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祥贵 张振海 郝 瑜 曾江华 荣 峰 邱 娟 丁 强③ 陈 彦③
2016年“组团式”医疗援疆实施以来,受援地区医疗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1-3]。目前,“组团式”医疗援疆支援的对象主要为受援地区的中心医院。通过医联体建设扩大医疗援疆的覆盖范围,建设包括县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内的合理分级诊疗体系,是医疗援疆工作的重点。
“组团式”医疗援疆由沿海地区7个省(市)支援新疆8所地区级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上,各支援省(市)都有自身的经验,并应用到组团式援疆的实践中。以江苏省组团式支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为例。目前,共选派了8所省属医院的21位医疗和医院管理专家在克州人民医院开展工作,促进受援克州地区的医联体建设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是江苏省医疗援疆的重点任务之一。
新疆医疗状况相对沿海地区较为落后,而且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在南疆地区医疗资源紧缺尤为严重[4]。江苏省“组团式”医疗援疆支援的克州,就位于南疆地区。江苏省医疗援疆借鉴支援地区医联体建设经验,在克州建设区域医联体,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区域医疗联合体协同服务模式的构建是实现分级诊疗的一种路径,能提高有限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5]。克州人民医院是克州地区惟一的三级甲等医院,是克州地区的医疗中心,在组团式医疗援疆的持续支持下,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已经有了较大提升。2016年开始,“组团式”医疗援疆以克州人民医院为中心医院,按照医联体建设要求,分别与县级医院、市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签约,开展医院管理、技术对接和远程医疗工作。整体而言,克州人民医院与医联体协议单位之间的合作还不够紧密,双向转诊的渠道不够畅通,尚未很好地发挥医联体互联互通、双向联动的作用。
江苏省援疆医疗专家和克州人民医院医师通过城乡对口支援、“访汇聚”工作和义诊下乡工作对克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定期指导。三级医院医师到基层的常态化流动,是加强医联体合作紧密性、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6]。江苏省援疆专家利用周末时间到克州各乡镇开展义诊和业务指导,由援疆专家、克州人民医院专家与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共同进行诊疗,并同时到基层医院开展教学查房、现场提问,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克州人民医院心血管科从2017年开始与乌恰县人民医院开展心血管疾病调查,目前已共同收集标本500余例。
卫生支援是三级医疗机构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分级诊疗渠道的建立[7]。克州人民医院承担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和克州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每年安排22名专家固定在克州阿图什市人民医院、乌恰县人民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对口支援,每所县医院安排5名专家,每所乡镇卫生院一般安排2名专家,其中1名专家担任乡镇卫生院院长或副院长,在医疗技术援助的同时负责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工作。
克州人民医院作为新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接收克州地区住院医师到医院参加规范化培训。同时,克州人民医院根据各县市及乡镇卫生院需求,接收人员进修培训。进修人员在克州人民医院各科室轮转,直接接受江苏省援疆专家的指导。
江苏省各省属医院每年为克州培养医药卫生人才,提供各项优惠措施。在医疗联合体框架内,各级医疗机构人员可提出申请,由援疆单位审核后,可到江苏省各三甲医院进修。
“组团式”援疆有效利用支援地区的医学高校资源,开展受援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2018年,南京医科大学与克州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意向书,将克州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帮扶。
远程医疗有助于实现医联体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医疗资源整合[8]。克州人民医院利用远程医疗网络与各县市及乡镇医疗机构建设网络医疗体,开展远程医疗、远程教学和远程会诊。2017年,与阿图什市人民医院开展远程心电监测12000余例,与上阿图什镇卫生院开展远程心电监测4000余例,远程病理诊断开展540例。
克州人民医院与各县市医院专科之间加强联系,如心血管科建立区域医师微信群,进行讨论和会诊。2017年某日夜间,乌恰县人民医院收治一名心肌梗死患者,县医院的医师在微信群里上传患者病情和检查情况,由江苏省援疆专家在网上指导后续治疗;该患者从乌恰县人民医院转诊至克州人民医院后,克州人民医院医师直接在介入室做好术前准备,患者送达后直接进入介入室接受治疗,实现无缝对接,节约了抢救时间。
“院府合作”是江苏省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成功模式。该模式突出了政府保障民生的主体作用,由政府牵头,突破不同层次医院间合作的行政壁垒,依托大型公立医院的管理和技术力量,促进区域卫生协同发展[9]。“组团式”医疗援疆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以受援地区中心医院为主体,与受援医院所在县级政府签订协议,能更好地推动医联体建设目标的实现。医疗卫生人才缺乏和专业能力不足是新疆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10]。医联体建设可以从科室间对接和人才培养入手,建立医联体内科室间的联系,确立“师带徒”关系,采取导师制带教下级医院医师,让下级医院医师熟悉医联体中心医院的医疗体系。利用好“组团式”医疗援疆专家资源,在科室对接和“师带徒”实施的过程中,由援疆专家进行下级医院的科室指导,下级医院医师通过到中心医院进修以及援疆专家“师带徒”方式,提升技术水平。
对照支援地区医联体分类模式,目前“组团式”援疆在受援地区建设的医联体属于松散型医联体。有研究表明,紧密型医联体在促进医疗人员合理流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提高群众满意度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11]。受援地区医疗资源紧缺,医联体建设应关注资源共享,推动分级诊疗格局形成,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12]。因此,“组团式”援疆在医联体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医疗现状,逐步构建紧密型医联体,不断实现区域医疗机构间各项管理制度、信息网络及人事体制融合,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不同层次医院间常态化合作。
新疆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2015年在开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会议上将国际医疗服务中心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五大中心之一[13]。“组团式”医疗援疆所在地区以南疆地区为主,与中亚国家接壤,在国际医联体建设上具有区位优势。中亚国家患者来中国就诊,新疆各级医院距离最近,拥有合作的基础[14]。克州人民医院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医疗机构协作,目前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并重点救助先心病患者。未来还要继续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建立定期互访、远程医疗、人员交流培养等模式,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建设国际医联体,将克州人民医院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节点医院,不断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