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现状与展望

2019-01-16 15:47
健康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少年儿童

骆 宏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5)

心理健康是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社会和谐发展,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根据201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 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关乎国家发展活力,关乎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关注和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现状并对未来进行展望。由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界定较为宽泛,从实践角度出发,本文表述中的儿童青少年界定为“在校学生”,即本文所指的儿童青少年涉及从小学到大学各个阶段的适龄对象。

1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

1.1 精神障碍 儿童期因某种生理缺陷、功能障碍或不利环境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偏倚统称心理卫生问题,若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超过相应年龄的允许范围,则称为精神障碍。它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痛苦体验,如恐惧、焦虑或悲伤,在行为上显示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同时,这些困难和障碍若得不到及时疏解和治疗,可能进一步加重损害,导致伤残甚至死亡。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表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在全球发生率在12%~28%,并且呈现上升趋势[1]。

近年来,国内一些地方的相关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患病率为3.86%[2]、3.92%[3]。相对比较关注的疾病主要集中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抽动障碍、孤独谱系障碍以及网络成瘾、焦虑抑郁和自杀干预等,并且越来越强调这些疾病的终生影响[4]。

1.2 心理异常 与精神障碍发生率相比,存在心理卫生问题的比例则更大,涉及范围也更广。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项22省(市)的调查显示,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为12.97%,而2007年在全国21个省(市)39个城市开展的一项调查提示,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为16%[5]。最近一篇Meta分析则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异常总患病率为15.6%,更多表现为厌学、情绪和行为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等[6]。

1.3 其他状况 留守儿童是新时期打工经济所孕育的一个特殊群体,近10年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湖北省一项关于848名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相对弱势的家庭环境、较差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家庭教育的缺陷使得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7]。

网络成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会对儿童青少年的人格发展、日常生活和学习以及家庭和社会产生极大危害。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比例介于6%~14%,是检出率最高的一个群体[8]。

此外,2016年北京大学徐凯文副教授在一次论坛演讲中提出了大学生“空心病”这一概念备受社会关注[9]。空心病指的是由于缺乏支撑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系统,以至于无法对自我的生存境遇进行有效解释与应对的一种精神世界的贫瘠状态。这种状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传统心理干预疗效不佳,更需要的是一种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干预。

总之,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发生率不低,而心理异常或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则更高。由于心理精神障碍具有终生影响性,为此及早地进行干预意义重大,这也反映了健康服务需求的迫切性。

2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2.1 心理健康服务内涵 心理健康服务指的是运用心理学及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或减少各类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主要手段包括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除了医疗机构外,目前学前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机构、中小学、高等院校以及共青团组织、妇联都涉及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2.2 现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迄今为止,综合治疗及早期干预始终是国内外专家推荐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关键[10]。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这些年国内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医学学科交叉的态势已然形成,服务内涵显得十分丰富。

在医疗领域,多学科参与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儿童精神医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发育行为学、神经科学以及中医学、保健学、社会学等都开始关注并提供与之相应的服务[4]。

医疗领域之外的各种服务更是非常活跃。教育系统、共青团、妇联、民政、残联等也都从各自角度出发,立足学校、家庭和社会工作,开始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素养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认知行为技能训练以及运动干预等心理健康促进干预手段[5,11]。

《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精神卫生法》、《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等一些政策层面的纲领性文件陆续出台更是为各级各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重要依据。

2.3 存在问题 与服务需求的增加及服务内涵的不断扩大相比,可以说目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资源依旧不足,服务体系整合不够的现状仍然非常突出。

李雪荣[12]曾指出,九十年代的服务机构及人员与我国儿童精神卫生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当时的一项调查显示湖南约90%的患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服务。迄今为止,这种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即便在上海这类国内发达城市,有专家分析现状后指出,虽然上海精神卫生医疗资源已经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甚至是与多数发达国家相近,目前依旧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预防、康复等工作获得资源较少且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而失管失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因专业人员短缺而难以得到充分关注[13]。此外,上海市民出现问题寻求心理健康或精神卫生服务的比例仅6.9%,这也反映出民众服务资源利用意识的不高。静进[14]在分析当前我国儿童少年心理卫生问题时,也同样指出我国注册的儿童精神科专业医师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与此同时,虽然近年来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大多数学校缺乏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而欠发达地区尤甚。综合干预仍旧还停留在理念的居多,医院、学校、社区间缺乏连接与合作互动,存在需求的儿童青少年能得到的社会支持和社会资源十分有限。

3 未来展望

3.1 优先考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间,人们心理调适滞后于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由此带来了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少年强则国强。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关乎国家发展活力,关乎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关注该群体并提供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理应成为国家健康战略实施中的优先选择,特别是从预防的角度来突出早期干预的服务策略。

3.2 有效建设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十分复杂,每一个个案的服务都需要从整体多元的角度去考察并采用综合干预一直是专家的共识。目前,国家层面提出了四个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即:建立健全各部门各行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鼓励培育社会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加强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就具体的操作而言,当前一种体系建设的视角是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对个案提供服务,强调多学科联合模型,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在医疗机构内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种视角则是基于家庭-学校-社区模型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强调建立和完善各类服务组织和相关机构,例如:通过医院-学校、医院-学校-家庭联合来共同为儿童青少年提供心身支持,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指导各类社会机构的体系建设。此外,如何把我国传统的“治未病”理念融入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实践服务,也是特别值得探索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持续进行服务体系的内涵建设,它需要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有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3.3 多途径培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相关人才 任何高质量的服务都离不开专业人才。从长远看,教育部门如何有序地制订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除了已有的专业队伍建设之外,抓住三支人才队伍的培养过渡比较符合实际。第一,现有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各类机构工作人员的强化教育。例如,医疗机构中相关医护人员、学校的老师;妇联、共青团、社会工作组织的工作人员等。给他们进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健康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鼓励他们提供整合的服务。第二,现有的心理咨询师队伍的升级培训。我国目前有近百万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咨询师,对这只队伍中素质好、有意愿的人员进行必要的专项知识技能培养,有序发展、严格督导、持续激励,可以作为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第三,发挥好社会工作者队伍的作用,培养一批具有资质的“心理”社工,提升面向儿童青少年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可以很好地补充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

3.4 科技创新助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生物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对医疗健康的影响的日益增大,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和移动医疗技术来提供更便捷的评估检测、快速识别诊断以及健康行为追踪,都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需要吸纳的[15]。近年来兴起的虚拟现实VR技术所展现的沉浸式交互式体验、血谱光学成像技术提供的无创式应激检测、各类可穿戴式健康设备很符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易于被接受,无论作为评估和干预的手段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应用前景,从而丰富现有的服务手段。

3.5 规范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有服务更要有规范的服务,是目前全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普遍的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9年6月28日,我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级标准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指南中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原则、内容、方法、流程和管理等都进行了规范,这对社会领域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也预示着未来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更多科学的、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规范或专家共识来指引。

综上,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率不低,健康服务需求更大。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内涵在不断拓展,以治疗与健康促进并重,但服务资源尚显不足,服务体系有待整合。而“网络成瘾”、“空心病”等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目前社会能够提供的有效服务则显匮乏,整合交互式的综合防治服务更是少之又少,各种新型服务需求仍在涌现。总之,综合防治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任重道远,尤其需要医疗、教育、社会和家庭的群防群治。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青少年儿童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