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保障精准化问题研究

2019-01-17 07:51王浩宇黄雅飞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5期
关键词:部队装备标准化

王浩宇,黄雅飞

(1.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天津 300161;2.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北京 100036)

装备保障的趋于精准化的发展是我军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军装备保障管理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装备保障方式的多样性、保障内容的复杂性、保障任务的时效性越来越突出,固有的装备保障方式已然不能很好的满足部队现有需求,以聚焦实战为导向的新时代部队装备精准化保障迫在眉睫。

1 实施装备保障精准化的现实需要

1.1 战争刷新保障模式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人民军队新的历史使命、新的武器装备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对装备运用与保障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对传统的装备保障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推动装备保障全面、协调、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高效更需高精准化

对于军队而言,部队装备保障就是为了满足部队遂行战斗任务和日常训练建设而实施的一项保障活动,随着军队管理更加趋于精准化,对装备精准化保障的需求越来越高,高精准化的装备保障不仅是充分发挥遂行任务能力和提高军事经济效益的的重要保证,更是影响作战成败的重要因素。

现代战争具有体系对抗强、信息透明度高、进程发展快、资源消耗大的特点,不仅对装备保障系统的反应速度、资源的消耗提出了迫切需求,对装备的精准化保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实行部队装备保障精准化管理的基本路径

2.1 牢固树立精准思维

新时代改革进程中的部队,就像是一个庞大的学习型组织,也就是说部队装备管理及装备管理人员都要为了实现“精准化保障”共同愿景,改变故有认知,转变旧思维。因为思维影响理念,理念影响行为,行为影响效果。推进部队装备精准化保障工作,首要任务是引导教育装备工作者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精准化思维。

如果说以前部队装备保障大部分是依“经验”的话,新时代的部队装备保障则突出强调“科学”。从“传统”到“现代”,从“精确”到“精准”,精准化的实施不仅应是管理模式的改变,更重要的应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思维模式的改变。任何“马大哈”的态度、“差不多”的标准、“过得去”的作风都会掣肘部队装备精准化保障,

2.2 积极借鉴外军经验

总的来看,美军的做法主要可以概括为3 个方面:一是实现了“全资产可视”。美军在本土启动“全球战斗保障系统”,形成并提供及时、准确的各类装备需求信息(如品类、数量等),使陆海空、海军陆战队和国防后勤局所有的资产都实现“可视”。二是实现了“全态势感知”。借助C4ISR 系统,美军装备保障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作战计划和敌我态势,并将战场上的保障需求准确上报给装备保障单元,并快速形成反馈,真正实现了战场需求与供应信息透明。三是实现了“精准化配送”。美军保障人员可以实时的对作战部队的装备保障需求进行跟踪,以此按需前送、后送和配发。战前美陆军还为很多卡车都安装了运输跟踪系统,这样指挥员就可以根据战场形势对作战部队进行实时、灵活的机动保障,真正实现突出高效能的精准直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要我军能够科学掌握、灵活运用好这些舶来经验,必能使我军的部队装备精准化保障水平更上一层楼。

2.3 努力攻克技术难题

由于历史原因,我军信息程度较外军还有一定差距,导致信息技术成为长期以来制约我军精准化发展的瓶颈。根据美军经验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实现突出效能的部队装备精准化保障,就必须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消除保障“盲区”。

首先,精准化离不开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与保障,因此,当务之急是提高管理者的能力素质,不仅仅是提升内在的思维认识,更是要提升实际操作能力。采取多样化学习能力,在实战化演练中不断锤炼,力争在较短时间内锻造出适应高技术战场环境下的装备保障能力。

其次,可以将高新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技术运用到管理实践当中,成为提高管理效果的助推器,并加大装备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用,构建有利于实时反馈部队保障需求和保障力量信息的网络体系,避免或减少信息滞后带来的损失。

最后,部队装备精准化保障的实现,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超前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断发现部队改革进程中部队装备保障管理需要进行调整的问题节点,解决好装备保障精准化的重难点问题。

3 实行部队装备精准化管理的科学基础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扎实推进部队装备精准化保障水平,就必须要在现有装备保障制度基础上改革创新出紧随新情况的、完整的科学理论和精准的工作标准,使装备保障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3.1 确立科学标准体系

标准化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和创立起来的一门科学,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实现有序化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标准化体系已经突破传统的技术基础工作范畴,在各行各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标准化对于军事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价值,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将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在新军事变革中,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对于增强军队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核心军事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军事装备保障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基础,适应我军新形势新要求,形成装备精准化保障手段,全面提升装备保障能力,是准备保障标准化体系构建的目标。标准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理念,是理顺装备保障脉络,谋求实现精准化管理、精准化保障的突破口,是加快转变装备保障能力生成模式,全面提升装备保障能力的重要抓手。

3.2 运用科学的建模方法

在现代战争中,随着武器装备的日益复杂和先进技术的使用,装备保障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其规模也不断扩大,对于这样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要对其实行精准化的管理,就需要用到抽象与建模的科学思想。例如,在装备保障能力评价方面,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熵理论、模糊综合评价法、人工神经网法、多属性评估方法、支持向量机法、德尔菲法和仿真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

3.3 保障信息全程共享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精确保障将实现保障组织与被保障部队,保障组织上下级相互之间、甚至保障人员之间的无缝对接,信息传递快、准、灵,不仅是装备保障指挥员能够洞察整个战场总体的保障态势,而且保障分队和保障人员也可以共享所有的保障信息,使其实时指挥、实时发现目标、实时机动、实时保障,争取保障的主动,使保障行动得以实时进行。

4 结语

装备保障精准化具有明确的目标,根据新时代强军目标和新的历史使命,结合装备规划发展,精确科学地规划、建设保障资源。利用上述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方案和策略,通过各保障实体之间的协同,将分布在广阔区域内的各种保障资源、指挥中心和保障部队集成为一个统一高效的保障系统,实现全程保障信息共享,保障力量优化编组,最终实现精准化保障

猜你喜欢
部队装备标准化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俄部队军演
标准化简述
儿在部队又立功
防晒装备折起来
拆弹部队 勇者之盾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老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