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01-18 01:42:03蒲健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2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公立医院医疗

蒲健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蚌埠 233040

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很多公立医院由于内部经济管理不善,造成负债严重,严重影响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运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手段,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制度,合理使用人、财、物,促使公立医院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是公立医院面临的紧迫任务。

1 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的问题分析

1.1 公立医院对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很多领导受制于体制的影响,思想僵化,不能与时俱进,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不少领导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对公立医院进行严格的经济管理。很多公立医院的上层领导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充分,经济管理不能等同于财务管理,财务部门只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部门,它还牵涉到后勤、经管、审计、医保等诸多部门[1],狭义经济管理理念应该被抛弃,大经济管理理念才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概念。

1.2 财务管理粗放、不规范

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牵涉到医院日常工作的各个部分,财务管理不是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全部内容,但是仍然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公立医院要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就需要不断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应该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过渡到集约化管理模式,在资金投入、成本核算、人事管理、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等环节要形成一套高效、合理的运行机制,以低耗高效为价值向导,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务、管理等生产因素,统筹配置各种资源,避免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扩大规模,从而避免医院经济管理粗放、缺乏经济管理的可持续性。

公立医院要建立财务制度,但是在当前医疗环境下,预算管理对于很多公立医院来说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并没有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构建财务预算的全方位的科学体系是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也是公立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1.3 信息化建设滞后

信息时代从根本改变了人类交往的方式,随着5G信息时代的来临,物联网时代已经悄然开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飞跃,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包括医疗行业在内的所有行业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公立医院应该顺势而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和融合已经迫在眉睫。

但从财务部门来看,一家公立医院可能使用多种软件,而多种软件之间有可能数据对接不上或者存在差异,软件之间的不兼容导致信息孤岛的出现,在不同系统之间做财务数据比较和分析是很困难的事情,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

公立医院应该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整合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而且推动了医院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1.4 成本核算不科学,医院经济成本高位运行

我国公立医院属于差额补助的事业单位编制,财政给予的补助数额有限,公立医院的职工如果想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必然要考虑到经济运行成本,控制和降低经济运行成本是提高公立医院健康、 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何让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保持“低耗高效”,成本核算是必然面对的话题。

对于多个科室完成的目标,要找准公平合理的核算比例标准,促使临床医技科室的收入汇总与财务报表收入达到没有误差。保证各项收入不计重复和遗漏。其次,各个科室部门的经费支出情况要明确,职工的社保、福利、工资等支出以及房屋折旧额、公共的材料费用、新增的医疗机器设备折旧费都应该包含在支出范围为之内[2]。公立医院要制定和执行科室的奖金绩效分配制度,要坚持“多劳多得、绩效优先”的分配原则,充分反映职工的劳动价值,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经管部门要好成本核算和分析,保证成本核算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由于公立医院很多都是高校附属医院,科研项目众多,有些科研方面的支出,比如版面费报销、医院匹配经费支出都应该统筹纳入成本核算当中,做好公立医院经济成本核算分析是高效、科学经济管理的前提和保证。

1.5 自我经济监管不到位、内部审计浮于形式

公立医院都会设有监察审计部门,监察审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定期做好医院内部的经济审计,但是往往很多医院仅有制度、缺乏执行;只有形式、不注重实效。监审部门应该肩负起光荣的使命,做好常规内部审计,保证医院健康发展,为领导决策做出科学依据。监审部门有着自身的得天独厚条件,对医院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之所在。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内部审计人才是匮乏的,尤其是医疗卫生领域的审计人才缺口严重,很多公立医院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专业知识缺乏,医院也缺乏相应的培训机制,这就造成了审计职能执行困难,有些审计部门形同虚设。

