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江,王 英,孙小刚,
(1.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甘肃 天水 741000;2.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娘娘坝镇李子卫生院,甘肃 天水 741000)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在传统中医药历经数千年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渐从中衍生而来,并不断在创新和总结中一步步成长。目前,拔罐、刮痧等外治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种保健和治疗方法。拔罐法又称“火罐法”“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借助热力排去罐体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附于皮肤,造成皮下瘀血的一种疗法。走罐,亦称推罐,是拔罐疗法中的一种操作方法。该方法是先在治疗部位的皮肤上,涂上润滑油作为介质,将罐吸附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操作者右手握住罐子,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再循经向上、下或左、右移动。在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或者相关区域,往返推动罐体直至操作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结束治疗。刮痧疗法主要是利用一定的工具,如水牛角板、瓷板、玉板、沉木香板等,在板上或皮肤上蘸上刮痧油等介质,在人体某一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反复刮摩,在相应部位皮肤上出现充血性改变,如红色栗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或暗红色血斑痧(痧象)[1],结束治疗。
通过出痧治疗,达到扩张毛细血管,调节人体血液循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机体免疫力,促使机体毒素加快排泄等作用。在传统医学上,上述外治方法使机体皮肤表面出现点片状紫红色瘀点、瘀斑称之为罐斑,罐斑、痧痕属于中医治疗效应,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拔毒泄热等作用[2]。通过患者病变部位的外在物理刺激,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被有效激发,从而起到调整人体脏腑经气、平衡阴阳、化瘀除湿等作用。研究已经得出拔罐能使拔罐局部痛阈、耐痛阈显著升高[3],最终达到治疗疼痛相关疾病和预防疾病的目的。此类中医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和居民保健。
临床中医外治疗法虽然不刻意求出痧,但罐斑、出痧对于病情的改善却是不争的事实,《刺法灸法学》教材详细罗列了罐斑颜色的意义。现在民间常用的揪痧、拍痧疗法,就以出痧、且皮下毛细血管破裂,使血液渗出组织间,造成局部瘀血为佳。《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就提及“疹宜发表透为先”,疹出则毒出,现代研究证明:皮下瘀血形成的痧痕可使机体刺激部位表皮温度迅速上升,病灶组织血流量增加,有效调节机体循环功能,从而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等症状,强化机体免疫功能,抗疲劳,延缓衰老进程。刮痧强度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出痧和循经刮拭能够提高刮痧的治疗效果[4]。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研发了此款新型实用型出痧器。这种走罐出痧装置,由加厚玻璃或高密度材料加工而成,由刮痧管和提拉管两部分结构组成,刮痧管的两端开口,一端套设在提拉管的一端,另一端设置有刮痧部,直接接触患者皮肤,提拉管的两端封闭,提拉管可相对刮痧管做活塞式运动,令 患病皮肤受到刮痧管和皮肤之间形成真空负压力量和物理压力力量及不断来回移动产生的刮推力量三重合力作用,即达到了走罐、揪痧和刮痧等三重功效。与现有的刮痧板相比,本出痧器结合了火罐和刮痧板两种操作装置优势,具备走罐和出痧两种作用,并具有明显出痧效果。
简易出痧器样图:
2.2.1 患者体位
可根据患者治疗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体位。颈肩综合征、肩周炎患者采用正坐体位,慢性疲劳综合征和腰背部疾病患者采用俯卧体位。
2.2.2 操作方法
操作时,首先充分暴露患者皮肤,常规消毒,在治疗部位皮肤涂抹刮痧介质(刮痧油等),采用病变部位局部刮推和循经刮推两种治疗方式,将走罐出痧装置的刮痧部置于患病处,一手提拉此提拉管,另一手持刮痧管,将刮痧管刮痧部紧贴皮肤,使刮痧管内保持恒定真空环境,轻轻按压和推移刮痧部,将刮痧部沿患者治疗部位做单方向直线运动(部分治疗患者痧痕不明显者,可将单方向直线刮推改为直线往返刮推,或交替使用),经过3次~6次推刮,见患者皮肤红润、充血、出疹,则完成一次治疗操作。下次治疗以痧退肤色正常为操作前提,1次~2次/周。
2.2.3 调 护
患者治疗后饮热水,有利于补充人体水分加快毒素排泄;治疗期间,避风寒;避免肥甘厚味,以饮食清淡为宜;体质虚弱、有血小板减少等出血倾向的人不宜进行刮痧。无痧少痧患者不要求强行出痧。
2.2.4 适应证
