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杰,盛 敏,陶顺启,单留江,李靖宁,白艳艳,崔 沛
(1.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2. 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驻马店 463000;3. 确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确山 463200;4. 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银川 750000;5. 榆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
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是由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引起的,以坏死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的牛呼吸道传染病[1]。该病的暴发往往与牛群调动、长途运输、拥挤、即刻混群以及环境突变等应激因素有关[2],主要感染牛和羊。病牛通过鼻腔分泌物排出牛支原体,经近距离接触而感染健康牛。牛一旦感染,可持续带菌并排毒[3]。牛支原体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在4~37 ℃的液体介质中能够存活59~185 d[4],因此其一旦在环境中存在,就很难消除。本病主要侵害3月龄左右至1岁以内的犊牛,在常发地区多为慢性或者隐性感染,呈散发,在新发地区可呈暴发或者地方性流行[1]。感染牛临床可见咳嗽、困倦、行动迟缓、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流清亮或者脓性鼻液等特征。剖检可见:肺和胸膜轻度黏连,有少量积液;心包积水,液体黄色澄清;不同病牛的肺部病变严重程度有差异,与病程有关,有的只见肺尖叶及心叶及部分膈叶的局部红色肉变。
2017年4月24日,河南省确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辖区内某养牛场牛发病的报告,遂到现场进行核实诊断,怀疑为牛支原体肺炎。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并没有控制疫情,死亡数量远超出预期,特别是新引进的犊牛,死亡率更高。随后确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向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请求协助诊断与调查。为查明相关病因,控制疫情,减少牛场损失,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关人员赴牛场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2017年3月14日以来,该养殖场户出现咳嗽、流清亮鼻液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的犊牛,定义为疑似病例。
调查采用现场访谈、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与牛场主座谈,了解该牛场的饲养方式、免疫情况、临床症状及治疗情况,以及人员流动、天气变化、动物调运信息等;与确山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和当地防疫员座谈,了解该牛场所在乡镇的养殖情况和主要疫病监测情况;实地调查核实存栏情况以及饲料和兽药使用情况,了解牛场的棚舍布局、周边环境、地理信息和畜间分布情况。
图1 发病牛场卫星图和现场照片
该牛场位于确山县瓦岗镇田畈村马庄组,地理坐标为N32°46' 27''、E113°54' 45''(图1),2014年建成启用,目前存栏牛33头。该牛场周边2 km范围内里没有其他养牛户。离该牛场约3 km处,有另外一家养牛户,存栏20头,均为青年牛。
该牛场采用圈养方式,饲养模式主要是购入犊牛育成后售出,饲喂的玉米、干草料和青储饲料来自本地,饮水为地下水;未雇佣其他人员,日常饲养和管理主要由牛场主及其妻子两人打理;邻村兽医负责该场的日常免疫、疾病诊疗等工作。此外,牛场主有时也外购兽药,根据用药说明自行用药。
该牛场饲养区位于场主住房西边,属于开放性建筑,没有物理屏障与外界隔绝,棚舍、青储窖非常简陋(图1),而且距离粪污收集池很近,犬、猫等动物可以随意进入饲养区,也混养鹅等家禽。
建场后至2015年,主要收购本地犊牛育肥;2015年经人介绍,开始从东北地区购入犊牛育肥。2015年9月,购入第1批,共28头,均在4月龄左右,平均体质量250 kg,育肥后,开始陆续卖出,至调查时还剩9头;2017年3月14日购入第2批,共30头,3月龄左右,体质量150~200 kg,已陆续发病死亡6头。
第2批犊牛在2017年3月14日调入后约2周开始发病,约5 d后,全群大部分新调入牛都出现类似临床症状,袭击率为69.2%(27/39)。4月13日病牛开始出现死亡,其中2头突然死亡,其他4头死亡之前有拉血便症状,且有1头尿血。临床剖检1头死亡病牛,可见肺部严重充血、肉变,肾脏出血严重(图2)。该牛场的疫病流行病学曲线见图3。
图2 肺脏病变(a)和肾脏出血(b)
发病前期,牛场主用氟苯尼考拌料和维生素C饮水的方法进行过自行治疗,后将2头病重牛拉去兽医门诊进行输液治疗,但治疗无效,最终死亡,具体用药情况不详。治疗无效后又找另一名兽医,对病牛肌肉注射泰乐菌素、板蓝根及抗病毒类药物,同时对病牛输液(添加红霉素和碳酸氢钠),病情逐渐好转。至4月26日现场调查时,没发现咳嗽症状的牛,仅发现2头牛有流鼻液现象。
牛支原体肺炎主要感染3月龄至1岁以内的犊牛,其暴发与应激因素密切相关。本批调运犊牛在3月龄左右,长距离调运本身是很大的应激,再加上调入后饲粮的改变,更加重了疫情暴发风险。发病前期,牛场主自行用药不当,延误了治疗,使得病情恶化,造成更多牛只死亡。病死牛剖检症状符合牛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曲线同相关文献描述一致,发病1~2 d内,发病动物增加[1]。该牛场在发病1~3 d内,每天的病牛数量逐渐增加。根据病牛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综合牛只调运应激情况,推断本次疫情为牛支原体感染所致。
本次发病牛全是新调入的3月龄犊牛,对牛支原体易感。同时,牛肺炎支原体对于大环内脂类的红霉素、泰乐菌素敏感,更换用药方案后,大部分感染牛病情好转并康复。从易感动物和药物敏感性,可以验证本场疫情可能是牛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推断。
本次调查最大的局限性是没有进行实验室诊断,另外得到牛场发病的报告较晚,没能够及时开展调查,因此本次调查的结论仅是推断或疑似。
本次调查对于牛支原体肺炎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要加强牛群引进管理,尽量减少远距离运输,不从疫区引牛[5]。确实需要远距离引牛,要做好减少应激的调适工作。引进牛应隔离观察,确保健康后方可并群。其次要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对于发生疫情的牛场及周围环境,每天消毒1~2次[6],同时加强对病死牛以及污染物、病牛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做好杀灭蚊蝇、老鼠等工作。再次是严格饲养管理,消除一切应激因素,提高牛群抗病力。最后对于发病牛群的治疗,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如及时补液或强心等。在具体药物选择时,要充分考虑以往养殖场相关药物的使用经验,必要时可以做药敏试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
图3 疑似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暴发的流行病学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