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琰华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2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晚期最常见并发症,有研究显示,糖尿病足在我国的发生率约在4%~10%左右[1]。糖尿病足有较高的致残率或致死率,造成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生活能力下降,影响正常工作能力。有研究资料显示,糖尿病足中实施“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足患者,对其开展“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分析“一病一品”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两组。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4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3.7±5.8)岁;病程:1~22年,平均病程:(12.0±2.8)年;根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1级12例,2级10例,3级9例,4级11例,5级9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2.9±5.2)岁;病程:1~23年,平均病程:(12.2±2.9)年;糖尿病足Wagner分级:1级11例,2级9例,3级12例,4级10例,5级9例。两组糖尿病足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创面处理、降血糖药物、抗感染药物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一病一品”的护理干预模式:①建立“一病一品”护理干预小组:有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包括具备丰富经验和技能的责任护士,综合评估患者的发病原因、病情状况,并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②糖尿病足健康教育,在患者的血糖控制中,综合评估其危险因素,据患者足部溃疡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足部自我检查和护理的方法,同时引导其进行下肢功能锻炼。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耐心沟通与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并给予其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消除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④血糖控制及足部溃疡护理,护理人员据患者病情制定血糖控制方案,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护理人员据患者足部溃疡状况,给予针对性处理,及时清理足部溃疡创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创面感染,密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详细记录并综合评估。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显效:血糖水平稳定,足部溃疡愈合良好,瘢痕形成或结痂。有效:血糖较为稳定,足部溃疡有所缩小,可见部分组织渗液,有生肉芽组织形成;无效:血糖不稳定,足部溃疡未缩小甚至扩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理论频数T>5,用x2检验,理论频数T<1,用确切率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n,(%)
“一病一品”护理模式是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由各护理专科人员共同创建的一种高质量的特色护理干预模式。糖尿病足护理中实施“一病一品”护理模式,小组通过定期开展会议,针对护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共同制定相应解决方案,进而改善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中的多种护理问题,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此外在给予患者“一病一品”的护理干预模式中,护理人员与患者较强交流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信任感,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3]。上述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08%)显著大于对照组(80.39%)(P<0.05),表明“一病一品”应用于糖尿病足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糖尿病足的护理中实施“一病一品”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