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特 立 家 风

2019-01-17 07:35
中外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徐特立实事求是革命

□ 孟 红

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在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的1927年,50岁的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在中央苏区工作。1934年参加了长征,在延安时从事党的教育宣传事业(1940年底至1943年初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他从教长达70余年,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954年又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在党的第七次和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都当选为中央委员。“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这是毛泽东对老师徐特立的评价,也是徐特立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终生不忘初心、心中装着人民,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克己奉公、默默奉献。他一生以革命事业为重,也要求子女不要过多地想自己,而要多为社会做事。他倡导艰苦奋斗的家风,经常告诫后辈:“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他极重视家风和家庭教育,他指出,作为革命的前辈,作为父母,作为家长,时刻都不应忘记教育子女的责任,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子女不只是自己家庭的成员及后代,也是社会的成员、整个革命的后代,他们的好坏不仅关系着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着社会。他认为,个人的成长主要决定于3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二是社会教育,三是自己的努力,这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他大公无私、严于律己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家人,树立了良好家风。尽管没给家人安排一官半职,但他的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影响和培育了徐家几代人。他以良好家风厚植廉洁根基,值得我们学习。

以优秀品质感染人:实事求是,谦逊克己

徐特立在一生中极力推崇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不仅明确提出“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不遗余力强调论述阐释之,丰富了“实事求是”的内涵,而且在实践中他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此教育、勉励家人和广大年轻一代。

1940年7月,他在《中国青年》上发表《毛主席的实际精神》一文,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作风通俗地概括为“实际精神”,并加以推崇。1942年3月,他在《解放日报》发表《生活教育社十五周年》,称赞生活教育社提倡的生活教育和小先生制,并批评了部分干部轻视实事求是者,“指为狭隘的经验,或讥之为事务主义,不知不觉自己成为官僚主义”的现象;4月1日,他在《解放日报》发表《再论我们怎样学习》,特别强调“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学风。

徐特立、毛泽东的合影及毛泽东给徐特立的题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徐特立最关注的事之一,就是如何保持党的优良作风。他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党的高级干部,应该时刻不忘保持党的优良作风,特别是保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工作作风。

1949年10月,《河北教育》创刊,徐特立题词“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以为刊风,并特意撰文《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详加说明。此文与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提那“两个务必”的谆谆教导,有着异曲同工之效。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前夜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首次提出了两个务必: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随后不久,毛泽东又在行将赴京“赶考”时提醒大家要“考出好成绩”。徐特立在文章中说:“‘实事求是’一语说起来十分简单,做起来难于登天。”他深有感触地说:“在年高、位高、学高、‘功高’的四种高人面前,则‘自以为是’四字,就是第一等的障碍物。首先就障碍了自己前进(即障碍着‘实事求是’),不接受他人的批评,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主要是害怕丢脸——以被人批评,被人指责的耻辱,反不以‘自以为是’为耻辱。”他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共产党,谁都不能否认它是一个先进的党。我们整风连续大整两年,三风之一风是学风,学风中最主要的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这两句话9个字。这9个字可以用来测量党员的学习风气,尤其是有教育责任的党员及干部,更当严格执行这9个字。”

1950年11月6日,毛泽东应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周世钊之请,为一师题了“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题词之后,曾对徐特立说:“徐老,你是第一师范的老师,也为第一师范写几句话吧!”徐特立郑重题写的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这9个字,并且给周世钊(当年他任教第一师范时的学生)写了一封长信加以解释,提出希望将这9个字作为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风。他在信中写道:

“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是我们领袖毛泽东同志的作风,由他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自1935年以来,就成为我们全党的党风。这种作风是对学习、对工作、对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对一切人、一切事业都是需要的。它不是高深难了解的理论,也不是艰巨难做到的工作,是一句极平实极老实的口号,但它的本质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没有它,一切革命、一切建设、一切工作和学习,都会有偏差,都会有走上歪风的危险……

