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园,牛玉堃,陈 敏,魏海斌
(1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380557801@qq.com; 2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3 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广西 南宁 530200 )
高等医科院校作为培育祖国卫生事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兼具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医生,是其义不容辞的使命与刻不容缓的任务。
人文教育是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方式,其结果是使学生具备人文知识、彰显人文精神、外化人文行为,其实质是人性的教育。而医学人文教育就是在一般人文教育的基础上,将人文精神与医学相结合, 其核心是尊重一切与医疗有关的人的价值。主要包括:尊重、热爱和敬畏生命[1]。总而言之,医学人文教育在于使医学生在观念、精神与哲学的层面自觉形成科学与人文相容的认知方式、思维方法与知识结构。
人们对待教育知识,希望它能密切地与今后的生活和职业挂钩,而常常忽略其在促进人的精神和人格发展中的价值[2]。“重理轻文”的传统教育观念在理科生占多数的医疗卫生行业则具体体现为“技术至上”,过度关注医学人才的实验与临床操作能力,忽视其知识储备和执业能力中的人文价值,导致必备的人文知识与技能在医学生看来可有可无。进入职业角色后,主要表现为问诊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在治疗中对患者及其家属缺乏人文关怀。而更为严重的是,原本就信息不对称的医患双方一旦缺乏有效沟通,便会产生信任危机,医患冲突将是必然结果。
目前,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课程仍为选修类课程。研究表明[3],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8%,而在国外医学院校课程中该比例达20%~25%,以美国和德国为首,英国、日本约为10%~15%。而在医疗机构中亦是如此,一些医院开展医德医风建设,也未将人文建设纳入其中,许多时候是为了应付检查和收集宣传素材,相关科室形同虚设,没有长期可持续开展的人文类文化建设项目,院内文化氛围不浓厚,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包含的人性特征与关怀容易被忽视,医疗实践中的人文精神未能体现[4]。
从目前医学院校的情况来看,人文类教师多由思想政治类教师兼任,缺乏基本医学知识,很难在人文课堂中融入实际临床面临的问题[5]。并且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陈旧,缺乏必需的信息化教学技能;课堂仍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实践操作和课堂互动,医学人文知识吸收转化效果差。另外,医学生人文基本功不扎实也是医学人文教育遇到的另一现实困境。这主要表现在知、信、行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医学人文学科自身特点,投入-产出效果周期长且为隐性,导致医学生在认知层面不予以重视;其次,鉴于整体社会环境和医疗卫生行业环境“技术至上”的氛围,医学生的医学人文信仰淡漠,无法在诊治患者的过程中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最后,认知不足、信仰淡漠综合导致了医学生人文执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诊疗未能从人的整体出发,忽略了患者的内心诊治诉求等。
虽然目前我国高中教育文理分科的现状将会持续,但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一个高度综合化的新时代[6]。在大学课程中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终将成为现实,也是科学和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现代医学模式已经完成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蜕变,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大力推进医学回归人文已成为当下的发展趋势。然而,要改变当前的“重技能,轻人文”的现状,并非易事。
加强医学与人文的融合,我们可以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着手。宏观层面,将“医学与人文”这一主题,以不同规模、多种形式持续开展下去,如专题研讨会、沙龙式对话会、学术讨论会等。逐步建立起探究“医学与人文”的跨学科团队,并组织策划相关活动,推进更高层次的“医学与人文”研究项目的探讨与交流。一种理论和思想只有被大众所理解和接纳,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一旦“医学与人文”的研究得出成果,便要及时注入课程教育,并在社会上加以推广。微观层面,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教学培养过程中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理念。在重视医学教育的同时兼顾人文医学素养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理念和精神,达到二者的融合与统一,培育既具备医学技能又具有人文情怀的医生。
学校要提高对医学人文知识的重视,建设合理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切实把医学人文课程作为医学生求学路上的必修课程[7],加强医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人文医学与专业医学的整合,促进医学的发展,最终提升医学生的专业价值和人文素养。由此可将人文课程基本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个部分,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安排相应的人文课程,使人文教育贯穿于医学生本科五年学习生涯始终,同时也为医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课程选择。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医学人文必修课程是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应安排在基础医学教育期间即大一、大二这两个学年中,学生可以在此期间学习人文、社会、行为科学课程,其中包括职业导论、医患关系、卫生保健政策、医学道德与职业精神、社区医生、医学探索及人类发展等;另一方面,医学人文选修课程是医学人文课程体系的重要补充[8]。选修课可以设置如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人类学、人际沟通、医师礼仪、卫生保健管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科学、医学语言学、文学与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等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社会化方面课程。