由于出痧法在医疗界及民间广泛流行,它集诊断、保健、治疗于一体,具有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特点,现已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伤科、眼科、皮肤、美容等11大类400余种病症[5]。走罐出痧器作为中医外治疗法新装置,出痧效果显著,简便廉验,易于普及,可广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各种中医痹证及乳腺增生、胃肠病等各种杂症的临床治疗,我社区卫生机构还将此项科研产品技术广泛运用于中医治未病,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防治等亚健康状态的保健领域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患者身体持续出现慢性疲劳症状的一种综合性症候群,患者表现不明原因的疲乏。可有食欲不振、反复感冒、胃肠功能紊乱、抑郁、精神紧张、焦虑、失眠、记忆力下降、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目前多认为与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精神疾病等多重因素有关,但尚无论断。中医学认为,情志不畅、劳思过度等因素造成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王小峰指出肝脾功能失常是本病发生的根本[6],病位以肝、脾、肾为主,涉及先天精气不足,髓海空虚;后天生化无源,气血亏虚;气机不畅,精微不布。
慢性疲劳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诊断依据,中心门诊按患者主诉,疲乏6个月以上,伴食欲不振、记忆力下降,周身困重、失眠、多汗症状,西医诊断无器质性改变,将筛选的42例慢性疲劳症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者体位:俯卧位。笔者采用黄泳主张的背部走罐法[7],分别采用走罐出痧器和刮痧板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部位:督脉、华佗夹脊、背部膀胱经两条侧线,从肩部大椎穴区域至腰骶部区域,刮推操作手法要求用力均匀,刮推幅度尽可能拉长,每周1次~2次。治疗后统计出痧时间、痧斑程度,治疗后舒适度,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乏力、周身困重、失眠、饮食、汗出等情况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95.20 %。表明出痧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效果显著。由于人体背部分布督脉、膀胱经、华佗夹脊等重点经络和背俞穴,故使用走罐出痧器在督脉和膀胱经的刮推治疗,督脉为阳脉之海,可以有效振奋机体阳气,延缓免疫器官萎缩、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8]。背俞穴又是五脏六腑气血输注于腰背部的穴位,通过走罐出痧器刮推治疗疏肝健脾,使之气机通畅,烦气血得以生化,脏腑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慢性疲劳症状最终得以有效缓解。
临床中走罐过程操作烦琐,常常由于体表皮肤凹凸不平和用力不当,罐体极易漏气而至罐体反复脱落、损毁,罐痕轻,影响治疗效果,特别是在背部督脉和四肢关节等部位,受人体棘突关节的结构影响而无法走罐。刮痧在临床使用过程也同样由于患者关节、肌肉的不规则和骨性凸起,造成部位局限性而无法刮推操作,并且由于刮痧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手腕用力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常常因为现有的刮痧板,外形短、扁,握扳时候不方便用力等原因,而放弃刮痧治疗,进而采用其他中医替代疗法。中医在刮痧过程中不刻意追求出痧,但常常由于刮痧力度过小或者操作不当,影响出痧,“在出痧疗法的操作过程中,有的患者还是难以忍受刮痧的不舒适感。秦丽娟认为,是刮痧的工具和介质原因造成的,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应该逐步发现新的刮痧工具和具有增加舒适感及治疗作用的介质。[9]”而走罐出痧器疗法是作者在中医临床出痧治疗中摸索出的一种新型出痧工具和治疗方法,已在甘肃省内十余家医疗单位推广,本科研课题统计结果,刮推4次~6次即可明显出痧,平均有效出痧时间为15 s~40 s/部位,98 %患者治疗后自述治疗部位舒适、温热,如同烤电,患者自我体感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出痧治疗,可以有效解决中医刮痧治疗中出痧少、出痧慢、患者疼痛剧烈的问题,通过有效出痧,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也解决了医护人员操作烦琐,费力费时,不方便操作等现实问题。由于初次开展实用新型新产品临床运用研究,设计的走罐出痧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采用加厚玻璃材料,虽然解决了摩擦力的问题,但携带过程容易破损;由于本法作用原理为真空负压和物理压力及不断来回移动产生的刮推力三重合力治疗。头部区域因毛发影响而无法形成负压吸引,走罐出痧器无法于头部治疗;其次,在部分患者使用过程中,因患者痛阈较低而存在患者认为治疗过程比较痛的问题。这些方面,仍有待于我们不断改善。
出痧法是融诊断、保健和治疗为一体的一种自然疗法,其简便廉验的特点,让广大居民广泛运用于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痧毒在壮医又称为“痧气”“痧麻”,是导致人体发病的主要因素[10]。出痧程度对治疗效果影响明显,走罐出痧器把临床出痧治疗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其制作简单,方便操作,疗效显著,在中医康复保健领域有广泛的运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