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呼芹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有文献报道称,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约占所有桡骨骨折患者的1/6[1]。此病患者可出现腕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等症状。目前,临床上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原则主要是恢复患者桡骨的长度及桡骨关节面的完整性、改善其腕关节的功能[2]。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比较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加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
将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这些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其中,排除患有粉碎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将其中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进行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Ⅰ组。将其中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加石膏外固定术进行治疗的45例患者设为Ⅱ组。在Ⅰ组患者中,有男29例,女16例;其年龄为28~56岁,平均年龄为(39.44±3.35)岁。在Ⅱ组患者中,有男31例,女14例;其年龄为27~55岁,平均年龄为(40.31±3.4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对Ⅰ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C型臂X线机的辅助下,对其骨折端进行手法复位,恢复其桡骨的长度及掌倾角和尺偏角。在患者骨折的远端打入一枚克氏针,对其骨折端进行固定,将克氏针的针尾留置于皮外,以便于日后拔除。复位成功后,在患者第二掌骨的骨干和基底部各做一个5 mm左右的小切口,置入2枚螺纹钉,使螺纹钉穿出对侧的骨皮质。在患者骨折近端的3 cm处和5 cm处各做一个小切口,置入2枚螺纹钉。最后安装连接杆与外固定支架,调整支架的松紧度,将螺钉帽拧紧。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Ⅱ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对其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其患侧上肢的根部绑扎止血带。在其患侧桡骨的外侧做一个5 cm左右的手术切口,切开其皮肤、肌肉与筋膜,暴露其骨折端。在直视下撬拨并复位其骨折端,恢复其桡骨的长度及掌倾角和尺偏角。在其骨折端置入大小合适的T型钢板,用2枚螺钉对钢板进行加压固定。最后冲洗其术区,缝合其手术切口,并用石膏对其骨折端进行外固定。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其术后住院的时间。术后3个月,采用优、良、差三个等级评估两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效果[3]。优:术后3个月,患者的骨折端完全愈合,不存在肿胀、疼痛等症状,其患侧腕关节的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良:术后3个月,患者的骨折端愈合良好,不存在肿胀的症状,但偶尔可出现轻微的疼痛感,其患侧腕关节的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差:术后3个月,患者的骨折端愈合较差,存在较为严重的肿胀、疼痛等症状,其患侧的腕关节活动受限明显。优良率=(优的例数+良的例数)/总例数×100%。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Ⅰ组患者与Ⅱ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3.33%与2.22%,二者相比,P<0.05。Ⅰ组患者与Ⅱ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分别为(10.73±2.65)d与(7.21±2.06)d,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术后3个月,Ⅰ组患者与Ⅱ组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分别为86.67%与97.78%,二者相比,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骨折端愈合的优良率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过去,临床上主要是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此病。相关的文献资料显示[4],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在接受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其骨折端易发生滑动,从而不利于其骨折端的愈合。近年来,临床上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加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此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加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骨折端的复位效果和固定效果好、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克氏针内固定术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相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加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此病的效果更好,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其术后住院的时间,提高其骨折端愈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