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水务局,756500,彭阳)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广大农村地区,管理效果关乎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党和政府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通过长期的规划建设,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很大进展,效果显著。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通过应用网络技术,探索建立了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使农村人饮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现状,总结了当地工程管理运行信息化、现代化、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并提出完善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彭阳县辖4个镇、8个乡、156个行政村,土地面积2533.49 km2,总人口25.19万人,年降水量约350~550 mm,水资源总量8920万m3,人均水资源量335 m3,为全国均值的16%,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严重。
自1983年建县以来,在自治区和固原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彭阳县先后实施了生命工程、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在全县形成了以北部片区和中南部片区连通工程为骨架,覆盖全县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的农村供水管网体系。截至目前,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55处,受益人口18.99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9%,供水保证率达95%,水质达标率达100%。2016年1月,彭阳县自来水公司划归县水务局管理。2016年10月,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彭阳受水区通水试运行,全县城乡供水实现“同源、同质、同网”。
彭阳县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当作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以此加强对水利项目的运营管理。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漏损严重、管理成本高、供水保证率低、群众意见多、水费收取困难等突出问题,彭阳县不断探索便捷高效的新型管理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2012年,彭阳县开始探索将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工程管理中,利用“宽带宁夏”和“智慧宁夏”水利云等公共资源,通过网络思维、信息技术和社会服务促进人饮工程服务转型,探索应用数据网络技术的人饮工程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节约水资源、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成效。
通过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引进自动监控设施,彭阳县在55个农村人饮工程的40个泵站安装了自动启停控制设备,在215个蓄水池安装液位传感器、无线采集、电动阀门等自动化设备,在28处管网安装压力传感器和超声波流量计,在1447座连户表井、8119户用水户安装射频卡水表和光电直读远程水表,实现远程供水监控,报警控制,手机、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等功能。
通过泵站水泵自动启停控制,流量超限报警和停泵保护,泵电机过流过压、断相等自动保护技术,实现了泵站的无人值守、远程控制以及自动化运行,其中4个饮用水串联泵站实施了联合自动调度。通过泵站运行监控、视频监控、干支管网流量监测、压力报警及用水户水量通知等方式,确保水泵、管网、电机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用水量的精确监测,保障了用水供应安全,供水保证率有效提高。
彭阳县秉持“业务靠自身,技术靠市场”的理念,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将专业化服务引入供水工程信息化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以解决农村人饮工程的管理服务短板问题。明确各方职责,委托方作为运行管理过程中的 “大脑”,起指挥监督作用;服务方作为运行管理过程中的“身体”,起实施保障作用。政府管理与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2015年,彭阳县利用自治区水利厅支持的20万元购买服务试点资金,委托宁夏西部绿谷节水技术有限公司对全县农村饮水工程的调度、监测、预警、排查、通知进行第三方托管服务,对全县133个人饮工程点位的流量、水位、水压、电力、开关等参数实施在线监管、即时维护,提高了运维保障水平,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2018年,彭阳县进一步深化“互联网+人饮”模式,从群众关注的水量、水质和水价问题着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并以此为主线,创新管理模式,升级供水服务,优化“互联网+人饮”管理模式。根据智能化工程、社会化服务和有效性管理的目标,解决“最后100米”的农村人饮问题。
彭阳县计划在3年内完成全县农村人饮的整合升级,建设智能农村人饮监测运行调度中心,包括55个泵站监控点、215个蓄水池监控点、311个管网数据的监测和控制点、5977个联合家用智能抄表、42409块农村光电直读水表、10000块城市LoRa远程水表、3438块射频卡水表、7套智能监测水质设施、35套视频监控点。
计划到2019年年底,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从水源、管网和各级蓄水池到用水户的自动控制、监测、计量和支付,全面覆盖“互联网+人饮”的供水服务模式。
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模式中应用网络技术,不仅可以保证群众用水安全,还能带来更多效益。