除了课程设置,还要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环境在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9]。在学校中开展符合医学专业特色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如举办人文类专题学术讲座、开展人文知识普及讲座、演讲比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给医学生提供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成长环境,将有利于其将所学人文知识内化升华为医学人文精神。
基于近年来医患冲突事件频频发生的现状,医疗机构的管理者们亟须改变传统“重技能、轻人文”的观念。在充分认识到人文知识对医生临床应对技能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的前提下,重视医院人文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是,医院人文文化建设,并非是单一、表面的物质文化活动,而要渗透于医疗、护理、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实际工作之中。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人文环境建设。加强医护人员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意识,培养其人文情怀。医务人员应从诊疗细节让患者切实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如简化医疗服务流程、设立预约中心开通网上预约服务等,让患者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下接受诊疗。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在一个积极的、和谐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这样才有利于在院内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人文氛围,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更充分地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二是制度文化建设。在医德医风建设中增加医学人文建设内容,将医生的人文素养细化为若干考评指标,作为综合考评医务人员的依据。可按年度或者季度对医护人员进行人文素养考评,并大力宣传医学人文服务先进事迹,开展医学人文榜样评选活动。例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承办首届医院人文建设与患者体验学术论坛,有效弘扬了医学人文精神,该院的“人文科室”“人文医者”等评选活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医院文化建设和人文医学建设的实际有效开展[10]。
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医学人文教育就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一些人文知识, 教学内容偏重于概念、范畴、理论等知识层面的讲授, 这种知性化教育观念, 导致人文教育与医学实践相脱节[11]。因此,医学人文教师除传授医学人文理念、知识外,还需跳出课堂,贴近社会实际,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增强人文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首先,专职人文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能力,补充基本医学知识,在课堂上选择与医疗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医患角色和医患互动、知情同意权、医疗改革等问题,通过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加强其反思、处理、辨别能力,争取做到医文结合,达到人文课堂的目的;其次,改变单一灌输式的教学形式,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利用互联网实现与医院资源的实时共享,让学生掌握医疗动态,通过互联网实时视频传输的手段让学生关注真实环境下的院内专家教授与患者的沟通相处模式,使学生切实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最后,医学专业教师要充分挖掘隐藏在医学中的人文内容,钻研课程中的文化精神,争取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元素。此外,还可积极参加人文类讲座,以增强人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塑造人文情怀,体现人文气息,树立一个既有医学背景又有人文素养的教学榜样。
思想乃行动之先导,认识到位而有信念,信念指引而有行为,行为久之则成技能。医学生要加强学习医学人文知识,掌握扎实的人文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夯实人文基本功。首先,学习人际沟通理论和相关卫生法学知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临床实践中学会关爱患者,在处理医疗纠纷中学会依法行医和与人沟通,学会处理危急情况;学习医患关系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患者的患病经历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医患关系,学习如何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采集病史,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其次,积极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服务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丰富自身社会服务经验。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近距离地与群众接触,了解群众的就医体验和内心感受,在诊疗过程中理解患者,从本质上做到“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还能体会和理解医生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感,更加坚定医者救死扶伤的信念。最后,重视团队协作能力。医学生掌握相关的团队合作技能,有利于在团队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队中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巩固自身人文知识,丰富知识结构,促进医疗团队功能的最大化。
人文医学的核心思想是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同时,社会与医学的客观发展规律也在不断地对医学生提出医学人文知识、信仰和技能方面的要求,推动医学人文教育向前发展。因此,本研究倡导医学人文教育需要坚持以人文精神为导向,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要求,针对社会、医疗、医学教师及学生层面的现实困境,提出践行医学人文教育的可行性方案,培养出既掌握医疗技术又具备人文修养的合格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