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兰
(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200)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该疾病易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坏死等症状,部分患者易出现栓塞以及炎症等,冠心病的发作与患者自身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若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则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按照本次实验要求,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取出200名冠心病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法将20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有38人,女性有62人,年龄区间在45-72岁,平均年龄为(56.92±3.95)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42人,女性有58人,年龄区间在41-68岁,平均年龄为(54.05±2.95)岁。入组标准:所有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疾病,不得同时伴有恶性肿瘤、精神疾病、传染疾病以及重大器官衰竭等疾病,研究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研究后,将不愿参与的患者排除,并告知患者本次研究的全部过程;研究人员将所收集到的患者个人信息、临床一般资料使用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则视为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则加强护理,具体措施如下:针对冠心病患者接受冠脉造影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例如:心脏破裂、栓塞、高血压、心包积液以及发热、胸痛、造影剂肾病和迷走神经反射等,护理人员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在患者接受冠脉造影前,了解患者的基础血压值,整个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准备好多巴胺预防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部分患者在使用对比剂时,可能会发生致敏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提前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是否对对比剂过敏,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安抚患者不良情绪,以促进冠脉造影的顺利进行[1]。对于心功能分级较高的患者,为避免患者出现心脏破裂、心包积液等并发症,应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嘱咐患者饮食应使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尽可能的减轻心脏负担,并嘱咐家属应多陪伴患者,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促进患者疾病向好转的方向发展。患者在接受冠脉造影时,由于大剂量的造影剂可导致患者出现碘造影肾病,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在碘造影结束后,多饮水,使尿酸盐的排泄增加;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将急救药物准备妥当,患者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应由科室主任与护士长共同制定,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则为十分满意,70分以上则视为满意,70分以下视为不满意。同时,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有发生的并发症应详细记录,在收集好上述资料后,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
将患者的实验数据使用Excel软件统计记录,将数据进行分类处理,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使用卡方检验,使用SPSS20.0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相对比,观察组患者患者在加强护理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增加,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
冠脉造影[2]是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被称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患者在接受冠脉造影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疾病的影响,加之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各种基础疾病,极易导致患者在接受冠脉造影时出现并发症,若能同时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则能有效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3]。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患者加强了护理干预,通过针对冠脉造影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进行了预防护理措施,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有效的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我院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