1953年4月,应《新观察》编辑部之约针对“自以为是”的思想病态,他专门撰写了《自以为是者的前途》一文,“借以自励”,并以之示人。文中写道:“自以为是,是思想生命的一个病态。生命是不断新陈代谢。自以为是者,他保守旧的东西不加以自我批评,旧物质不排泄,就无法吸收新的东西,就是思想的生命断绝。如果他是一个老头子,他将就木焉,危害社会还不大,就可让他顽固;而年轻的人,前途远大,成熟过早,目中无人,不独危害自己,同时更会危害社会。少年得志,成功者少……自以为是,就是主观主义。如果主义再形成一伙,就是宗派主义。”1963年3月他为上海青年写了3幅题词,其中一幅仍然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由此可见,他对“实事求是”作风一贯推崇。不仅在思想观念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原则,而且对工作和生活及对己对人都切实实践着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在中央苏区时,徐特立任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因部长瞿秋白在上海,故苏区教育工作实际上由徐特立主持。1934年2月,瞿秋白来到瑞金。徐特立马上向中央提出,秋白同志年轻有才干,是党中央负责人之一,应该由他任部长,得到中央同意。在以后的工作中,他俩互相尊重,默契配合,使得苏区教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同时他俩之间也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1956年,党的八大前夕,徐特立给中央写信,提出自己年事已高、记忆力减退,请求免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职务,让年轻有为的同志来接替,这样才有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否则只挂名不能工作,自己心里很不安。后来,当杨尚昆和陆定一等同志来看望他时,他说:“我老不记事了,占个位子不能工作呀!我们看到后一代人成长起来,革命才有希望,自己也才能安心啊!”

相濡以沫的徐特立夫妇

以高尚情操鼓舞人:天下为公,无私奉献

为了革命事业,徐特立长期离家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特别是从1927年到1949年炮火纷飞、血雨腥风的22年漫长岁月里,他与夫人的团聚少到屈指可数的仅有小两年时间。而夫人熊立诚一直默默支持丈夫的事业,悉心照顾着家庭。

1937年底,徐特立曾回长沙,夫人带着家人来看他。一家人一别就是10年,熊立诚不但无一丝一毫的抱怨,而且还对他说:“你就管好国家的事,我就管好家里的事。”这份大爱令他倍感激动,他由衷地笑夸夫人:“说得很好,很有见识!”从徐特立的“破产读书计划”到兴办学校,再到参加革命,他的每一步背后都有着夫人无私宽宏的全力支持。为此他深深理解夫人的辛苦,也从心里感激夫人:“她支持了我的事业,也成全了我的事业。”

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将对妻子的忠贞不渝视为妇女解放的一部分。他说:“我一生提倡妇女解放,我假如丢弃她,岂不又增加了一个受难的妇女?”“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为人类的彻底解放而斗争,其中也包括妇女的解放。如果无缘无故抛弃她们,那不仅是损人利己的行为,而且是背叛了革命的立场。”

徐特立十分热爱自己的家庭,非常尊重夫人,他时常教育子女要孝顺自己的母亲。在给女儿徐陌青的信中写道,“她不独维持了一家,并且办高级小学共13年,造就了许多学生。她没有念过书,能替地方做了教育事业。许多读书识字的女人不如她,我是很尊敬她的。你是她所生,应该特别孝敬她。”

徐特立一直照顾着夫人的感受。他们的次子徐厚本1938年在延安学习后被安排回长沙工作,途中不幸患上肠热症去世。徐特立万分悲痛,但他想到夫人曾因长子的逝世痛苦不堪,担心夫人承受不了这一打击,便一直忍痛隐瞒夫人说厚本去苏联学习了。当时,徐特立作为八路军驻湘办事处的负责人,正在为营救党内同志而奔走,根本无暇顾及。后来,他时常开导夫人:“人的生长老死,都是自然的规律。儿女养育大了,就要让他们去干事业,为国家民族做贡献。他们在革命工作中,有时也会有牺牲,做父母的不能过于忧虑。要以国家民族的事业为重,以天下的儿女为儿女。”他也曾对孙女徐禹强说:“30多名同志是我们党多大的财富呀,在30∶1面前,我只能把国家的前途、民族的解放摆在第一位。当我赶到湘雅医院,见到的是一死一伤的场面,你父亲已经去世,你母亲头上包着纱布(是她父亲送往太平间途中,无人照看,从楼梯间滚下来受伤的)躺在病床上,我悲痛不已。”

