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孔泉
摘 要:诵读素材的选编,最好的模式只能是依据校本教育需要,从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以益智开慧、筑牢基础以怡情范性的目的出发,根据自身心智教育薄弱环节选择特别能提高教育效益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精读细品,从中获得教益。为此,在读本编写上,可以针对全校学生共性的问题选编同样的素材,同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差异性选编不同的素材,以适应针对性引导需要。诵读素材无妨杂取,也无妨专择,只是对于今天的书香校园营造而言,所读、所诵、所思始终在社会共识、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上聚焦才是校园书香的正味。
关键词:晨诵;午读;暮省;诵读素材;选编;差异性;针对性
在书香校园建设中,晨诵、午读、暮省已经成为学校课程教育教学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补充。
晨诵、午读、暮省素材的选择,最先被想到、使用也最多的通常是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经典。这不难理解。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性情之根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学乃至文化的肥沃土壤里,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找到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文化的自信。尽管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文化自信的树立和坚持,实际上已经不能單纯依赖于这样一个源头而来的丰富滋养,而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引领,将这些文化积淀去粗取精,像汉唐以来那样将自己所独立创造的优秀文化与其他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汇流,尤其是与当代人类所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种更具广泛代表性的先进文化,才能面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贬抑和排斥而不仅不为之怯懦,反而更有勇气走进世界文化舞台的中央,去自信地引领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选择与中学生怡情范性益智需要相适应,同时又与其诵读、理解水平相适应的经典作品,实践中通常遵循这样的原则:既避免理解难度太大,同时又有意识突出某些经典作品的地位。在此原则下,唐诗、宋词相对于《诗经》《楚辞》更易被选中,《论语》《孝经》相对于《尚书》《礼记》更觉其适合。但诵读易而理解实难的老子哲学名著《五千言》却反而极受青睐:这种对中国文化影响太大的作品,绕过它实在是一种遗憾。
这种选材方式无疑是狭窄的。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弥补缺憾的拓展方式:将近古以来影响力较大的某些多元文化融汇之作(《太上感应篇》《朱柏庐治家格言》《阴骘文》《增广贤文》等)纳入选材范围。但这类作品与《孔子家语》《颜氏家训》《朱子语录》相较,总是给人以品格不高的遗憾。尽管这类作品中常常不乏现实人生经验的深刻总结,但其中不少人生经验实在是需要我们通过社会价值观的整体提升努力超越的,不应成为我们对学生的一种教育,以免动摇他们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至于这类作品何以能在近古以来成为社会所广泛接受的经典,我想,这应该与先秦儒学在经历了宋儒理学尤其是明清道学的某些不适当的解说,远离了先秦儒学平易近人的风格,从而不再像汉唐时代人们学习儒学时那样感动有关。明末的阳明心学脱离程朱理学以来儒学的发展轨道,实际上就有着修正其发展过程中的所出现的偏差的特殊意趣。《儒林外史》把这种偏差暴露得令人憎恶,《聊斋志异》试图证明下层人民接受儒学的底线,《阅微草堂笔记》则瞄准社会整体的实际需求,警示知识阶层对社会文化创造和传承已经走入的误区,都是与阳明心学一样的儒学修正努力。毫无疑问,在这种儒学文化实际上处于本来的价值观已经失去稳固的时代所产生的一些经典性作品,其思想价值是不能与儒学理想正处于上升期时期所产生的作品同日而语的。从而,如果我们以怀抱理想却能平易近人为选材标准的话,我以为对文化经典的选材范围从《论语》《孝经》《道德经》等拓展到《尚书》《左传》《诗经》《孔子家语》《颜氏家训》《孟子》《庄子》《荀子》《礼记》(应当不限于宋儒抽出来的《大学》《中庸》,而应当将《礼记》中的《曲礼》《乐记》等作为重点)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礼记》,我觉得这是中小学生良好人格养成最有规范价值的古代经典。
《礼记》本名《士礼》,是汉代士人综合传讲习学先秦人格规范的记录。所谓“士人”,原指尚未进入卿大夫行列的底层贵族,到了汉代则专指尚未入仕的知识阶层。他们是国家领导力量的后备军,因而他们十分重视国家人才的选拔标准,自觉依据这种标准熟悉公共规则、熟练用公共规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在当时,由此而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有机会进入“秀才”“孝廉”的行列而服务于国家和人民。因此,《礼记》在汉以来漫长的封建时代,始终承担着社会公共规则、人格标准范本化引导的特殊使命。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依旧可以感觉到其中所讲的礼仪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合符契,从而,晨诵午读暮省对校园书香的课外生发,我觉得这可以是一部首选诵读素材。
