南文化,2018年第4期)。经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束家平等人的整理辨识,确认为秦观之先祖,秦詠及其夫人朱氏之墓志。从文字上看,秦詠的身份为“宋故内殿崇班”,也就是秦观的大父承议公。墓志邑人孙觉作文,赵挺之书,邑人孙升书盖,金陵袁居中刻。

根据墓志铭的记载,秦詠卒于元丰六年(1083)正月二十五日,朱氏卒于熙宁七年(1074)十月下旬。其家族谱系,“曾祖裕。祖禹。父玫,赠左监门卫将军”。《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秦渊)曾祖詠,故内殿崇班,赠左朝议大夫。”墓志题名亦称秦詠内殿崇班,乃其最终的官号。赠左朝议大夫,为身后的追封。对照《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与墓志两文之“(秦)詠”,所载当是同一人,系秦观祖父,秦渊曾祖父。墓志铭,“子三人:曰完,蚤卒。次定,宣德郎。次察。女三人:长蚤卒。次适酸枣进士李潨。季适同郡刘绶,亦先公卒。孙八人,曰:观、震、鼎、升、蒙、涣、益、兊(兑)。孙女四人。曾孙二人。曾孙女三人。”孙辈中,首为秦观,乃秦詠之长房长孙。铭文中的秦完,论序应该就是秦观的父亲元化公,秦定当是秦观的叔父。《淮海先生年谱》,熙宁三年,“叔父定登叶祖洽榜进士第,授会稽尉。”元丰二年,秦观“如越省大父承议公及叔父秦定于会稽。”秦察,则是秦观的次叔,史载不详。《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秦渊)祖定,故朝奉大夫,赠左中奉大夫。”秦定与秦观为叔侄关系,与秦渊为祖孙关系。

墓志铭,秦詠孙辈八人,曰“观、震、鼎、升、蒙、涣、益、兑”,未见秦规的名字。作一推测,其一,秦规乃秦观以外孙辈七人中一人之异名;其二,元丰六年铭文之时,秦规尚未出生。秦渊绍兴十八年登第时三十六岁,当出生于徽宗政和三年(1113)。倘以秦定守制结束后的元丰八年起计,秦规政和三年已届二十九岁,育子秦渊,也是合乎常理的大概率事件。秦观与秦规,观弟觏、觌,其名字皆取见旁,符合古人命名的通例。秦规应该就是秦定之子,秦观的堂弟。秦观子秦湛,秦规子秦渊,其名皆用水旁;秦湛字处度,秦渊字处静,亦取排行之意。

列一宋代高邮秦氏家族世系表:秦裕——秦禹—秦玫—秦詠—(完、定、察)—(观、震、鼎、升、蒙、涣、益、兑、规)—(湛、渊)。结论,高邮秦观与高邮秦渊,实为堂房叔侄关系。

“秦渊,本贯扬州高邮县武宁乡左厢里。”高邮秦氏,本系一脉。秦渊的籍贯,自然也就是秦观的故里。秦观故里“乡村说”,应该是本于此处。

四、秦观乡居之诗文

秦观《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我宗本江南,为将门列戟。中叶徙淮海,不仕但潜德。先祖实起家,先君始逢掖。议郎为名士,余亦黍词客。”(《淮海集笺注》)这个江南,应该就是南唐政权。而秦氏先祖是为南唐武官,迁徙淮海,是主动还是被动,现在已经说不清了。但有一点,秦氏先祖落脚淮海之时,其社会经济地位不会很高。秦观一族,崛起于祖父承议公。至秦观父辈,元化公游太学,叔父秦定登熙宁三年进士第,已然完成了外来户至耕读之家的华丽蜕变。《淮海集》卷三十《与苏公先生简》三,“敝庐数间,足以庇风雨。薄田百亩,虽不能尽充饘粥丝麻,若无横亊,亦可给十七。”《与苏公先生简》四,“老幼夏间多疾病,更遇岁饥,聚族40口,食不足。”“敝庐数间”,“薄田百亩”,“聚族40口”,这就是秦观家族的家情。常年尚且不足,遇上“横事”“年饥”则有衣食之忧。可见,即便是在乡村,秦家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自食其力的一个中等之家。

秦观出仕前较多时间在家乡过着亦耕亦读的生活,这也反映到了他的诗文之中。《田居四首》其一,“犁锄带晨景,道路更笑喧。宿潦濯芒屦,野芳簪髻根。”早春雨后,诗人晨起与乡邻们田间劳作,亲力亲为,充满了乡野情趣和劳动欢愉。其二,“入夏桑柘稠,阴阴翳墟落”,则是一幅夏日村庄桑柘茂密、遮蔽村落的景象。其三、其四分别描写秋收前后田间景物的变化,以及乡邻们其乐融融的冬闲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展示出一幅幅真实而淳朴的民风民俗图画。诗题《田居四首》中的“居”就是他的居住之地。