徐特立12岁时便与夫人熊立诚相识,二人甘苦与共、风雨同舟、相濡以沫70余年,被人称为“童偕到老”。从少年时的相伴,到老年时的相依,夫妇二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熊立诚去世时,徐特立悲痛不已,他十分怀念夫人,将两人的合影装在随身的口袋里,走到哪里带到哪里,痴爱之情和悼念之意略见一斑。

徐特立与家人的合影

徐陌青是徐特立的小女儿,出生于1916年,是一个从小就不得不支撑起家业的孩子。徐陌青的外甥女徐舟回忆说:“1927年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我的大舅父牺牲了,母亲被捕失踪,父亲单方面离婚出走,年逾50的老教育家、外祖父徐特立跟着共产党走了。家庭的剧变和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外祖母神经失常。那时小姨只有11岁,小舅舅10岁,我刚刚满4周岁。是11岁的小姨挑起了这个四口之家的生活重担……”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徐特立回到长沙,动员小女儿去学医,以便为抗战出力。就这样,徐陌青进入长沙自治女校护士班学习,毕业后进入长沙重伤医院工作。在这里,她结识了一位热心抗日救亡、有学识有才干的外科大夫卢振声,后来二人结为夫妻。抗日战争期间,徐特立曾两次派人或来信接夫人、孙女去延安,并叫徐陌青与丈夫同去。徐陌青考虑到父亲工作繁忙,母亲有病,加之小外甥需要照顾,便遵照母亲意见留在了长沙县,与母亲相依为命,任劳任怨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新中国成立后,徐陌青与母亲一起到了北京,被分配到北京铁路医院工作。徐陌青工作认真、负责。她于1952年调到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护士岗位上,她勤奋工作,默默奉献,直至1977年退休。徐舟回忆说:“外祖父谆谆告诫子女要靠自己的诚实劳动生活。小姨按照父亲的教导身体力行,不仅没有非分要求,即使是自己应该得到的,而组织上没有考虑或有困难,她也从不提出。小姨常对我说:‘作为老人家(外祖父)的后代,要诚实地劳动,始终做有益于人民的人,才不愧对老人家,决不要给老人家脸上抹黑!’金玉之言,掷地有声。小姨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一串串辉煌的‘名号’,只有诚实的劳动、简朴的生活、忠厚的为人。”

以坚定信仰引领人:高瞻远瞩,精神为重

崇尚勤俭的徐特立,一生追求理想而从不为口腹折腰。他42岁时索性到法国留学。这种学而不厌的精神,正是他始终能在时代的激流中居于前列的根源。赴法国后,他积极支持学生组织反对中法反动派的活动。国内军阀政府为了笼络他,通过使馆告之可给一个“赴法考察”的名义,每年有1000块大洋的薪俸。他对此嗤之以鼻,仍在钢铁厂勤工俭学。

他以革命事业为重,也要求子女不要过多地想自己,而要多为社会做事。他常常教育子孙们说:“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长子徐笃本在长沙读书时,曾有人要为其介绍女朋友,徐笃本并未拒绝。但徐特立知道后反对说:“你还年轻,应该为革命刻苦学习,在事业上打好基础,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要先想为社会出力,不能先安排小家庭,若大家都只顾一己之私,社会怎能前进呢?”徐笃本听从父亲的教诲,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农民运动,后又入了党,积极投身到人民革命中去。后来,当徐特立再问婚姻的问题时徐笃本说:“现在没有时间谈这个了,斗争那么激烈,革命的事还忙不过来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徐笃本不幸牺牲。直到那时他还未成家。