2 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更新经济管理价值取向,提高经济管理人员素质

对经济管理要有全新的认识。经济管理不等于财务管理,它几乎囊括医院所有的业务活动,因为每一项活动,不管大与小、多与少、难与易,都与经济管理分不开的,因为它们都会占用医院的各种资源,最终都会分解为各种成本的。目前可以入账的数字可以看作是财务数据,来有源、去有处,但还有许多成本,表面上是无法用数字计量的[3],如,时间成本。所以,医院领导应把医院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把经济管理提升到决策层面,用经济管理统筹所有业务,改变过去的管理方法,使医院管理能够适应新医改的需要。医院的经济管理人员,尤其是医院领导要与时俱进,抛弃落后的经济管理思维和理念,公立医院领导要有大经济管理格局思维,全院一盘棋,经济管理不能只注重财务,要统筹经济管理的各个部门,从粗放式的经济管理走向集约化的经济管理模式[4]。

伴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公立医院首先要重视制定科学的预算体系,当然这是以合理的成本分析为基础,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优化。其次,公立医院要不断加强经管人员的在职培训,逐步提高经管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同时,公立医院应该引进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员,输送新鲜血液,为医院带来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

2.2 构建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

公立医院要建立全面科学的预算体系,医院所有的临床、医技、后勤、财务等科室或部门都要纳入预算范围,积极推动财务收支平衡,从根本上纠正部门财务管理的局限。全面预算体系的构建工作量庞大,涵盖的范围广泛,运行机制复杂,所以领导层面要做好部门、科室之间的利益协调,提前做好预算分工,管理方式可以运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构建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必须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全面预算的总体情况进行把控,制定相关的预算制度、方针、程序,负责各个部门的预算汇总和分析,并进行数据和内容上的审核,督促各个部门按照制定的文件执行。建立全面预算的监督和纠错机制,保证全面预算工作的顺利、周密地开展,避免预算漏洞带来的经济管理问题。通过构建科学的预算体系,提高公立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全面预算能够真实反映出医院各类收支动态,促进公立医院的收支平衡,从根本上提高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为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创造条件。

2.3 加强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和整合

信息化建设和整合是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职能实现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载体和基础,也是促进公立医院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促进医院内部管理智能化的关键。

目前国内外开发的医院信息软件主要有医院信息系统(HIS),检验科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SCS),医院预约登记系统(HAS),电子病历系统(EMR)等[5]。同时,现在各大公立医院为了适应国内的支付环境,便于患者就医,都开发了微信支付或支付宝支付相关支付系统。例如,医疗HIS 信息系统可有有效帮助公立医院决策者监控医疗成本,提高医务工作的效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等,通过药库和后勤物质管理系统,可以使药品、耗材、办公用品等物质纳入管理系统中,实现了从过去金额管理到数量管理的跨越。HIS 信息系统实现了医护工作站和服务器后台的连接,达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相关信息一经录入,各个工作站都可以读取和导出信息,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信息化建设和整合是新医改的重要方向,在公立医院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系统,可以协助公立医院完成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决策监督等多种问题,对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促使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更加优质、高效。

2.4 以新医改为契机,全面加强经济管理改革

新医改政策的陆续出台,迫使公立医院的管理工作向经济管理转变,我国公立医院领导班子现状是领导成员主要由医疗技术人员组成,经济管理非他们的专业特长,不熟悉也不擅长,传统观念使然对经济管理的重视不够。因此,院领导必须改变固有观念,过去那种单凭医疗技术发展医院的模式已不符合现代医院管理要求,一定要将经济管理纳入顶层设计。首先,人才是第一位的,经济管理人才的选用配置及其重要;其次,要委以重任,敢于授权。选对人,选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让其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拟定经济管理计划,在院务会上通过后全权负责。公立医院是我国政府为广大人民群众建立的,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新医改则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是深入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医院一定要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将新医改作为加快自身发展的一个有力契机,用经济管理这一新的管理方式来管理医院,必将会有一片新的天地展现在眼前。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公立医院医疗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2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6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1:00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8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01-24 07:00:03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24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2: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