元丰六年(1083),秦观闲居故里,完成了一部重要著作《蚕书》。《蚕书序》云:“予闲居,妇善蚕,从妇论蚕,作《蚕书》。”《田居四首》“入夏桑柘稠,阴阴翳墟落。新麦已登场,余蚕犹占箔。”桑树和柘树皆为饲蚕的树种,可知乡居人家不仅种麦子,还兼营蚕桑副业。南宋嘉定七年腊月(1215),高邮守汪纲下令重新刻印《蚕书》,使之广为流传。《淮海集》卷六,孙镛《蚕书·跋》云:“郡太守汪公,取秦淮海《蚕书》示予曰:‘子谓高沙不可以蚕,此书何为而作乎?岂昔可为而今不可为耶?岂秦氏之妇独能之,而他人不能耶?’乃命锓木,俾与《农书》并传焉。”汪纲所言“秦氏之妇”,即秦观之妻徐文美。可以肯定,秦观“与妇论蚕”一定是在家中,而这个“入夏桑柘稠”的家一定是在乡村。

《田居四首》其三,“村迥少过从,客来旋炊黍。”秦观的乡村生活,并非理想中一路相随的田园牧歌。既有乡村人家偏远孤寂的寻常落寞,亦间有客人造访,田家“鸡黍”相待的片时欢愉。

五、“城中说”辨疑

“城中说”否认“乡村说”,其论据之一,秦家村“从田野考古来看,唐、宋时尚在射阳湖中。”其实,论道考古,结果恰恰与“城中说”相反。三垛(墩)镇及其附近地区,历年考古成果丰硕。三垛镇左卿村左家庄台后身的左家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及麋鹿、牛等骨角,还发现了西周青铜铙、青铜铲。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处商周时期堆积较为丰富的古文化遗存。三垛镇(原司徒镇)司徒村西北的裘墩遗址,出土较多陶片和青铜器削刀,还发现部分猪、鹿等动物骨角。特别是位于三阳河两侧的三垛集镇遗址,是一处堆积较为丰富的唐代至清代的集镇遗存。2003年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唐代灰坑以及数量较多的宋代居住遗址,出土了一批唐宋时期的陶瓷片,表明三垛是邗沟东道(山阳渎)开埠较早的一个古老而富庶的集镇。沿三阳河向北,位于临泽镇(原周巷镇)三阳河延伸段千户沟西岸的陶河遗址,面积6万多平方米,为一处从唐代到宋代逐步形成的集镇遗址。(李国耀等:《楚州、高邮考古集-介绍高邮三遗址发掘情况》,扬州日报,2010年11月09日)从出土文物推断,遗址的年代自唐代一直延续至明清。这些古代先民活动遗址的紧密分布,足以证明本区域成陆时间的悠久。

而“城中说”所说的“田野考古”,其所依据的,“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宋辽金时期》有一幅《淮南东路·附扬州附近》地图可知,当时射阳湖南缘已达三墩(今三垛镇)。”笔者核实,是图为《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第62页,南宋嘉定元年(1208),淮南东路·淮南西路幅。插图《扬州附近》,比例尺二百四十五万之一。其一,这幅图并不精确。三垛(墩)镇遗址南临北澄子河,北界邮兴公路,南北跨度不足一公里。但在底图上,三垛(墩)镇却标在三阳河以西,北澄子河以北三公里处。其二,如此之小比例尺历史地图,能否供作考古学之用?又能否作为精确定位之依据?即使依图量算,湖沼区南距北澄子河也在10公里以外。在现代地图上,秦家村(今少游村)位于三阳河东侧,在三垛镇正北方向,与三垛镇标志性建筑物光福寺,直线距离为4.75公里,到北澄子河将近5公里,远不及湖沼区的南缘。倘若仅以一幅并不精准的小比例尺历史地图,以及有意无意间的误读,论证秦家村“唐、宋时尚在射阳湖中”,是缺乏起码的立论基础的。

论据之二,“秦观在高邮的活动范围主要在高邮城区及近郊,而今天的三垛镇、武宁乡、秦家村都没有一星半点秦观活动的遗迹可寻。”城区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也是邑中人文荟萃之地,成为交游首选之地。高邮城区留下的文字、踪迹多一些,自属正常。秦观出仕前乃一平头百姓,出仕后远离家乡。况且,秦观生前“元祐党人”的罪臣身份,踵后的建炎、绍兴间战火,倘有遗迹又能存在几何?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感慨“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若在乡村,如果不是特别偶然的缘故,要留下些许痕迹,即便是反映小地域的方志,恐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应该指出的是,“农村说”并非清人王敬之首发,而应追溯至《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实际上,明清两代诸地秦氏家谱所载之“武宁乡左厢里”,其信息源头极有可能也是出自于《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

论据之三,“‘农村说’不符合秦观上学、读书、交友的客观实际,只有‘城中说’才能合理解释。”笔者信手对《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做了一个统计,是科第一甲合计10人,籍贯称“乡里”者7人,称“乡坊”者2人,称“乡村”者1人。登第者,绝大部分为乡里之人。乡居未必就是株守乡间,与上学、读书、交友,亦非完全对立的关系。

秦观故里,“城中说”否认“乡村说”,其论据不能成立。

猜你喜欢
淮海秦观高邮
“人间草木”故乡情
——汪曾祺与高邮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淮海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高邮凹陷油气资源评价
好歌好酒好高邮
秦观:人生比诗词忧郁
秦观拜师
《秦观 踏莎行》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