徐特立希望孩子们能继承革命事业,也因此督促孩子们的学习和进步。在家人中,徐特立对徐乾的学习格外关心。徐乾原名刘萃英,1933年与徐特立的小儿子徐厚本结婚,1936年生下女儿徐禹强。1938年,徐厚本染病,医治无效去世,刘萃英在医院因一时伤心过度,不慎摔伤,从此落下头疼症。面对这种情况,承受着老年丧子之痛的徐特立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悉心关心、指导她的成长,1940年她到延安后,他将其收为干女儿并特为她改名“徐乾”。乾取《易经》乾卦爻辞“君子终日乾乾”之意,寄望她发扬外柔内刚的倔强精神。他是把徐乾当自己的儿女来培养的,对她的要求很严。

他建议徐乾把学习列为正式时间,不缺一分一秒,持之以恒,把学习当成跟吃饭、睡觉一样的事情。徐特立认为政治学习很重要,只注意工作,不注意政治,“将来只是一个事务主义者”。他还很细心科学地给徐乾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指导敦促她学习一些经典。他曾写信让她“有系统有计划的学习政治理论……关于毛主席的文章必须精通五篇到十篇,以一年为期,每月读半篇到一篇”。徐特立一直倡导的“读书就要读经典”的理念,时至今日仍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941年10月,徐特立花6元边币买了一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送给徐乾,并在书的扉页上写了一段话,勉励徐乾加强学习,嘱咐她每天要坚持读学两页。信的全文如下:

乾儿:

4年前你还是一个落后的家庭妇女,而今成了一个共产党员,实出我的意料之外。

希望你真能继承我的革命事业,我从现在你的行动看有很大的可能性。

我爱读《联共(布)党史》,曾在长沙抄读一次,你是知道的。这书包括革命理论、策略、组织原则和工作方法,你当随时阅读,把它当党的经典。

本书总共430页,日读2页,215日即可读完。我今年已65岁,有似风中之烛,不知能否眼见你读完此书,了解此书,且能实行书中的原则。如果我能看得见的话,我虽无子,也还快慰。近日费边币6元,特购买此书给你,希望你暂放弃其他读物,有计划地读完此书。

1941年10月31日

徐特立于科学院

信中所言《联共(布)党史》,毛泽东早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就提到过:“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又应以《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要读本》为中心的材料。”由此信可知,徐特立读过《联共(布)党史》不止一遍,并自费购买此书送给徐乾,要求她读书时分清主次,优先读完此书。徐乾捧读信、翻赏书时深感父爱满满,不敢懈怠,遂遵父嘱一丝不苟学起来。后来她都一直珍藏着此书,并努力实践着其教诲与嘱托。

徐特立对孙女的教导

徐特立日后在信中依旧一再督促在生产合作社工作的徐乾多看书看报,1944年6月2日,他又给徐乾写信勉励说:

徐乾:

……我不是以为你不行,而是认为你有远大的前途。可是文化太低,政治理论没有,又处在被人推尊你的环境,你的缺点不易被人发现,因为你还不负主要的责任,不会犯什么大错误。一天环境变化,你也有可能做妇女中的负责工作,尤其是与有常识经验的人们交往,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我每一分钟都发现自己学问不够,写文章不敢下笔。过去替《解放日报》写文章半日可写一篇,现在一月还写不出一篇。我读书和工作整整五十年了,还只一个半通。你比之我还有一个距离,但你的学习机会百倍于我。我希望你从今日起把学习列为正式时间,不缺一分一秒。但可把时间减少到最少,哪怕一日从一刻到半点,只要有恒。一经决定决不中断,把它当做吃饭、睡觉,除非有病决不中断。你在一月就决定写日记,你试查你的日记在这五个月中读了多少时间的政治书。你一查就会知道在学习上无计划性。我认为你应该下最后的决心学一个字,即是一个“恒”字。你是否还能进步到应到可能到的地步,是靠你自己下决心,兼能接受他人的批评……我已感觉不易向你进言,所以言词特别严厉。听否,还是你的问题。

特立

1944年6月2日

时隔两年后,1946年6月13日,徐特立继续督促和鼓励她抓紧学习与提高:

徐乾:

你只算是半布尔什维克,真正的布尔什维克还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我时刻感到你难接受真正有益于你的批评。由于你的周围的人有些比你弱,你就不知不觉降低自己应有水平。我是全面关心你的,主要是你的身体和学问。不只是希望你读书,即是不拿书本只要每日有十分钟与好学的人接近,耳朵中也能听一些。你看书的能力还极弱,我想帮助你找不到机会,是非常奇怪。

