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海荣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215104)
现如今,高职每年都会向社会输入大量人才,在开放性的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对应聘者的考察面也越来越广。面对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高职学生应该努力适应这一形式,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培养自己综合性的素养。对于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而言,在课堂中构建综合性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健全体育教学制度的方方面面,以优化体育课堂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这是当下体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点问题。
在高职体育课堂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时,既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基本能力的社会人才,又要根据他们的自身优势,将他们培养成具有个性的特殊性人才。
伴随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向全社会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大众化的趋势,这一切都对即将从高职毕业进而步入社会的学生提出了新要求。本文通过查询众多资料后得出,一个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综合性应用人才”至少需具备以下八种基本能力,所以,高职体育的教学也要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这些基本能力。一是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处于信息更新瞬息万变的世界,是否能在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准确的对所需信息进行获取、筛选、整合、选择,进而通过使用有效信息来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求,这是作为一名现代综合性应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第二是辩证性的思考能力,这一点指的是我们要客观辩证的看待这个社会,通过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这个世界普遍联系的规律发现问题,然后运用多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三是人际交往能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擅于用心去察觉他人的情绪动向,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去理解对方,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除此之外,还要擅于与他们尽力良性互动的关系,以及在集体中调节气氛;第四承担风险的能力,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承担风险的能力要与投资能力成正比,不能因为投资损失而破坏正常的生活秩序;第五是创新能力,要将在学校及生活中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其社会经济价值,并在总结经验和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下,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优化实践方式;六是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要以一种听者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强调情绪使用、控制的能力;七是团队协作能力,要能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正确权衡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同时掌握科学解决冲突的技巧,团结人力、思想和物力,促使工作效率最大化;八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学习,合理制定阶段性的职业规划,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完善自己。
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的特殊能力,指的是根据学生的个人优势,重点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使他们区别于其他人才。通常,具有特殊能力的人都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他们都擅于将自己所学理论科学运用于工作实践,并在实践中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际价值;二是擅长整合资源,将自己领域的知识与其它相关领域建立联系,随后重构知识体系,使知识体系功能多样化;再然后是他们大多具有设计工作方案、制定决策的能力,能够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际产品,并确保这一过程的有序进行。最后,他们都具有服务地方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主动去了解当地的文化产业和地方特色,进而通过自己的智慧为提升当地经济贡献力量。
要想在高职体育课堂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学校就必须创设一个体现体育技能与体育意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在自身体育意识的引导下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体育运动内容,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自学自练的好习惯。经济在不断发展,时代也在不断进步,在这个信息开放的自由时代,每个人身上的独特性都更明显,其发展和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在对大学生进行培养时,应该百花齐放,对学生群体的共性和个性予以分析,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向有准确的定位,并按照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项目选项和灵活多样的形式丰富教学课堂,在保证学生共性发展的同时,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模块”是根据分析学校现设体育项目的性质特点,将具有同一性质的体育课程划分为一个模块,以供学生自主选择。“集群”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性及不同需求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同的小组应采取不同的标准。
目前,大多数高职都将学校体育活动分为三大模块,一是选修课模块,二是必修课模块,三是活动课程模块。选修课大多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而进行选择的,主要是为了增长学生的体育知识,为学生在具有共同兴趣的体育人群中结识好友提供平台,促进学生与人沟通的综合发展,其内容与必修课大不相同,主要涵盖裁判法、体育赛事组织与策划、交谊舞、游泳、跆拳道、体育美学与体育欣赏等内容。必修课是每一位高职学生都必须学习的体育课程,主要功能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为向社会提供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储备力量,选项内容主要有篮球、足球、田径、乒乓球、形体课、综合课等。无论是体育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每个年级的内容都不可相同,在这种强制性的要求下,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才会有效提高。在高职中,活动课程模块常由学生在课外休闲时间进行,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接触面,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增进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将体育课程的应用型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应用型有机融合,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实现教学相长,提升学习效果。“模块”与“集群”效应的作用下,有利于高职体育教师在课堂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为向社会输送综合性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
综上,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是当下高职体育教师刻不容缓的工作,在具体教学中需根据课程目标创建具有特色的、思路清晰的课程结构,以质量为根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树立学生终生体育的理想,从而实现在高职体育课堂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