当然,这会引起中小学生能否理解其语言的疑问。应该说,有这样的疑问是很自然的,但这样的疑虑却是可以消除的。只要我们在选材时进行适当的注解和评述乃至翻译,阅读的难度就可以大大降低。毕竟它已经是汉代的作品,相对于先秦的那些经典作品,其语言风格已经开始迈出脱离简古的重要一步,虽尚不及经历了晋唐骈体以后宋人散文的平易,但较之先秦作品中的《尚书》《诗经》《楚辞》实在要容易理解得多。
晨诵午读暮省经典素材的选编,实践中有一种专取古人启蒙作品的做法。比如,小学六年诵读《三字经》《千字文》,中学六年也是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尽管从启蒙教育时代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引导而言,它们确实涵盖了非常广泛的典籍要义,从而有着不可轻忽的价值,但启蒙教育毕竟是需要走向成人化教育的。中国古代教育内容就有“小学”“大学”的区分,其教识字的同时训蒙以音韵、训诂、语法之后,就需要组织学生向众多经典汲取丰富的营养,以造就良好的人格、养成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品质。《尚书》夔受命教国子,《周礼》“保氏以教国子”具体教些什么固不能得其详,但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育不同阶段次第拓展其教育内容的广度、增加其教育资源所包含的教育价值的深度却是没有疑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人启蒙、小学、大学的诵读素材的编写、援用规则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当然,晨诵午读暮省既然是校园课外活动的一种书香熏陶,其诵读素材的编写自然很难统一于一种模式、一种体例。因而,仿照课本的编写模式可以是一种极好的编写方式,但我觉得首先需要仿照的则是课本编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意趣的牢牢把握。我觉得这个人才培养意趣是绝对不能偏离的。偏离了这个人才培养意趣,书香校园在晨诵午读暮省环节的营造就会损害课程教育教学所付出的人才培养努力。
诵读素材的选编,最好的模式只能是依据校本教育需要,从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以益智开慧、筑牢基础以怡情范性的目的出发,根据自身心智教育薄弱环节选择特别能提高教育效益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精读细品,从中获得教益。为此,在读本编写上,可以针对全校学生共性的问题选编同样的素材,同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差异性选编不同的素材,以適应针对性引导需要。
究竟是集中读一本或几本经典名著好,还是泛读各种名著好?我觉得这个问题首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基础,或者说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阅读速度快、理解能力强、理解效果好,可以采用泛读性素材选择法以扩大学生的涉猎面。如果学生泛读只是浮光掠影,并无实际收益,倒是不妨集中读一部或几部,总以能够获得实际收益为妥。实践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即使总在读《三字经》,却总不解其意趣,则恐怕源于我们只有教读而无讲解和讨论。晨诵、午读是借他山之石,暮省则是攻玉,如果老师没有引导学生首先弄明白自己读的经典究竟讲了什么,学生自省就缺乏明确的参照,就不知道自己该省察什么,自省就会连形式也落空:早也在诵读,午也在诵读,暮也在诵读,似乎只要在诵读,就等于已经省察,这种晨诵午读暮省的意义是值得怀疑的。
有些人常常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解释自己所主持的诵读省思的有读无解更无省察,仿佛学生真能在反复诵读中无师自通一切了然。我觉得这实在是高看了自己的学生。如果真能有这样奇妙的效益,学校为什么不干脆都改成图书馆呢?显然,这种诵读也需要有课堂环节的教学法辅助才能有比较可观的收益。
也有这样的说法:懂不懂,先让他们念熟背会,以后总有明白的时候。支持其说法的理由,一是实在没有时间指导其理解,课本上的东西还教不过来;一是古人不就是这么读书的吗?要说没有时间涉猎课本以外的经典作品,其实大可不必费神劳力选编课外素材,晨诵午读暮省完全可以面对课本素材诵读和省察,因为课本选编的素材原本就是精中之精,只是没有适当的拓展会显得单薄而已。如果是就我国古人的读书法而言,恐怕是误解了古人的读书法。实际上,《论语》中就有孔子针对具体素材教学的一些实例。孔子如何为学生领读,如何对学生做字义讲解,如何检查学生背诵课文,这一类东西确实无法从《论语》中看到,但《论语》中确实可以看到孔子针对学生已经读过的话语、著作进行理解、发挥、运用上的组织交流,而且每一次都是自己既组织也参与。《牡丹亭》里也有一段陈最良为弟子杜丽娘讲书(《诗经·关雎》)的精彩描写。尽管这段描写原在讥讽陈最良的迂腐不解风情,但就古人教学情景的展示而言,确实并非只教学生念书背书,而是一定要有讲解和交流。有意思的是,陈最良教的书杜丽娘虽觉得脱离了自己少女心的实际,但他和柳梦梅生死相恋的故事中,不仅柳梦梅是“好好地去求她”,她更是“好好地去求他”,反观陈最良的教导,似乎真有些“姜还是老的辣”的味道。
晨诵午读暮省的经典选读,是不是只能选取中国古代名著?这实际上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古代的读书人对世界的了解远没有今人这么多,当时的中国人读书却已经不限于只选择本乡本土的著作来读。先秦人读书是中国各地的作品都读,诸子百家虽然在治国牧民方略上激励争鸣,但就读书而言却是没有差别的。儒家思想固未能获得各家赞同,但儒家对经典、技艺的传承,却成为各家学习时经典和技艺获取的渊薮,只是曾经从师于儒家未必就是儒家思想当然的弘扬者而已。汉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读书,常常是儒学经世致用,道家哲学退隐自适,兵家战略战术保家卫国,墨家思想辅助儒家思想济世安民,阴阳家、星象家知识推测天命解释悬疑,佛教思想培养民生责任,儒释道哲学中理想性想象和纾解困顿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诵读素材无妨杂取,也无妨专择,只是对于今天的书香校园营造而言,所读所诵所省思始终在社会共识、国家人才培养需要上聚焦才是校园书香的正味。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