一个共产党员应当什么都知,什么都能,什么都学,什么都干,什么人都交,什么生活都过得下去。在革命的复杂艰难困苦中,这种无条件的工作态度、无条件的生活方式是必要的。革命的另一相反方面是严格地选择,毫不妥协和动摇,把握原则。如果没有自己的终身志愿,忘记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在意识上无中心思想,在学习上无最后的目的,在工作上无专门技能,广交无基本群众,无得力干部,无崇拜的革命导师,肯干而无策略路线,无工作方法,只凭主观经验而无原则,而不了解情况,那么前面的一切都成为无效了。

……

特立

1946年6月13日

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徐特立的关心培养下,徐乾由一个识字不多、仅有初小文化的的农村女子成长为一名心胸豁达、作风朴实、对事业忠心耿耿的革命干部。徐乾回忆说:“他要求我非常严格,教我学文化,教我懂得革命的意义,教我怎样做人。我终生都不会忘记他的教诲。”

1953年9月,徐特立谕女徐静涵书也是情真意切的满纸教导:

守珍吾儿:

来信收到,知道你们夫妇已经解决了失业问题,希望你们努力工作,并关心其他失业的人们。你们虽然还不是共产主义者,不过是组织问题,首要的还是思想问题和行动问题,在这一方面做到了不一定要加入组织,做党外的积极分子最重要。我是51岁(旧指虚岁——作者注)才加入党。我没有入党的要求,自以为资格不够,只是努力工作。在大革命失败后,有些动摇分子退出党,我党的负责人以我够党外的党员,于是才有人介绍我入党。我希望你们每一日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难,下半晚一定要想群众的困难,以及政府的困难,机关负责人的困难。这样去做人,自己的个人苦恼没有了,胸怀开展了,就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前进分子,甚至成了一个非党的本质上无异于党员的积极分子。你们两人都是劳动者,没有家累,不必愁身后问题,比起我更自由。我实在忙,没有时间写信,希望你们尊重我在百忙中写的信。我在上海会见你们后,我也相信你们,爱护你们,由于相信就希望你们跟着我走,成为我们党外的同志!

特立

1953年9月28日

他还经常不厌其烦地叮嘱晚辈们不要搞特殊,要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一不要有特殊思想;二不要有优越感;三不要脱离群众”。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你们如果需要我党录用,那么需要比他人更耐苦更努力,以表示是共产主义者的亲属”。

以优良作风熏陶人:自持严谨,艰苦朴素

徐特立一生都保持着自持严谨、慎微慎独的做人原则。他毫无半点架子,平易近人得很,通常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完全不搞什么特殊。他从不请客送礼,更不以公为名作“慷慨”之举。他在长沙八路军办事处负责的两年时间里,总共只开支过5元酒席费,花在了请法国记者的宴会上。

在徐特立身上曾发生过一个“因衣着简朴被张治中的门卫轰走”的故事,令人感慨。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以八路军驻湘代表身份从延安返回长沙,一时城内轰动,每日前来拜访探望者数以百计,其中不少还是亲朋故旧。他热情地向他们宣传党的政策,终日长谈。不过为节省办公经费,他只招待茶水而从不请人吃饭。两年后他离开长沙时统计,仅仅在会见法国记者时请过一顿便饭,总共只开支过5元的酒席招待费。当时,长沙城内国民党高官衣装笔挺,出入乘车。徐特立却终日身穿八路军粗布军装,撑一把雨伞,徒步在城中奔走,不识者多以为是军中老伙夫。一次,省主席张治中约谈,徐特立走到省政府门口,门卫拦住说:“今天张主席会见八路军代表,别人免进。”徐特立称自己便是,门卫打量了一番,全然不信,竟把他轰走。张治中久等不至,派人再去八路军办事处相请,得知原委后,对比国共两党作风,对共产党更为钦佩。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不久,徐特立收到人大代表补助费,他当即将钱退回,并让秘书回信:“我每月有薪金。人民代表应该为人民办事,不能增加人民的负担。以后不要再给我寄这批款子了。”

