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路径探索

2019-01-17 06:00崔睿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新课改

崔睿

摘 要:在现今的大的时代背景下,国家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高素质的人才必不可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学历但是低素质的人员事件时有发生,“高铁占座事件”“殴打孕妇事件”等都长时间地占据了社会新闻的一大板块。由此可见,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中高学历的人才,更需要其具备相匹配的高素质。否则,没有应正确的道德观作为约束,高学历的人才也会成为危害社会安全的“隐形炸弹”。所以在小学阶段,这个社会基本道德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如何高效地培养孩子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刻不容缓。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相较于过去的“放养式”家庭教育,现今的家庭教育方式虽然更加注重孩子的培养,使大多更加侧重于知识文化和才艺的培养,忽略了孩子精神层面的教育,这就需要学校的大力配合与教育,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有效率地提高小学生的思想与社会课的知识思想传授,尤为重要。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充分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学校过于注重数学、语文等考试成绩,而对思想与社会课重视程度不够,经常出现语数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而抢占品德与社会课课时的情况,导致思想与社会课难以有效开展。另外,一些学校的思想与社会课教师数量配备不足,培养培训力度不够,有的教师要同时承担多个班级甚至多个年级的教学工作,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当然,部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发挥得不够充分,不愿意主动对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改进,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给予解答,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课堂教学手法单调,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在不断地进行革新,很多学校也已经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但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通常都是应用于数学、语文、英语等所谓主科的教学上,几乎与思想与社会课无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想与社会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导致思想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手段单调,教学方法陈旧,没有突破传统的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仍然是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在这种思想模式下进行教育教学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所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比较低,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通过对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观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讲课中,教师大多只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授与灌输,在内容讲解上也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举例也是照抄照搬,并没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这种模式的教学并不能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学效果更是无从谈起。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策略分析

(一)“由浅入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处于多动好玩的年纪,且一年级至三年级正是小学生懵懂无知的年纪,其学习的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又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内容,这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入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也很难认识到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这就为四年级至六年级学习的品德与社会提高了难度。且四至六年级是小升初的重要时期,很多家长都会更加注重文化课的提高,从而忽略素质教育,所以在一至三年级中夯实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二)“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老师

在家里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小学思想品德科目的教授老师要备良好的素质行为,也要要求其他的教师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这个时期的学生对身边的一切都很好奇,且最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出现偏差也很容易带给学生错误的示范。在学生的心理观念来说,老师的权威性有时候要大于家长的权威性。老师是神圣的,老师做的很多事都是对的,正确的。这就让学生有了简单的是非判断。古人说“为人师表”,旨在做别人的榜样表率。

(三)“寓教于乐”使学生对思想与社会课有更直观的感受

小学生学习的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相对于文化课知识,其实更加容易感受到,它存在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多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这就使其教授起来更加直观,让小学生更能容易接受。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希望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颠覆以往的以教师为学习主体的传統教学方式。所以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话糙理不糙,填鸭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被动接受,在理解上就很困难了。教师在小学生一至三年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玩心理和童趣天真的特点,在网络上寻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短片,或者是寓言绘本图片制作成PPT,通过课上的多媒体教学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学生听,在将其带入角色。这样学生不仅接受起来很容易,也有很大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是人初步接触外面世界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相当于一张白纸,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完成一幅优秀的画作。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投入到小学思想与社会课的研究中,通过身体力行,寓教于乐等丰富的活动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确立其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邓桂红.生活化教学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140,143.

[2]罗丽珍.“生活化”教育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34(4):14-16.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新课改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谈如何提升农牧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效率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