人工供水管理一般为白天供水,有时间限制,而自动控制设备不受时间限制,可根据水量及时进行自动控制。现阶段,彭阳县人饮管理人员从之前的90人减少到40人,每年节省人工费用达69万元。
避免在用电高峰时段供水,每年供水电费从52.8万元减少到44.8万元,减幅达15%。同时,避免频繁启动水泵,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利用自动监测设施和信息管理方法,实现了各级泵站和蓄水池的自动化调控,并实现实时传输分析工程供水量、供水保障率、供水人口及工程类型监测等信息,数据更加准确全面,为更科学、高效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全县排除农村人饮工程故障的效率提高了70%,年维护费用从490万元减少到260万元。
建立融资平台,成立彭阳县盛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政策性贷款,融资3.6亿元,全面整合提升全县农村人饮工程。2017年4月成立了彭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领导小组,由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县水务局,负责工程建设中的协调及日常事务管理工作。2017年11月,成立了彭阳县农村供水管理有限公司,由彭阳县盛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与宁夏西部绿谷节水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对全县农村的人饮供水工程试运行进行管理。
2017年4月,通过公开招标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总承包模式(EPC),彭阳县选择专业公司承接项目,以紧密联系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充分发挥设计与施工单位合作的潜力,有效解决了设计和施工脱节的问题,优化了资源配置,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有效保障了设计及施工质量,更好地控制了项目成本。
根据2017年2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特别会议纪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物价局文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供水价格机制。2017年8月29日,彭阳县政府召开听证会,由人大办公室、政府办公室、政协办公室、税务局、财政局、法律事务办公室和用水户共同参与。彭阳县人民政府根据彭政发〔2017〕209号文件调整了城乡供水、污水处理费和灌溉农业供水价格等。
从水源到用水户的每个供水环节,运行和调度全过程实现自动化。在宁夏水利数据中建立了智能门户、移动APP、人饮“一张图”、自动监控、资源管理、水费管理、物资管理等管理平台以及数据资源业务平台支撑的两大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专门的人饮数据库,并结合自治区、水利部的水智慧平台,实现了彭阳县人饮安全运行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以及一体化。
充分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3年工程建设、12年运行维护及组建市场化的管理公司的模式,彭阳县实现农村饮水全生命周期的建设、运行、维护保障。落实按成本水价供水、先收费后使用、计量收费、特许经营、市场运作、城乡同价等水权水价创新机制,实现微信缴纳水费的便利功能。
为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让农民群众安心地吃上“明白水”、方便地缴纳“放心钱”,确保农村供水工程建管的良性循环,达到“省钱省事、政府放心、群众满意”的效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以县为单元设立水质检测机构,做好检测人员上岗前培训。水质检测机构需经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资格,确保检测结果公正。检测频次按检测规程实施,检测结果通过门户网站及时向社会公布。开发水质常规项检测指标自动监测系统,对蓄水池水质进行监测,实现对工程、水量、水质的适时、适地、不间断监测,确保供水质量。
从工程规划论证开始到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全过程实行高标准,充分利用当前水利行业投资黄金期机遇,强化工程建设顶层设计,统一规划,从水源选择、管线布设、自动化建设等方面做好前期论证,以高标准设计促进工程建设高标准、材料选择高标准、施工队伍管理严要求、建设工程高质量,补齐人饮工程短板。
目前,“移动互联网+人饮”模式实现了从水源地到用水户各供水环节运行、调度全程自动化,成果已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推广应用:孟塬、长城塬两个灌区自动化管理系统已建成,从水源调水到田间灌水只需1人1台电脑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建立了智能门户、人饮“一张图”、移动APP三大入口,自动化监控、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水费管理、物资管理五大应用。但是,部分地区受地形限制,移动信号不稳定,监测设施采集数据与监控中心显示数据不一致,系统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操作界面的简易性和系统的实用性还需提升。随着社会发展,群众对用水会提出更多的需求,软件开发商要及时跟进并不断升级软件。
工程建成后要确保正常运行,维修运行资金是关键。根据EPC建设管理模式,彭阳县成立了运维公司,承担12年运行维护期的管理任务。目前大部分维修运行资金已落实,后期还将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减少运行费用,增加水费收入,通过公益维修养护资金、财政补贴水费等多方筹集资金,满足工程运行需要,确保效益长久发挥。
大数据时代,快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管理中都能发挥作用,在农村人饮管理中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群众用水的问题,要加强人饮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实现人饮工程的智能化、一体化和信息化。彭阳县“移动互联网+人饮”管理模式取得的成效表明,网络技术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中有应用优势,后续需配合这一模式,做好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以使工程效益最大化。