一天,年迈的徐特立到北京医院看病,候诊室的长靠背椅上坐满了人,都在等着叫号子。徐特立的警卫员一看这么多人有点急了,心想:徐老是最爱惜时间的,就这么等着,得多少时间才能排上呀?于是他低声问道:“徐老,您看,人太多了,我去跟医院张主任说一声,给你先看,好不好?”徐特立连忙摆摆手说:“不行!不要告诉他,还是按次序看好,稍等一下没关系。”警卫员望了望墙上的挂钟,撅着嘴说:“那够等的啦!”徐特立见警卫员有些不高兴,便招呼他坐下,拍了拍他的肩膀轻言细语地说:“自己的时间宝贵,别人的时间就不值钱吗?我们要不是按次序看病,别人就要多等。无论做什么事,总要替别人想一想,不能想自己一个人方便。再说,你找张主任,咱们跟他熟,就特殊照顾,可以不按次序看病。如果熟人都不遵守制度,他这儿的秩序怎么维持呢?”警卫员听后觉得徐老说得很有道理,也就耐着性子陪徐老一起等着叫号子了。

徐特立一生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衣、食、住、行上样样做到。他的被子是用旧棉衣上拆下的棉花和土布做的,穿的已经洗得发白的灰布衣服、戴的那顶灰布军帽都穿戴了多年,衣服短了、连帽子后沿都磨破了,就拿布块往上补一补再穿、再戴下去。他冬天御寒的一件旧棉衣,后勤部门几次要给他换新的,他总不答应,他说:“农民一件棉衣要穿十几年,甚至一代传一代,我这件还可以再穿几年。”他对家人常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下钱来用于公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高贵品质,更加坚定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了工作需要,徐乾为他做了一套毛料衣服,添置了一双皮鞋,他平时不穿,只是在接待外宾和参加宴会等外出活动时才穿,回到家里马上换下。一双袜子,补了又补,还舍不得扔掉。

即便是浴血奋战度过艰难险阻的革命年代夺取胜利进城后,各方面条件越来越有所改善了,徐特立仍是一如既往保持着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认为:生活过得俭朴一些,有助于保持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坚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所以,他对生活方面的要求极其简单,尽乎有些苛刻。

徐特立对吃的要求极其简单。他常对人说,人的饮食要从五谷杂粮中吸取多方面的营养,也要从多种蔬菜中吸取营养,不能有什么偏爱。因此,小米、玉米和窝窝头等粮物他从不挑食、一概喜欢,连白菜头都舍不得丢弃。他终生不抽烟不喝酒,直到晚年每天只泡一杯清茶,喝到深夜不许换茶叶。

1953年,他回到长沙,每当应邀到机关、学校、医院或工厂讲话时,总要讲到艰苦奋斗的问题。有位同志在笔记本上记录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是革命队伍中的开路先锋,也是建设祖国各条战线打头阵的人。责任重大,困难也很多,我们必须吃苦。”

13岁的孙女徐禹强与奶奶、姑母一起来到北京,与爷爷、母亲团聚后,徐特立对她约法三章,语重心长地说:“一不要有特殊思想,二不要有优越感,三不要脱离群众。”他一有点空闲就带上孙女到胡同里做煤球的地方,看工人做煤球,让其感受并养成热爱人民、艰苦朴素的思想,教育她要懂得艰苦奋斗。

1955年秋,徐特立偕夫人熊立诚回乡小住。当时,长沙还没有直通五美乡的公路。老两口乘车来到江背时,五美乡的干部和群众抬了两副轿子来接他,硬要请两位老人坐上去,说:“老人家快80岁的人了,田间小路不好走,还是坐轿子稳当。”可是徐特立执意不肯,对大家说:“我20多年没回来过,现在家乡变化了,我要边走边看哩!”他兴致勃勃地坚持步行,从江背到五美,硬是靠那双曾经爬雪山过草地丈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铁”脚板子,走了20余里路。

