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年段统编版教材中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研究

2019-01-17 06:00郑水娣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落实策略中年级语文要素

郑水娣

摘 要:在解读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时候,语文要素作为一个高频率词汇经常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就童话改编版语文教材来看,其尤为凸显语文要素,以“双线”的方式将单元内容组合起来。要想有效地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就需要透彻地把握语文要素,从此入手,采取多样的方式使学生在“双线”中实现发展。在此,结合三年级上册的阅读篇章,就其语文要素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就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落实策略

在研读统编版教材的时候,语文要素作为一个高频率的词汇,经常出现在我们眼前。温儒敏主编曾经说过,统编版教材的编写首先是要解决教材框架结构问题。就我们新版的语文教材来看,其采取单元结构的方式,以“双线”的方式,将人文主题单元与语文训练基本要素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其中,语文训练基本要素包括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宜的语文学习策略等,其以分散的形式,由浅入深地贯彻到每一个单元之中。中年级统编版教材亦是如此。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有效地发挥教材作用,我们首先要立足每一册、每一单元内容,分析其人文主题单元与语文要素,以此找准教学的要点,从而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下面,我以三年级上册为例,就其语文要素及实施进行详细说明。

一、用生本的理念剖析语文要素

三年级上册教材八个单元选取了人文主题选文,包括“学校生活”(《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问》);“金秋时节”(《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中外童话”(《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阅读策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留心观察”(《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祖国山河”(《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我与自然”(《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美好品质”(《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些不同的单元主题,不仅需要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需要其在教学活动参与中实现语文基本训练。这语文基本训练,就是我们需要重点掌握的语文要素,包括阅读训练要素、表达阿训练要素和口语交际训练要素。

分析这些的主题单元篇章,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不同的。如在“学校生活”一单元,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关注新鲜的句子,以此落实阅读训练要素;引导学生动手写作,用简短的几句话或一段话对自己的同学进行介绍,在体验生活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掌握表达训练要素;引导学生回忆暑假生活,选择新鲜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将经历清晰地表述出来,或者利用图片、实物等描述他人感兴趣的事物,实现口语交际训练。如此明确的语文要素,不仅为我们指出了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方向,也为学生指出了发展方向。所以,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需要立足于各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

需要注意一点,统编版教材在选取人文主题选文,设定语言要素的时候,往往是以学生的发展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结构安排。如“学校生活”需要学生积累语言,简单表达。而“金秋时节”此单元,则提出了较高的训练要求。如引导学生利用多样的方式对较为复杂的词语进行理解,实现阅读训练;认识到写日记的好处,掌握写日记的基本格式,以此能自主地书写日记。由此,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立足语文要素的编排特点,由易到难地组织训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既能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又能提升语文学习水平,打好语文学习基础。

二、用统整的思维进行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人文单元的编排是经过教材编写人员精心设计的,每一个单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篇文章也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上文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不懂就问)这三篇文章所要实现的语言要素训练目标是一致的。由此,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以此为出发点,采取统整的思维,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以此使学生在整体参与中真正得阅读训练、表达训练、口语训练,提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口语能力等。要想实现这一点,我认为,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首先要打破文本题目的限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就题目见解题目,而应在整体联系的指导下,对单元前后的篇章进行整理、实施教学。比如,在组织第一单元教学的时候,我就以阅读的过程中关注新鲜的句子、引导学生动手写作,用简短的几句话或一段话对自己的同学进行介绍、引导学生回忆暑假生活,选择新鲜的事情,用自己的语言,将经历清晰地表述出来,或者利用图片、实物等描述他人感兴趣的事物这三个语文要素为切入点,在组织每一篇章教学的时候,都会对学生在自读文本的过程中,搜集、积累语句,用自己的话对同学做介绍等。具体地,在教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此篇章的时候,我采取了批注式教学方式,先引导学生自读文本,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也可以将自己对这句话的所思所想标注在旁。以此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在批注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表达。

三、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实施教学

三年级上册的人文主题篇章和语文要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尤其语文要素,每一单元都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立足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试想一下,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如果教师忽视统编版教材语文要素的编写特点,仍采取解析文本的方式,在课堂上向学生大讲特讲语言知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传统教学早已给出了答案:学生无法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难以获得参与语文要素训練的机会,限制了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新课改倡导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我立足统编教材语文要素编排特点和新课改理念,尝试利用插图、情境、批注等方式组织语文要素训练活动,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参与中获得发展。以《秋天的雨》为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使用了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美丽的秋雨景象。尽管学生在现实生活体验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的秋雨,但是其印象中的秋雨与作者所描绘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无法深刻地感知作者使用的语言文字。面对此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地展现了秋雨场景,借此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其在体验的过程中,将语言文字与图画、视频等结合起来,以此建立对秋雨的深刻感知,突破较难词句的限制。在阅读教学之后,我还鼓励学生利用写日记的形式,将自己记忆中的一场秋雨记录下来,以此在读写结合中,实现表达训练要素的落实。再以《去年的树》为例,这篇文章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基于此,我采取联想教学的方式,先利用绘本资源为学生创建一个场景,接着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对此场景展开描述,从而走进文本。如此多样教学方法的实施,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还可以使学生在情境、绘本的支持下,走进文本,实现语言要素训练,提高语文学习质量。

四、用多元的评价落实课堂检测

教学评价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就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语文要素特点来看,其不仅需要教师按照这些要素实施教学,还需要学生以所掌握的语文要素为切入点,进行自主学习。简单地说,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将语文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以使学生在方法的掌握下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为自主学习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要立足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对其进行评价。统编版教材中在人文主题单元为我们精心地设计了阅读策略单元,其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实现自主阅读。在三年级上册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师需要用“预测”的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这些文本的过程中,自主预测,以此实现文本的理解,掌握预测策略。基于此,我在组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以学生的阅读发展为基础,从《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入手,实施预测策略。具体地,我在课堂导入活动开展中,先立足这篇文章的主题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屋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老屋到底有多老呢?借此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其预测。接着,我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结合文字和插图,探寻问题答案,建立对老屋的感性认知。在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会建立对“黑窟窿”“破洞”等词汇的理解,感知到老屋的寂寞。然后,我立足学生的理解情况,继续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这个老屋总也不会倒塌呢?以此使学生再次预测,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如此教学,实现了教学评价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结合,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预测,还可以在预测中建立对文本的理解。在组织了这篇文章教學之后,我鼓励学生运用所积累的策略对其他文本进行阅读,实现学以致用。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所使用的教材进行分析,尤其分析其语文要素,以此为基础,把握训练要素,统整教学,以多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训练活动,并教给学生阅读策略,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的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倪思春.统编语文教材单元要素的“递进式学习”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9(5):33-35.

[2]张敏华.谈统编教材中“提取信息”语文要素的落实[J].小学教学参考,2018(19):11-12.

[3]苏蜜团.明晰语文要素 构建知识体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课后练习例谈[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3):33-3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落实策略中年级语文要素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和实施策略
论高效课堂中三维目标的落实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