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

2019-01-17 06:00孟祥茜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语文教学优化

孟祥茜

摘 要:通常来说,哪个老师“厉害”就先写哪科家庭作业的现象在小学阶段已然是一种“约定俗成”,学生写作业的外部动机明显高于内部动机。而语文作为学习语言文字最基础的学科,有很多学生甚至家长都认为写语文作业没那么重要。再加上有些老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太过简单粗暴,没有什么技巧,这加重了学生和语文作业之间的矛盾。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入手,从源头上减少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优化;作业设计;小学语文;语文教学

对学生而言,语文作业多种多样。一说到写生字,基本就是“几个拼音几个字再组几个词”的模式。倘若这个“几”指的是“一”,简直能引起学生的欢呼雀跃,同样的,随着“几”的变大,也能让学生垂头丧气、长吁短叹。抄课文也是,只存在抄一遍还是抄几遍的问题。这样老套的作业布置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判定为是一种“敷衍”,有“没作业找作业”的嫌疑,可是又普遍地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究其根源,是因为教师在最初就没能够合理地进行作业设计。下面,本文就对如何优化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进行具体阐述。

一、分层作业让作业目的落到实处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班级规模来讲,好几十个人的大班司空见惯。对于一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一个班七八十人的情况依然存在。好的班级最少也得四五十人,这些都为教学带来了挑战。而小学语文教学不像数学或者英语学科,学生一方面容易差距大,另一方面追赶起来比较困难。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通过高效地训练数学或者英语学科在短时间内可以大幅度提高成绩,但语文不行,语文更注重的是积累,或者说语文学习需要的是“时间”。那么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外,如何再保证这种时间,这就要在日常的语文作业上下功夫。但是考虑到班级的规模,学生群体间差异不能忽略,那么,设置分层作业势在必行。

部编三年级教材《守株待兔》这篇课文就是分层设计语文作业的好素材。本课的内容非常短,只有几句话,但因为是文言文学习起来反而难度较大。除了4个认读生字和9个需要掌握的生字以外,还有7个注释,里面还包含着像“走”这样的古今异义字。这些内容的教授已经足够填满课堂教学时间,那么对课堂掌握情况的反馈只能依靠语文作业。在本课中,将读通课文、背诵课文作为C类作业再恰当不过,而能够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的道理,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可以作为B类作业,结合“阅读链接”能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无疑是对A类作业最高的要求。通过这样的分类作业设计方式,才能保证学困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精。

二、作业设计要将课堂内外紧密相连

数学学科的难,可能在于它的灵活多变或者是一个题目中隐藏着对多个知识点的考察,语文学科的难往往不是多么的晦涩难懂,而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要求。就比如对语文教学的改革,难的只是阅读量的增大,相应的就要求学生的阅读速度必须提高。古人说的“一目十行”其实也是一种阅读速度的体现,而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除了一些閱读技巧外,通过大量的阅读也能够实现。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想要实现这种群文阅读还需要结合课外,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

例如在《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的作业设计中,就突出了课堂内外的紧密相连。《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讲的是傲慢的铁罐和谦虚的陶罐之间的故事。铁罐仗着自己比陶罐硬就欺负陶罐,没想到许多年后陶罐依然完好无损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经常可以见到,无非就是想要通过故事告诉学生不要太骄傲自大,应该谨慎谦虚。就像《伊索寓言》中《北风和太阳》的故事,也是类似的道理。那么当进行本课的作业设计时,便可以由“铁罐去哪了”的问题设置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分析铁罐的性格,从而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北风和太阳》,再顺势继续阅读《伊索寓言》,甚至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等。不论在小学的哪个学段,教师都要明确,单单仅靠课内的阅读是无法达到阅读要求的,功夫在平时,要坚持将课堂内外的联系体现在日常的语文作业设计中。

三、应当及时有效地做出作业评价

毫不夸张地说,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很多作业并不是由教师亲自批改。有些是通过家长进行检查,有些甚至依靠学生里的小组长。从表面上看是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实际上却存在着很多隐患。有些语文老师倒是能做到“全批全改”,但针对读书笔记这样的语文作业往往只是大写一个“阅”字。殊不知就算是抄写的读书笔记也暗含着学生情感的倾向性,单一而模糊的评价无疑会打消他们的这种感情定式。因此,对于语文作业教师一定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

例如在《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课文的作业设计中,就突出了及时评价的益处。在这篇课文的作业设计里,选择了课后的“小练笔”作为考查学生对文本掌握情况的方式。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的景色,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那么,当学生带着满满的诚意来完成这项作业时,教师的“诚意”就应该是及时有效地作出评价反馈。而要想让这种评价吸引学生,就不能简单地归为“优秀”“良好”的范畴。联想“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师也可以给学生的路用一个比喻概括性地命一个名,或者是为学生描绘的路画一个场景,甚至于教师可以实地去看一看这条路以和学生产生共鸣。无论什么样的方式,只要对学生的作业用心,学生便会真心期待下次作业的来临,并投入更多的热情。

总而言之,对小学生而言,语文作业不应该成为一种学习的负担,相反,应该让语文作业设计充满着与学生相适应的青春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蕊.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有“亮点”[J].华夏教师,2019(8).

[2]张彩英.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的作业设计[J].学周刊,2012(21).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语文教学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