1949年底,徐特立在北京西单分到几间住房后,曾派儿媳兼女儿的徐乾专程回老家湖南,将夫人和13岁的小孙女接到北京团聚。孙女回忆道:“到北京以后,祖父一直和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房子较挤,我们回家只好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的确,徐特立住的房子不大,家中拥挤;设施也比较陈旧,有的地板已经腐朽。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要求中央办公厅给换一下,中央办公厅也认为应该换,但是徐特立得知后一再反对,认为把坏了地方修一修还可以住。1952年,中央办公厅决定给他添盖几间房子,以便接待来访的群众和存放图书资料。他更不同意,说:“现在人民生活还有不少困难,我怎能为自己盖房子,花费人民的钱财呢?还是等将来生产、建设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说吧!”后来办公厅根据他一贯坚持节约的精神,把建房费用减少到原计划的一半。即使如此,他还是认为花钱太多了。仅窗帘布一项,就不知批评过多少次,总是说:“窗帘布能挡住光线就行了,干什么要用这么好的东西做?当年我们在延安就没有用窗帘,不是照样干革命吗?可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不能丢了好传统,必须继续保持和发扬小米加步枪的延安精神。”

细微之处见精神。生活中的细节,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却真实、真切地展现着一个人的品质。这些生活的细节,充分展示了徐特立这位革命老人熠熠的光辉人生。良好的家风在徐特立的子女中传承了下来。他长大成人的四个子女都为革命做出贡献。儿子徐笃本、徐厚本青少年时期投身革命,都在战争时期去世。早年参加地下党的大女儿徐静涵与徐特立失散20多年后,因父亲的“时局困难”“不望你北上”而未留于北京。小女儿徐陌青曾在北京铁路总医院工作,直到退休一直是一名护士。

徐家的其他亲属也无一人得到过徐特立的照顾。1960年10月,徐特立的侄儿徐植本去看望徐老,在北京住了一段时间。徐植本之子徐经富想:叔公在京城当官,现在我父亲又已和他见面,何不写封信去,叫叔公给我安排个好点的工作呢?于是一封求职信寄到京城。等了近一月收到回信:

经富我儿,你好!

你想到外面谋生活的决定要打消,不要离乡外出,宜在当地苦守工作,苦干下去扎下根子。什么事都要由组织照制度办事,不能由个人单独行动。你好好安心在红旗厂(当时的五美乡红旗泥瓦厂)工作,做个先进人物。祝你身体好,工作前进!

父:植本

1960年11月9日

这封信虽是徐植本写的,但显然是受了徐老的影响。于是,徐经富安心在红旗泥瓦厂工作,而且工作越干越出色,终于当上厂负责人,真的成了个先进人物。在以后的许多年里,徐家再没人向徐老提出求职要求。从侄儿、侄孙至曾孙,年长的安心生产,努力工作,争当先进;年幼的发奋读书,整个家庭保持着勤耕苦读的传统家风。

徐特立的侄子徐大山说,在长沙市蔡锷中路有一家徐家祠堂,里面有一幅徐家家训“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他觉得他们祖上要求他们主要做到四点:教育、读书、爱家和爱国,良好的家风让他们后人受益匪浅。从徐特立的兄长徐立泰开始,至他的侄儿、侄孙乃至曾孙在内的20余人中,无一人是因他的关系而得到照顾的,仅是曾孙辈分中有数人分别靠勤学苦练考上了大学或应征入伍,而后成为国家教师或公职人员,其余人均是普通的农民。后代们平凡而幸福的生活,折射出徐特立两袖清风作赤子、三个“第一”育后人的廉洁光彩。“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是徐特立的革命坚持,不止指引了他自身的革命奉献,更是通过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他的家人,树立起了良好的家风,指导其几代后人都一心一意多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他这种心里始终想着人民、克己奉公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崇高精神,应当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不管任何时代背景下的共产党人都必须坚守的革命风骨。

猜你喜欢
徐特立实事求是革命
徐特立的三个“第一”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实事求是”定乾坤
徐特立与妻子的恩爱一生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做最好的自己
章亮基南昌起义后三见徐特立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