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01-17 07:51汪兴响
中国设备工程 2019年15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医疗

汪兴响

(六安市中医院,安徽 六安 237006)

对大型医疗设备来说,科学合理的维修措施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大型医疗设备的稳定、安全运行,同时又能够有效保障医院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国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各个医院引入的大型医疗设备越来越多,维修重要性变得愈发突出。与此同时,面对医疗设备行业白热化的市场急诊,诸多大型医疗设备厂商开始将利润转移到售后,旨在通过零部件的售后利润提高自身竞争力。这就导致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成本大幅增长,维修工作面临的困难进一步增大。上述背景下,深入分析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就成为各个医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存在的问题

(1)欠缺规范的维修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有效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从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来看,大部分医院并没有建立规范的维修管理体系,没有针对维修人员对应的职责、任务进行明确的划分,通常只是让维修队伍自行负责,亦或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再进行维修。因为缺乏制度的约束,部分大型医疗设备缺乏有效的监管、检测,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故障。

(2)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正如上文所述,厂商为追求售后零部件利润,在面临大型医疗设备故障的情况下,通常都不会主动去探查故障点,往往直接针对备件进行更换。大部分情况下,大型医疗设备部件故障并不是因为综合性故障所引发,其只是因为部分元件故障所引发。这就导致维修成本居高不下,造成诸多不必要的维修支出。

(3)维修档案记录不完善。

维修档案是有效记录大型医疗设备故障诊断、维修的资料,通过维修档案的分析、总结,能够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提供参考,积累维修经验。但从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相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维修档案记录的重要性,维修档案记录并没有及时跟进维修工作,仅仅是在事后进行简单、大概的记录,维修档案内容并没有涉及故障诊断的细节、维修的过程,缺乏参考价值。

(4)维修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兴技术的不断应用,大型医疗设备所涉及的技术更为先进,内部结构也更为复杂,对维修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各个医院现有维修队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维修人员本身受到学历、专业的限制,专业水平不足,再加上医院缺乏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工作,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已经成为大部分医院维修队伍现状的真实写照。

2 应对措施与建议

(1)建立健全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系。

对于现阶段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医院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基于自身大型医疗设备情况、维修管理部门实际,建立健全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系。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维修来说,引入责任制的方式进行管理,将每一个大型医疗设备对应的责任落实到个人,针对维修人员工作内容、流程、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奖惩体系,要求维修部分针对各个维修人员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进行挂钩,全面调动维修人员的能动性,保障每一个维修人员都能够根据自身职责、任务开展工作。此外,为进一步保障维修工作的效率,还必须要将大型医疗设备信息资料录入医院管理系统,针对各个设备开展24h 监控,保障第一时间发现故障、解决故障。

(2)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价格管理工作。

为有效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成本,医院还必须要加大厂商合同约束力度。在进行大型医疗设备采购以前,需要权衡价格、性能以及售后,针对相关指标进行权衡之后再进行采购。采购完成之后,必须要针对售后细节纳入合同,以条款的方式约束厂商片面更换备件的现象。与此同时,医院应当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强化设备维修间隔的监测,致力于解决医院本身在信息收集方面的弱势地位。医院维修部门应当主动尝试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对于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条款的签订,应当咨询相关部门,致力于完善《大型医疗设备保修合同》、《常规设备保养合同》,针对大型医疗设备外购件保修、保修时间、保修范围实施系统的规定,以此来推动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合同的规范化,有效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成本。

(3)完善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档案管理制度。

要想保障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的科学性、规范性,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档案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现阶段大型医疗设备档案记录存在的问题,医院应当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全面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一方面,基于党性医疗设备维修实际,建立健全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针对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细节进行明确的规定,包括收集、整理、内容、归档等细节部分,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密切跟随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开展。另一方面,构建维修档案监管机制,定期针对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档案进行监管、抽查,将责任落实到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规章制度提升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档案管理质量。

(4)加大维修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力度。

对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来说,面对现有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应当通过以下2 个方面的措施,全面加大维修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从培训的层面来看,医院应当针对现有维修队伍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当前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方案,通过委培、讲座、集中培训等多元化途径,主动与厂商进行合作,深入各个厂商学习先进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知识,全面提升维修队伍的综合素质。从引进的层面而言,医院应当致力于提升维修人才的待遇、地位,建立健全晋升渠道,在有效提升现有人才队伍能动性的同时,吸引一批综合素质过硬、信息化素养出众、专业能力突出的人才队伍,致力于发挥人才的带动作用,针对维修队伍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调整,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大型医疗设备本身的使用特点,决定了其本身在故障方面的高发生率,是否能够及时解决故障就成为维修的重点所在。综合参考大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实际情况,我们应当正视现阶段维修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立健全大型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加强大型医疗设备维修价格管理工作、完善大型医疗设备维修档案管理制度以及加大维修人才队伍培养与引进力度,全面提升大型医疗设备维修质量,为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